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档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档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档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档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档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试题语文2020.6.26一、重温线上学习(21分)1.“汉字偏旁探源”活动中,老师在钉钉群“家校本”发布了任务单,请你完成。“汉字偏旁探源”任务单偏旁汉字成语/名句(1)_人迹至罗(3)_(2)_学而不思则我的发现:通过“汉字”栏的篆文字形,我明白了“”“”“”是汉字“(4)_”作偏旁时的不同形式。2.在撰写题为迎难而上 共克时艰的演讲稿时,小瓯想引用古诗文名句来丰富内容。他将整理的材料发到钉钉群,请你参与交流。(1)根据积累,帮他补全古诗文名句。序号主题词古诗文名句出处刚毅岂不罹凝寒?_。刘桢赠从弟(其二)坚忍刑天舞干戚,_。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自信_,

2、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乐观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自强_,不尤人。论语宪问坚贞富贵不能淫,_,威武不能屈。孟子)二章(2)读了材料,有同学指出有一处主题词与名句不匹配。这处是( )(填序号)(3)以下文字是小瓯演讲稿的结语,请用李白行路难(其一)或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帮他补全。同学们,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我们学习、生活的节奏,但我们始终要相信科学的力量,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古诗有言:“_,_”相信我们终能战胜病毒,重返校园!3.读完儒林外史后,小瓯在钉钉群留言,请你回复。留言一:儒林外史写完儒林士人的故事后,却以四位市井奇人压轴。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1)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参考阅读

3、笔记,帮他解惑。儒林外史阅读笔记回目人物第1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王冕第2-54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儒林士人周进、严监生、匡超人、杜慎卿第55-56回添四客述往思来弹一曲高山流水市井奇人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留言二:我还想读一本塑造病态读书人群像的讽刺小说,小伙伴们有推荐吗?(2)下列作品中,你认为最适合推荐的是( )A.世说新语 B.镜花缘 C.围城 D.格列佛游记二、品味画里人生(1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子规的画日夏目漱石(1)我只有一张子规的画。为了纪念亡友,我长时间地把它放在袋子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有时简直忘记它的所在。近来忽然记起,觉得这样放,若是

4、有个搬迁挪移之事,稍一不慎,便不知会散失在什么地方。所以想立刻把它送到裱糊店里,裱一裱悬挂起来。抽出包装纸袋,掸去灰尘,打开一看,画还是按原来的样子,潮乎乎地叠作四折,放在那儿。在我的记忆中,袋子里除了画以外,什么都没有。可是,竟还从中发现了子规的几封信。我从中选出最后那封和另一封不知年月的短信。在两封信中间夹上那张画,把三者归拢到一块儿拿去裱褙。(2)画,是插在小花瓶中的关东菊。构图是极其简单的。旁边还加了注释:“把它看作行将枯萎的吧。画得不好,须知乃病中所为。如觉得我是在撒谎,你就支着胳膊肘画画试试吧。”(3)从这个注释来看,他自己并不觉得他的作品很好。子规在画好这幅画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东

5、京了。他是给这幅画题了一首短诗寄来熊本的:瓶生关东菊,菊花行将萎。君今在火国”,不知何日归。(4)此画挂在墙壁上,看上去实在令人感到寂寥。花、茎、叶和玻璃瓶,仅仅使用了三种颜色。开花的枝上,只有两个花蕾,数一数叶子,才不过寥寥八九片。这孤寂的花草,笼罩在一片白色里,再加上周围是用冷蓝色画绢裱褙的,无论怎样看,也让你觉得心里冷冰冰的吃不消。(5)看来,子规为画这幅简单的花草,是不惜巨大努力的。仅仅三枝花,至少费了五六个小时。画得极其仔细,一丝不苟。费这么大的劲儿,不仅病中需要极大的耐心,即使以他那作俳句、和歌时挥洒自如的性情来讲,也是个明显的矛盾。盖因他学画画之初,从不折等人那里听到画画必先写生

6、的道理,他便在这一花一草上加以实践。不知他在画画方面,是忘记了使用他的俳句上已经熟练了的方法呢,还是缺乏这方面的本领。(6)由关东菊所代表的子规的画,既朴拙又认真。在文笔上,凭才力他是可以一气呵成的。可是一接触到画具,却忽然变得呆滞僵硬起来,笔锋畏畏缩缩,踟蹰不前。想到这里,我不禁微笑了。当虚子看到这幅画时,他曾表扬说,正冈的画,这不是画得很好吗?我却不以为然。这画画得是那么单调而平凡,且又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和劳动;凭正冈的头脑和才气,干这心余力绌而又用不着干的工作,从而泛溢着他那掩抑不住的朴拙。一幅循规蹈矩的画,却有其朴实稳重之妙,古拙而苍劲,严肃而认真。这正象征着其为人之刚耿和愚直。如果说

