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4页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课题谁的得分高(第1课时)总课时1教学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汇总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难点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口算练习50+70=30+600=30+300=90+20=40+50=0+500=2.求38加25的和。(1)怎样列竖式计算?(2)得数十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5”?(3)你觉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4)回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是什么.二、导学释疑1.自学: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研究:小组讨论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3.展示。针对研讨内容分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师生共同评价。交流算法。三、巩固提升、检测反馈(1)25+17+3146+19+1237+29+1926+19+41请4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同桌合作,一人两题。(2)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四、小结。板书设计谁的得分高百以内数的连加24+30+41=()教学反思课题谁的得分高(第2课时)总课时2教学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汇总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难点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准备资料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计算:(6生板演)37+29+1742+19+2536+18+3529+50+1132+27+4339+27+33二、导学释疑1.新知:投飞镖比赛。2.研究:(1)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看出奇思和妙想谁获胜吗?与同伴进行交流。(3)奇思一共得了多少分?妙想呢?3.展示:针对研讨内容分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师生共同评价。三、巩固提升(1)24+16+2749+17+3215+26+4433+29+25(2)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金牌银牌铜牌2000年28161532171451212820XX年3827232000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四、小结。板书设计谁的得分高百以内数的连加24+30+41=()教学反思课题秋游总课时3教学目标1.能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2.经历探索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出示。去年秋游我们去了森林动物园。瞧,这些同学们来到了我们学校附近的老虎滩海洋公园。他们马上要乘船到海上游览一圈了。(一)观图,获取信息。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观图,获取信息。汇报:1.船上可以坐90人。2.有两队学生,一队有45人,一队有25人。(二)出示并解决问题1。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请您帮工作人员算一算,这样才能知道还可以上多少游客。)二、问题研究。1.生读问题,独立思考。2.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在练习本上边列式边说明。3.学生汇报思路一:(1)方法分析:要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用可乘人数依次减去两队的人数,列式为90-45-25.(2)探究90-45-25的计算方法。二生黑板上列竖式计算,其他学生练习本上试算。借板演题统一订正:生1:.9045—45—254520生2:.90—4545—2520思路二:(1)方法分析: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先求出两队的总人数,再用可乘人数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还有多少空座位。45+25=7090—70=20三、综合实践。1.出示并解决问题2(书本第4页)。乘车返回学校,还有多少人没上车?师提示:首先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思考解题思路。最后列式计算。2.鱼18元,胡萝卜15元,张阿姨带了50元,够吗?(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张阿姨还剩下多少元?3.笑笑拿着100元去购物,《故事丛书》18元,《手工丛书》32元。(1)从购物小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应找回笑笑多少元?4.计算77-33-2596-39-45100-91-8请3个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独立完成。集体校对。5.机灵狗不小心把订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书本第5页,统计表略)(1)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3)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4)四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多少份《小故事》?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练一练第1题第一幅图;第3题;第4题。板书设计秋游.904545+25=7090—70=20—45—254520.90—4545—2520教学反思课题星星合唱队(第1课时)总课时4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喜欢)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情境图。师: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合唱队的人数变了。·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合唱队加入的人比毕业的人多。······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多呀!可是老师就是没有明白,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生1:毕业的人数少,新加入的人数多,所以应该是比原来多了。生2:新加入的比离开的人数多,当然是现在人多了。二、自主探索。1.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师:根据图中的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场解答。“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的问题,学生提不出来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参与启发提出。师:要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算式?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15-9=6(人)52+6=58(人)·52-9=43(人)43+15=58(人)·52-9+15在学生列出52-9+15之后,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如:原来有52人,毕业离开了9人,就是少了9人,所以是52-9,,又加入了15人,就是又多了15人,应该再加上15,所以就是52-9+15。如果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并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叫作加减混合算式。