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经考古发现,遗址中存在王陵、大规模墓葬、祭坛、大型宫殿基址以及大批玉制礼器等。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A.表明中国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B.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C.说明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D.标志着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诞生【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良渚古城遗址表明,良渚文化时期中国私有制已经产生,该考古发现进一步印证了中国文明史的相关信息,故B正确;材料没有与世界各地文明的比较,不能得出是否领先世界,故A不正确;C本身说法不正确;最早奴隶制国家诞生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故D不正确。2.东周时期的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齐桓公为保住郑的太子地位,便以诸侯欲拜见太子为由,联络了八国诸侯支持太子郑,并成功地保住了郑的太子地位。这反映了战国时A.宗法观念彻底崩溃B.嫡长子继承制遭破坏C.齐国是最强大的国家D.分封制在不断衰落【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但由于诸侯的干涉未遂,这显示了诸侯力量的增强和周王力量减小,体现了分封制在不断衰落,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成功地保住了郑的太子地位足以证明宗法观念未彻底崩溃、嫡长子继承制未遭遭破坏,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并没有准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反映的是诸侯势力强于周王,这表明分封制在不断衰落。3.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上的变革,体现了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特征,因此正确;B是在秦朝后形成的,排除;C是隋唐时期的特征,排除;D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故选A。4.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由此带来的最重要的积极影响是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D.使北方趋于平静【答案】C【解析】【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C正确;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南方的混乱局面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B不是最重要的积极影响,排除;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与北方是否平静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D。5.汉武帝时期,除了设立太学,还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西汉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A.使儒学取得独尊地位B.彻底改变了原有的选官制度C.以教授四书五经为主D.推动了儒学在民间广泛传播【答案】D【解析】【详解】汉武帝在中央设太学,还在郡县设立学校,以“五经”作为教材教授学生,推动了儒学在民间广泛传播,故D正确;使儒学取得独尊地位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设置地方教育系统的影响,A错误;改变选官制度的是察举制,不是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排除B;宋朝才出现“四书”之说,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6.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是A.张骞通西域B.人口大量南迁C.江南开发D.孝文帝改革【答案】D【解析】【详解】北魏孝文帝推行一系列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故D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故A不符合题意;西晋末年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的开发,与我国北方民族交融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东晋后期江南的开发与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无直接联系,故C不符合题意。7.下表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比例4%17.2%24.5%46.1%A.扩大了统治基础B.加强了中央集权C.提高了官员素养D.放宽了录取标准【答案】A【解析】从题中表格中的数据看,东晋寒门子弟的比例较低,而隋、唐、北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上升,这是实施科举制的结果,而科举制的实施使寒门子弟入仕增多,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选官制度,没有体现出加强中央集权和官员素养的提高,故BC项排除;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录取标准发生了变化,而不是“放宽”,故D项排除。8.史料记载,唐朝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同时由皇帝临时加以名号的其他官员也成为宰相,唐中宗的时候,居然出现同时有10多个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这一现象A.瓦解了三省制度 B.强化了君主专制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有利于科学决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通过增加宰相人数,完善三省制度,分化了相权,强化了专制君主的权利,B选项符合题意。宰相集体办公不会导致三省制度的瓦解,A选项错误。众多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有利于集思广益,但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C选项错误。众多宰相共议朝政,有利于决策,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科学决策不是最本质的作用,D选项错误。9.唐中期出现了“态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面对这种现实,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唐政府实行了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募役法 D.方田均税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期随着均田制的破坏,为解决财政困难,政府实行了两税法,B选项正确。租庸调制是和均田制配合的赋税制度,A选项错误。募役法、方田均税法都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内容,CD不符合题意。10.“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签署“盟书”的两个政权是A.北宋和辽 B.北宋和西夏 C.南宋和西夏 D.南宋和金【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和金在1141年订立盟约,双方相约以淮水和大散关一线为界,D选项符合题意。北宋和辽、西夏订立的盟约,与“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等信息不符,AB两项错误。南宋和西夏双方没有订立相关盟约,C选项错误。1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中国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普遍使用 B.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携带不便C.宋代商业的繁荣 D.北宋政府的大力推广【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商业的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选选正确。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普遍使用,只是条件,不是产生纸币这一流通媒介的根本原因,A选项错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携带不便,是交子产生的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B选项错误。北宋政府大力推广是结果,不是交子产生的根本原因,D选项错误。12.宋太宗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四司,合称“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四监司”的设立A.强化了君主专制 B.加强了中央集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杜绝了政治腐败【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所述为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并设“四监司”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故B正确,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与君主专制加强无关,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行政效率的高低,故C不正确;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A.实现了富国强兵 B.加重人民的负担C.使北宋走向衰亡 D.