7、子规的画虽拙犹美,使人钦羡不厌,也许其奥秘就在于此吧。然而,毕竟由于他腕下缺乏挥洒自如之巧,手中无运笔传神之妙;不能下笔点睛,迅即勾画出幽香雅境来,因此不得不舍弃捷径,而苦心孤诣地搞他的涂抹主义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拙”字,对他来说,是怎么也难免的。(7)子规作为人,又作为文学家,在他的身上,很难发现“拙”的痕迹。在我和他交往多年的任何时候,从未记得他曾有过因“拙”而被人讥笑的先例。甚至连一瞬间都没有过。在他死后即将十年的今天,从他特地为我画的一束关东菊中,确实感受到了他“拙”相。其结果,既令我哑然失笑,又教我感怀无量。对我来说,这之中充满无限兴味值得琢磨。只是这画却是异常冷落孤寂,凄寒袭人

8、。如有可能,真想让子规为补偿这一冷落孤寂,把这一“拙”劲儿,发挥得更雄浑些。(选自笑与泪外国散文名篇精品赏析,有删改)【注释】子规:即正冈子规(18671902),俳人、歌人,是作者在第一高等学校念书时的同学,也是他的俳句老师。火国:熊本的雅称。不折:人名。与下文的虚子,同为作者与子规的友人。4. 下列关于子规画作“关东菊”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此画构图简单,但颜色有些繁杂。B. 此画虽单调平凡,却流畅自然。C. 此画朴拙认真,但缺少美感。D. 此画虽画简单花草,却也遵循画理。5. 文章最后一段先写“我”记忆中子规“不拙”,再写现在感受到他的“拙”。这样写对情感表达有何作用?结合

9、加点词,联系全文,加以阐述。6. 子规为何特地画了“关东菊”并寄送给“我”?阅读全文,加以分析。7. 如果傳雷读过此文,你认为他会推荐给傅聪吗?结合阅读本文和傅雷家书的体会进行阐述。三、追踪科考热点(2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重测珠峰“身高”,这些看点别错过!一、2020珠峰高程测量已进入登顶测量阶段,一图聚焦重测珠峰背后的硬核看点。二、五问珠峰重测Q1:珠峰高程测量测什么?2020珠峰高程测量的核心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Q2:为何要给珠峰再测身高?随着各项技术突飞猛进,更精准的测量成为目标。珠峰高程的精确测定,可以结束国际上珠峰高程不统一的混乱局面,为世界地球科学研究做出贡献,其社会

10、效益和科学意义是十分巨大的。Q3:为何一定要人登顶测量?专家表示,测绘队员不可以坐直升机登顶。珠峰顶上的地方非常小,飞机是不能降落的。另外,飞机的螺旋引起的风有可能引发冰雪的崩塌。珠峰峰顶气流不稳定、多大风、气温低,测量型无人机目前还无法在峰顶飞行,目前也尚无机器人顶峰作业经历。Q4:卫星遥感影像可以完成测量吗?专家表示,卫星遥感影像目前主要用于地表的监测,测的只是雪面的高度。它测量的精准度在高程方向是12米,而人工测量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度。所以没有人工到峰顶上去,它就没有雪深的测量,这样也不能作为一个很准确的结果来发布。05:珠峰高程重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除了反映地质活动和生态环境

11、等方面的变化,为制定整体环境政策提供参考外,地球上最高的一座山的“身高”变化,或许也能满足人类共同的好奇心。三、细数珠峰高程测量中的“黑科技”为人量身高,一把尺就够。为珠峰量“身高”,需要哪些“黑科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用于珠峰测高这是国产北斗系统在珠峰高程测量项目中首次应用。登顶测量时,顶峰的GNSS接收机将依托北斗系统和珠峰地区以及外围的GNSS监测网联机同步观测,同时还可监测相关地区的地壳运动。国产设备全面担纲本次测量任务雪深雷达、天顶仪、重力仪、峰顶觇标、用于三角交会测量的超长距离测距仪等均为国产仪器。我国最新的测绘基准体系建设成果也将应用于此次测量。重力测量“上天”此次测量将运用

12、航空重力测量技术,提升测量精度,即把一系列复杂的测量系统装在飞机上,使飞机能在空中进行连续测量,相当于把重力测量仪带上了天。重力测量即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值,可以对高程测量结果进行有效改正。这是首次在北坡开展航空重力测量,填补了珠峰地区航空重力测量的空白。注:2020年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 (来源:5月14日新华网,有删改)8. 依据时间曲线,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1966年至今,我国历次珠峰测绘、科考都测得峰顶冰雪厚度。B. 与历次测量相比,2020珠峰重测运用了更多国产高科技设备。C. 2020年我国首次运用雪深雷达设

13、备测量珠峰峰顶冰雪高度。D. 在2020珠峰重测中,人工测绘已被现代测量技术取代。9. “黑科技”是本次珠峰测量的一大看点。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1)借助下面一组问题,简要解释什么是“黑科技”。(2)这组问题对你理解“什么是黑科技”有怎样的帮助?结合材料,加以阐述。10. 关注重复出现的词语能帮你读懂编者的意图。结合材料,联系下面“词云图”中圈画的关键词,推究编者意图。说明:词云图中字体越大,表示该词语在材料中出现的次数越多。11. 新华社珠峰重测直播节目中提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小学生小越看后产生疑惑:汪洋大海是怎么变成世界屋脊的?依据下面四幅图,按要求写一段话,帮他解