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试一试。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一方面,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出现的算法以及算法中出现的问题,准备下一步组织学生交流。师:把你的算法喝结果向大家介绍一下,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一般方法是:先算52减9,再加15,结果等于58.如果出现先算52加15再减9的算法,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并谈谈看法。同时说明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师: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师:谁愿意把你用的竖式计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多数学生可能会用两个竖式计算,如果学生出现一个竖式的,就直接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就主动介绍。师: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用一个竖式进行计算······2.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师:同学们,这道习题你能解答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的习题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关键弄清:叔叔比淘气大29岁,就是8+29=37(岁),说明叔叔37岁;阿姨比叔叔小5岁,就是叔叔年龄减去5岁,所以写成一个算是就是8+29-5,让学生到前面板演竖式计算的过程。然后再进行第二题的解答并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计算过程。三、总结提升。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设计星星合唱队52-9+15=58(人)525243—9—9+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434358+15_____________58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教学反思课题星星合唱队(第2课时)总课时5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教学准备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师:怎样的算式叫作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二、深入练习。1.车上原有56人,下来27人,上了19人。(1)和同伴说一说,现在车上的人数多了还是少了?(2)现在车上有多少人?2.填一填。(接力比赛,书本第7页第2题。)3.美术课上,同学们一共带来了75个易拉罐灯笼和向日葵。做灯笼用了35个,做向日葵用了28个,还剩下多少个易拉罐?4.淘气有45张画片,笑笑比淘气少16张。机灵狗比笑笑多27张。机灵狗有多少张画片?三、总结提升。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板书设计星星合唱队52-9+15=58(人)525243—9—9+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434358+15_____________58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教学反思课题练习一(第1课时)总课时6教学目标1.能真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2.能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教学准备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师:说一说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整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以及计算方法。二、练习。1.笑笑做了一只彩色的蝴蝶,用了46个红笔帽,34个黄笔帽,16个蓝笔帽。笑笑一共用了多少个彩笔帽?2.淘气用瓜子做了一只猫头鹰,一共用了80粒葵花子,西瓜子比葵花子少25粒,南瓜子比西瓜子少39粒。淘气用了多少粒南瓜子?3.计算。56+21+1848+32-1639-13+4796-34-3557+22-45100-69+25师:请6生板演,其余学生选作其中的2题。4.买玩具。机器人:45元;飞机:32元;汽车:23元;轮船:85元;娃娃,40元;魔方:15元。(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给你100元,你想买哪两种玩具?还剩多少元?(3)买哪两种玩具剩下的钱最多?剩下多少元?(4)买哪几种玩具正好需要花100元?请你给出一个答案。5.填一填,算一算。(书本第8页第4题)三、总结提升。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板书设计练习一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56+21+1848+32-1639-13+4796-34-3557+22-45100-69+25教学反思课题练习一(第2课时)总课时7教学目标1.能真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2.能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教学准备资料教学过程一、练习。1.收玉米。信息:猴子:36根;松鼠:18根;小熊:45根;小羊:?根。(1)猴子、松鼠和小熊一共收了多少根玉米?(2)小羊收的玉米比猴子和松鼠的总数少10根,小羊收了多少根玉米?2.二(1)班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下面是三个小队上周末收集废电池的情况。小队第一小队第二小队第三小队合计数量/节323695(1)第三小队收集了多少节废电池?(2)第四小队收集废电池的节数比第一小队和第二小队的总和少23节。第四小队收集了多少节?3.姓名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总成绩淘气243090笑笑292994奇思2630(1)淘气第三次跳了多少下?笑笑呢?(2)奇思获得第二名,他的总成绩可能是多少?他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4.在空格里填数,使横着、竖着、斜着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30。121013三、总结提升。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板书设计练习一(2)在空格里填数,使横着、竖着、斜着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30。121013教学反思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课题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总课时8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3.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币。重点难点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准确进行元、角、分之间的换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钱包,从钱包里拿出一些不同小面额的钱来)“钱”是我们国家进行购物时使用的货币,统称为“人民币”。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并学习用人民币来购买文具。(板书:买文具)二、学习新课1.认识人民币。(1)(出示不同小面额的人民币)你认识哪些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从老师手中拿出来吧!①你是怎么知道它是5元、2元、1元、5角、2角、1角……(这里根据学生所拿的、自己认识的每一张人民币进行提问)?②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来辨认的?除了这些,你还认识哪些面额的人民币?你是怎么知道的?(2)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提及或直接出示不同面额的硬币:1元、5角、1角、5分,让学生进行辨认。然后进行总结这一类是纸币,这一类是硬币。(3)看课本“认一认”