加强了社会管控【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安石之开源政策”说明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迹近于敛财”说明对人民近乎压榨,“急刻”说明对百姓短时间内危害大,故选B项;富国强兵是首要目的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北宋走向衰亡的原因是政治腐败,排除C项;对百姓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加强干预是社会管控的表现,但题干未体现,排除D项。14.“奏折制度的形成,既从决策程序上保证了皇帝对重大事务的独断地位,也从信息控制上防止了臣僚与皇权抗衡。”材料反映了奏折制度A.滋生因循守旧的作风 B.导致行政效率低下C.极大便利了君主专权 D.弱化对官员的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奏折制度通过决策程序和信息控制,“保证了皇帝对重大事务的独断”,“防止了臣僚与皇权抗衡”等可知,材料反映了奏折制度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发展,C选项正确。材料没有提供“因循守旧”作风发展的信息,A选项错误。奏折制度使皇帝控制了整个决策程序和信息,集权不会导致行政效率低下,B选项错误。奏折制度使得皇帝对重大事务和官员的控制加强了,D选项错误。15.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上产生了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对“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评价正确的是A.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B.传统儒学进入反思和批判阶段C.突破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D.促进面向世界和重视实践的风气形成【答案】B【解析】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主要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表明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进入更加理性的反思阶段,故B项正确;明清之际我国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故A项错误;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并没有突破传统思想的桎梏,故C项错误;明清之际,由于统治阶级思想压制,并未走向世界,故D项错误。16.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代中期的商人资本规模动辄百万两甚至千万两,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商业规模扩大有关,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商人地位一直很低,A选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没有明显松弛的现象,B选项排除。明中叶后,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商业规模的扩大,D选项排除。17.《论南洋事宜》记载:“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而随着海禁政策的强化,“渔樵不通,生理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盜。”据材料可知,海禁政策A破坏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B.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渔樵不通,生理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盜。”可以得出,所述为海禁政策的实施,破坏了经济发展,无法维持生计的沿海居民转为盗贼,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与世界的比较,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影响,故C不正确;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8.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高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B.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C.促使知识分子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D.增强了中国人民族危机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直截了当地讲救亡”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加剧了民族危机,人们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民族危机意识增强,故D项正确。材料的主旨在后半段,是以洋务运动说明人们应该正视民族危机的问题,故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的主旨在于强调民族危机的加深,而不是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侵略导致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知识分子逐渐开始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而不是始于甲午中日战争,故C项错误。19.五四爱国运动留下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准确的是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B.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C.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中“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A选项正确。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B选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到1927年才建立,C选项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D选项错误。20.某文告写道:“民众自动武装起来,打倒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建立民众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创造民众自己的武装力量!到红军中去,进行革命的民族战争!”这份文告最可能是A.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新军的宣传B.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的宣传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D.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信息“苏维埃政权”“红军”可知,这份文告最可能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选项C正确;辛亥革命时期并没有“红军”这一称呼,排除A;北伐战争时期是国民党领导,国共合作,因此不会出现“打倒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建立民众自己的苏维埃政权”的口号,选项B排除;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部队称呼不是红军,选项D排除。21.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说明A.中共开始由幼稚走向了成熟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C.中共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1935年10月”、“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次会议应该是遵义会议,这是会议标志着中共开始由幼稚走向了成熟,故选A项;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并没有粉碎这次围剿,故排除B项;中共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与题意主旨无关,题意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遵义会议是在长征途中,尚未完成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故排除D项。2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A.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B.推翻君主制度C.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D.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在政治上都主张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A选项正确。推翻君主制度只是辛亥革命的目标,B选项错误。只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便可救国是洋务派的观点,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要求进行政治变革,C选项错误。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D选项错误,23.《抗战中的图与歌》中收录了一首歌:“从正太路到京汉线,从高山上到大平原……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歌曲中提到的情形A.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是马保三率领山东纵队第一旅取得的重大胜利D.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在“正太路、京汉路”进行破坏“铁路”、“电线”和“公路”、“据点”,进行大规模破袭战的是八路军进行的百团大战,其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D选项符合题意。