14、惑。【写作要求】语言得体,条理清晰;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12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四、探究古典意象(20分)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古典意象“雨打芭蕉”的内涵。材料一听蕉记明沈周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然蕉曷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若匝匝,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矣。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选自石田先生文钞注释不忒(

15、t):没有差别。曷:疑问代词。何,什么。相能:相互配合,关系和睦。戛摩:击撞摩擦。迨:等到。匝匝(z):象声词。鸣榔:渔人敲击船舷发出声音,用以惊鱼,使入网中。骧:奔驰。材料二夜雨有作宋张嵲睡足秋堂夜雨声,天涯此夕叹飘零。空阶滴沥肠堪断,更向芭蕉叶上听。(选自全宋诗材料三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选自李渔闲情偶寄)盖蕉之为物,于晴日和风轻阴皎月无不宜,而更向芭蕉叶上听。尤宜于雨淅沥空阶,声响互答,孤客闻而兴思,幽人为之舒抱矣。(选自梁清标蕉林书屋图小序)阅读材料一,探析声美。12.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文言词句方法解释(1)承雨有声字源推测法:甲骨文_(

16、2)声假雨也参考成语法:狐假虎威_(3)则蕉亦默默静植课内迁移法:亭亭净植(爱莲说)_(4)以伺雨查阅词典法:窥探,探望;等待,守候;服侍,照料。(古代汉语词典)_填序13. 蕉和雨的“相能”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14. 听蕉记是如何用文字表现雨打芭蕉的声音美?结合画线句,加以分析。阅读材料二,体会情思。15. 你如何感受到夜雨有作中诗人的深重愁绪?结合诗歌,简要分析。阅读三则材料,探因溯源。16.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雨打芭蕉”深受古人喜爱的原因。根据探究过程,得出结论。17. 概述你对“雨打芭蕉”这一古典意象的理解。五、探寻笔记世界(60分)18.根据要求作文。笔记:指听课、听报

17、告、读书时所做记录。有摘抄、批注、写提要、写心得、做思维导图等方式。写作对象写作目文本类型参考角度任务一班级同学分享叙事类做笔记的经历和感悟/用笔记、读笔记的发现任务二不愿做笔记的某同学说服书信笔记的重要性/做笔记的乐趣/对笔记的辩证思考任务三刚进入初中的弟弟提供信息说明类如何做笔记/如何用笔记/做笔记的误区【写作提示】围绕“笔记”这一话题,选择一个任务。明确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依据文本类型,可借助“参考角度”栏进行构思,也可另选角度。“任务一”也可以选择文学创作【写作要求】自拟题目;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试题语文一、重温线上

18、学习(21分)1.“汉字偏旁探源”活动中,老师在钉钉群“家校本”发布了任务单,请你完成。“汉字偏旁探源”任务单偏旁汉字成语/名句(1)_人迹至罗(3)_(2)_学而不思则我的发现:通过“汉字”栏的篆文字形,我明白了“”“”“”是汉字“(4)_”作偏旁时的不同形式。【答案】 (1). 罕 (2). 天罗地网(门可罗雀、星罗棋布等) (3). 罔 (4). 网【解析】【详解】(1)根据后面的成语“人迹至”可知这个字是“罕”。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2)含有“罗”字的成语有:星罗棋布、门可罗雀、包罗万象、自投罗网、天罗地网、万象森罗、罗钳吉网、星罗云布、罗织罪名等。(3) 根

19、据后面的名句“学而不思则”可知这个字是“罔”。学而不思则罔: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4)根据“汉字”一项中的三个汉字的篆文字形可知,这三个字的偏旁都是一个“网”字。2.在撰写题为迎难而上 共克时艰的演讲稿时,小瓯想引用古诗文名句来丰富内容。他将整理的材料发到钉钉群,请你参与交流。(1)根据积累,帮他补全古诗文名句。序号主题词古诗文名句出处刚毅岂不罹凝寒?_。刘桢赠从弟(其二)坚忍刑天舞干戚,_。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自信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乐观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自强_,不尤人。论语宪问坚贞富贵不能淫,_,威武不能屈。孟子)二章(2)读了材料,有同学指出

20、有一处主题词与名句不匹配。这处是( )(填序号)(3)以下文字是小瓯演讲稿的结语,请用李白行路难(其一)或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帮他补全。同学们,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我们学习、生活的节奏,但我们始终要相信科学的力量,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古诗有言:“_,_”相信我们终能战胜病毒,重返校园!【答案】 (1). 松柏有本性 (2). 猛志固常在 (3). 会当凌绝顶 (4). 浊酒一杯家万里 (5). 不怨天 (6). 贫贱不能移 (7). (8).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 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详解】(1) 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

21、准确。注意:凌、浊、怨、贱。(2)第四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守边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与主题词“乐观”无关。(3) 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沧、复。3.读完儒林外史后,小瓯在钉钉群留言,请你回复。留言一:儒林外史写完儒林士人的故事后,却以四位市井奇人压轴。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1)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参考阅读笔记,帮他解惑。儒林外史阅读笔记回目人物第1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王冕第2-54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儒林士人周进、严监生、匡超人、杜慎卿第55-56回添四客述往思来弹一曲高山流水市井奇人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留言