图中有哪些人民币?给他们进行分类。

说说哪些是纸币,哪些是硬币?(4)同学们,你们知道1元可以换几张1角呢?几个1分可换1张1角呢?(5)练习:①练一练的第1题换一换,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②练一练的第2题填一填,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强调:计算钱数时,相同单位的钱数可以直接相加减。2.学习付款。(1)创设情境:(出示钢笔)1支钢笔1元钱,要买这支钢笔你都可以怎样去付钱呢?老师做售货员,让学生来付钱购买钢笔,展示学生的付钱方式。(2)课件出示文具情境图,同学交流说一说购买每一种文具都可以怎样付钱。老师选其中2-3种让学生交流付钱方式。(3)小结:在用人民币付款时,相同的钱数可以有不同的付款方式。3.1把尺子8角,淘气想用1元买1把尺子,如果你是售货员,你应找回多少钱呢?你如何列式解决呢?学生交流并列式解答(见板书)4.学生活动:小组成员之间说一说,1元正好可以买图中的哪些文具?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三、巩固练习: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认真读题,独立解决,最后全班交流。四、本课小结: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我们应该如何爱护人民币

?五、作业板书设计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1元=10角1元=10角1角=10分10-8=2(角)1元=100分答:应找回2角。教学反思课题买衣服(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总课时9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3.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知道今天咋们去哪儿转转吗?今天咋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情境图。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长袖上衣的价钱是26元,短袖上衣的价钱是31元。·我知道了一套连体衣的价钱是41元。·我知道了一条裙子的价钱是23元。·笑笑还告诉我们,今年暑假,笑笑的妈妈给她买了一件长袖上衣和一条裙子。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信息真不少!【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买衣服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学习较大面值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二)自主探究1.认一认。师:你认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教师依次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样张,让学生回答问题,介绍自己能认出这些人民币的依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为下一环节探究不同的付钱方式奠定基础。】2.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么样付钱?师:如果笑笑的妈妈买一件短袖的上衣,可以怎么付钱呢?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摆一摆,然后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用人民币样张谈论付钱的方式,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付钱方式后,组织交流汇报。学生可能会说:·我拿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一共是31元。·我拿1张20元,2张5元和2张5角,一共是31元。·我拿3张10元和5张2角,一共是31元。······只要学生说的符合生活实际、是正确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师:你还能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回答;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解决,或给予适当的提示。【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富有现实性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总结提升师:学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说给大家听听。(四)作业板书设计买衣服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一共是31元。1张20元,2张5元和2张5角,一共是31元。3张10元和5张2角,一共是31元。······教学反思课题小小商店(学会付钱、找钱)总课时10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重点难点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2.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逛商店,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文具等等吧?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15元。·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二)自主探究1.师:现在咋们注意看第一幅情境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生:1架玩具飞机12元,1辆玩具坦克9元,一共就是12+9=21(元)。师:回答得非常准确,真棒!2.师:看第二幅情境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生:1盒水彩笔15元,那么20-15=5(元),应该找回5元。3.师:说得真好!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在组织汇报。学生所选物品只要是两样且总价没有超过30元都可以,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4.师: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以怎么付钱?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即使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有两种:·3张1元和1张2元,正好是花皮球的价钱5元。·我可以付1张1元和2张2元,也正好是5元。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说得很好。5.师: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生: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就是计算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用减法计算,72-68=4(元)。师:思路很清楚,说得非常正确,真棒!继续努力哦!6.师: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后,请小组代表汇报提出的不同问题,请其他同学解答,并组织交流想法及计算结果。(三)总结提升师: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板书设计小小商店共需要多少钱?用加法应找回多少钱?用减法如何付钱?凑钱数教学反思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课题有多少块糖(同数连加的现实情境)总课时11教学目标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重点难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糖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块糖。如果数得又对又快,老师就会奖励你一块糖哦!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师:谁愿意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学生可能出现的数数方法有:·一块一块地数:1、2、3·两块两块地数:2、4、6、8·五块五块地数:5、10、15、20······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有道理就应当给予肯定,尤其是学生说出根据数目的多少选择不同的数法的时候,更应该给予表扬。【设计意图:由学生已经具备的跳着数数的方法和技能引入新课,既为新课的教学做了铺垫,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自主探究1.数一数,填一填。师:自由数的时候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看图数一数,填一填,能做到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插图。学生自己数一数,完成填空后,汇报交流。生1:每行有7块,有2行,一共有14块。生2:每列有4块,有3列,一共有12块。师:你能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第一幅图应该是7+7=14(块);第二幅图应该是4+4+4=12(块)。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一数,把第二幅图中的糖块按行数一数。然后交流。生1:第一幅图中如果按列数,每列有2块,有2列,一共是14块。生2:第二幅图中如果按行数,每行有3块,有4行,一共是12块。师:用算式又该怎样表示呢?生:第一幅是2+2+2+2+2+2+2=14(块),第二幅是3+3+3+3=12(块)。2.说一说,算一算。师:现在咋们重点来研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会说:·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算式是:5+5+5=15(块)。·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算式是:3+3+3+3+3=15(块)。·横着看时,有3行就是3个5相加。·竖着看时,有5列就是5个3相加。·无论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并相应地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为学习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奠定基础。】(三)总结提升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板书设计有多少块糖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5+5+5=15(块)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3+3+3+3+3=15(块)教学反思课题儿童乐园(初步认识乘法意义)总课时12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乘法的意义是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了解乘法算式的读法与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2.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重点难点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了解乘法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能从列加法算式向列乘法算式过渡。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激趣:“星期天,儿童乐园中的小朋友真多”引入情境。(板书:儿童乐园挂图)2.发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二、探究新知1.活动(一):有多少人乘坐飞机?2+2+2+2=8(人)4×2=8(人)或2×4=8(人)要求:①求加数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②明确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义:2表示每架飞机上有2个人,4表示有四架飞机;③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数、乘数和积。会读、写乘法算式;④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2.活动(二):火车上坐了多少人?4+4+4+4+4+4=24(人)4×6=24(人)或6×4=24(人)要求:(与活动一相同)3.活动(三):划船的有多少人?3+3+3=9(人)3×3=9(人)或3×3=9(人)要求:(与活动一相同)4.活动(四):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1+2+3=6(人)质疑:①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为什么?(加数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②怎么调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3+3=6(人)3×2=6(人)或2×3=6(人)[空一张椅子,每张椅子坐3人]2+2+2=6(人)2×3=6(人)或3×2=6(人)[每张椅子坐2人]三、巩固应用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2题。要求: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3.汇报,订正答案。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学会了乘法算式的读写法。认识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五、作业生活中哪些情况能用乘法表示?板书设计有多少块糖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5+5+5=15(块)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3+3+3+3+3=15(块)教学反思课题有多少点子(乘法的直观模型)总课时13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点子的个数,初步用乘法解决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同一个乘法算式。3.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重点难点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请大家一起做游戏,高兴吗?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情境图师:仔细看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生1:淘气第一次摆的点子是每行2个,共3行,2+2+2=6。笑笑说用乘法算式是2×3=6或3×2=6。生2:淘气第二次摆的点子图上是每列4个,共5列,4+4+4+4+4=20.淘气说用乘法算式是4×5=20或5×4=20。师:你觉得淘气第一次摆的点子图还可以怎样说?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抽生答,教师评价。二、自主探究1.想一想,摆一摆。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能根据点子图说清每行有几个,有几行;或者是每列有几个,有几列。并能说出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和乘法算式,真是学到了不是知识。现在老师想同学们在点子图上表示出乘法算式4×7。行吗?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2.圈一圈,在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3×8.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教师巡视。3.学生在小组内出题,在点子图上圈一圈。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板书设计有多少点子2+2+2=64+4+4+4+4=202×3=6或3×2=64×5=20或5×4=20教学反思课题动物聚会(乘法的应用)总课时14教学目标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培养数学问题的意识与应用数学的意识。

