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三首
李商隐诗三首 教学目标 1 了解掌握李商隐的生平 诗歌感叹身世忧时悯乱 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气氛 2 体味李商隐无题诗 政治诗的艺术特点 3 感悟作品意境 了解有关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 体味李商隐无题诗 政治诗的艺术特点 教。
李商隐诗三首Tag内容描述:<p>1、李商隐诗三首,李商隐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少既有才华,早年受知于令狐楚,又得令狐父子之援举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并娶其女为妻。但当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郁郁而不得志,困顿凄凉,聊到终身,终年四十六岁。,李商隐,字_____,号______,今河南人。诗与__。</p><p>2、李商隐诗三首,作者介绍,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早年受知于权臣令狐楚,令狐楚爱(牛党)其才,署为巡官。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二年后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得王茂元(李党)赏识,娶其女。当时牛李二党相争激烈,牛党认为李商隐背恩无行,一直对其排斥打击,这使得他一生沉沦下僚,抑郁不得意。此后还郑州故里,46岁就因病去世。,李商隐工骈文和近体诗,尤擅长七律。与。</p><p>3、9李商隐诗三首,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赏析】首联闻蝉鸣而起兴。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徒劳的,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接着,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p><p>4、9李商隐诗三首夕阳楼李商隐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内容赏析】此诗大约作于大和九年秋。据自注可知,萧澣正在遂州。夕阳楼是萧澣在郑州做刺史时所建。商隐昔曾投靠萧澣,有知遇之谊。商隐此时在荥阳,闻知交远谪,而独上夕阳楼,抚今追昔,乃有孤鸿零落、前程未卜之叹。故虽有花明柳暗之景,却无秋高气爽之情,唯觉愁情绕天。诗以“孤鸿”喻自己,以“孤鸿”的形单影只表达出自己的孤独寂寞;以“孤鸿”的不知身世喻自己的前程未卜。无题二首(其一) 常识速览“无题诗”圣手李商隐李商隐(81385。</p><p>5、李商隐诗三首,李商隐诗三首,李商隐诗三首,李商隐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少既有才华,早年受知于令狐楚,又得令狐父子之援举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并娶其女为妻。但当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郁郁而不得志,困顿凄凉,聊到终身,终年四十六岁。,李商隐诗三首,李商隐,字__。</p><p>6、李商隐诗三首赏牡丹,李 商 隐 简介,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是晚唐骈文的代表作家。其骈文属对工整,用事精切,疏密相间,气韵自然。他的无题诗很有名,都有很美的意境。,刘 禹 锡 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 刘禹锡讲究书本上的古老出典,同时又对口头文学的民间歌谣发生了新鲜事物感。他不。</p><p>7、李商隐诗三首,无题,李 商 隐 简介,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是晚唐骈文的代表作家。其骈文属对工整,用事精切,疏密相间,气韵自然。他的无题诗很有名,都有很美的意境。,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赏析品味,昨夜,天上闪烁着星辰,地上阵阵微风,在画楼之西,桂堂之东,咱们二人会面。 我恨身上没有彩凤一样的双翼,能随时飞到你身边,幸好,你我的心(象神异。</p><p>8、第9课李商隐诗三首学习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思想意识。2.掌握三首诗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点。3.了解李商隐的艺术成就及创作风格。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这两句说,相见不容易,别离也不容易,何况又遇上春末花残时节?丝:与“思”谐音。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比喻对所爱者至死不渝的思念和无穷无尽的别恨。蜡炬:蜡烛。蜡烛燃烧时烛脂流溢如泪,称“蜡泪”,常用以象征别恨。镜:名词用作动词,对镜的意思。。</p><p>9、第9课李商隐诗三首学习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思想意识。2.掌握三首诗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点。3.了解李商隐的艺术成就及创作风格。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这两句说,相见不容易,别离也不容易,何况又遇上春末花残时节?丝:与“思”谐音。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比喻对所爱者至死不渝的思念和无穷无尽的别恨。蜡炬:蜡烛。蜡烛燃烧时烛脂流溢如泪,称“蜡泪”,常用以象征别恨。镜:名词用作动词,对镜的意思。。</p><p>10、李商隐诗三首,作者介绍,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早年受知于权臣令狐楚,令狐楚爱(牛党)其才,署为巡官。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二年后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得王茂元(李党)赏识,娶其女。当时牛李二党相争激烈,牛党认为李商隐背恩无行,一直对其排斥打击,这使得他一生沉沦下僚,抑郁不得意。此后还郑州故里,46岁就因病去世。,李商隐工骈文和近体诗,尤擅长七律。与。</p><p>11、第9课 李商隐诗三首 学习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思想意识。2.掌握三首诗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点。3.了解李商隐的艺术成就及创作风格。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p><p>12、9 李商隐诗三首 不知是风雨如晦的晚唐成就了你/还是你成就了唐诗最后的辉煌/那是一个历史的黄昏/风撩起/你的衣襟/已有些凉意/许多的路弹向远方/许多的花事断无消息/一叶小小的扁舟/真的能回转天地于倒悬吗/眼前孤独。</p><p>13、李商隐诗三首,1,李商隐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少既有才华,早年受知于令狐楚,又得令狐父子之援举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并娶其女为妻。但当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郁郁而不得志,困顿凄凉,聊到终身,终年四十六岁。,2,李商隐,字_____,号______,今河南。</p><p>14、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积累识记,李商隐诗三首,李商隐,字_____,号______,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