22、二:我还想读一本塑造病态读书人群像的讽刺小说,小伙伴们有推荐吗?(2)下列作品中,你认为最适合推荐的是( )A.世说新语 B.镜花缘 C.围城 D.格列佛游记【答案】(1)小说主体部分通过展现功名利禄对周进、匡超人等读书人灵魂的毒害,批判了荒谬举制度。在他们之后,作者以四位各怀才艺、淡泊名利的市井奇人作为压轴人物,与儒林鲜明对比,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组人物与楔子中品行高洁的王冕呼应,更加突显了作者的这一追求。(2)C【解析】【详解】(1)周进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年纪老大而没有考中科举的可怜虫,是个腐儒的典型,在中举之前很穷困的,受尽别人的白眼和嘲讽。周进所受的种种屈辱做铺垫,揭示了其久不

23、得志的心境,醉心功名而功名无望。匡超人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对父亲的一片孝思,亦令人感动、小说最初对匡超人的行为描写是表现他纯朴孝顺的一面。在流落他乡时,他受社会影响逐步发生了变化。在杭州,匡超人遇到了马二先生,并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社会给他这样的道路,他巧妙周旋其间,一步步走向堕落。他吹牛撒谎,钻取功名,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一个衣冠禽兽。作者借这两个人表达对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揭露和批判,充分揭露了它对知识分子的腐蚀和摧残。结尾出现四大奇人,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在小

24、说结尾,吴敬梓对士人形象做了新的探索“市井四奇人”。季遐年写字、王太卖火筒、盖宽开茶馆、荆元做裁缝,但他们又分别精通琴棋书画,过着“又不贪人富贵,又不伺候人颜色,天不收,地不管”的快活日子。他们经济上自食其力,精神上任性自由、清醒独立;生活于市井但隐逸于琴棋书画;既不受名利束缚,又能追求个性的解放和伸张。他们全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平头百姓。他们的冰清玉洁、古道热肠、淡泊明志,都与丑态百出的儒林和官场形成鲜明对照。通过对比来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而且这组人物与楔子中品行高洁的王冕呼应,更加突显了作者的这一追求。(2)A.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坊间基本

25、上认为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撰写,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与“病态读书人群像的讽刺小说”不符;B. 镜花缘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与“病态读书人群像的讽刺小说”不符;C.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作品通过对方鸿渐及他周围的一群人,从热闹的十里洋场到闭塞的三三闾大学,从国外留学生活到国

26、内游荡经历的描绘,嘲弄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揭示了人生如“围困城堡”,“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一典型的社会心理。与“病态读书人群像的讽刺小说”相符;D.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作品以里梅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与“病态读书人群像的讽刺小说”不符;故选C。二、品味画里人生(1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子规的画日夏目漱石(1)我只有一张子规的画。为了纪念亡友,我长时间地把它放在袋子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有时简直忘记它的所在。近来忽然记起,觉得这样放,若是有个搬迁挪移之事

27、,稍一不慎,便不知会散失在什么地方。所以想立刻把它送到裱糊店里,裱一裱悬挂起来。抽出包装纸袋,掸去灰尘,打开一看,画还是按原来的样子,潮乎乎地叠作四折,放在那儿。在我的记忆中,袋子里除了画以外,什么都没有。可是,竟还从中发现了子规的几封信。我从中选出最后那封和另一封不知年月的短信。在两封信中间夹上那张画,把三者归拢到一块儿拿去裱褙。(2)画,是插在小花瓶中的关东菊。构图是极其简单的。旁边还加了注释:“把它看作行将枯萎的吧。画得不好,须知乃病中所为。如觉得我是在撒谎,你就支着胳膊肘画画试试吧。”(3)从这个注释来看,他自己并不觉得他的作品很好。子规在画好这幅画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东京了。他是给这幅

28、画题了一首短诗寄来熊本的:瓶生关东菊,菊花行将萎。君今在火国”,不知何日归。(4)此画挂在墙壁上,看上去实在令人感到寂寥。花、茎、叶和玻璃瓶,仅仅使用了三种颜色。开花的枝上,只有两个花蕾,数一数叶子,才不过寥寥八九片。这孤寂的花草,笼罩在一片白色里,再加上周围是用冷蓝色画绢裱褙的,无论怎样看,也让你觉得心里冷冰冰的吃不消。(5)看来,子规为画这幅简单的花草,是不惜巨大努力的。仅仅三枝花,至少费了五六个小时。画得极其仔细,一丝不苟。费这么大的劲儿,不仅病中需要极大的耐心,即使以他那作俳句、和歌时挥洒自如的性情来讲,也是个明显的矛盾。盖因他学画画之初,从不折等人那里听到画画必先写生的道理,他便在这

