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逻辑用语1
学习目标 1.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命题.2.了解逻辑联结词。思考 观察三个命题。a∉A或b∉B。A.若q则p B.。前面我们学习了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和命题的形式等简单命题的基本框架.本节内容。1.理解命题的概念. 2.会判断命题的真假.。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思考1 观察下列命题。
常用逻辑用语1Tag内容描述:<p>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13.2命题的四种形式学习目标1.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会写出所给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2.认识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真假性之间的联系.3.会利用命题的等价性解决问题知识点一四种命题的概念思考给出以下四个命题:(1)当x2时,x23x20;(2)若x23x20,则x2;(3)若x2,则x23x20;(4)若x23x20,则x2.你能说出命题(1)与其他三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有什么关系吗?梳理对命题的条件。</p><p>2、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13.1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2.能准确判断各类命题中的充分性、必要性、充要性知识点一命题的结构思考1你能把“内错角相等”写成“如果,则”的形式吗?思考2“内错角相等”是真命题吗?梳理命题的形式“如果p,则q”,其中命题的条件是p,结论是q.知识点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概念给出下列命题:(1)如果xa2b2。</p><p>3、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1.2.2“非” (否定)学习目标1.理解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能写出简单命题的“綈p”命题.2.了解逻辑联结词“且”“或”“非”的初步应用.3.掌握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的否定知识点一逻辑联结词“非”思考观察下列两组命题,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是什么?(1)p:5是25的算术平方根;q:5不是25的算术平方根(2)p:ytan x是偶函数;q:ytan x不是偶函数梳理(。</p><p>4、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12.1“且”与“或”学习目标1.了解联结词“且”“或”的含义.2.会用联结词“且”“或”联结或改写某些数学命题,并判断新命题的真假知识点一含有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命题思考1观察下面三个命题:12能被3整除;12能被4整除;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思考2观察下面三个命题:32,32,3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梳理(1)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p><p>5、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1.2.1“且”与“或”学习目标1.了解联结词“且”“或”的含义.2.会用联结词“且”“或”联结或改写某些数学命题,并判断其命题的真假知识点一“且”思考观察三个命题:5是10的约数;5是15的约数;5是10的约数且是15的约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从集合的角度如何理解“且”的含义梳理(1)定义: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__。</p><p>6、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13.1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学习目标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2.会求(判定)某些简单命题的条件关系知识链接判断下列两个命题的真假,并思考命题中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1)如果xa2b2,则x2ab;(2)如果|x|1,则x1.答(1)为真命题,(2)为假命题命题(1)中,有xa2b2,必有x2ab,即xa2b2x2ab;但由x2ab推不出xa2b2.命题(2)中,由|x|1,可得x1或1.即由|x|1推不出x1。</p><p>7、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12.2“非”(否定)学习目标1.理解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2.掌握存在性命题和全称命题否定的格式,会对命题、存在性命题、全称命题进行否定知识点一命题的否定思考1观察下列两个命题:p:5是25的算术平方根;q:5不是25的算术平方根;p:ycos x是偶函数;q:ycos x不是偶函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逻辑联结词中“非”的含义是什么?思考2你能判断思考1中的问题所描述的两个命题的。</p><p>8、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高效测评 新人教A版选修2-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命题“aA或bB”的否定形式是()A若aA,则bBBaA,或bBCaA且bBD若bB,则aA解析:设命题p:aA,q:bB,则命题“aA或bB”是“pq”形式的命题,其否定形式为“pq”答案:C2p:点P在直线y2x3上,q:点P在抛物线yx2上,则使“p且q”为真命题的一个点P(x,y)是(。</p><p>9、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11.2量词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含义,熟悉常见的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2.了解含有量词的全称命题和存在性命题的含义,并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含有量词的命题及判断其命题的真假性知识点一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思考观察下列命题:每一个三角形都有内切圆;所有实数都有算术平方根;对一切有理数x,5x2还是有理数以上三个命题中分别使用了什么量词?。</p><p>10、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2 四种命题 1.1.3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高效测评 新人教A版选修1-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命题“若p则q”的逆命题是()A若q则pB若p则qC若q则pD若p则q解析:利用原命题与逆命题间的关系进行转化命题“若p则q”的逆命题是“若q则p”答案:A2命题“若,则tan 1”的逆否命题是()A若,则tan 1B若,则tan 1C若tan 1,则D若tan 。