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的性质
23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练基础落实知识点1化学键及其类型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键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之间B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C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D化学键通常是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2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都相同的是ACaCl2和Na
分子的性质Tag内容描述:<p>1、,新课标人教版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第三节分子的性质,四、溶解性,目录,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的判断,分子的极性与性质的关系,范德华力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相似相溶原理,氢键与溶解性,手性、手性碳原子,六、无机含氧酸分。</p><p>2、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知识回顾,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电负性,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键合电子的能力。,写出H2、Cl2、HCl、H2O的电子式,分析键合电子是否偏移与什么有关?,a=b,共用电子对无偏向,ab,共用电子对偏向Cl,不显电性,相对显正电性,相对显负电性,小结判断方法,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p><p>3、第三节分子的性质,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一)键的极性,HCl,Cl2,.,3,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无偏向(电荷分布均匀),如:H2(H-H),Cl2(Cl-Cl),极性键:,共用电子对有偏向(电荷分布不均匀),如:HCl(H-Cl)H2O(H-O-H),.,4,2、共用电子对不偏向或有偏向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呢?,这是由于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不同造成的(元素的。</p><p>4、第2课时分子的极性与手性分子目标导航1.理清共价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之间的关系,学会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2.能够根据“相似相溶规则”会分析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变化。3.知道手性异构体和手性分子,会判断手性碳原子。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1键的极性共价键2分子的极性分子3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1)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2)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相似相溶规则。由于极性分子间的电性作用,使得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p><p>5、第3课时分子的极性手性分子学习目标定位1.理清共价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之间的关系,学会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2.能够根据“相似相溶规则”会分析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变化。3.知道手性异构体和手性分子,会判断手性碳原子。一分子的极性1分析讨论下列分子中的电荷分布情况,填写下表共价分子HFN2H2OCO2键的极性极性键非极性键极性键极性键整个分子电荷分布不对称对称不对称对称正电荷与负电荷重心不重合重合不重合重合分子极性有极性无极性有极性无极性2由上述分析可知(1)极性分子是电荷分布不对称,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分子。</p><p>6、分子的性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3.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4.能举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例举含有氢键的物质5.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认识“相似相溶”规律。过程与方法1.能用分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2.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p><p>7、2019/3/26,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1,江西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基于网络的高中化学课件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课题编号:GDK-2012-G-72883),主持人:桂耀荣,2019/3/26,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2,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2019/3/26,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3,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无偏向(电荷分布均匀),如:H2(H-H),Cl2(Cl-Cl),极性键:,共用电子对有偏向(电荷分布不均匀),如:HCl(H-Cl) H2O(H-O-H),复习:,键的极。</p><p>8、2019/4/5,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1,江西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基于网络的高中化学课件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课题编号:GDK-2012-G-72883),主持人:桂耀荣,2019/4/5,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2,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3课时,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2019/4/5,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3,思考:,A与C互不相溶 B在A中的溶解度大于在C中的溶解度 A与B不发生化学反应,A,溶解性,2019/4/5,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4,四、溶解性 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p><p>9、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1、极性键与非极性键,【复习回顾】,非极性键:,由_____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____________________,极性键:,由______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会发生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吸引力强的呈________,另一个呈_________.,同种,不偏移(电荷分布均匀),相同,偏移(电荷分布不均匀,负电性,正电性,2、共用电子对不偏向或有偏向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呢?,这是由于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不同造成的(元素的电负性不同)。,1、键的极性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共用电子对是否有偏向,【练习与巩。</p><p>10、第12章(物质结构与性质)李仕才考点三分子的性质1范德华力和氢键(1)范德华力。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硬度等物理性质。范德华力越强,物质的熔点、沸点越高,硬度越大。一般来说,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范德华力逐渐增大。(2)氢键。形成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该氢原子几乎为裸露的质子)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称为氢键。表示方法AHB特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饱和性。分类氢键包括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两种。分子间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物质。</p><p>11、第三节分子的性质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2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知道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3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4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5举例说明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状态等方面的影响。1极性分子中一定有极性键,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含有极性键,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2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其熔、沸点越高。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4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p><p>12、课时跟踪检测(八) 分子的性质1下列物质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CO2、H2S BC2H4、CH4CCl2、C2H2 DNH3、HCl解析:选BC项,Cl2分子中无极性键,排除C;根据结构可以判断A项中H2S,D项中NH3、HCl分子属于极性分子,排除A、D,故正确答案为B。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以非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B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C非极性分子只能是双原子单质分子D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解析:选AA项,如O2、H2、N2等是非极性分子,正确;B项,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p><p>1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能举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例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认识“相似相溶”规律。 10、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11、能用分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12、培养学生分析。</p><p>14、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四川省剑州中学郭明,二012.10.22,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偏移(电荷分布均匀),如:H2(H-H),Cl2(Cl-Cl),极性键:,共用电子对要偏移(电荷分布不均匀),如:HCl(H-Cl)H2O(H-O-H),一极性键和非极性键,2、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或要偏移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呢?,这是由于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不同造成的(元素的电负性不。</p><p>15、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 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基 础 巩 固一、选择题1利用相似相溶这一经验规律可说明的事实是(A)HCl易溶于水NH3易溶于H2ON2难溶于水HClO4是强酸盐酸是强酸氢氟酸是弱酸HF很稳定ABCD2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手性异构体的是(D)ACH3CHBrCH2OHCCH3CHOHCOOHDCH3COCH2CH33小明同学在学习钠的化合物性质时,记录了以下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Na2CO3H2SO4=Na2SO4H2OCO2Na2CO3H2SO3=Na2SO3H2OCO2Na2SO3H2SO4=Na2SO4H2OSO2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4个反应中的4种含氧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AH2SO4BH2S。</p><p>16、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1、非极性共价键(非极性键),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由同种原子形成化学键,原子带相同电性,化合价相同,(一)键的极性,2、 极性共价键(极性键),+,-,由不同种原子形成化学键,电负性大(非金属性强)的原子带负电,显负价,1、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a.大部分单质分子,O3除外!,b.对称性很好的分子,直线形AB2,正三角形AB3,正四面体形AB4,其他正多面体形、对称性好的平面形,例:CO2,例:BF3、SO3,例:CH4 、 CCl4,例:C60 、C6H6、C2H4 、C2H2,。</p><p>17、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范德华力,知识回顾,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电负性,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键合电子的能力,【问题1】写出H2、O2、N2、HCl、CO2、H2O的电子式和结构式,结构式,电子式,结构式,电子式,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一)键的极性,HCl,Cl2,2、共用电子对是否有偏向或偏离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呢?,这是由于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不同造成的。即键合原子的电负性不同造成的。电负性越。</p><p>18、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范德华力: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弱,比化学键小12个数量级。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存在。不属于化学键,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影响范德华力大小的因素,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 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如卤素单质,分子极性越强,范德华力越大,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化学键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主)和物理性质,范德华力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熔、沸点及溶解度等) 分子间范。</p><p>19、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知识回顾,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电负性,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键合电子的能力。,写出H2、Cl2、HCl、H2O的电子式,分析键合电子是否偏移与什么有关?,a=b, 共用电子对无偏向,a b, 共用电子对偏向Cl,不显电性,相对显正电性,相对显负电性,小结判断方法,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根据电荷分布是否均匀,共价键有极性、非极性之分,以共价键结合的分子是否也有极性、非极性之分呢?,分子的极性又是根据什么来判定呢?,共用电子对,2。</p><p>20、高中化学新人教版 选修3系列课件,物质结构与性质,2.3分子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能举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例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认识“相似相溶”规律。 10、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