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
古诗比较阅读《古离别》《柳枝词》参考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的两首诗。课外古诗词阅读 -阅读答案 2012 年中考语文试卷汇编。课外古诗词阅读原题及答案 1、 (2012 浙江衢州 ) 三、古诗文阅读 (20 分 ) 城东早春 (唐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诗。
古诗词阅读Tag内容描述:<p>1、古诗瀑布阅读答案 古诗瀑布阅读答案 瀑布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庚溪诗话载:“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黄檗禅师同行,因观瀑布。黄檗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曰:当为续成之。黄蘖云: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宣宗续云: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其后宣宗竟践位,志先见于此诗矣。” 15、这首诗对瀑布作了人格化的描写,能体现这种拟人写法的词语有和等。( 2 分) 16、“联句”是古代作诗的 方式之一,即由两人(或多人)共作而成,所。</p><p>2、古诗比较阅读古离别柳枝词参考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古离别 (唐)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毵毵( sn):柳叶纷披下垂貌。不那:通“不奈”,即无奈。 两首诗都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在表现手法上各自有什么突出特点? 参考答案: 17古诗鉴赏( 8 分) 【答案】思想感情:两首诗都抒发了离情别 绪。( 2 分)表现手法:韦诗:晴烟漠漠,杨柳毵毵,日丽风和,。</p><p>3、古诗阅读渡湘江参考答案 古诗阅读渡湘江参考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 8有人说“独怜京国人南窜”一句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此说 ?请说明理由。( 5 分) 9杜甫有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就表现手法而言,本诗有一句与其相同。请指出来并作简要赏析。( 6 分) 8( 5 分)同意。从结构上说,该句起了承上启下 (过渡)的作用。( 2 分)前两句,忆昔游。</p><p>4、古诗阅读行舟忆永和兄弟参考答案 古诗阅读行舟忆永和兄弟参考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6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行舟忆永和兄弟 (宋)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注。 注: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之句。 ( 1)颔联写到“天寒有日云犹冻”,其中“冻”字的使用有何妙处 ?( 3 分) ( 2)诗歌的尾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3 分) 参考答案。</p><p>5、2012 年中考语文试卷汇编:课外古诗词阅读 -阅读答案 2012 年中考语文试卷汇编:课外古诗词阅读 -阅读答案 2012 年中考语文试卷汇编:课外古诗词阅读原题及答案 1、 (2012 浙江衢州 ) 三、古诗文阅读 (20 分 ) 城东早春 (唐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这里代指长安。 1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 (2 分 ) 16.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 ?(2 分 ) 2(2012 浙江丽水 ) 三、古诗文阅读 (20 分 ) (一 )(4 分 )。</p><p>6、1而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 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 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 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5)思 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 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1)连词,表并列。(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 进一层的意思。(3)连词,表假设。(4)代词,通“尔”。你, 你的。(50)连词,表转。</p><p>7、诗词阅读赏析,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鹤。</p><p>8、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上传: 陈菲 更新时间:2012-5-21 20:15:02古诗词赏析专题训练(一)、浣溪沙 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以声衬静,更显静谧。c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d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p><p>9、课外古诗词阅读(一)山水田园内容特色:山水田园是以山水景观、田园美景和田家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这类诗多长于写景,诗境优美,风格恬淡,语言清丽。常用意象:【田园类】炊烟、桑麻、桑竹、桃李、麦苗、豆苗、菊花、藕花、小桥、流水、渔船、浣女、采莲、鸡、犬、牛、羊、猪、禽雀、蚕等。【山水类】野径、古木、柴门、空林、空山、白鹤、白云、古寺、樵夫等。常见情感:钟爱自然,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对官场和俗世的厌倦,对自由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宁静淡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表达对祖国。</p><p>10、三十一、己亥杂诗(遵义6年未考)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第一句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天涯”来烘托映衬“离愁”。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离别的愁绪和归乡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辅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两句诗人以“落红”自喻,表明自己还想为社会尽点责任,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正如凋谢的花朵融入春泥更能护育鲜花。诗人以。</p><p>11、古诗词阅读,中考复习专题,近几年临沂中考古诗词赏析一览表,望岳 杜甫,2015年临沂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鉴赏评价: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什么?,2013年.临沂: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9.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2分) 10.“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2分),【参考示例】 9.(2分)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近。</p><p>12、专题一 古诗词阅读,考点一 重点词句赏析 考点二 体会思想感情 考点三 分析表达技巧 考点四 感知诗歌画面和形象,常考考点及方法指导,考点一 重点词句赏析,考点解读,诗歌的语言准确、凝练、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运用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富于感染力;讲究押韵,富于节奏感。考查诗歌语言最常见的题型是斟酌字词和赏析句子。本考点一般的考查方式是:赏析诗句中某个字的表达效果,某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请赏析诗歌的某句。,常考考点及方法指导,例1: 请分析“绿柳才黄半未匀”中“才”“半”妙在何处。(2分),【解析。</p><p>13、专项提分卷(一)古诗词阅读(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作者通过所观之景,表现了大海的辽阔壮观和生命活力;接着又通过所想之境,表现了大海的博大胸怀。(2分)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A首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显示出“君临天下”的威严气势。B“秋风萧瑟”为全诗平添了一份肃杀之气,吻合曹操“奸雄”的形象。C全诗采。</p><p>14、古诗词阅读,中考专题复习,考点说明,根据古诗的内容或主题来分,可以分为:田园、山水、咏物、思乡、送别、爱国、边塞、闺怨等若干主题。,(2011.江西省),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问题。(4分)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 句子。(2分) 2.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2分),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诗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写出云、鸟的自由无碍。</p><p>15、古诗词阅读,意象意境 艺术特色 思想感情,意象意境,教学目标:理解、加深并掌握古诗词阅读所用到的意象意境方法。 学会找出诗词的意象,悟出诗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用合适的方法数诗词意象悟诗词意境。,第一讲 张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古之诗韵 古诗词意象意境,猜一猜,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门泊东吴万里船,窗含西岭千秋雪,绝句,绝句: 古诗体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两个黄莺在颜色青翠的柳树上鸣叫着。(这是诗人在屋里平视近景看到的画面:鹂鸣翠柳),一行白鹭飞向蔚蓝的晴空。(这是诗人。</p><p>16、关于古诗文教学与应试的几点思考,第一:准确地背诵古诗文 第二:准确翻译古诗文 第三:准确地把握古诗文内容,成功的古诗文教学要实现三个“准确”,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阅读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建议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惚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08中招语文古诗文阅读试题分类一: 考查基础知识:字、词、句的理解,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p><p>17、古诗词阅读专项复习,赣县二中,真 题 例 析,真题例析,方法总结,一、 2014江西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78题。(4分)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春光好。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7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 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 的美。</p><p>18、2007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详解 第四部分:古诗文 古诗词阅读 对比鉴赏 刘海燕 【2007重庆】1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p><p>19、专题10理解诗歌意象 感受诗人情感 真题典例 专题10 理解诗歌意象 感受诗人情感 马致远 专题10 理解诗歌意象 感受诗人情感 C 专题10 理解诗歌意象 感受诗人情感 常考题型 专题10 理解诗歌意象 感受诗人情感 方法总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