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5第二章
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建立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2.1.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在内容上本章包括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性质、通项、前n项和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两个特殊数列。
必修5第二章Tag内容描述:<p>1、人教A版模块5第二章数列教材分析课程目标: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本章强调用函数的背景和研究方法来认识、研究数列,教科书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力求使学生在探索中掌握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有关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感受这两种数列的广泛应用,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科书还通过在“探究与发现”中设计“购房中的数学”,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具体应。</p><p>2、人教A版 必修5 第2章 教案及同步测试试卷(含答案)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1.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从容说课本节课先由教师提供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数列的有关概念,再通过对数列的项数与项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探究,认识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最后师生共同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通项公式.教。</p><p>3、第2章 2.2 等差数列 2.2.1 等差数列的概念 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 2.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掌握等差中项的概念. 学习目标 题型探究 问题导学 内容索引 当堂训练 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 等差数列的概念 思考 答案 给出以下三个数列: (1)0,5,10,15,20; (2)4,4,4,4,; (3)18,15.5,13,10.5,8,5.5.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从第2项起,每项减去它的前一项所得的差是同一个常数. 梳理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项起,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 所得的差都等于同一个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p><p>4、第2章 2.2 等差数列 2.2.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掌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能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推出等差数列的重要性质. 3.能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学习目标 题型探究 问题导学 内容索引 当堂训练 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思考 答案 等差数列an中,首项为a1,公差为d,如何用a1,d表示an? ana1(a2a1)(a3a2)(anan1) a1dddda1(n1)d. (n1)个 梳理 一般地,ana1(n1)d称为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和公差d能表示出通项公式ana1 (n1)d,如果已知第m项am和公差d,又如何表示通项公式a。</p><p>5、第二章 2.1 数 列 2.1.2 数列的递推公式(选学 ) 1.理解递推公式是数列的一种表示方法. 2.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n项. 3.掌握由一些简单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方法 学习目标 题型探究 问题导学 内容索引 当堂训练 问题导学 思考 知识点一 递推公式 下图形象地用小正方形个数给出数列an的前4项 : 答案 那么a2a1____,a3a2___,a4a3____.由此猜想 anan1____.n 234 梳理 思考中的数列an可由 完全确定 一般地,如果已知数列的 (或前几项),且从第2项(或某一项)开始 的任一项an与它的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 表示,那么这。</p><p>6、数列基础知识总结一、要点透视数列是高中代数的主要内容,同是数列与高等数学联系密切。在内容上本章包括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性质、通项、前n项和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两个特殊数列,是本章的核心。由于数列可以看成是正整数集或其子集上的函数,因此,要注意用函数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数列。二、知识复习(1) 有关概念:1数列: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数列的项。2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n的第n项an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数列的通项公式。3数列的递推公式。</p><p>7、必修5第二章数列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 已知数列 满足: 0, , ,则数列 是( )A. 递增数列 B. 递减数列 C. 摆动数列 D. 不确定2. 由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1、a2、a3重新组成的数列a1+a4, a2+a5, a3+a6是()A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B公差为2d的等差数列C公差为3d的等差数列D非等差数列3.数列( )A. 既不是等差数列又不是等比数列 B. 是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C.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 D. 是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4.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前项和为,则它的前项和为( )A. B. C. D. 5. 在正整数100至500之间能被11整除的个数。</p><p>8、课题名称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教师高二理科备课组单 位教材分析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必修5第二章的第五节,其主要内容是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4等比数列以及等差数列前n项和等内容,为类比学习本节的知识起着铺垫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在第1课时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总结公式并对公式进行简单应用,为以后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综合运用以及性质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3等。</p><p>9、第二章:数列基础过关题 (2)一、选择题1an是首项a11,公差为d3的等差数列,如果an2 005,则序号n等于( )A667B668C669D6702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中,首项a13,前三项和为21,则a3a4a5( )A33B72C84D1893等差数列项的和等于( )ABCD4与,两数的等比中项是( )A B C D5等比数列an中,a29,a5243,则an的前4项和为( ).A81 B120 C168 D1926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2,若a1,a3,a4成等比数列, 则a2( )A4B6C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