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孟子孟子名轲。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童年孟子三岁时父亲逝世。曾...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他是第一个能够正视权贵的智者。故天将降大任...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杨华当【教材分析】《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Tag内容描述:<p>1、寡人之于国也 一 通假字 1 直不百步耳 直 通 只 不过 2 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 通 毋 不要 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颁 通 斑 斑白 4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 通 途 道路 二 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 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 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河内凶 河 黄河 今泛指河流 凶 谷物收成不好 今常指人暴躁 心肠狠 请以战喻 请 请允许我 今常用于对方 例如 请坐 让。</p><p>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民贵君轻不愧亚圣,性善气正真乃完人,千秋亚圣,孟子(约前372前289),走近作者,子不学,断机杼。,昔孟母,择邻处;,童年,孟子三岁时父亲逝世,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稍大一点,孟子变得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告诫孟子要勤奋读书,不然将会像那块麻布般,变成一团废物。,童年,孟子长大后,被孔子。</p><p>3、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他是第一个能够正视权贵的智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卓识;他力劝国君“与民同乐”“仁民爱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不忍看百姓“妻离子散”;他希望明君能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深知“地利人和”的至理;他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警示国君们要牢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美字体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禹颜。赏美文孟子的强势做人坚守本心在孟子看来,低调做人,返璞归真,大智若愚,才是真正的强势人格。社会从来都以它的强势引领着人们,。</p><p>4、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8寡人之于国也一、课外阅读(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p><p>5、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孟子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研读文本,进一步了解孟子及其“仁政”思想;2、合作探究,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体会孟子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以及他的“仁政”思想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2、通过写作,引导学生汲取孟子思想精髓。3.引导学生课外延伸,阅读孟子,提高作品鉴赏能力。(三)情。</p><p>6、民贵君轻不愧亚圣, 性善气正真乃完人。,课文导入,生于忧患,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以及 。 天时不如地利, 。 得道多助, 。,幼吾幼,人之幼,死于安乐,地利不如人和,失道寡助,学科网,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空乏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宝珠玉者,殃必及身。”,“民为贵,社稷次之。</p><p>7、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杨华当 【教材分析】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记述了一段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民不加多”的讨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孟子对自己“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的阐述,最后孟子怀着激动的感情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本单元还选入了劝学过秦论师说,单元提示里告诉我们,本单元主要是学习议论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在艺术上,大量采用,比喻、排比、夸张的艺术手法。可谓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达到很高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都较初中有。</p><p>8、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 一 阅读第一段 回答下列问题 1 文言实词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 1 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词义 2 河东凶亦然词义 文段研读 3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词义 4 邻国之民不加少词义 答案 1 谷物收成不好。</p><p>9、练】人教必修3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资料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曳兵(y)数罟(c g)洿池(w)B鸡豚(tn) 狗彘(zh) 庠序(yng)C孝悌(t) 饿莩(pio) 供养(gng)D衣帛(y) 王天下(wng) 赈济(zhn)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p><p>10、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 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掌握本文的通假字 直 只 无 毋 颁 斑 涂 途 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 如 寡人 河 请 走 或 嘶 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 如 数 直 发 兵 胜 注意词类活用的词 鼓 树 衣 谨 王 掌握 或 或 直 耳 是 也 是何异于 几个句式 过程与方法 3 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p><p>1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 他,是第一个能够正视权贵的智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卓识;他力劝国君“与民同乐”“仁民爱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不忍看百姓“妻离子 散”;他希望明君能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深知“地利人和”的至理;他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警示国君们要牢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让我们走进孟子,领会一下他的“仁政”主张,学习借鉴他高明的论辩艺术,品味他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单元序曲,第三单元,劝 学 登高见远假舆马以致千里,君子日日学则终成大业;顺。</p><p>12、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名言 1 民为贵 次之 君为轻 2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以及 3 天时不如地利 社稷 幼吾幼 人之幼 地利不如人和 1 了解 孟子 的有关知识 2 归纳1 3节的文言文字 词 句知识 3 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 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学习目标 千秋亚圣 孟子 约前372 前289 走近作者 孟子名 字时期邹国人 儒家学派代表人 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并尊称他为。</p><p>13、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选出与“谷不可胜食也”的“也”用法相同的一项( )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2下列加红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p><p>14、寡人之于国也 名言 1 民为贵 次之 君为轻 2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以及 3 天时不如地利 社稷 幼吾幼 人之幼 地利不如人和 1 了解 孟子 的有关知识 2 归纳1 3节的文言文字 词 句知识 3 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 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学习目标 千秋亚圣 孟子 约前372 前289 走近作者 孟子名 字时期邹国人 儒家学派代表人 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并尊称他为 孟子。</p><p>15、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设计 摘要 寡人之于国也 集中反映了孟子的 王道 思想以及高超的辩论技巧 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及特殊句式 文言文的教学要把握 文 与 言 的关系 树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关键词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 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 学习巧用比喻说理的方法 提高论辩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