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及管道保温综合项目施工说明指导书_第1页
设备及管道保温综合项目施工说明指导书_第2页
设备及管道保温综合项目施工说明指导书_第3页
设备及管道保温综合项目施工说明指导书_第4页
设备及管道保温综合项目施工说明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泥厂设备及管道保温施工说明书(TPB30-02)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8-1设备及管道保温层施工说明书概述铺设保温层范围通常在工艺部署图上标明(涂有阴影)管道及设备,其外部皆需要铺设保温层,但设置在管道中间膨胀节和管道支、吊架和法兰等处不铺设保温层(附图一)。现场施工必需根据设计文件(图纸)要求来实施,当需要修改设计、材料代用,或采取新材料时,必需经本设计单位同意。保温层由绝热层和保护层组成绝热层材料为1050陶瓷纤维毯(毡)或硅酸盐制品,厚度为50或100毫米(高寒地域应加倍),具体参考工艺设备表;保护层由压型钢板、镀锌钢板、镀锌钢丝、多种紧固件组成。绝热层和保护层材料均应符合设计文件(图纸)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易挥发、有毒及腐蚀性材料。保温层结构增湿塔、电收尘器、部分袋收尘器(具体见工艺设备表)保温结构形式见附图一。若设备供货厂家已提供相关设备保温施工图时,应以设备厂家图纸为准;除1.中所列设备外,其它设备、管道平面结构示意见附图二;除1.中所列设备外,其它圆柱形筒体及管道外表面保温层结构示意见附图三;管道弯曲部分保温层结构示意见附图四;图一图二图三图四保温层施工总标准保温层施工及验收严格根据《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185〕和《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50126〕来实施;抵达施工现场保温材料及其制品,必需含有产品质量证实书或出厂合格证,其规格、性能、理化指标等技术要求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材料堆放时应采取设置防潮、防水、防冻、防挤压变形(成型制品)等设施;对于需要做漏风试验设备及管道,应在气密性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施工;在有防腐、内衬设备及管道上焊接绝热层固定件时,焊接及焊后热处理必需在防腐、内衬和试压之前进行;设备、管道支、吊架及结构附件、仪表接管部件等均已安装完成后方可施工;设计有电伴热或热介质伴热管,应在伴热件均已安装就绪,并经过通电或试压合格方可施工保温层;铺设保温层前应清除洁净被绝热设备及管道表面油污、铁锈;根据工艺部署图及保温材料表、设备厂家提供保温图纸,确定多种材料种类和数量;当保温层厚度大于100mm时,应分为两层或多层逐层施工,各层厚度宜靠近;绝热制品拼缝宽度不应大于5mm。同层应错缝,上下层应压缝,其搭接长度不宜小于50mm;保温设备或管道上裙座、支座、吊耳、仪表管座、支架、吊架等附件,可无须保温;绝热层施工指导1)通常注意事项A.水平管道纵向接缝位置,不得部署在管道垂直中心线45°范围内(图五)。当采取大管径多块硬质成型绝热制品时,绝热层纵向接缝位置,可不受此限制,但应偏离管道垂直中心线位置;图五B.方形设备或方形管道四角绝热层采取绝热制品敷设时,其四角角缝应做成封盖式搭缝,不得形成垂直通缝;C.干拼缝应采取性能相近保温材料填塞严密,填缝前,必需清除缝内杂物;D.管道端部或有盲板部位,应敷设绝热层,并应密封。2)固定件、支承件安装钩钉或螺柱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用于保温层钩钉、螺柱,可采取Φ3~Φ6mm镀锌铁丝或低碳圆钢制作,直接焊装在碳钢制设备或管道上。其间距不应大于350mm。每平方米面积上钩钉或销钉数为:侧部不应少于6个,底部不应少于8个;B.焊接钩钉或销钉时,应先用粉线在设备、管道壁上错行或对行划出每个钩钉或销钉位置;C.支承件不得设在有附件位置上,环面应水平设置,各托架筋板之间安装误差应小于10mm;D.支承件宽度,应小于绝热层厚度10mm,但最小不得小于20mm;E.