29、一花一草上加以实践。不知他在画画方面,是忘记了使用他的俳句上已经熟练了的方法呢,还是缺乏这方面的本领。(6)由关东菊所代表的子规的画,既朴拙又认真。在文笔上,凭才力他是可以一气呵成的。可是一接触到画具,却忽然变得呆滞僵硬起来,笔锋畏畏缩缩,踟蹰不前。想到这里,我不禁微笑了。当虚子看到这幅画时,他曾表扬说,正冈的画,这不是画得很好吗?我却不以为然。这画画得是那么单调而平凡,且又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和劳动;凭正冈的头脑和才气,干这心余力绌而又用不着干的工作,从而泛溢着他那掩抑不住的朴拙。一幅循规蹈矩的画,却有其朴实稳重之妙,古拙而苍劲,严肃而认真。这正象征着其为人之刚耿和愚直。如果说子规的画虽拙犹美

30、,使人钦羡不厌,也许其奥秘就在于此吧。然而,毕竟由于他腕下缺乏挥洒自如之巧,手中无运笔传神之妙;不能下笔点睛,迅即勾画出幽香雅境来,因此不得不舍弃捷径,而苦心孤诣地搞他的涂抹主义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拙”字,对他来说,是怎么也难免的。(7)子规作为人,又作为文学家,在他的身上,很难发现“拙”的痕迹。在我和他交往多年的任何时候,从未记得他曾有过因“拙”而被人讥笑的先例。甚至连一瞬间都没有过。在他死后即将十年的今天,从他特地为我画的一束关东菊中,确实感受到了他“拙”相。其结果,既令我哑然失笑,又教我感怀无量。对我来说,这之中充满无限兴味值得琢磨。只是这画却是异常冷落孤寂,凄寒袭人。如有可能,真想

31、让子规为补偿这一冷落孤寂,把这一“拙”劲儿,发挥得更雄浑些。(选自笑与泪外国散文名篇精品赏析,有删改)【注释】子规:即正冈子规(18671902),俳人、歌人,是作者在第一高等学校念书时的同学,也是他的俳句老师。火国:熊本的雅称。不折:人名。与下文的虚子,同为作者与子规的友人。4. 下列关于子规画作“关东菊”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此画构图简单,但颜色有些繁杂。B. 此画虽单调平凡,却流畅自然。C. 此画朴拙认真,但缺少美感。D. 此画虽画简单花草,却也遵循画理。5. 文章最后一段先写“我”记忆中子规的“不拙”,再写现在感受到他的“拙”。这样写对情感表达有何作用?结合加点词,联系全

32、文,加以阐述。6. 子规为何特地画了“关东菊”并寄送给“我”?阅读全文,加以分析。7. 如果傳雷读过此文,你认为他会推荐给傅聪吗?结合阅读本文和傅雷家书的体会进行阐述。【答案】4. D 5. 结合加点词,具体分析“不拙”与“拙”的关系,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得出这样写的作用。示例:作者通过“从未”“甚至”强调“我”记忆中的子规没有一点的“拙”,接着用“确实”一词强调了“我”现在真切感受到子规的“拙”,这样更能凸显“我”对子规认知的反差,说明“我”以前并不真正懂这位已故的朋友。而子规在病中特地画“关东菊”并寄送给“我”,这引发“我”明白了这一切后的“感怀无量”。这里既有“我”明白时的惊讶、愧疚,又

33、有对他人品如画品的感动、敬佩,更充满了对他无限的思念。可见,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强化“我”的认知错位,从而为最后情感水到渠成的自然抒发铺垫。 6. 子规特地画“关东菊”并寄送给“我”,是希望“我”这个朋友能懂他的处境和心境。他在将枯萎的关东菊来象征自己病中的状态,又通过注释和短诗传达了自己孤独的心境和对“我”的思念,从而流露出对我们之间挚友关系的珍惜之情。 7. 示例1:我认为会。文中的子规于病中画“关东菊”,画的虽是一幅简单的花草,却极其仔细耐心,舍弃捷径,苦心孤诣地涂抹,表现出一种为艺术的认真态度。傅雷家书中傅雷提到傅聪弹肖邦作品时风格常变,指出他在艺术方面不容易“牢固执着”的事实,并提醒对新

34、感受的东西要仔细认真地分析。由此看来,子规为艺术的态度符合傅雷的标准。因此我认为他会将此文推荐给傅聪阅读。示例2:我认为不会。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画作读懂子规为艺术、为人方面的“拙”,抒发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带着丰富的个人情感体验。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一封封信,情感真挚,但关于为艺术、为人方面的教导是严肃而理性的。夏目漱石对子规为人为艺术的主观认知和傅雷的理性思考不太相同,因此,我认为傅雷不会将此文推荐给傅聪。【解析】【4题详解】A.(4)段“此画挂在墙壁上,看上去实在令人感到寂寥。花、茎、叶和玻璃瓶,仅仅使用了三种颜色”,可知“但颜色有些繁杂”不符合文意;B.(6)段“可是一接触

