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第
A.汽油 B.食盐 C.浓硫酸 D.炸药。一、化学实验安全。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试剂瓶。A. AB B. A2B2 C. B2C D。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转移(。④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Tag内容描述:<p>1、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L:35.5 O:16 Fe:56 H:1 N:14 O:16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3分)1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签上要印有警示性标志。下列物质选用“腐蚀品”标志的是()A汽油 B食盐 C浓硫酸 D炸药2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用来直接加热的是()A试管 B坩埚 C蒸发皿 D烧杯3与1 mol NH3所含原子总数相同的是()A1 mol O2 B. 2 mol H2 C. 1 mol H2O D. 2 mol CO24与2 g H2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A. 3 mol HeB. 2 mol H2 C. 1 mol O2 D. 11.2 L N2(标准状况)5下列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B。</p><p>2、第一章知识梳理一、化学实验安全1、药品取用(1)安全原则:不允许用手,鼻子,嘴(2)节约原则:按量取;未规定用量,固体药品盖过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3)保纯性原则: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也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钠,钾,镁条,锌粒等可以放回原试剂瓶)2、药品取用(1)块状或金属颗粒:一横,二放,三慢立(2)固体粉末:一斜,二送,三直立(3)液体:拿下瓶塞,倒放桌面上,倾倒时瓶上标签向着手心防止瓶口残留药液留下来腐蚀标签,同时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倾倒取用块状或颗粒状药品用镊子,粉末状药品。</p><p>3、20142015学年第1学期高一化学1(必修)第4章期末练习班 号 姓名 可能需要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Fe:56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A. B. C. D.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化合价均相同 B.所有合金都只含有金属元素C.可利用铝热反应冶炼单质镁 D.镁合金的。</p><p>4、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在相同条件下,2 mL X(气)跟5 mL C2(气)反应,生成4 mL AC2(气)与2 mL B2C(气),则X的分子式是 ( B )A. AB B. A2B2 C. B2C D. BC2 E. AC2在标准状况下,8 g某气体的分子数与22 g二氧化碳的分子数相等, 则该气体的密度是 ( B )A. 0.714 g / mL B. 0.714 g / L C. 0.179 g / L D. 0.357 g / L3下列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最大的是 ( C )A. 71 g氯气。</p><p>5、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会同时发生的原因,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从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2)能正确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弄清楚各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2过程与方法(1)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p><p>6、初、高中化学的区别 一、教学目标及知识体系 二、教学模式 三、实验 四、学习方法 学案的作用 1、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 2、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 3、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 4、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 。 5、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 6、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 学案的完成 1、限时、高效:通过自学解决一半以上的问 题,再通过小组合作解决70%以上的问题,然 后带着强烈的展示欲和求知欲进入课堂去解决 剩余的问题。(展示时坚决杜绝抄袭现象) 2、使用双色笔完成:课前自学、合作学习时 用蓝或黑笔写,课堂及课后改。</p><p>7、练习 1 在化学实验中必须注意安全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 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点燃H2、CO、CH4等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 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 玻璃棒搅拌。 浓硫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较多的 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点燃添满酒精的酒精灯,或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 酒精灯。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实验安全注意事项。</p><p>8、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三课时)重点难点:1 化学方程式系数的意义。2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单位的使用。3 综合计算题中思维过程及能力的建立。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引入:7.3克HCI气体中含有多少个HCI分子?标况下占有的体积是多少?溶于水制成2L溶液,其摩尔浓度是多少?提问:以上计算中涉及哪些化学量?哪个化学量是计算的关键?它们之间进行怎样的换算?投影1小结:由此可见,各个化学量之间有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而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质量)和微观(微粒数)的桥梁,也是不同的量(质量、气体体积、摩尔。</p><p>9、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总结1.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1.1 化学实验安全A. 常见危险化学品爆炸品:KClO3 KMnO4 KNO3 易燃气体:H2 CH4 CO易燃液体:酒精 乙醚 苯汽油等 自燃物品:白磷P4遇湿易燃物品:Na2O2。</p><p>10、第一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A蒸馏B蒸发 C过滤 D搅拌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p><p>11、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们感兴趣的事物,我们也在不断地研究着这个世界。研究着与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有关的物质。目前自然界存在的和人工合成的物质几千万种,对于我们而言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一个一个的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物质,我们就必须对这些物质进行一定的分类,认识这些物质间存在的关系,最后才能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帮助。</p><p>12、第三章 第四节 海水中的元素,制作:惠阳中山中学 练远锋,第四节 海水中的元素,一 海水元素宝库,海水中共含有8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大部分以盐的形式存在,它们在海水中的含量差异很大。人们常把海水中的元素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氯碱工业,氯碱工业,饱和食盐水,氢气,氯气,氢氧化钠,盐酸,漂白剂,冶炼金属等,合成农药等,造纸、玻璃、肥皂、纺织等,原理:,原料:,产品:,用途:,二 镁与海水提镁,1.金属镁国防金属,(1)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的金属,密度小,硬度小,熔点低。可与其他金属构成合金。镁铝合金的强度高,机械性能好。有“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