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课题
1 第第 2 2 单元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课题 1 1 空气空气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空气成分的探究空气成分的探究 【知识回顾】 哪些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下列成分。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目标】 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一单元课题Tag内容描述:<p>1、1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实验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的基本操作(一) 【知识回顾】 1、配制少量液体用 ;配制较多量液体药品用 。 2、固体与液体分离用到的仪器有 。 3、闻气味的方法 。 4、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用 ;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 。 【学习目标】 1、知道实验室药品的取用原则 2、认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3、熟练掌握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 【学习重点】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 【学习难点】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认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课本 P18) 2、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 (1) “三不”原则是:不。</p><p>2、1 第第 2 2 单元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课题 1 1 空气空气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空气成分的探究空气成分的探究 【知识回顾】 哪些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下列成分? (1)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3)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学习目标】 1、记住空气中的各种组成成分及其含量 2、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 【学习重点】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学习难点】通过探究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科学家 用 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实验原理是 和 实。</p><p>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单元课题3.1:走进化学实验室精品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进行实验。2学会九大仪器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操作重点:是基本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会分析错误操作与读数引起的后果。学习研讨:一、实验室规则+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这是安全与成功保证。P18自读二、P150常用仪器和药品取用规则1.九大仪器的使用 (角色扮演,仪器说话)化学实验基本仪器 用于加热(1) 试管: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注意:盛放溶液不超过容器体积的1/2,加热时不超。</p><p>4、2011-2012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同步练习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一. 教学内容空气二、考点清单1. 知道空气的成分2. 知道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和方法3. 能判断混合物、纯净物4.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三、全面突破知识点1: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用途(一)空气的主要成分:(二)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实验1、实验原理: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用一种足量的易燃的物质(如:红磷或白磷)与容器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固体,燃烧停止,温度降到室温时,瓶内气压减小,如果将其打开与外界相连且一端伸入盛水烧杯中导管上的止水夹,烧杯中的。</p><p>5、课题2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合成氨的反应原理自读教材夯基础1氮的固定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的氮的方法叫氮的固定。2合成氨原理(1)实验装置:(2)现象:湿润的pH试纸变为蓝色。(3)化学方程式:N23H22NH3(放热反应)。3工业合成氨的条件跟随名师解疑难(1)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2)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压强:无论从反应速率还是化学平衡考虑,压强越大越有利于合成氨。但压强太大,动力消耗大,设备的质量和制造水平要求高,故必须综合考虑。目前我国合成氨厂一般采用的压强在1030 MPa之间。温度:对于放热反应。</p><p>6、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2.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3.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学规律的自然科学。学习重点:1.什么是化学。2.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联系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难点:什么是化学。课前预习1.化学是一门能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是研究物质的 、 、 以及 的自然科学。2.物质是由 和 构成的, 和 是化学变化的基础。3. 。</p><p>7、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目标】 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学会观察和描述 实验现象的方法; 2.培养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知识要求不高,主要在兴趣 主要内容是两个探究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探究方法,1、点燃前: 2、点燃蜡烛: A、观察火焰分几层,哪层最亮,哪层最暗? B、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一秒钟,取出观察,能说明什么问题? C、用干烧杯罩住火焰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D、注入澄清石灰水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3、熄灭蜡烛:能否点燃白烟?,颜色、状态、硬。</p><p>8、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反应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时,观察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或其他附加条件)。 反应时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反应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1.请说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1 液态水,水蒸气,液态水,加热 ,冷凝 ,1变化前胆矾的颜色、状态是什么样的? 2粉碎。</p><p>9、第 一 单元 课题:语言的魅力 课时:第 1课时内容语言的魅力教学目标知识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帮助残疾人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情感教育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重点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自己对“语言的魅力”这个词语的理解。方法启发、交流、讨论课 前准 备生字卡片、课件师 生 活 动 过 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感知质疑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p><p>10、长安初中教学案九 年级 化学 学科备课人: 备课组长: 课时安排:2课时 主讲人: 课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具准备蜡烛、火柴、烧杯(或玻璃杯)、玻璃导管、澄清石灰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2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3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达实验现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比较合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p><p>11、0 课题二 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蒿中 李晓玲一、学习目标: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研究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分析和得出结论。2.初步学会使用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课前预习】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 __ ,白色浑浊越多,说明_____ _______ 。2.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是利用了该气体_________ 或_________ 的性质。3.怎样收集一瓶空气?怎样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在收集呼出气体的过程中应注意什。</p><p>12、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昌邑市北孟一中 曹国红学习目标1、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 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3、 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课前延伸案】1、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什么?2、蜡烛有哪些物理性质?(颜色、状态、。</p><p>13、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1“伐薪烧炭南山中”是白居易所写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A.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B.两者都是物理变化C.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2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不同的是 。</p><p>14、第一单元 课题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 21城市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思考考察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答案D。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思考因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变化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考察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p><p>15、课题第一单元 学校生活校园里的植物朋友教学目标要求:1.能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能按一定标准给植物排序和分类。2.初步了解植物形态的特征,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和共同特征。3.认识到只有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多信息。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2、【教学难点】找出植物的相同之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认识校园里的植物(板书课题)。二、从整体认识植物。1.谈话:请说说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学生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师生进行交流。2.谈话: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p><p>16、课题 第一单元优美的情思教学目标1、能简述抒情歌曲的含义,能在众多不同体裁的声乐作品中辨别出抒情歌曲。2、在作品欣赏中,能伴随作品的情感变化作出正确的反映。3、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抒情歌曲,与同学进行分享与交流。教材分析抒情歌曲是声乐作品的一种体裁。本课通过对抒情歌曲专题欣赏,加深对这一体裁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以音乐为手段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实施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二、知识回顾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了解了颂歌这一种声乐作品的体裁,大家还有印象吗?哪位同学能说说,颂歌是一种什么样的歌曲,。</p><p>17、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辅导教案课 题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2. 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是物理还是化学变化3. 学习如何科学规范地描述物理化学实验现象重难点透视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别。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分析判断。知识点剖析序号知识点预估时间掌握情况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30分钟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0分钟3教 学 内 容实验导入:【演示实验】:纸张的撕碎与燃烧观察与思考:撕碎和点燃一张纸。</p><p>18、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题分析学生在参与了课题2 中的两个探究活动后,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已有初步的亲身体验,此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教材首先利用实验室的实物照片和简短的文字阐述了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性和要求,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训练。教材没有采用单纯的基本操作训练的方法,而是结合具体实验和“活动与探究”等,引导学生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了解加热等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并在现象明显的实验过程中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p><p>19、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第一单元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药品的取用 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两个“三不”,一个“节约”)。 (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a.手不触;b.鼻不闻;c.口不尝。 完整地说:a.不能用手直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