35、到画具,却忽然变得呆滞僵硬起来,笔锋畏畏缩缩,踟蹰不前”,可知“却流畅自然”不符合文意;C.(6)段“一幅循规蹈矩的画,却有其朴实稳重之妙,古拙而苍劲,严肃而认真。这正象征着其为人之刚耿和愚直。如果说子规的画虽拙犹美,使人钦羡不厌,也许其奥秘就在于此吧”,由这段话可知子规的画并不缺少美感。“但缺少美感”不符合文意;D.(5)段“盖因他学画画之初,从不折等人那里听到画画必先写生的道理,他便在这一花一草上加以实践”,可知这幅画是遵循画理的,符合文意;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情感。通读文章,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词语分析。“从未”“甚至”两个词连用,强调了作为人,又作为文学家的子规,在他的

36、身上很难发现“拙”的痕迹。“确实”肯定了从他特地为“我”画的一束关东菊中感受到的他的“拙”相。“感怀无量”是“我”在前后对子规认识的鲜明对比中,明白了以前自己并没有真正懂这位朋友,不懂他孤独的心境。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强化自己认知的错位,表达自己的惊讶、愧疚和对他人品如画品的感动、敬佩。【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2)段“旁边还加了注释:把它看作行将枯萎的吧。画得不好,须知乃病中所为。如觉得我是在撒谎,你就支着胳膊肘画画试试吧。”从画中的注释可知,这幅画是子规在病中所画。“把它看作行将枯萎的吧”,其实是暗指自己,将枯萎的关东菊来象征病中的自己。子规通过注释和短诗传达了自己孤独的心境。他把这幅画

37、寄给“我”,是希望“我”这个朋友能懂他的处境和心境。这幅画也表达了他对我们之间友谊的珍视及病中对“我”的想念。【7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判断傳雷读过此文是否会推荐给傅聪,要看此文是否符合傅雷对傅聪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标准。会:傅雷家书中,傅聪是一名钢琴家,从事艺术。傅雷多次在给傅聪的信中与傅聪交流音乐方面的内容,多次提到莫扎特,交流莫扎特的艺术特色与情感的关系。傅雷也曾提到傅聪弹肖邦作品时风格常变,指出他在艺术方面不容易“牢固执着”的事实。由这些可知,傅雷善于结合人物和事例对儿子进行教育。本文中,子规病中画“关东菊”,极其仔细耐心,舍弃捷径,苦心孤诣地涂抹,表现出一种为艺术

38、的认真态度。这极符合傅雷对艺术的标准,从这个角度看,可以判断傅雷会讲此文推荐给傅聪。不会:傅雷家书,傅雷写给儿子的信中,关于为艺术、为人方面的教导是严肃而理性的。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带着丰富的个人情感体验。夏目漱石对子规为人为艺术的主观认知和傅雷的理性思考不太相同。从整篇文章来看,将此文推荐给傅聪的可能性不大。三、追踪科考热点(2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重测珠峰“身高”,这些看点别错过!一、2020珠峰高程测量已进入登顶测量阶段,一图聚焦重测珠峰背后的硬核看点。二、五问珠峰重测Q1:珠峰高程测量测什么?2020珠峰高程测量的核心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Q2:为何要给珠峰再测身高?随着各

39、项技术突飞猛进,更精准的测量成为目标。珠峰高程的精确测定,可以结束国际上珠峰高程不统一的混乱局面,为世界地球科学研究做出贡献,其社会效益和科学意义是十分巨大的。Q3:为何一定要人登顶测量?专家表示,测绘队员不可以坐直升机登顶。珠峰顶上的地方非常小,飞机是不能降落的。另外,飞机的螺旋引起的风有可能引发冰雪的崩塌。珠峰峰顶气流不稳定、多大风、气温低,测量型无人机目前还无法在峰顶飞行,目前也尚无机器人顶峰作业经历。Q4:卫星遥感影像可以完成测量吗?专家表示,卫星遥感影像目前主要用于地表的监测,测的只是雪面的高度。它测量的精准度在高程方向是12米,而人工测量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度。所以没有人工到峰顶上去

40、,它就没有雪深的测量,这样也不能作为一个很准确的结果来发布。05:珠峰高程重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除了反映地质活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为制定整体环境政策提供参考外,地球上最高的一座山的“身高”变化,或许也能满足人类共同的好奇心。三、细数珠峰高程测量中的“黑科技”为人量身高,一把尺就够。为珠峰量“身高”,需要哪些“黑科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用于珠峰测高这是国产北斗系统在珠峰高程测量项目中首次应用。登顶测量时,顶峰的GNSS接收机将依托北斗系统和珠峰地区以及外围的GNSS监测网联机同步观测,同时还可监测相关地区的地壳运动。国产设备全面担纲本次测量任务雪深雷达、天顶仪、重力仪、峰顶觇

41、标、用于三角交会测量的超长距离测距仪等均为国产仪器。我国最新的测绘基准体系建设成果也将应用于此次测量。重力测量“上天”此次测量将运用航空重力测量技术,提升测量精度,即把一系列复杂的测量系统装在飞机上,使飞机能在空中进行连续测量,相当于把重力测量仪带上了天。重力测量即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值,可以对高程测量结果进行有效改正。这是首次在北坡开展航空重力测量,填补了珠峰地区航空重力测量的空白。注:2020年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 (来源:5月14日新华网,有删改)8. 依据时间曲线,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1966年至今,我国历次珠峰