立式设备和公称直径大于100mm垂直管道支承件安装间距:对保温平壁应为1.5~2m;对保温圆筒通常应为3m左右;F.壁上有加强筋板方形设备、烟道、风管绝热层,应利用其加强筋板替换支承件,也可在筋板边缘上加焊弯钩;G.管道采取软质毡、垫保温时,其支撑环间距宜为0.5~1m。当采取金属保护层时,其环向接缝和支撑环位置应一致;H.直接焊于不锈钢设备或管道上固定件,必需采取不锈钢制作。当固定件采取碳钢制作时,应加焊不锈钢垫板;I.设备振动部位绝热层固定件,当壳体上已设有固定螺母时,螺杆扭紧丝扣后,应点固焊。3)设备或管道封头处固定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当采取焊接时,可在封头和筒体相交切点处焊设支承环,并应在支承环上断续焊设固定环;B.当设备不许可焊接时,支承环应改用抱箍型;C.多层绝热层应逐层设置活动环及固定环。捆扎法施工绝热层采取镀锌铁丝或包装钢带捆扎,施工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硬质绝热制品绝热层,可采取16号~18号镀锌铁丝双股捆扎,捆扎间距不应大于400mm。但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600mm管道或对应设备,应在捆扎后,另用10号~14号镀锌铁丝或包装钢带加固,加固间距宜为500mm;2)半硬质及软质绝热制品绝热层,依据管道直径及设备大小,采取包装钢带、14号~16号镀锌铁丝或宽度为60mm粘胶带进行捆扎。其捆扎间距,对半硬质绝热制品为300mm;对软质毡、垫为200mm;施工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每块绝热制品上捆扎件,最少为两道;2)不得采取螺旋式缠绕捆扎;3)双层或多层绝热层绝热制品,应逐层捆扎,并应对各层表面进行找平和严缝处理;4)不许可穿孔硬质绝热制品,钩钉位置部署在制品拼缝处;许可穿孔硬质绝热制品,须钻孔穿挂,其孔缝采取同类绝热材料填塞;5)半硬质绝热制品绝热层,宜穿挂或嵌装于销钉上,并采取自锁紧板固定。自锁紧板必需紧锁于销钉上,并将绝热层压下4~5mm;6)立式设备或垂直管道绝热层采取硬质或半硬质绝热制品施工时,应从支承件开始,自下而上拼砌,并用镀锌铁丝或包装钢带进行环向捆扎;7)当卧式设备有托架时,绝热层应从托架开始拼砌,并用镀锌铁丝网状捆扎;(图4.3.7-1)

8)公称直径小于等于100mm未装设固定件垂直管道,采取8号镀锌铁丝,在管壁上拧成扭辫箍环,利用扭辫索挂镀锌铁丝固定绝热层;9)敷设异径管绝热层时,将绝热制品加工成扇形块,并采取环向或网状捆扎,其捆扎铁丝应和大直径管段捆扎铁丝纵向拉连;10)当弯头部位绝热层无成型制品时,将直管壳加工成虾米腰敷设。公称直径等于小于70mm中、低温管道上短半径弯头部位绝热层,当加工成虾米腰施工有困难时,可采取软质毡、垫绑扎敷设;11)封头绝热层施工时(图4.3.11),将制品板按封头尺寸加工成扇形块,并错缝敷设。捆扎材料一端系在活动环上,另一端系在切点位置固定环或托架上,捆扎成辐射形扎紧条。必需时可在扎紧条间扎上环状拉条,环状拉条应和扎紧条呈十字扭结扎紧。当封头绝热层为双层结构时,应分层捆扎。

伴热管管道保温层施工时,须注意下列问题:1)直管段每隔1.0~1.5m,即用镀锌铁丝捆扎牢靠。当无预防局部过热要求时,主管和伴管可直接捆扎在一起;当有预防局部过热要求时,主管和伴管之间必需设置石棉垫;2)采取矿物棉毡、垫保温时,先用镀锌铁丝网包裹并扎紧,并注意不得将加热空间堵塞,然后再进行保温;3)采取硬质绝热制品保温并要求加垫以设置加热空间时,须在每块制品两端设置垫块或垫环,再进行保温。粘贴法施工1)粘结剂应符合使用温度及其环境保护要求,并应和绝热层材料相匹配。粘结剂在使用前,必需进行实地试粘。施工中粘结剂取用后,应立即盖严,并不得受冻;2)粘贴在管道上绝热制品内径,应略大于管道外径;3)大型异型设备和管道绝热层,采取半硬质或软质毡、板粘贴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采取层铺法施工,各层毡、板应逐层错缝、压缝粘贴。每层厚度10~30mm;B、仰面施工绝热层,应采取固定螺栓、固定销钉和自锁紧板、镀锌铁丝网等方法进行加固;C、异型和弯曲表面,不得采取半硬质绝热制品。