2.会应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会应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在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它们每天在一起快快乐乐地学习、做游戏。国庆节这天,小动物们带来许多好吃的准备开联欢会,同时它们还想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小朋友们愿意参加吗?(二)感知情境,自主探究

1.投影显示插图,学生看图后,试着提问题。

师:图上有几只小鸟前来参加聚会?

生:图上有9只小鸟。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我是用加法计算的,3+3+3=9(只)。

生:我是用乘法计算的,3×3=9(只)。

师: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生: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有3根树枝,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也就是求3个3只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

2.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猴子一共端来多少个桃子?

师:这位同学真细心,谁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会用加法计算,6+6+6=18(个)。

生:我的方法与他不同,我用乘法计算,6×3=18(个)。

生:我还能提出两个问题,图上一共有多少个胡萝卜?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生:一共有12个胡萝卜,18个松果。生:3×6=18(个)

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看了一幅图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还想办法解决了,真不简单,谁能说说乘法和加法的关系是什么?

生: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师:说得真对。想一想,用3×6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三)尝试练习,反馈矫正

1.连一连,说一说。

老师这里有一道连线题,想考考你们,看今天谁表现得最棒。(出示课本第23页的“小蚂蚁回家”题。)

学生很快就独立做完了。(集体反馈)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摆一摆,说一说。(1)摆小雨伞一共用了多少根牙签?(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3.画一画,说一说。

教师先出示乘法算式3×2,让学生说一说它表示几个几。

生:3×2表示2个3。

生:3×2表示3个2。

师:说得真不错,谁能用圆片摆出2个3或3个2。

(生:○○○○○○)

(生:○○○○○○)

师:4人小组合作,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分别表示4×3,2×5,4×6,5×4,并与同伴说一说。

教师参与到各组的活动中,看看学生摆得对不对,有困难的同学则给予帮助,使他们通过操作真正理解乘法的意义。(四)实践应用

师:大家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

生:每人有2只手,3个人有几只手?

生:每组有6个同学,4组有多少个同学?……

师:同学们真聪明,老师都没有想到我们身边竟有这么多的数学问题,都是你们这些好奇的孩子发现的,希望你们以后天天给老师出这样的题,让老师变得和你们一样聪明。

(五)作业板书设计动物聚会6+6+66×33个63×6教学反思课题练习二总课时15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2.会应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会应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学过程1.画一画,说一说。2.摆一摆,填一填。说明:以4根小棒作为一份,有5个4相加得20。3.看一看,填一填。4.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5.想一想,连一连。说明:乘法算式,两边都要连。6.画一画,数一数。7.说一说,填一填。8.每样东西各买了多少?说明:看到的是已经买下的物品,分别进行计算。9.想一想,填一填。板书设计练习二教学反思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课题折一折,做一做(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总课时16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重点难点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上手工课吗?都会做什么手工呢?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淘气和笑笑在手工课上剪的一些漂亮的图案。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二、合作探究1.剪背心。同学们,你们想亲自动手试一试,剪出这样漂亮的图案吗?先看看要想剪出一件小背心,该怎么做呢?说给大家听。2.想办法得到上面的几个图案。你有办法剪出上面其他几个图案吗?说说你的剪法。小组内尝试讨论,全班交流。小组内试着剪出这些图案。3.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对称现象,你知道哪些呢?三、拓展延伸四、收获展示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折一折,做一做教学反思课题玩一玩,做一做(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总课时17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2.能够自己动手解决有趣的图形或物体运动问题。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重点难点感受平移、旋转的特征,帮助学生积累平移和旋转的经验。教学准备课件三国故事----华容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棋类商店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活动一:玩一玩,华容道(认识平移)

