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3).doc_第1页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3).doc_第2页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3).doc_第3页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3).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选修一导学案 学校:郧西一中 编写:王瑞 校审:蒋运海 夏平第三单元第2 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学目标 1、记忆并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及作用; 2、通过自主学习,编演历史剧,小组探讨等方式比较少数民族改革的异同,总结小数民族改革的一般规律;分析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谈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3、从改革的背景与过程中体会孝文帝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从而落实到当前学习中,自学做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总结少数民族改革的共性规律一、 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发生频繁激烈的战争。同时期,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 南北方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民族大融合。2.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隋朝(二)、自主建构领域原因内容作用前期政治 经济 后期 迁都 移风易俗 (三)编演历史剧,直观感受孝文帝改革。地点:朝堂人物:孝文帝,鲜卑贵族大臣,鲜卑百姓,汉族百姓。鲜卑贵族大臣,鲜卑百姓,汉族百姓:参见陛下孝文帝:(自豪)我族社会发展落后,统治危机严重,朕欲变鲜卑旧俗、学汉族文化。新制已推行了十余年,如今鲜卑旧俗革除,百姓富足。朕召各位前来,是想听听各位的意见,各位要直言不讳,朕赦你们无罪。鲜卑贵族:(愤怒无奈)陛下,老臣原来在平城有千座豪宅,万亩田产,众多的奴隶,生活那叫一个好,现在把都城迁到洛阳,此乃汉人居住区,让大批汉人当政,肯定会威胁俺们的统治;实行俸禄制和考核任期制,再不敢随意征税,吏治是好转了不少;今地方推行三长制,以前依附于俺们的农民现在都成为国家的编户,收入减少了大半;以前我们骑马弯弓,如今只能吟风赏月,这日子怎么过啊!唉!孝文帝:爱卿此言何意!如今都城已迁,旧俗必除,尔等务必学汉学汉俗,切不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汉族民众:(喜悦激动)启禀陛下,如今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我家分到了80亩土地,60亩露田以后还给国家,我还有20亩桑田可以传给我的儿子。我还当上了邻长,专门负责为政府检查人口,征发徭役兵役,再也不用当奴隶,向地主交税了,负担减轻了很多,日子越过越好!草民感谢陛下恩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鲜卑民众:(犹豫)民妇参见陛下,俺本姓候莫陈,现在姓陈,如今俺穿着宽袖长袍,讲汉语,又与汉族人成了亲家,变成了洛阳人氏,与汉人没啥区别,这心里还是别扭得很,;但是与汉人处一起后,俺发现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确实比俺们先进,向他们学习的地方老多老多呢。总的来说俺还是支持改革的。孝文帝:看来诸位多半还是赞同改革的,朕意已决,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 !敢有以身试法,公然抗命者,朕必严惩,以儆效尤!你们都退下。鲜卑贵族大臣,鲜卑百姓,汉族百姓:谢陛下。二、合作探究探究一:总结少数民族改革的共性规律材料一:北魏经济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在大量使用奴隶劳动的同时,在中原封建经济的影响下,对广大被征服的人口,不得不采用封建方式组织生产道武帝入主中原的,一开始就采用了田租户调的封建剥削方式,中原的封建经济关系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拓跋部贵族逐渐转化为封建贵族。-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材料二、金朝初期全面采用辽朝的北南面官制,同时奉行两套体制,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颁行官制”,自金初以来实行二十馀年的女真勃极烈制度,“至熙宗定官制皆废”,以三省六部制取而代之熙宗朝的汉制改革,大约持续了八、九年之久。改革的内容极为广泛,涉及中央职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法律制度、勋爵制度、礼制、仪制、服制、历法、宗庙制度等等,除了猛安谋克制度以外,女真旧制大都已被废弃,故宋人谓金朝“政教号令,一切不异于中国”。 材料三、自契丹取燕蓟以北,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之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请回答: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找出孝文帝改革与后两者的不同点;从改革的背景、内容与结果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金朝辽朝改革的共同点,从而进一步总结少数民族改革的共性规律。 探究二: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谈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的启示 。材料一:北魏孝文拓跋宏(公元467499年)亲政后,推行汉化改革。他先整顿吏治,颁布俸禄制,立三长法,实行均田制;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元恂。汉化改革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中兴”。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在北方民族同化上,孝文帝起了重要作用,鲜卑之同化中国,帝功居多。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材料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中国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根据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并谈谈对我国现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三、 巩固练习1、北魏孝文帝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是 ( )A.打击守旧贵族 B.无偿分配农民土地 C.迁都,实行汉化政策 D.没收寺院财产2、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B.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C.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3、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 ) A.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B .北方民族渐趋融合C.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D.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4、魏书记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里的“北俗之语”是指 ( ) A. 匈奴语 B.汉语 C. 鲜卑语 D.胡语 5、三长制的历史作用在于 ( )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使基层行政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