可拆卸式绝热层施工1)设备或管道上观察孔、检测点、维修处保温,必需采取可拆卸式结构;2)和人孔等盖式可拆卸式结构相邻位置上绝热层,作成45°斜坡;3)可拆卸式结构绝热层,宜为二剖分组合型式,其尺寸应和实物相适应;4)靠近法兰连接处绝热层,在管道一侧留有螺栓长度加25mm空隙;伸缩缝及膨胀间隙留设下列情况和位置须留设伸缩缝:1)设备或管道采取硬质绝热制品时,须留设伸缩缝;2)两固定管架间水平管道绝热层伸缩缝,最少留设一道;3)立式设备及垂直管道,在支承环下面留设伸缩缝;4)弯头两端直管段上,可各留一道伸缩缝;当两弯头之间间距很小时,其直管段上伸缩缝可依据介质温度确定仅留一道或不留设;5)在卧式设备筒体上距封头连接处100~150mm处,留设一道伸缩缝;6)方形设备壳体上有加强筋板时,其绝热层可不留设伸缩缝;7)管道内衬(浇注或喷涂)耐磨层须留设伸缩缝;8)伸缩缝留设宽度:设备为25mm;管道为20mm;9)保温层伸缩缝,采取矿物纤维毡条、绳等填塞严密,捆扎固定。高温设备及管道保温层伸缩缝外,应再进行保温;10)多层绝热层伸缩缝留设,应符合下列要求:A.中、低温保温层各层伸缩缝,可不错开;高温保温层各层伸缩缝,必需错开,错开距离应小于100mm;B.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需按膨胀移动方向另一侧留有膨胀间隙:a、填料式赔偿器和波形赔偿器;b、当滑动支座高度小于绝热层厚度时;c、相邻管道绝热结构之间;d、绝热结构和墙、梁、栏杆、平台、支撑等固定构件和管道所经过孔洞之间。保护层施工水泥厂保温设计中通常全部采取镀锌薄钢板或压型钢板作金属保护层。1)直管段金属护壳外圆周长下料,应比绝热层外圆周长加长30~50mm。护壳环向搭接一端应压出凸筋;较大直径管道护壳纵向搭接也应压出凸筋;其环向搭接尺寸不得少于50mm;2)管道弯头部位金属护壳环向和纵向接缝下料裕量,依据接缝型式计算确定;3)增湿塔、大直径料仓等大型设备金属保护层接缝和凸筋,应呈棋盘形错列部署(图6.1.4)。金属护壳下料时,应按设备外形先行排版划线,并应综合考虑接缝型式、密封要求及膨胀收缩量、留出20~50mm裕量;

4)方形设备金属护壳下料长度,不宜超出1m。当超出时,应依据金属薄板壁厚和长度在金属薄板上压出对角筋线;5)设备封头金属护壳,应按封头绝热层形状大小进行分瓣下料,并应一边压出凸筋,另一边为直边搭接,但也可采取插接;6)压型板(波型或槽型金属护壳板)下料,应按设备外形和压型板尺寸进行排版拼样。应采取机械切割,不得用火焰切割;7)弯头和直管段上金属护壳搭接尺寸,高温管道应为75~150mm;中、低温管道应为50~70mm。搭接部位不得固定;8)在设备或大直径管道绝热层上金属护壳,当一端采取螺栓固定时,螺栓焊接应和壁面垂直。每块金属护壳上固定螺栓不应少于两个,其另一端应为插接或S形挂钩支承;9)在金属保护层安装时,应紧贴保温层。硬质绝热制品金属保护层纵向接缝处,可进行咬接,但不得损坏里面保温层。半硬质和软质绝热制品金属保护层纵向接缝可采取插接或搭接;10)水平管道金属保护层环向接缝应沿管道坡向,搭向低处,其纵向接缝宜部署在水平中心线下方15~45°处,缝口朝下。当侧面或底部有障碍物时,纵向接缝可移至管道水平中心线上方60°以内;11)垂直管道金属保护层敷设,应由下而上进行施工,接缝应上搭下;12)立式设备、垂直管道或斜度大于45°斜立管道上金属保护层,应分段将其固定在支承件上;13)露天或潮湿环境中保温设备、管道和其附件金属保护层必需根据要求嵌填密封剂或在接缝处包缠密封带:14)管道金属保护层接缝除环向活动缝外,应用拉铆钉或自攻螺丝固定。固定间距除尤其标明外,宜为200mm,但每道缝不得少于4个。当金属保护层采取支撑环固定时,钻孔应对准支撑环;15)静置设备和转动机械绝热层,其金属保护层应自下而上进行敷设。环向接缝宜采取搭接或插接,纵向接缝可咬接或插接,搭接或插接尺寸应为30~50mm。平顶设备顶部绝热层金属保护层,应按设计要求斜度进行施工。16)压型板安装前,应先装底部支承件,再由下而上安装压型板。压型板可采取拉铆钉或自攻螺丝固定;采取硬质绝热制品,其金属压型板宽波应安装在外面。采取半硬质和软质绝热制品,其压型板窄波应安装在外面;17)直管段金属护壳膨胀缝环向接缝部位;静置设备、转动机械金属护壳膨胀缝部位,其金属护壳接缝尺寸,应能满足热膨胀要求,均不得加置固定件,作成活动接缝,其间距按《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50126〕来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