1.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制作了这个游戏棋。了解故事。华容道的玩法介绍。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

(1)分组活动。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2.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升国旗、缆车

你还知道哪些?

3.小结:玩一玩的台式,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眼光。

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认识旋转)

1.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

2.自己选择图形,制作。

3.反馈。转一转,发现了什么?

4.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5.对比小结。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活动:做一做,竹蜻蜓

1.介绍竹蜻蜓。演示玩法。

2.放飞竹蜻蜓。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

3.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做竹蜻蜓。四、课堂小结评价反思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在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板书设计玩一玩,做一做平移(左右上下)旋转(转动)教学反思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课题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总课时18教学目标1.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2.培养孩子迁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师: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

二、问题探究

师: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

1.你打算怎样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2.五个五个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3.提问:指着第一堆松果提问,这堆松果有五个,是1个5,一共是5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4.提问:指着第一堆和第二堆松果提问,这两堆松果有两个五个松果,是2个5,一共是10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5.谈话: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1×5=52×5=103×5=154×5=20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

5×5=255×6=305×7=355×8=405×9=45

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四、实践应用对口令:

1.老师说“四五”,同学说“二十”。

2.老师说“四五二十”同学说“4×5”或“5×4”。

3.同桌对口令,男生女生选代表对口令。

练一练:完成书本31页练习题。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板书设计数松果

1×5=52×5=103×5=154×5=20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

5×5=255×6=305×7=355×8=405×9=45

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教学反思课题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总课时19教学目标1.通过放筷子的真实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存在于生活中,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学习编、记、2.用2

的乘法口诀,理解2的乘法口诀相另邻两句之间的关系,掌握并能够熟练地运用。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概括、记忆等方面的能力。重点难点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在家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活吗?都做那些家务活呢?

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爸爸、妈妈的得力小助手。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小明家去做客,看看他在家里做些什么?出示主题图。

二、教学过程

1.看一看

仔细看图,说说小明在做什么?他是怎样摆的?

2.说说看

请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摆一摆。边摆边数出一共用了多少根筷子。

再摆一遍,这时要求边摆边把数的过程填写在表格中。

指名汇报,集体订正。把每次加得的结果读一读。

3.试一试

尝试独立思考,编制2的乘法口诀。

学法指导:说一说怎样编制乘法口诀。

小组研究编写。全班交流。2的乘法口诀:1×2=22×2=42×3=62×4=8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2×5=152×6=122×7=142×8=162×9=18

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

4.记一记

先安排顺序齐读2的乘法口诀。

观察:同桌讨论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请大家读读积记记自己编出的2的乘法口诀。

三、练习1.在○里填上“+”、“—”、“×”。

2○3=6

20=5○44○5=20

45=9○54○1=5

2○5=10

2.口答。

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8辆自行车(

)个轮子。

有2只山羊,其中一只每天吃4千克青草,另一只每天吃3千克青草,两只山羊每天一共吃(

)情况青草?3.说一说,做一做。同桌合作,一人说口诀,一人说乘法算式。相互间调换。

4.判断。(1)4×2和2×4的积相同。(

(2)加法是乘法的简便运算。(

(3)两个数相加的和一定比两个数相乘的积小。(

(4)因为2×2=2+2,所以3×3=3+3。(

)板书设计数松果

1×2=22×2=42×3=62×4=8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2×5=152×6=122×7=142×8=162×9=18

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教学反思课题课间活动(巩固2,5的乘法口诀)总课时20教学目标1.练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2和5的乘法口诀,并能准确地计算。

2.通过小竞赛、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和主动性。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灵活解决实际力。

4.提高学生应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生养成认真计算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进一步巩固2和5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看到操场上同学们进行的一场场精彩刺激的比赛,我特别想邀请我们班同学去当拉拉队。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一起去给他们加油,好吗?出示主题图。2.你看到了什么?采集数学信息。

二、教学过程:

1.看一看(1)说一说

5×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

(2)看看那些算式用的是同一句口诀,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汇报。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呢?

