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中医
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保健 概 述 • 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高血压中医防治方案。一、高血压中医病因病机。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案。高血压中医保健。高血压症状。大多数高血压无明显症状 部分高血压患者有头痛、头晕。高血压的中医治疗。高血压患者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保健。
高血压病中医Tag内容描述:<p>1、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保健 概 述 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由逐 渐形成的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这一观点已 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同。如长期精神紧张、高盐 饮食、超重肥胖、吸烟、嗜酒等都是引起高血压 的重要原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学会自我保健 如安排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消除紧张因素,保 持血压稳定的活动。如种花草、养鸟养鱼、听音 乐、学书法、绘画、钓鱼等,均可陶冶情操,宁 心怡神,利于血压的平稳。 按摩保健 按摩头部,用两手食指或中指擦抹前额,再用手 掌按擦头部两侧太阳穴部位,然后将手指分开, 由前额向。</p><p>2、中医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小讲座什么是高血压200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按血压水平又分为1、2、3级。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90毫米汞柱,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高血压的危害早在1992年全世界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1200万人/年。在我国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1人/15秒。高血压会引起主要器官的损害,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脏病。血压愈高,危害愈大。我国人群血压水平从110/75mmHg起,随着血压升高,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持续增加。120129/8084mmHg心血管疾病危险。</p><p>3、高血压病中医药保健干预方案一、预防和行为干预(一)合理膳食1、限制过多钠盐摄入,首先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天食盐量<6克为宜。2、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多食蔬菜和水果,摄入足量钾、镁、钙。3、限制饮酒,乙醇(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线相关,高血压患者应戒酒或严格限制饮酒。(二)控制体重体重的增加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体重降低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可通过降低每日热量及盐的摄入、加强体育运动等方法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三)坚持运动锻炼运动不仅可使收。</p><p>4、高血压病中医药干预方案中医古文献中无高血压病的名称,但有关高血压病症状的记载,散见于“眩晕”、“头痛”、“肝阳”、“肝风”、“中风”等论述中。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病源候论说:“肝气胜为血有余,则病目赤善怒,逆则头晕,耳聋不聪。”这些论述对现代防治高血压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高血压的预防(一)合理膳食:以低糖、低脂、优质高蛋白质和高纤维素为原则。减少膳食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蛋黄、蟹黄、鱿鱼、沙丁鱼、脑髓、鱼卵等),提倡多食牛羊肉、禽肉、鱼肉、豆制品和奶。</p><p>5、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案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肝、肾、心、脾功能失调,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衡所致。其中以肝、肾两个脏器阴阳失衡尤为多见。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药是从不离手的,但到冬天,血压计和降压护腕也应不离身。特别是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每天测量23次血压,以观察自己早中晚的血压变化,避免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在生活中可以用来调节血压的措施有许多,比如饮食、情绪等都对高血压的病情具有很大的影响。当然医疗器械对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是尤为重要的,其中降压护腕的降压作用是非常。</p><p>6、高血压病中医诊疗规范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王永炎主编的第六版中医内科学)。1.1 临床表现1.1.1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者仆倒。1.1.2 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1.1.3 慢性起病。</p><p>7、高血压的中医分型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37 更新时间:2009-2-10 8:44:51高血压的中医分型:中医将高血压分为以下3个类型,即:1肝阳偏盛型,表现为头痛、性情急躁、失眠、口干苦、面红目赤等。2肝肾阴虚型,表现为头部空虚感、头痛、眩晕、耳鸣、面部潮红、于足心热、腰膝无力、易怒、心悸、乏力、失眠、健忘等。