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指定的某些对象的 全体称为集合. 集合的元素. 集合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元素则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2. 集合的表示法 3.集合元素的性质。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观察下列对象。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1课时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Tag内容描述:<p>1、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 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1.。</p><p>2、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掌握集合的表示法,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教学重难点:1、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2、集合的表示法教学过程:一、 集合的概念实例引入: 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我国从19912003的13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 金星汽车厂2003年生产的所有汽车; 2004年1月1日之前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 所有的正方形; 黄图盛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全体.结论: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也简称集.二、 集合元素的特征(1。</p><p>3、集合的含义及其表 示 观察下列对象 : (1) 2,4,6,8,10,12; (2)我校的篮球队员; (3)满足x32 的实数; (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5)抛物线y=x2上的点 1. 定 义 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 一般地, 指定的某些对象的 全体称为集合. 集合的元素. 集合常用大写字母表示, 元素则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2. 集合的表示法 3集合元素的性质: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记作a A;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 是确定的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 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p><p>4、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蓝蓝的天空中,一群鸟在欢快的飞翔 茫茫的草原上,一群羊在悠闲的走动 清清的湖水里,一群鱼在自由地游动;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一) 问题情境 1.介绍自己的家庭、原来就读的学校、现 在的班级。 2.问题:像“家庭”、“学校”、“班级”等, 有什么共同特征? 同一类对象的汇集 活动 1.列举生活中的集合的例子; 2.分析、概括各实例的共同特征 (1)集合: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 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set) 。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元素: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叫 做该集合的元素(elemen。</p><p>5、几个要求 上课前要预习 上课时要认真 关于作业 自己整理问题集 集合的有关概念 元素(element)-我们把研究的对象 统称为元素 集合(se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 做集合, 简称集. 一般用大括号” ”表示集合,也常用大 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 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元素 注:组成集合的元素可以是物,数,图,点等 集合三大特性: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不相同 的。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先后顺序的 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可以交换位置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 的,我。</p><p>6、1.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听到集合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一、引入 “请我们班所有的女生集合!” “请我们班身高在1.70米的男生集合!”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构成整体,比如新华 字典里所有的汉字可以构成一个整体等等。 这样的整体我们就可以叫它为-集合 “集合”是一个古老而又非常自然的概念,成 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蕴涵着集合的 概念。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 、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 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 于这个总体。 观察下列实例: (1) 120以内的所有质数;。</p><p>7、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核心必知1集合的含义与标记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标记2元素的定义、标记与特性(1)定义与标记: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d,标记(2)特征: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4.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5.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的方法(2)描述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其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p><p>8、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掌握集合的表示法,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重点难点】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法.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实例引入:(1) 120以内的所有素数.(2) 我国从19912003的13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3) 金星汽车厂2003年生产的所有汽车.(4) 2004年1月1日之前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5) 所有的正方形.(6) 忻州一中2008年8月15日入学的高一全体学生.(7) 方程的x2+3x-3=0所有实数解.(8) 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所有的点结。</p><p>9、修改与创新第一章 集合一 知识结构集合定义、性质、运用交集、并集集合的定义及其表示子集、全集、补集集合中元素的特性集合的分类集合的表示法定义、性质、运用二 本章概述1.教学要求1 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2掌握简单的含绝对值不等式、简单的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解法;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3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要条件.2.。</p><p>10、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观察下列对象 : (1) 2,4,6,8,10,12; (2)我校的篮球队员; (3)满足x32 的实数; (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5)抛物线y=x2上的点 1. 定 义 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 一般地, 指定的某些对象的 全体称为集合. 集合的元素. 集合常用大写字母表示, 元素则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2. 