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场敌后战场,A选项错误。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是红军长征的胜利,B选项错误;马保三的山东纵队与百团大战的指战员为八路军不符,C选项错误。24.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事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①中国战场拖住日本陆军总兵力的2/3以上②中国人民共歼灭日军150多万,占其死亡人数的70%③美国援助被侵略国家的《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④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击败日本关东军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②两个史实,说明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③④两个史实,说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得到世界反法西联盟的支持和援助。四项史实都能说明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答案选D项,排除ABC项。25.1955年,毛泽东在某次讲话中说:“农民的出路主要还在农村,他们可组织起来,向一切可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这里“生产的深度与广度”是指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C.公私合营 D.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为农民指“出路”,让其“组织起来”,“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上进军”,指的是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走农业集体化道路,B选项符合题意。土地改革运动在1952年已基本完成,建立的是农民的个体所有的土地制度,A选项错误。公私合营是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C选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78年以后才开始实施的,D选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6题14分,27题14分,28题2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材料三:儒家学说中有下列名言警句:“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博施济众”“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养浩然之气”“舍生取义”“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这一主张对儒学地位产生了什么影响?(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理学的核心思想及本质。(3)根据材料三,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答案】(1)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2)核心思想:理是本原;“存天理,去人欲”。本质:儒家伦理道德(3)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的公德意识;以人为本,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解析】【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一中“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主张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主张对儒学地位产生的主要影响是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2)核心:根据材料二中“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的核心思想是理是本原;“存天理,去人欲”。本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理学的本质是儒家伦理道德。(3)价值:根据材料三中“民为邦本”民本思想,“博施济众”的社会责任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的大一统观念,“养浩然之气”、“舍生取义”的修养原则和“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仁政、德政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主要包括: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的公德意识;以人为本,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等。27.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道路来解决,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将先进中国人展开的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并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于是又开出了救治“头脑疾病”的良方。材料二: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改革家、哲学家,伟大的诗人。从欧洲,他借来的不是机器,也不是制度。……他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借来的东西熬成了一处药方,对症下药,用来使这个病人——“大革命后的中国”复生材料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进的中国人从“自我疗伤”到“救治‘头脑疾病’”体现的“救治行动”的特点。并归纳“温药慢治”与“猛药重治”的共同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来的东西”“药方”的含义。(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失误?“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的含义是什么?【答案】(1)特点:由器物到制度,再到心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共同点:都是变革制度(发展资本主义)。(2)“借来的东西”是指马克思主义或科学共产主义或共产主义等皆可;“药方”是指“工农武装割据”,或者“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失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含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将先进中国人展开的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进的中国人从“自我疗伤”到“救治‘头脑疾病’”体现的“救治行动”的特点在于由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心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共同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温药慢治”的戊戌变法与“猛药重治”的辛亥革命,都是要变革制度、发展资本主义。(2)含义:根据材料二中“毛泽东同志……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借来的东西熬成了一处药方,对症下药,用来使这个病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借来的东西”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或科学共产主义或共产主义。“药方”的含义是“工农武装割据”,或者“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失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的过程中出现过的失误主要有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等。含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的“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指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8.追求工业化,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办洋务的封建官僚们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是使用新式机器,雇佣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已不同于旧有的官营工场手工业,所以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中很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市场上去。这些企业不但为封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材料二: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的分布图:材料三:经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诸多方面利弊得失的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之后,大家认为必须从发展原材料、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入手。得出这样的结论,其理甚明。设想多发展轻工业,按一般常识讲,一定是投资省、见效快,又能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没有机器制造业,发展轻工业的装备从哪里来?没有钢铁等基础工业,机械制造的原料从哪里来?没有能源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