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
电化学原理、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热点1。选矿4化学反应原理、各章知识结构、目录、绪论第一章化学反应和能量第二章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章知识结构、1、3、反应热焓变化。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化学反应原理Tag内容描述:<p>1、高三、一轮复习专题练习-化学反应原理一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B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Cl mol H2SO4与 l 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D1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p><p>2、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焓变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有能量的变化。,思考:,1、你所。</p><p>3、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一)化学反应与能量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或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如2Na+ C122NaCl(有电子得失)、H2+ C122HCl(有电子对偏移)等反应均属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在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根。</p><p>4、2020/4/27,.,1,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1课时,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2020/4/27,.,2,思考:为什么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通常可不表明反应条件?,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效应数值相等,符号相反。“+”不能省去。,(1)已知石墨的燃烧热:H=-393.5kJ/mol1.写出石墨的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二氧化碳转化为石墨和氧气的热化。</p><p>5、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反应热与焓变:H=H-H 2、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 3、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 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4、常见的吸热、放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燃烧反应 多数的化合反应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多数的分解反应 2NH4cl+Ba28H2o=Bacl2+2NH3+10H2o c+H2o co+H2 co2+c2co 5、反应条件与吸热、放热的关系:反应是吸热还是放 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取决与反应物和产物 具。</p><p>6、第 1 页 共 67 页 新人教版选修(4)全册教案 绪言 一学习目标:1 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 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 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 子 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 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 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 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p><p>7、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14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反应热 焓变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2、符号:H3、单位:kJmol-14、规定:吸热反应:H 0 或者值为“+”,放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燃料的燃烧 C+CO2 , H2+CuO酸碱中和反应 C+H2O金属与酸 Ba(OH)2.8H2O+NH4Cl大多数化合反应 CaCO3高温分解大多数分解反应小结:1、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2、反应。</p><p>8、新课标人教版高二化学上学期化学反应原理阶段质量检测 第一卷 本作业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N:14 P:31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6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1. 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 ( )A反应物的状态。</p><p>9、化学反应原理2 化学反应原理是在学完化学必修1,必修2后的一个选修模块,供侧理学生选学.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知识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三个专题。“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包括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以及化学对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贡献等内容。“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研究化学反应发生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所遵循的规律及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等。“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研究化学平衡原理的一些应用,。</p><p>10、高二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阶段教学分析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阶段教学分析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一、本专题的地位高中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部分,由于是学习较系统的无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知识内容本身抽象复杂,知识要求高和理论性强等特点,历来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它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能促进学生的化学反应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能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通过探究活动和专题研究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本专题继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p><p>11、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阶段教学分析专题3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金坛市第一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一 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单元重点】1 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及pH的有关计算2 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的方法3 酸碱中和滴定操作及误差分析【单元难点】1.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及pH的有关计算2.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及指示剂的选择二 课时分配溶液的酸碱性(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2课时)三 单元教学建议(一)溶液的酸碱性教学建议“溶液的酸碱性”的教学可以从水的电离平衡出发,通过条件的改变,电离平衡发生变化,从而引入溶液的酸碱性的学。</p><p>12、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阶段教学分析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阶段教学分析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一、本专题的地位高中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部分,由于是学习较系统的无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知识内容本身抽象复杂,知识要求高和理论性强等特点,历来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它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能促进学生的化学反应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能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通过探究活动和专题研究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本专题继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p><p>13、针对性训练1、在密团容器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了2/3mol CO2(反应为CO+H2O(g) CO2+H2),当其他条件不变,充入的水蒸气改变为2mol时,平衡时生成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0.5mol B0.95mol C1mol D2/3mol2、2NO2(g) N2O4(g);H0实验条件现象(颜色深浅变化)现象变化的原因增大压强红棕色减小压强红棕色思考:向2NO2(g) N2O4(g)平衡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也能使总压增大,这种改变是否能引起平衡的移动?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 = O。</p><p>14、目录(人教版)绪言2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2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2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8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2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8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18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1第三节 化学平衡26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57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62第一节 电离平衡62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69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77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98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50第一节 原电池106第二节 化学电源109第三节 电解池114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123教 案课题:绪言 授课班级课 时1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p><p>15、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电解原理的应用(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解析】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熔融的Al2O3制Al时,若用Fe作阳极,会发生Fe2e=Fe2,Fe。</p><p>16、一、焓变、反应热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H为“”,吸热反应的H为“+”。特别提醒:(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的H为“”或H0 ;吸热反应的H为“+”或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p><p>17、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反应热与焓变:H=H(产物)-H(反应物)反应物产物反应过程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H02、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能量反应物反应过程反应物的总能量产物生成物的总能量H<03、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4、常见的吸热、放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燃烧反应 多数的化合反应 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 2NH4Cl(s)+Ba(OH)28H2O(s)=BaCl2+2NH3+10H2O C(s)+ H2O(g) CO+H2 CO2+ C2 CO5、反应条件与吸热、放。</p><p>18、外装订线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2H2(g)O2(g) = 2H2O(g) H= -483.6 kJmol1,则H2燃烧热为241.8 kJmol1B原子弹爆炸是放热反应C若C(石墨,s) = C(金刚石,s) H0,则石墨能量低且键能小D由BaSO4(s) + 4C(s) = 4CO(g) + BaS(s) H1 = +571.2kJmol1 BaSO4(s) + 2C(s) = 2CO2(g) + BaS(s) H2 = +226.2kJmol1 可得反应C(s) + CO2(g) = 2CO(g) 的H = +172.5kJmol12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 A+BX (H0) XC(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p><p>19、高三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大题专项训练1(14分)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是工业制取硫酸的重要原料,其燃烧产物为SO2和Fe2O3。(1)已知1g FeS2完全燃烧放出7.1kJ热量,FeS2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0.050molSO2(g)和0.030molO2(g)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SO3)0.040mol/L。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SO2的平衡转化率。(3)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欲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反应速率加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