集合的表示法 3集合元素的性质: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记作a A;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 是确定的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 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p><p>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教材地位与作用: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不仅有助于简洁、准确表达数学内容,还可以刻画和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同时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二、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掌握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维恩图法、列举法、描述法)(2)掌握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3)掌握集合中元素的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突。</p><p>12、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人教版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材分析】1知识内容与结构分析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在高中数学中,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集合论以及它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课本从学生熟悉的集合(自然数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等)出发,结合实例给出了元素、集合的含义,学生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2知识学习意义分析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语言描述不同。</p><p>13、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集合 学业分层测评(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北师大版必修1 (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2016抚州高一检测)给出下列关系:(1)R.(2)Q.(3)3Z.(4)N.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B2C3D4【解析】正确的有R,N,错误的有Q,3Z.【答案】B2(2016吉州区高一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方程x22x10的根构成的集合为1,1BxR|x220xR|C集合M(x,y)|xy5,xy6表示的集合是2,3D集合1,3,5与集合3,5,1是不同的集合【解析】选项A中的集合不符合元素的互异性,错误;选项B中,xR|x220xR|,正确;选项C中的集合是(2,3)。</p><p>14、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观察下列对象:,(1) 2,4,6,8,10,12; (2)我校的篮球队员; (3)满足x32 的实数; (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5)抛物线y=x2上的点,1. 定 义,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一般地, 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集合的元素.,集合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元素则常用小写字母表示.,2. 集合的表示法,3集合元素的性质:,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 A;,(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是。</p><p>15、高一数学集合第一讲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2)使学生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3)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重点难点】:1.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2.难点: 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教学过程】:用具:一副扑克牌、本教室内的学生及老师一、 知识导向或者情景引入大家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上面会有学校通知:8。</p><p>16、第1课时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基础达标(水平一)1.下列对象能组成集合的是().A.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B.我市跑得快的汽车C.上海市所有的中学生D.香港的高楼【解析】对于A,“著名”无明确标准;对于B,“快”的标准不确定;对于D,“高”的标准不确定,因此A、B、D均不能组成集合.而对于C,上海市的中学生是确定的,能组成集合.【答案】C2.给出下列关系:12R;2Q;|-3|N*;|1-3|Q.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 B.2 C.3 D.4【解析】易知正确,不正确,故选B.【答案】B3.已知集合S中的三个元素a,b,c分别是ABC的三条边长,则ABC一定不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p><p>17、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观察下列对象:,(1) 2,4,6,8,10,12; (2)我校的篮球队员; (3)满足x32 的实数; (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5)抛物线y=x2上的点,1. 定 义,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一般地, 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集合的元素.,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 表示,元素则常用小写字母a,b,c,d 表示.,2. 集合的表示法,3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和性质:,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 A;,(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3)无。</p><p>18、第1课时集合的含义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某班很聪明的同学;方程x2-1=0的解集;漂亮的花儿;空气中密度大的气体.其中能组成集合的是()A.B.C.D.解析求解这类题目要从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出发.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答案A2.给出下列关系:12R;2R;|-3|N;|-3|Q.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B.2C.3D.4解析正确.答案B3.已知集合A中只含1,a2两个元素,则实数a不能取()A.1B.-1C.-1和1D.0解析由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知,a21,即a1.答案C4.设不等式3-2x0,所以0M;当x=2时,3-2x=-1&l。</p><p>19、课时分层作业(一)集合的含义(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练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的是() A拥有手机的人B2018年高考数学难题C所有有理数 D小于的正整数BB选项中“难题”的标准不明确,不符合确定性,所以选B.2集合M是由大于2且小于1的实数构成的,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M B0MC1M DMD1,故A错;2<0<1,故B错;1不小于1,故C错;2<<1,故D正确3若a是R中的元素,但不是Q中的元素,则a可以是() 【导学号:37102015】A3.14 B5C. D.D由题意知a应为无理数,故a可以为.4已知集合中的三个元素l,m,n分别是ABC的三边长,则ABC一定不。</p><p>20、第1课时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基础达标(水平一)1.下列对象能组成集合的是().A.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B.我市跑得快的汽车C.上海市所有的中学生D.香港的高楼【解析】对于A,“著名”无明确标准;对于B,“快”的标准不确定;对于D,“高”的标准不确定,因此A、B、D均不能组成集合.而对于C,上海市的中学生是确定的,能组成集合.【答案】C2.给出下列关系:12R;2Q;|-3|N*;|1-3|Q.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 B.2 C.3 D.4【解析】易知正确,不正确,故选B.【答案】B3.已知集合S中的三个元素a,b,c分别是ABC的三条边长,则ABC一定不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