2.看图,算一算

同桌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同桌互相汇报。(要说出用哪一句口诀。)

检查结果,公布比赛成绩,优胜者赢得一一朵小红花。

3.记一记

(1)根据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2)给出两个乘法算式,算一算积是多少,并说出口诀。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4题

2.读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三五十五

五九四十五

五七三十五

3.把相等的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2×5

5×1

5×3

5×45×8

5×6

4×5

9×5

1×5

5×2

7×5

3×56×5

8×5

5×9

5×7

4.补充口诀四(

)二十

三(

)十五一五(

)八四十二(

)一十

)(

)二十五板书设计课间活动四(

)二十

三(

)十五一五(

)八四十二(

)一十

)(

)二十五教学反思课题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总课时21教学目标1.透事物相互联系的思想,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能推导出3的乘法口诀,并理解每句口诀表示的含义。

3.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在数学游戏中体会数学就在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重点难点学生能推导出3的乘法口诀,并理解每句口诀表示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1辆车需要3个轮子,2辆车呢?3辆------9辆分别需要多少个轮子?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3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过程

1.数一数

请同学们独立地数出轮子分别用了多少个?边数边填表。

指名汇报,并引导学生说出你是怎么数的。

启发学生说出表格里的数个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表明:第一格表示1个3;第二格表示2个3;------第九格表示9个3。

2.摆一摆

请同学用小棒摆三角形。

摆个三角形,试着列一道算式,编出一句口诀。

学生完成边摆边数边说的活动。

3.说一说

指名汇报。

教师及时板书:1个3

1×3=3

一三得三

2个3

2×3=6

二三得六

同桌的小朋友把算式和口诀读一遍,检查一下同桌小朋友是不是都对了。

观察: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讨论: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呢?与你的伙伴说一说。

交流:说说你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

4.记一记

请同学们选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记一记。

老师与同学对口令记口令。

任意两组“开火车”记口诀。

自由读口诀,比一比,谁能最先背出口诀就可以得到老师的金牌。

5.游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九(

一三(

)二三(

三三(

三六(

三三(

三、练习

2.填空。

6×2=(

),读作(

)乘(

)等于(

)。表示(

)个(

)相加。

7个3相加是(

),再加1个是(

)。

3个6相加

,写成加法算式式是(

),写成乘法算式是(

)。

9×3=(

),3×9=(

),用的口诀都是(

)。

3.找朋友2×4

4+4+4

3×5

3个3

2×3

4个2

6×3

5个3相加

5×5

3×2

2×3

3个6

3×4

五五二十五

3×3

3+3板书设计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1×3=3

一三得三2×3=6

二三得六3×3=9

三三得九3×4=12

三四十二3×5=15

三五十五3×6=18

三六十八3×7=21

三七二十一3×8=24

三八二十四3×9=27

三九二十七教学反思课题小熊请客(4的乘法口诀)总课时2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在数学游戏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存在于生活中,从而强化学习数学的兴趣。

2.用小熊串红果串准备请客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自己情感态度:

推导出4的乘法口诀,并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3.能熟记4的乘法楼决,并运用口诀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重点难点推导出4的乘法口诀,并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导入、小熊快过生日了,他给许多小伙伴发了邀请函,请他们到他家里做客。看!他正忙着给伙伴们串最好吃的红果串呢!出示主题图。

二、教学过程

1.数一数

看图:说说每串有几个红果?小熊串了几串?有几串123456789有几个4812162024283236小熊每串好一串,红果就有多少个?

同桌两人互相数一数看。

指名数。

2.填一填

再数一次,并把数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提问:你能猜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吗?

你打算怎么来学习4的乘法口诀呢?

自主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

3.说一说

学时汇报学习过程,说说你是怎么推导4的乘法口诀的?不完整的地方,可以相互补充。4的乘法口诀:1×4=5

一四得四2×4=8

二四得八3×4=12

三四十二4×4=16

四四十六4×5=20

四五二十4×6=24

四六二十四4×7=28

四七二十八4×8=32

四八三十二4×9=36

四九三十六

说说4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说说你认为4的乘法口诀哪几句最难记?你是怎样记的?

小组见完成数桌腿记口诀的活动。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3题

2.综合练习

4×3=

3×4=

三四(

1头大象4条腿,6头大象几条腿?7头呢?9头呢?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3只青蛙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1头牛2个角、4条腿。4头牛有多少只角?多少条腿?5头牛呢?3头牛呢?板书设计小熊请客有几串123456789有几个4812162024283236教学反思课题回家路上(巩固2——5的乘法口诀)总课时23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并以此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脑、认真计算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你问我答”的数学游戏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技能以及有条里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重点难点巩固2——5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直接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懂图意。

二、教学过程

1.看一看

仔细看图,你能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自己在下面练习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同学之间互相补充。

2.说一说

你根据这幅图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1)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5×3=15(只)(2)船上一共有几只小猫?

4×4=16(只)(3)有多少只小狐狸?

3×4=12(只)

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会解答吗?

