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后限时集训(二)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1 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权力。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Tag内容描述:<p>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高考目标定位】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点搜索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军机处的设立【基础知识梳理】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朝郡国并行制: 情况:地方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形成郡国并行制; 危害。</p><p>2、课后限时集训(二)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北京海淀一模)史书记载:汉武帝初年“严助、朱买臣皆侍中,贵幸用事,始与闻朝政。厥后,卫青、霍去病、霍光皆由侍中进,而权势出宰相右矣。”这说明汉武帝时()A内侍干政,威胁皇权B崇尚黄老,清静无为C倚重近臣,削弱相权 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C题干信息反映了汉武帝倚重近臣,削弱相权,与威胁皇权和黄老无关,材料更多地涉及对近臣的倚重,C项符合题意。2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p><p>3、课时限时训练,高考三大能力培养,高考主题知识串讲,学科两大素养讲练,三公九卿,尚书台,内朝,审议,行政效率,中书省,军事,皇帝,中书省,监察,刺史,郡国并行,中书省,宣政院,明清,世官制,门第高下,考试,隋炀帝,明经,文化素质,丞相,殿阁大学士,明成祖,内阁制度,内侍机构,军机大臣,皇帝。</p><p>4、课后限时集训(二)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济宁模拟)下表为汉代政治家提出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体现出的共同的治国策略是()时期政治家主张汉文帝时期贾谊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所指,莫不制从汉景帝时期晁错昔高帝初定天下大封同姓分天下半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p><p>5、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1 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从三公九卿到二府制1汉代(1)西汉初年:三公九卿制。西汉王朝,基本上沿袭秦制,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2)汉武帝时:内朝和外朝。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权力,开始重用宫廷内的尚书及一些侍从人员,逐渐形成内朝。设在宫廷外的官府机构变成了外朝。(3)东汉时:光武帝正式设置尚书台,由尚书执掌朝政,三公虽然继续存在,但也逐渐成为虚衔。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职责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历史意义既可集思广。</p><p>6、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 江苏版 每课一练 二 第一单元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45分钟 100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 共60分 1 2013扬州调研 图一和图二反映我国西汉时期与元朝分别实行的。</p><p>7、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 共60分 1 汉书 载 偃说上曰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 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 上以德施 实分其国 不削而稍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这一记载反映出汉初统。</p><p>8、课时作业 二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2开封模拟 贾谊治安策一 载 欲天下之治安 莫若。</p><p>9、课时作业 二十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时间 45分钟 分数 100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954年 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 工人们干劲十足 他们。</p><p>10、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 郡国并行制 1 汉初 并存 导致出现了王国问题 2 武帝 在景帝平定 七国之乱 的基础上 颁布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郡县 封国 推恩令 2 三省六部制 1 魏晋南北朝 握。</p><p>11、一 中国古代三大地方政治制度的比较与认识1 不同点 2 相同点 1 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2 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3 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对三大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1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 主要反映了。</p><p>12、课时训练2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 共60分 1 李清川等在 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 一文中指出 武帝 指汉武帝 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 武帝。</p><p>13、课后限时集训 二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时间 40分钟 分值 85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4分 共48分 1 2019莆田质检 汉初 刘邦以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国为基础分封诸王 九个同姓王和长沙王吴芮的封地 约相当于关东六国故地 中央管辖的十五个郡主要在关中地区 大致相当于秦国范围 这反映了汉初郡国并行制 A 迅速形成地方割据 B 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C 实现中央垂直管理 D 尊重各。</p><p>14、1.(2010江苏)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时有叛国而无叛郡”并联系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可知,B项符合题意;秦朝废分封行郡县,A项不符合题意;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C项不符合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