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1.2充分
一、充分统计量含义样本中包含关于总体分布中未知参数的信息。初步认识命题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的判断方法。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的...1.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1)【教学目标】1.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复习1.2充分Tag内容描述:<p>1、1.2 充分统计量与完备统计量,充分统计量 定义:设 是来自总体X具有分布函数 当给定 时,若样本 的条件分布与参数 无关,则称 是 的 充分统计量。,一、充分统计量含义,样本中包含关于总体分布中未知参 数的信息,是因为样本的联合分布与参 数有关。对统计量T,如果已经知道它的 值以后,样本的条件分布就与参数无关。 即在统计量T中包含了参数的全部信息。,1. 用定义证。</p><p>2、1 2充分与必要条件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理解推断符号 及等价符号 的意义 2 理解掌握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意义及应用 3 掌握命题中条件类型的判断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探索问题 分析问题的。</p><p>3、1.2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1) 【教学目标】 1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结合具体命题,初步认识命题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的判断方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的意识 【教学重点】构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数学意义; 【教学难点】命题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的判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可写成:若p则q 2四种。</p><p>4、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81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1)文章来源M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情分析】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是基本的数学逻辑用语,数学学科中大量的命题用它来叙述。是上一课时命题的真假的进一步的深化,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在此引入概念,对于这几个概念的准确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体会和思考,对于这些概念的运用和掌握有赖于后续的学习,学习中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在后续的教学中经常借助于这些概念去表达、阐述和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p><p>5、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垫江二中 廖小山,我爱猜歌 音乐欣赏 听完这首歌,请告诉我这首歌的歌名是?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没有共产党 q:没有新中国,导入,p:没有爸爸妈妈 q:没有我们,人教版 数学选修2-1,1.2.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2)若 ,则 ;,(3)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1)若 ,则 ;,真,假,真,探究新知,两个角是相似。</p><p>6、2、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1、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可以写成:若p则q。,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若,则;,(6)若,则;,(3。</p><p>7、选修21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共两课时),学生活动,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若xy,则 x2=y2 (2)若ab = 0,则a = 0 (3)若x2 1,则x1 (4)若x1或x2,则 x2 3x20,问题1:条件和结论有什么关系?,真,假,假,真,a = 0 ab = 0,问题1:说明条件和结论有什么关系?,(1)xy x2y2,(2)ab = 0 a = 0,(3)x21 x1,(4)x1或x2 x23x20,x1,x23x20 x1或x2,x2y2 xy,;,;,;,;,新课概念 :定义,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般地, “若p,则q” 为真命题, 是指由p经过推理能推出q, 也就是说,如果p成立,那么q一定成立 即:只要。</p><p>8、1 2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1 教学目标 1 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 结合具体命题 初步认识命题条件的充分性 必要性的判断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的意识 教学重点 构建。</p><p>9、第2-1章中常用的逻辑术语,1.2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共2小时),学生活动,判断下一个命题的真假的学生活动,(1) x=y,x2=y2(2) ab=0,a=0(2小时),(1) x=y为x2=y2的_ _ _ _ _ _ _ _ _ _ _条件(2)ab=0为a=Q: a2 B2 (4) p: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问:四边形是正四边形,使用数学,(1)充分的不必要条件,(2)充分的必要条件,(3。</p><p>10、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温故而知新 2 四种命题的概念 3 四种命题的关系 一般地 设 若p 则q 为原命题 则 若q 则p 为逆命题 若 p 则 q 为否命题 若 q 则 p 为逆否命题 1 什么是命题 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 p则 q 逆否命题若 q则 p 互为逆否同真同假 互为逆否同真同假 假 假 真 4写出命题 的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并分别判断它们的。</p><p>11、1.2充分、必要条件与全称、存在量词 挖命题 【考情探究】 5 年考情 考点内容解读 考题示例 2018 北京文,4 1.充分 条件与 必要条 件 理解充分条件、必要 条件与充要条件的 含义 2015 北京,4 2014 北京,5 2013 北京,3 2012 北京,3 2.全称 量词与 存在量 词 1.理解全称量词与 存在量词的意义 2.能正确地对含有 一个量词的命题进 行否定 2012 北京文。</p><p>12、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目标,使学生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三个概念,并能在判断、论证中正确运用在师生、学生间的交流中增强逻辑思维活动,为用等价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打下良好的逻辑基础 教学重点: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概念; 教学难点:判断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 课 型:新授课 教学手段:多媒体,例5、 用反证法证明:圆的两条 不是直径的相交弦不能互相平。</p><p>13、1 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注 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 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复习回顾 1 命题 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可写成 若p则q 练习 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 若x a2 b2 则x 2ab 2 若ab 0 则a 0 3 有两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4 若a2 b2 则a b 1 3 为真命题 2 4 为假命题 定义 如果 则说p是q的充分条件 q是p的必要条件 新课 如果命题。</p><p>14、1 2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1 教学目标 1 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 结合具体命题 初步认识命题条件的充分性 必要性的判断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的意识 教学重点 构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