42、测绘、科考都测得峰顶冰雪厚度。B. 与历次测量相比,2020珠峰重测运用了更多的国产高科技设备。C. 2020年我国首次运用雪深雷达设备测量珠峰峰顶冰雪高度。D. 在2020珠峰重测中,人工测绘已被现代测量技术取代。9. “黑科技”是本次珠峰测量的一大看点。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1)借助下面一组问题,简要解释什么是“黑科技”。(2)这组问题对你理解“什么是黑科技”有怎样的帮助?结合材料,加以阐述。10. 关注重复出现的词语能帮你读懂编者的意图。结合材料,联系下面“词云图”中圈画的关键词,推究编者意图。说明:词云图中字体越大,表示该词语在材料中出现的次数越多。11. 新华社珠峰重测直播节目中

43、提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小学生小越看后产生疑惑:汪洋大海是怎么变成世界屋脊的?依据下面四幅图,按要求写一段话,帮他解惑。【写作要求】语言得体,条理清晰;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12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等。【答案】8. B 9. (1)“黑科技”是指像北斗系统、航空重力测量技术等,能在应用中解决高难度问题的创新设备和先进技术。(2)借助问题,我先找到材料中的“黑科技”具体指北斗系统、航空重力测量技术等;然后从“首次应用”“ 一系列复杂的测量系统”“重力测量仪带上了天”等内容,明确“黑科技”的特点是设备尖端、技术复杂,而且是创新应用;通过问题我明白了

44、它们的作用是确保在极端环境下精确测定珠峰高度。我通过这组问题一步一步理清思路,最后将三个问题整合起来思考,就可以解释什么是“黑科技”。 10. 从词云图中“珠峰”“重测”两个词看出,编者聚焦珠峰重测“看点”,意在引导读者从多次开展珠峰高程测量的背后,感受我国测绘工作者不断探索、拼搏奋斗的精神;“精确”一词,结合材料可知本次测量和历次测量,都是测绘人员对测量精度的不断追求,体现了他们求真的态度;还有“首次”“国产”等词的多次强调,有意引导读者关注国产设备,去体会重测背后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发展。 11. 示例:在很久以前,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是分离的,青藏高原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但由于大陆漂移

45、,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慢慢靠近,然后发生碰撞。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在碰撞中相互挤压,使版块交界处大幅度向上抬升。在长年累月的挤压之下,过去的汪洋大海就变成了现在的世界屋脊。【解析】【8题详解】A.根据“中国6次大规模测绘和科考图”可知:1966和1968年“未测量峰顶冰雪厚度”。1992年和1998年“均未对外公布珠峰身高(即未测得峰顶冰雪厚度)”。2005年,我国使用意大利雪深雷达设备,“首次在珠峰高程测量中尝试测量峰顶冰雪高度”,故选项A是错误的;C.2005年,我国“使用意大利雪深雷达设备,首次在珠峰高程测量中尝试测量峰顶冰雪高度”,故选项C是错误的;D.因为“测量型无人机目前还无法在峰顶飞

46、行,目前也尚无机器人顶峰作业经历”“卫星遥感影像目前主要用于地表的监测,测的只是雪面的高度”“没有人工到峰顶上去,它就没有雪深的测量”“不能作为一个很准确的结果来发布”,所以即使现代测量技术已经高度发展,仍不能取代人工测绘。故选项D是错误的;故选B。【9题详解】(1)考查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通常采用“A是的B”的形式,在内容上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形式上要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到一个大的概念中去。借助提示问题,从材料中找出“国产北斗系统”“国产设备”(包括“雪深雷达、天顶仪、重力仪”等),“航空重力测量技术”,解决问题1:“黑科技”有哪些?从材料中找出“首次应用”“全面担纲务”“我国最新”“一系列

47、复杂的”,解决问题2: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从材料中找出“同步观测”“监测相关地区的地壳运动”“连续测量”“进行有效改正”等,解决问题3:它们发挥什么作用?归纳概括即可。(2)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条理性。这组问题其实就是下定义时对被定义概念的思考:它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它起什么作用。三个问题针对“黑科技”作了具体化思考引导。借助问题,首先确定“A是B”中的B,“黑科技”相关内容在第三块阅读材料,从三个小标题下找出“黑科技(A)”具体指的北斗系统、雪深雷达、天顶仪、重力仪、峰顶觇标、超长距离测距仪、测绘基准体系、航空重力测量技术等,注意:每个小标题下都要有归纳,同一个小标题内的可以省略部分;然后从

48、“首次”“最新”“国产”“系统”“体系”等词,归纳出“黑科技”的特点是:国内创新、运用复杂、设备尖端等;通过问题,联系全篇内容,它们要发挥的作用就是在只能进行人工登顶测量的条件下,尽量发挥科技的力量,通过确定峰顶冰雪厚度,精确测定珠峰高度。这组问题由什么到怎么,一步一步理清思路,引导筛选整合了“黑科技”的相关资料。【10题详解】考查读图能力。要仔细审读题旨,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由表注“词云图中字体越大,表示该词语在材料中出现的次数越多”可知材料中“珠峰”“精确”“首次”“重测”“国产”五词是材料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是内容重点,也是编者的意向表现词

