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高三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1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高三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高三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3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高三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4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高三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明重点备热词1.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纷争、华夏认同及社会发展趋势2.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商鞅变法)。3.春秋时期老子、孔子的思想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礼崩乐坏、社会转型、列国纷争、民族交融、华夏认同、变法改革、郡县制、官僚政治、百家争鸣、社会大变革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春秋战国(2020)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2021)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人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A.文化取向的迥异

B.政治立场的不同C.学术观点的分歧

D.生活态度的差异(2022)1.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A.尚法存礼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D.外儒内法高考考情:本节课连续三年在战国时期思想点上命题命题预测: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的表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命题的重点一、高考考情分析前770年前476年前475年前403年

前379年前356年前221年周平王东迁洛邑秦统一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商鞅变法东周奴隶社会逐步解体封建社会逐步形成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周敬王卒。因孔子所著《春秋》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

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称之为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二、时空定位“春秋五霸”春秋时期,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先后建立了霸权“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战国七雄”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三家分晋被视作春秋战国分水岭。这两件事标志着“礼崩乐坏”达到新的烈度,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总体特征: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社会转型期)三、阶段特征〔概念阐释〕社会转型

指某一时期发生的密集的、大范围的、根本性的、影响了几乎所有人日常生活的社会变化,主要包括社会制度变迁、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动等方面。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春秋战国、唐宋、明清、鸦片战争后、清末民初、新中国初期、改革开放后)总体特征: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社会转型期)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实现局部统一;宗法分封制逐步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雏形;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经济:铁器和牛耕使用,生产力迅速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小农经济产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文化:产生华夏认同观念;百家争鸣;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科技文化成就显著;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时人的共识。民族关系:通过争霸兼并战争,以华夏族为核心,各民族融合进程加快,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三、阶段特征社会大变革经济上,生产力发展农业发展(铁犁牛耕)水利兴修手工业发展(分工)商业发展(货币、城市、私商)生产关系变动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个体小农经济确立政治上:1、列国纷争:诸侯争霸、战国七雄(宗法分封制破坏,封建制度开始形成)2、阶级变动:士阶层、新兴地主阶级、个体小农、奴隶主衰落)3、各国变法:商鞅变法等民族关系上:华夏认同,民族交融,华夏族壮大,走向统一思想变化春秋(BC770—BC476)战国时期(BC475—BC221)(经济政策:重农抑商)背景:社会大变革派别:道家(没落奴隶主)、儒家(地主)、法家(新兴地主)、墨家(下层平民)影响春秋:孔子、老子战国:百家争鸣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唯物史观一、政治之变:动荡诸侯纷争,权力下移——传统等级制度走向瓦解

①背景:东周时礼崩乐坏,周王室控制力削弱,诸侯势力坐大→争霸兼并。②概况:时期列国数目周室地位战争形式时代特点政治制度民族关系春秋(前770—前476)一百七十多个。“春秋五霸”势力已衰,但名义上尚被诸侯尊为“天下共主”尊王攘夷争霸战争,规模小,持续时间短,讲究礼节、阵地战为主奴隶制瓦解时期世卿世禄制度;郡县制度萌芽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战国(前475—前221)初期有二十多个,后来剩下七个较强的国家。“战国七雄”诸侯纷纷称王,视周室如无物追求统一兼并战争,规模大、范围广、残酷性强、不讲礼仪规范、野战包围战为主。封建制度确立形成时期列国多采用中央集权政体;以俸禄制代替世禄制;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建户籍制度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更稳定更广泛四、重点突破奴隶主之间的争霸战争新兴地主阶级的兼并战争材料2:(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中肩。——《左传·桓公五年》

材料1:天子适诸候曰巡狩,诸候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同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移之。——《孟子·告子》材料3: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到了战国时期,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战国中期以后,先后改称“王”。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摘自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I)【问题探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西周至战国政治权力有何变化?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战国:大夫夺权,兼并频繁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权力下移分封制走向瓦解对比地图,从春秋到战国,出现了哪些变化?变①国家数量变少,政治力量重组:割据兼并,三家分晋;②一些少数民族消失,逐渐融入华夏族(民族交融),华夏认同意识增强;③长城的修建:北面城墙——防止少数民族入侵(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加剧);中原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城墙(征伐加剧,战争频繁);④秦的崛起:统一巴蜀,迁都咸阳;政治之变这一时期为什么政治会出现这些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许多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而且改变了对耕田者的剥削方式,即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后,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中国古代史》华夏民族,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原住居民的自称,以区别四夷。材料:“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材料公元前9世纪,楚国先祖雄渠自称“我蛮夷也”;楚国崛起后,其国君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从春秋到战国》据材料分析楚王态度的转变说明了什么?华夏认同、同源共祖二、民族之变:融合

春秋时代中华民族已经开始形成。——顾德融《春秋史》华夏中原(自称华夏)二、民族之变:融合民族融合——华夏认同观念增强华夏文明的先进性:生产力先进(农耕文明);文化优越(礼乐);制度优势(分封、宗法制)(1)形成:①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民族大迁徙、经济文化交流、战争华夏认同观念逐步加强

②战国时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2)表现:①中原地区先进的制度、文化、科技扩展到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②周边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中产生了民族认同观念,同时也促进了华夏族的发展。从攘夷到融夷华夏认同从中原向四周扩散

1.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大致概况:农业:铁器和牛耕使用,生产力迅速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小农经济产生;手工业:冶铁业出现,出现大量铁制农具;分工细密。商业:“工商食官”格局被突破;货币流通广泛;出现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私营工商业主实力壮大;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三、经济之变:发展(1)自然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与商品经济相对立(2)小农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较小。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3)自耕农经济,农户耕种的土地是自己的,它又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阐释〕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重农抑商强调要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商、官三者,国之常食官也。农辟地,商致物,官法民。”

——《商君书·弱民》“‘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史记·货殖列传》含义:“抑商”≠否认工商业四、社会之变:进步改革与变法运动①背景/原因:

经济(根本原因):生产力↑,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政治: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宗法制瓦解;礼崩乐坏。实现富国强兵和大一统的要求。阶级:奴隶主贵族衰落,封建地主阶级崛起,要

求变法。思想:春秋战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思想为改革(变法)提供理论武器。时间国家改革者变法内容(1)经济:井田制崩溃,井田制破坏,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根本原因)(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变法图强,争相招揽人才(3)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传统被打破,文化知识向民间普及。“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同时又相互吸收融合,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百家: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争鸣: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纷纷著书立说,阐发自己的观点,互相诘难、批驳,其目的都是寻求治国平天下之道。五、思想之变:繁荣〔概念阐释〕士阶层:中国古代士的身份不断演化,最终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士人群体,称为士阶层。【拓展】春秋战国时期的阶层分化(1)贵族的衰落(2)平民的兴起(3)士阶层的崛起西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春秋战国商工农士西周时是最低等的贵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春秋战国逐渐成为最高一等的平民(士—农—工—商),是一批独立的、自由的知识分子。战国时期的士基本上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是比较单纯的文士,能够自由流动,被称为“游士”。由于列国争霸、争雄竞争激烈,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士”受到重用,推动了庶人参政,有利于打破了贵族对政治的垄断。【归纳总结】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孕育的统一因素。政治:列国纷争、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