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指导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 3 4 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发展的概念1 是什么 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 1 自然界 人类社会及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 发展具有普遍性 2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
高优指导高考政治一轮复习Tag内容描述:<p>1、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4-,-5-,-6-,-7-,-8-,-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是什么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本质(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最主要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p><p>2、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2 3 4 5 考点一 考点二 财政收支及财政的作用一 财政收入与支出1 财政收入 1 是什么 财政收入的含义 构成 含义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构成 税收收入 利润收入 债务收入以及其他。</p><p>3、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2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4 5 6 7 考点一 考点二 货币的本质一 商品是什么 商品的含义 商品的基本属性 1 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 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的价值是。</p><p>4、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2 3 4 考点一 考点二 消费及其类型一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 是什么 根本因素 主要因素 衡量指标 1 根本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 主要因素 居民的收入 3 衡量指标 恩格尔系数 即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p><p>5、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2 3 4 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中国共产党执政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1 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 为什么 中国特色社。</p><p>6、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4 5 6 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1 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根本观点 实质与核心 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联系的观。</p><p>7、第五课文化创新 2 3 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 动力和意义1 是什么 文化发展的实质 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 文化创新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1 文化发展的实质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p><p>8、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 3 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1 是什么 辩证否定的含义 地位 实质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1 辩证否定 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即自己否定自己 自己发展自己 2 辩证否定观的地位 辩证否定是。</p><p>9、必修2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3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5 6 7 8 考点一 考点二 一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1 是什么 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1 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p><p>10、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2 3 4 5 6 考点一 考点二 商业银行一 储蓄存款1 是什么 储蓄存款的含义 机构 类型 1 含义 是指居民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 储蓄机构开具凭证 个人依据凭证可以支取存款。</p><p>11、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 3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5 6 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 是什么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1 源远流长的表现 中华文化有辉煌的历程 重要见证 8 考点一 考。</p><p>12、必修3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3 4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6 7 8 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文化的内涵 特点与社会作用是什么 文化的内涵 形式 社会作用及其特点 1 文化的内涵 1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 文化的。</p><p>13、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2 3 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一 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 必要性和意义1 是什么 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 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p><p>14、第二单元生产 劳动与经营 2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4 5 6 7 考点一 考点二 生产与消费一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 是什么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 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p><p>15、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2 3 4 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价值与价值观1 是什么 价值 人的价值及评价 价值观 1 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p><p>16、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2 3 4 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传统文化的特点 影响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 是什么 传统文化的形式 特点 1 形式 6 考点一 考点二 7 考点一 考点二 8 考点一 考点二 9 考点一 考点二。</p><p>17、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2 3 4 5 6 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实践一 实践的概念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基本形式 1 实践 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凡是实践 都是以人为主体 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p><p>18、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2 3 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时代特征是什么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在联系 民族精神的时代性特征 1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在联系 5 考点一 考点二 6 考点一。</p><p>19、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2 3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5 6 7 8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文化的多样性1 是什么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9 考点一 考点二 2 为什么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p><p>20、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2 3 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基本派别1 哲学的基本问题 1 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