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课标要求⑴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⑵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⑶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第二课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课标要求。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前期——制度改革(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Tag内容描述:<p>1、1 / 7 第 2 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文 章来源 m 第 2 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优化训练 基础巩固 1.北魏孝文帝改革制定官吏俸禄制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减轻了人民的赋税负担 B.增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c.有利于吏治的进一步好转 D.为豪强地主割据一方提供了物质基础 2.三长制的历史作用在于 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使基层行政机构得以完善 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助长了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 A.B.c.D. 3.北魏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改革的重点发生了变 化,重点转向了 A.制度革新 B.移风易俗 c.建设洛阳 D.学习汉族文化 4.北魏孝文帝改。</p><p>2、历史组:杨作峰,课标要求: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一、回顾背景,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必要性北魏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推动力统治者因素,有利条件早期统治者的汉化改革的奠基,一、回顾背景,实行俸禄制,整顿吏治2.推行均田制3.设立三长制4.租调制,改革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创建新制,二、探究措施,1.北魏为什么要颁布俸禄制?其能否达到。</p><p>3、东汉后的政权更替情况,南方,北方,单元结构,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回顾旧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与有利条件,必要性:宗主督护制和赋税制度导致阶级矛盾加剧。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各地人民起义不断危及北魏统治。可能性:北魏统一北方,社会。</p><p>4、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课标要求: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北周,北方,南方,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东汉,隋朝,东魏,北齐,南朝,北朝,西魏,2、时代特征,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2)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战争频繁。3)江南。</p><p>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一、卓有成效的新制,特点:,冯太后主持,创建新制度,措施:,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改革前,官吏,改革后,官吏,俸禄制,吏治好转,矛盾缓和,政局安定,为各项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政治局面。,政府控制大量无主荒地。,改革内容: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土。</p><p>6、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国古代历史纪年(BC21世纪1840年),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春秋战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秦汉:封建大一统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隋唐:封建社会繁荣,先秦,北方,南方,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宋齐梁陈,东汉,隋朝,东汉后的政权更替情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p><p>7、内蒙古嘎仙洞鲜卑族拓跋氏起源地,北魏修建大同云冈石窟,北朝文字刻石魏碑,北魏陶俑,贾思勰与齐民要术,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北朝民歌,魏晋南北朝形势图,人教版选修四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目标:1.了解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孝文帝改革(前期)的内容;3.探讨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材料一:太和(孝文帝)十一年(480年)韩麒麟在。</p><p>8、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湛江市第五中学刘宁,课标要求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一、时代背景,知识结构,1政治:(南)士族地主把持政权,割据称霸(北)少数民族政权对旧制度进行汉化改革2经济:(南)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兴盛,南北经济趋于平衡(结合必修2)(北)少数民族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过渡3军事:各政权间混战不休,社会动荡4。</p><p>9、第二课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课标要求:总结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你知道这两个阶段是怎么分开的吗? 请结合改革前北魏政权面临的危机和本课的内容,谈谈改革应重点在哪方面,前期:冯太后主持改革,问题探讨:后期:孝文帝亲政后改革,侧重点:建立新制度,取代旧制度,侧重点: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制度落后,生者落后,冯太后如何加强制度建设有什么效果,制定官员工资制,整顿林民治,推进均田制,设立。</p><p>10、龙门石窟(河南洛阳),云岗石窟(山西大同(平城),看图说话:这两尊佛像在风格上有何差异?,云冈石窟:较多体现了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佛像高鼻深目,表情凝重,体现了西域人的特征。龙门石窟:佛像肃目慈祥,衣纹飘动流畅,更多体现了中原文化的风采,体现了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特点。,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标要求: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整体上讲,我们可以把孝文帝改革分成两个阶段。你知道这两个阶段是怎。</p><p>11、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课程标准: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前期制度改革(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2)推行均田制(485年),实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影响: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但是,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鲜卑。</p><p>12、长城,农耕文明的防卫线?,两种文明的分隔线?,“秦长城长度超过万里,标志着万里长城的开始;同时也代表着中华大地上两种不同文化形态共存的开始。”,“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魏书序记,游牧为生,流动性强;擅长射猎,骑兵凶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拓跋鲜卑骑在马背上的民族,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p><p>13、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2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一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识记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俸禄制 均田制 三长制和租调制 迁都洛阳以及社会生活习俗方面的改革 2 通过 卓有成效 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学习 使学生理解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改革的作用 3 通过 雷厉风行移风易俗 的学习 使学生理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p><p>14、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案 课程标准 1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材导学 一 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试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必然原因 材料一 旧无三长 惟立宗主督护 所以民多隐冒 五十 三十家方为一户 谓之荫附 荫附者皆无官役 豪强征敛 倍于公赋矣 材料二 魏初规定 天下民户分为九等纳租赋 自文成帝 孝文帝祖父 始。</p><p>15、高二历史选修一导学案 学校 郧西一中 编写 王瑞 校审 蒋运海 夏平 第三单元第2 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教学目标 1 记忆并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及作用 2 通过自主学习 编演历史剧 小组探讨等方式比较少数民族改革的异同 总结小数民族改革的一般规律 分析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谈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3 从改革的背景与过程中体会孝文帝勇于改革 勇于创新 勇于实践的精神 从而落实到当。</p><p>16、学案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 探究区 反馈 训练区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标要求 学习 探究区 一 卓有成效的新制 答案 俸禄制 国家 答案 邻长 租赋 均田制 租调 宗主督护制 户齐民 编 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 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 永兴五年 413年 徙二万余家于大宁 计口受田 据 魏书 卷三和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九。</p><p>17、历史纵横 北魏孝文帝采用魏晋门阀制度 对鲜卑族起了什么作用 应从鲜卑族的封建化 政权的巩固和后来的分裂两方面回答 孝文帝采用门阀制度取得了汉族世家大族的支持 树立了北魏王朝的正统地位 推动了改革的进行 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建立了稳固的地主阶级统治秩序 有力地巩固了政权 但世家大族掌握大权 也为北魏的分裂埋下了祸根 一 民族融合的概念 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 风俗习惯 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p><p>18、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A课程目标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B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卓有成效的新制 俸禄制 均田制 三长制 租调制 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改革的作用 联系所学知识探究制度创新对改革和社会进步的保障作用 问题探究 材料分析 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 积极改革是值得肯定的 其改革的策略和坚决的态度也是值得学习和。</p><p>19、2018 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学案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目标 1 了解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 归纳孝文帝改革 前期 的内容 3 探讨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问题探究 1 根据材料 指出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的社会问题 材料一 太和十一年 480年 韩麒麟在上疏中所说 京师民庶 不田者多 游食之口 三分居二 魏书 1 问题 材料二 西晋之后 战争频仍 民间为求自保 地方豪强纠集宗族 修筑坞壁 成为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