3阴阳两虚型,有严重的眩晕,走路觉轻浮无力,心悸气促,面部或双下肢水肿,夜尿多,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媵膝酸软,胸闷,呕吐或突然晕倒等症状出现。今天我们来讲一下高血压的中医分型及治疗措施 1、肝阳上亢 主症。</p><p>8、抗高血压药物 Antihypertensive drugs,原发性高血压(95%),继发性高血压(5%),SP140mmHg和(或)DP90mmHg,分类,诊断,高血压的分类及诊断标准,非药物状态,非同日多次重复,全世界约有10亿高血压病患者,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高血压病,2004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布了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 全国现患人数为1.6亿 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18.8%,患病率,我国人群高血压治疗的概况,三高,三低,发病率高(18.8%) 致残率高(75%) 死亡率高(42%),知晓率低(30.2%) 治疗率低(24.7%) 控制率低(6.1%),为什么高血压控制率低?,社会,患者。</p><p>9、高血压中医保健,什么是高血压?,隔日多次测量血压大于140/90mmhg就是高血压 在中国,平均每5个成人中就有一个是高血压,高血压症状,大多数高血压无明显症状 部分高血压患者有头痛、头晕,失眠,耳鸣,手指麻木,颈背部肌肉酸痛,紧张等症状,高血压的危害,脑卒中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慢性肾脏病,了解重视,治疗目的,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体危险,治疗手段,饮食 运动 药物,高血压的中医分型,肝阳偏盛,头痛 眩晕 心烦易怒 夜寐不宁 面红口苦 舌红苔黄 脉弦。,肝阳偏盛,常用药物:夏枯草、草决明、石。</p><p>10、高血压的中医治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已明确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长期发展可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严重损坏,其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具有高度致残率和致死率,以致患病个体致残、致死。国外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导致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疾病负担的第三位因素。,在我国,高血压现在已经成为死因的第一位。提高民众对高血压知识的认识水平,强化高血压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减少高血压的发生,这对个人及社会均有着积极意义。中医对治疗和预防高血压很有讲究,下面介绍一下。,中医病名,高血压属于中医的眩晕范畴。</p><p>11、高血压的中医药防治,请写讲课单位及姓名,高血压的中医药防治,一、认识高血压 二、高血压无声的杀手 三、高血压的分级 四、高血压的分类 五、高血压的西医治疗 六、中医学如何认识高血压,七、中医辩证论治 八、降压作用的中草药 九、饮食疗法 十、中药茶饮 十一、中医治疗方案,一、认识高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单位面积的侧压力。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所以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通常所说的血压主要是指动脉压。,什么是血压,GAOXUEYA DE ZHONGYIYAO ZHILIAO,循环器官包括心脏、血管和淋巴。</p><p>12、高血压患者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一、中医药保健目的运用祖国医学理论,拟定适合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药保健方案,指导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将中医药内容有机地融入公共卫生服务中,丰富公共卫生服务的内涵,拓展中医药业务的渠道,开辟弘扬祖国医学、繁荣中医药事业的新途径,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公共卫生保健服务。二、中医药保健服务对象高血压患者。三、中医药保健服务措施(一)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以中医整体观和中医理论整体系统的认知方式,整体与功能调节的艺术,反映中医健康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有效指导群众实践预防保。</p><p>13、高血压病中医保健知识(第四期)一)基本措施:1患病后应加强摄生调养,尤其要保持心情舒畅,不必恐惧、焦虑和紧张。只要情志畅达,气血阴阳协调,自有益于本病的康复。2注意劳逸结合,慎防劳心、劳力和房事太过。紧张的脑力劳动者尤需注意休息、娱乐;否则,长期精神紧张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小动脉收缩,从而使血压增高。房事太过亦是如此。3经常散步或户外活动,以及郊游览胜,可促使气血阴阳平和,降低并稳定血压。(二)饮食调护:1控制食盐量正常成人每日摄入6克食盐为宜;患高血压病尤其是合并有心、肾功能不全者。</p><p>14、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保健,概述,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由逐渐形成的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这一观点已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同。如长期精神紧张、高盐饮食、超重肥胖、吸烟、嗜酒等都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p><p>15、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徐丽林医学博士 中医如何认识高血压 传统 教材 中医属 头痛 眩晕 参考五版教材 1 风阳上扰 2 肝火上炎 3 痰浊中阻 4 气血亏虚 5 肾精不足 常用方剂 天麻钩藤饮 镇肝熄风汤 从肝论治 效差 反思 近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