</p><p>1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第一单元 常用逻辑用语1解逻辑用语问题三绝招1利用集合理清关系充分(必要)条件是高中学段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是理解上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个难点,将抽象的概念用直观、形象的图形表示出来,看得见、想得通,才是最好的方法本文使用集合模型对充要条件的外延与内涵作了直观形象的解释,实践证明效果较好集合模型解释如下:A是B的充分条件,即AB.A是B的必要条件,即BA.A是B的充要。</p><p>12、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2 四种命题 1.1.3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高效测评 新人教A版选修2-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已知a,b,cR,命题“若abc3,则a2b2c23”的否命题是()A若abc3,则a2b2c2<3B若abc3,则a2b2c2<3C若abc3,则a2b2c23D若a2b2c23,则abc3解析:原命题的条件是:abc3,结论是:a2b2c23,所以否命题是:若abc3,则a2b2c2<3.答案:A2。</p><p>13、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高效测评 新人教A版选修2-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设集合M1,2,Na2,则“NM”是“a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1NM,若NMa1或a.故NM/ a1.“NM”是“a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答案:B2“x2(y2)20”是“x(y2)0”的()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p><p>14、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高考小题专攻练 1.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向量、复数、算法、合情推理小题强化练,练就速度和技能,掌握高考得分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M=x|(x+2)(x-2)0,N=x|x-1<0,则MN=()A.x|-2x<1 B.x|-2x1C.x|-2<x1 D.x|x<-2【解析】选A.因为M中不等式的解为-2x2,即M=x|-2x2.同样N=x|x<1,则MN=x|-2x<1.2.已。</p><p>15、1.3.1且 1.3.2或项目内容课题1.3.1且 1.3.2或(1课时)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 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或、且”解决问题() 掌握真值表并会应用真值表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和思考中,在解题和证明题中,本节课要特别注重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品质的培养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难点:1、正确。</p><p>16、1.1 命题及其关系(2)A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设a、b是向量,命题“若ab,则|a|b|”的逆命题是(D)A若ab,则|a|b|B若ab,则|a|b|C若|a|b|,则abD若|a|b|,则ab解析将原命题的条件改为结论,结论改为条件,即得原命题的逆命题2命题:“若x21,或x1D若x1,或x1,则x21解析1<x<1的否定为x1或x1,x2<1的否定为x21,故逆否命题为“若x1或x1,则x21”,故选D3命题“若c<0,则方程x2xc0有实数解”,则(C)A该命题的逆命题为真,逆否命题也为真B该命题的逆命题为真,逆否命题也假C该命题的逆命题为假,逆否命题为真D。</p><p>17、1.3.2命题的四种形式 一、学习目标: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二、学习重点:会分析命题的四种形式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难点: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定。四、学习方法:自学、研讨五、教学过程基本知识点:1. 命题“如果p,则q”是由条件p及结论q组成的,对p,q进行“换位”或“换质”后,一共可构成四种不同形式的命题。(1) 原命题:如果p,则q(2) 条件和结论“换位”得:如果q,则p,这称为原命题的____________。(3) 条件和结论。</p><p>18、13.1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重点)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重点)3会求或证明命题的充要条件(难点、易错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阅读教材P18P19第10行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命题真假“若p,则q”为真命题“若p,则q”为假命题推出关系pqp q条件关系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p不是q的充分条件q不是p的必要条件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若p是q的必要条件,则q是p的充分条件()(2)“两角不相等”是“两角不是对顶角”的必要条件()【答案】(。</p><p>19、1.1.1 命题1.下列四个语句是命题的是()2+2是无理数;1+12;奇数的平方仍是奇数;连接A,B两点.A.B.C.D.【解析】选B.“连接A,B两点”是祈使句,不是命题,其余都是命题.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若1x=1y,则x=yB.若x2=1,则x=1C.若x=y,则x=yD.若x<y,则x2<y2【解析】选A.由分数的性质可得结论正确.3.把命题“当x=2时,x2-3x+2=0”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________.【解析】条件为“x=2”,结论是“x2-3x+2=0”.答案:若x=2,则x2-3x+2=04.若“方程ax2-3x+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是真命题,则a=________.【解析】因为方程ax2-3x+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p><p>20、第4课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简单 的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2.能正确的利用“或”、“且”、“非”表述相关的数学内容;【问题情境】前面我们学习了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和命题的形式等简单命题的基本框架本节内容,我们将学习一些简单命题的组合,并学会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问题1:下列语句是命题吗?如果不是,请你将它改为命题的形式115; 3是15的约数吗? 0.7是整数; x8问题2:(1)6可以被2或3整除; (2)6是2的倍数且6是3的倍数; (3)不是有理数;这些命题与前面的命题在结构上有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