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8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习题(2).doc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8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习题(2).doc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8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习题(2).doc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8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习题(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选出与“谷不可胜食也”的“也”用法相同的一项( )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2下列加红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 3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寡人之民不加多 B谨庠序之教 C是寡人之过也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下列句子当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E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5.下列四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用的两项是( ) A王好战,请以战喻 B曹刿请见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6.下列各句中加红色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夫颛臾,者先王以为东蒙王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7.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作连词的一项是( ),用作介词而又处于相同句式当中的两项是 ( ) 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王好虞,请以战喻 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F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G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注释廷尉,汉朝中央最高执法官。跸:皇帝出行的车马。此处指发出警告,禁人通行。当:判决。 8对文中加红色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皇帝)行出中渭桥 B于是使(使者)骑捕 C而更(改变)重之 D上使立诛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则已 9对文中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乘舆马惊皇帝坐的车子所驾的马受到惊吓。 B属之廷尉把那人交给廷尉衙门严办。 C廷尉,天下之平也廷尉是天下平安无事的依赖 D释之治问由释之来查究考问。 10由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民安所措其手足? B廷尉,天下之平也 C固不败伤我乎! D此人亲惊吾马 11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固不败伤我乎 B属之廷尉 C今法如此 D乃苦身焦虑 12对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一句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 A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会任意减轻或加重刑罚 B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都会加重刑罚 C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都会减轻刑罚 D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会有时减轻有时加重刑罚 13对这段文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属之廷尉的做法本身便是错误的,所以致使以后的行为更加错误。 B那个惊了马的人是个生意人,他并非是有意识的。 C释之认为犯了法的人应交有关部门处理,皇帝不应自行处理。 D释之认为随意更改法律就会使百姓失去对国家法典的信任。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yu天子诸候养禽兽的地方)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圃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圃方七十里,刍荛者(这里指割草打柴的人)往焉,雉兔者(这里指猎人)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国都之外百里为邻,郊外有关)之内,有圃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4解释文中加红色的词。 方 诸 犹 之 如 宜 15这一则故事体现了孟子的什么观点? 答: 16孟子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答: 17孟子为什么把齐宣王的园囿比作陷阱,说齐宣王是“为阱于国中”? 答: 18翻译这篇文章。 答: 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9、 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分三部分)20、孟子和梁惠王谈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0、 孟子回答梁惠王的问题时,从几个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