49、。编者突出“精确”与“首次”,是这次写文的目的:这是珠峰高度精确测量的首次,也是众多“国产”技术设备组合测量的首次,表现了编者意在宣扬中国测绘能力的发展,宣扬中国科技实力的发展,赞美测绘工作者的精益求精。“重测”是对多次测量的一个总结,引导读者关注中国一直以来,在珠峰高度确定上做过的不懈努力,测绘工作者一次又一次测量,2020年用上了“国产”黑科技,表现的是我国测绘工作者广开思路、不断探索、拼搏奋斗的精神。【11题详解】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抓住图中的人、事、物、字等所有信息,整体感知画面内容。描述画面内容时,要展开想象,使用合理的说明顺序,用简洁的语言客观地

50、描述。观察四幅图,可以看出:印度板块、亚欧板块原本不接壤,亚欧板块基本平坦(水为主),两块板块底部有箭头相对的白色箭号,表示互相靠近,其后,两大板块越来越近,最后连到一起,相接处隆起越来越多,表示相互碰撞挤压抬升,最后一幅图中,抬升部分标注“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表示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脉出现。再联系初中地理所学“大陆漂移假说”,据此整理即可。要注意字数限制。四、探究古典意象(20分)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古典意象“雨打芭蕉”的内涵。材料一听蕉记明沈周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然蕉曷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也

51、。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若匝匝,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矣。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选自石田先生文钞注释不忒(t):没有差别。曷:疑问代词。何,什么。相能:相互配合,关系和睦。戛摩:击撞摩擦。迨:等到。匝匝(z):象声词。鸣榔:渔人敲击船舷发出声音,用以惊鱼,使入网中。骧:奔驰。材料二夜雨有作宋张嵲睡足秋堂夜雨声,天涯此夕叹飘零。空阶滴沥肠堪断,更向芭蕉叶上听。(选自全宋诗材料三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选自李渔闲情偶寄)盖蕉之

52、为物,于晴日和风轻阴皎月无不宜,而更向芭蕉叶上听。尤宜于雨淅沥空阶,声响互答,孤客闻而兴思,幽人为之舒抱矣。(选自梁清标蕉林书屋图小序)阅读材料一,探析声美。12.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文言词句方法解释(1)承雨有声字源推测法:甲骨文_(2)声假雨也参考成语法:狐假虎威_(3)则蕉亦默默静植课内迁移法:亭亭净植(爱莲说)_(4)以伺雨查阅词典法:窥探,探望;等待,守候;服侍,照料。(古代汉语词典)_填序13. 蕉和雨的“相能”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14. 听蕉记是如何用文字表现雨打芭蕉的声音美?结合画线句,加以分析。阅读材料二,体会情思。15. 你如何感受到夜雨有作中诗人

53、的深重愁绪?结合诗歌,简要分析。阅读三则材料,探因溯源。16.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雨打芭蕉”深受古人喜爱的原因。根据探究过程,得出结论。17. 概述你对“雨打芭蕉”这一古典意象的理解。【答案】12. (1). 接受,承受 (2). 借,凭借 (3). 竖立 (4). 13. 蕉叶大而空,承接雨的时候发出声音。或:蕉叶为静态,雨为动态,动静相碰撞而有声。或:雨有大有小,有疏有密,不同的雨落在蕉叶上,发出不同的声音。 14. 画线句用一组叠音拟声词,生动传神地表现了雨落蕉叶上或疾或徐、或疏或密等特点;通过僧人诵经、骏马奔驰等比喻来描摹雨打蕉叶的声音,极富新意,有通感之趣。运用排比句式,读来节奏分

54、明,极富音乐的律动感,让人联想到雨中芭蕉摇曳生姿的美感。 15. 通过“天涯”“叹”等词读出了诗人的飘零孤寂,从“雨打芭蕉”声比空阶滴沥的雨声让人听着更断肠,进一步感受到了他的愁思深重。 16. 雨打芭蕉有独特的声音美,启人遐想;雨打芭蕉动静相能,让人有所得于动静之机;雨打芭蕉之声让人闻而生思,借此舒怀,寄托幽微之情思;芭蕉尤宜于雨中观赏,“听蕉”是一种有韵味、雅致免俗的生活方式,所以深受喜欢。 17. 雨打芭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景象,能触发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体现了人们对清新雅致生活的追求,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是一个极富美感和韵味的古典意象。【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归纳整理多种方式进行理解识记。承:字源推测法。会意字。甲骨文,上部像一个跪坐的人,下部像两只手,表示双手向上,托住一个人。本义是捧着、举起、承受。假:参考成语法。狐假虎威,意思是狐狸凭借仰仗老虎的威风。假,凭借、仰仗的意思。参考可知,“声假雨也”的“假”,也是“凭借、仰仗”的意思。植:课内迁移法。“亭亭净植”的“植”,竖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