3.议一议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大家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过程。

有没有尚未解决的问题?提一提。

4.练一练

教师提问,学生看图回答。

同桌两人合作,一问一答。

三、练习1.书本41页的练习题。

2.综合练习。

写出你知道的5道乘数是4的算式。3×(

)=6×(

5×(

)=4×(

)5×(

)=(

)×5

板书设计回家路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5×3=15(只)船上一共有几只小猫?

4×4=16(只)有多少只小狐狸?

3×4=12(只)教学反思课题练习三(第1课时)总课时24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脑、认真计算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运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技能以及有条里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重点难点巩固2——5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1.以师生问答、生问生答的形式回答乘法口诀,检验学生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2.说说乘法口诀所表示的意思。二、练习1.填一填学生根据图意,完成计算,集体校对。2.根据下面的点子图,说一说2,3,4,5的乘法口诀。(点子图略)学生边数点子,边复习乘法口诀。3.计算。2×5=9×3=8×5=1×5=4×1=3×6=4+4=3×8=5×3=2×9=2×7=7×3=8×3=7×4=2×8=8+1=学生快速就算,同桌互改。4.填一填。三、作业×1234567892231245板书设计×1234567892231245练习三教学反思课题练习三(第2课时)总课时25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脑、认真计算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运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技能以及有条里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重点难点巩固2——5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以师生问答、生问生答的形式回答乘法口诀,检验学生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二、练习5.找新家。(连线)学生快速连线,集体校对。6.“蓝猫商店”部分商品价格如下。绳子:3元;小汽车:9元;连环画:5元;洋娃娃:8元;毽子:3元;钢笔:5元。(1)李老师买了8跟绳子,一共花了多少元?(2)张老师买了7本连环画,一共花了多少元?(3)王老师带了40元,想买4辆小汽车,够吗?(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多媒体出示,分析题意并逐题解答。7.打气球。笑笑:得数是16的气球都是我打的,请涂上红色。淘气:得数是24的气球都是我打的,请涂上蓝色。机灵狗:我的目标是算式中有7的气球,你能算出得数吗?请涂上黄色。学生按要求完成。三、作业板书设计练习三多媒体出示第6题教学反思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课题教室有多长(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总课时29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所得长度不同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我们上学时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你知道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吗?我们应该怎样测量我们教室的长度呢?学生可能会说:看一看有几把尺子长。看看有几本书长。看看有多少个脚印长。……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呀!二、自主探究1.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测量工具,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49页表格。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一下各小组测量过程及结果。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正确、切实可行就给予肯定。2.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师:你觉得测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使测量的结果比较准确呢?师生总结三、练习巩固1.用易拉罐摆一摆,看谁摆得高。小组合作,进行比赛。2.计算。(书本50页第3题)3.估一估,下面两个人的身高分别大约是各自的几个头长?(儿童身高大约是自己的6个头长,模特身高大约是自己的8个头长。)观察、估计同伴和老师的身高大约是他们自己的几个头长?(儿童身高大约是自己的6个头长,老师身高大约是自己的7个头长。)通过观察、估计,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儿童身高大约是自己的6个头长,老师身高大约是自己的7个头长,模特身高大约是自己的8个头长。四、总结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呢?到底是不是只有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才有可能相同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五、练习设计测量自己卧室的长度。板书设计教室有多长做好标记;一个挨一个摆好;一共量了多少次摆得越多,摆得越高教学反思课题课桌有多长(厘米的认识)总课时30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2.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重点难点能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测量的相关问题。课件出示:教材51页第一幅图。师:为什么同样长度的课桌,这两个同学测量的结果却不相同呢?学生思考,汇报。二、自主探究1.认识刻度尺。师: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有多长呢?直尺上从0到1的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你还能再直尺上找到哪段1厘米的长度呢?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如直尺上从3到4这段长度就是1厘米等。师:请同学们找出几种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品。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的长度等。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2厘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找出2厘米的长度,然后用手比一比。学生观察直尺,交流。如直尺上从0到2的长度是2厘米,从3到5的长度是2厘米。2.用厘米测量。师:请仔细观察图中铅笔的长是多少?它们这样测量对吗?说一说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课件出示:教材51页第三幅图。生交流汇报。3.量一量、画一画。师:同学们,我们通过直尺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请大家用直尺测量教材第51页最下面的线段,量一量它有多长。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师:你能不能借助直尺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呢?注意线段有两个端点哦。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展示画图结果,可以与同桌比比看画的是否正确。三、练习巩固书本第52的练习题。四、总结提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大约有一个手指那么宽,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做单位,还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板书设计课桌有多长长度单位——厘米(cm)教学反思课题1米有多长(米的认识)第1课时总课时31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重点难点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看看长颈鹿和小乌龟子在游乐园的门口遇到了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教材53页情境图。生观察汇报。二、自主探究1.认一认,想一想。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我们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给同桌看。学生找出1厘米的长度,展示给同桌看。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100段这样的1厘米接起来就是1米。看(出示米尺),这就是米尺,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注意看,自己数一数是不是有100厘米。学生自己数,明确:1米就是100厘米。我们可以写成:1米=100厘米。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我们用“厘米”作单位。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米”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2.比一比,说一说。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对于学生的多种回答,只要合理都要给予鼓励。学生用米尺进行测量,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交流,演示自己伸开手臂比划1米长。3.小组合作,用尺子量一量。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测量,从教室的一头到另一头大约有多长?教室里的黑板大约有多长?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测量教室的长、黑板的长。4.巩固练习。师:“厘米”和“米”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下面的填空。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最下面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室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自己是通过怎样对比确定填写什么单位的。三、练习巩固教材54页。四、总结提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桌的长度大约有1米,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做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要记住1米=100厘米。还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板书设计1米有多长1米=100厘米,米可以用m表示教学反思课题1米有多长(米的认识)第2课时总课时32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重点难点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请说说对米的认识。二、练习(书本第55页)1.估一估,量一量。估计长度测量长度教室宽米米厘米门高2.(1)全场是100厘米,也就是米。(2)蜗牛已经爬了70厘米,还剩厘米。(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3.四人一组,用尺子互相量一量臂长,并将结果填在表中。姓名臂长/厘米三、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桌的长度大约有1米,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做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要记住1米=100厘米。还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板书设计1米有多长1米=100厘米,米可以用m表示教学反思课题练习四第1课时总课时33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估计测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巧技能。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巩固厘米和米的认识,它们之间的进率以及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生:米和厘米。师: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距离,“米”用来表示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你能举出例子吗?生举例,师评价。二、练习巩固二、自主探究 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的同学,解决问题时说得有理有据,真棒!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运用我们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在的实际问题。板书设计练习四教学反思课题练习四第2课时总课时34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估计测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巧技能。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巩固厘米和米的认识,它们之间的进率以及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二、练习巩固 三、实践活动课后动手小实践:将第六题的小知识读给爸爸妈妈听。按照“尺”和“寸”的标准,请爸爸妈妈帮忙测量你睡的床的长和宽大约各是多少。板书设计练习四教学反思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课题分物游戏(小数目物品平均分)总课时35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的活动,体会在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着重理解“平均分”,为学习除法打下基础。2.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重点难点理解“平均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小动物们举行了一次森林聚会,它们带来了许多的好吃的食物,想请咱们班的小朋友帮它们分食物,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一起玩分物游戏。板书课题:分物游戏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活动一:分桃子。(感知“分”的含义,初步体会“平均分”)(1)师:我们先来给小猴子分桃子。你从图中都知道了哪些信息?(2)师:有4个桃子、两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呢?你能想到几种不同的分法呢?师:每只小猴子都分到2个桃子,就是每份一样多。板书:每份一样多活动二:分萝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1)师:接下来我们帮小兔子分萝卜。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师:12根萝卜分给3只小兔子,我们按“每份一样多”这种分法,给兔子分萝卜,每只小兔分到几根萝卜?(3)师:咱们利用学具摆一摆吧。请你用圆代表小兔子,我们需要用几个圆?(4)把12根萝卜分给3只小兔子,每只兔子分到的一样多,每只小兔子分到几根呢?谁能上来边摆边讲你是怎么分的?小结:师:同学们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真了不起。刚才我们按每份一样多的分法,把4个桃子分给了2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到2个桃子;又把12根萝卜分给了3只小兔,每只分到4根萝卜。每只小动物得到的都是一样多的,像这样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活动三:分骨头。(尝试用画图方式表示平均分)(1)师:我们能不能利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别的小动物解决问题?让我们快帮小狗分骨头,请你拿出作业纸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生: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2)师: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狗分到几根骨头呢?请你想一想。想好的同学请把你的分的过程完整的画出来。师:刚才我们给小猴子分了桃子,每只猴子分的桃子一样多,每只兔子分到的萝卜一样多,每只小狗分到的骨头一样多,它们真开心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分”。三、巩固练习,再次感知书本第59页练习。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师:在我们的生活还有许多“平均分”,请你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分”,能举个例子说一说。板书设计分物游戏有4个桃子、两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呢?你能想到几种不同的分法呢?12根萝卜分给3只小兔子,我们按“每份一样多”这种分法,给兔子分萝卜,每只小兔分到几根萝卜?教学反思课题分苹果(平均分的两种情况)总课时36教学目标1.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2.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重点难点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

1.谈话: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拿出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2.板书:分苹果

二、问题探究

1.出示12个苹果图片。问: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可以怎样分?

2.看到了什么,能帮淘气分一分吗?

A老师巡视,指导。

B老师边听汇报边板书:

12个苹果,平均分成3堆,每堆有()个。

3.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4.说一说,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A都是分12个苹果,都是平均分的。

B分完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