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认识练习题。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2)A卷D卷。第一单元负数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四单元比例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0.4这样的数叫做负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六年级数学下册Tag内容描述:<p>1、成反比例的量,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过程,发现规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2.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复习,1.下表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购买练习本的本数和总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与每本练习本的单价有下面的关系:,总价,购买练习本的本数,每本练习本的单价(一定),已知每本练习本的单价一定。</p><p>2、圆锥的体积,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探索与发现,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探索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在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初步了解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复习:,口算下列圆柱的体积。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6厘。</p><p>3、反比例的意义,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反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能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的量的实例,并与同学进行交流。3.情感与态度目标:对现实生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事物有好奇心,在判断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12,10,亮亮、红红、聪聪和丫丫各看完一本安徒生童话选(1)表格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2)通过表格。</p><p>4、中位数与众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况和实例,让同学们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值。2.能在具体的实例中,解释中位数和众数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感受中位数和众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增强同学们的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上海某软件科技公司招聘市场销售总监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有丰富的市场营销经历,有。</p><p>5、圆柱的体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通过切割圆柱体,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同学们渗透转化思想。2通过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同学们的分析推理能力。3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求出下面圆柱的体积。</p><p>6、2019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毕业试卷三套汇编十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毕业试卷一含答案一、请你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4分)1.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到2000年3月止,我国总人口数为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万,写作_____________人.省略后面的尾数约为________亿人.2.每件上衣a元,每条裤子b元,3a+2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题3.把0.66,66.6,0.67,填在下面的不等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明要从合肥到杭州去看望奶奶,乘火车约12小时,小明从6月1日晚19:00乘火车从合肥出发,___________。</p><p>7、16( ) 20142015 学年度下学期 数 学 试 卷 一、选择题(共 5 分) 1、加工一批零件,经检验有 100 个合格,不合格的有 25 个,这批 零件的合格率是( ) A、75% B、 80% C、100% 2、甲数比乙数多 25%,则乙数是甲数的( ) A、75% B、80% C、125% 3、把 5kg 糖放入 95kg 水中,糖水中的含糖率是( ) A、5% B、4.8% C、15% 4、工程队计划修一段长 50km 的公路,已经修了 35km,还剩( )没修 A、70% B、75% C、30% 5、做一个圆柱形油桶,至少要用多少铁皮是求它的( ) A表面积 B侧面积 C体积 二、判断。正确的请在请在答题卡上打“” 。</p><p>8、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一) 学 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等级 _________ 一、我会填。 1八亿九千零五万写作( ) ,把它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是 ( )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 2.( )15 1.2( )( )%( ) (小数) 45 3. 千克芝麻可以榨油 千克,1 千克芝麻可以榨油( )千克。每榨 1 56 38 千克油需要芝麻( )千克。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 121,如果将三角形按角分类,这 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5. 如左图所示,把底面周长 18.84 厘米、高 10 厘米的 圆柱切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p><p>9、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周数学学习周记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周数学学习周记(张山) 我们快毕业了,学习也进入了白热化。上次我们复习了数与代 数。这次我们就复习式与方程。式子有几个要点:含有未知数的等 式叫做方程。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0 不能做除数。虽然我以前学 过可我还是错了题。就有一道题让我丢了脸,刘翔的 110 米栏成绩 约 13()应该是秒,可我填的分钟,这个题让我终身难忘,我一定 记住这道题。另一道题就是说明了我的单位进率还不行 2050 米=( )km()m,米和千米的进率是 1000,可我想的是 100。所以这道题 都错了。通过。</p><p>10、2014-2015 年下学期六年级数学期中考 查试卷 一、填空。 (每空 1分,共 21分) 1、 在下面的里填入“” 、 “”或“” 。X k B 1 . c o m 514 47 58 47 2、 ( )20= =80%=20( )=( )(填小数) )( 3、如果 a6b8,那么 a:b( ):( ) 。 4、图上 8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24千米,这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 5、 把一根圆柱形木料截成 3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 45.12平方厘米, 这根木料的底面积是____________平方厘米。 w W w .x K b 1.c o M 6、 ab=c,当 a一定时 b和 c成 比例; 7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 18,一个外项是 5。</p><p>11、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15 分) 1.在数轴上,所有的( )数都在 0 的左边,所有的( )数都在 0 的右边,即所有的 正数都比所有的负数( ) 2.( )和( )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3.青海湖高于海平面 3193m,记作( )m,死海低于海平面 392m,记作( ) m。 4.如果把存入 2000 元记作+2000,那么支出 500 元记作( ) 5.如果-2 表示比 70 小 2 的数,那么 0 表示的数是( ) ,9 表示的数是( ) ,+6 表示的数是( ) 6.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 126,记作(),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 150,记作( ) 7、0 。</p><p>12、基础训练 2 填空题,共 20 分,每空 1 分 1、1.02 公顷=( )平方米 707 毫升=( )升 4.08 米=( )米( )厘米 1 时 45 分=( )时 2、(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如果向东走 3 米计做+3,那么向 西走 2 米计做( )米。 3、 =0.8=( : )=16( )=( )%=( )折 ( )( ) 4、写出两个比值是 的比,再组成比例是( )。 13 如果 a4=b5,那么 a:b= ( ):( )。 5、一个商品打八五折出售,降价了( )%。 6、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 )比例,圆的半径和周长成 ( )比例,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 ) 比例。 7、 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 6cm,高。</p><p>13、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命题反馈 本次数学试题共有六道大题,此次试题就总体而言,既考查了学 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题容量,难 易适中,覆盖了本册前 6 个单元的内容,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 强, 强调了数学的适应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 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下面谈一下自 己对本次命题的认识: 、 填空题:此题共有 14 小题,比 较全面地考 查了学生容易产生混 淆或产生错误的相关、相近、相似的问题。但有些学生认识不够 清楚,造成失分。第 3 小题和第 。</p><p>14、第 1 页 共 5 页 请认真解答,努力取得好成绩 !书写 4 分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综合) 成绩 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 6.8 立方米=( )立方分米 600 毫升=( )升 4.8 米( )米( )厘米 5 时 15 分( )时 2 (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下 3 0C 记作( ) 0C。 3 在里填上、或。 5 1 2.5 2.4 2.4 52 2143 4 =0.375=( ):( )=6( )=( )%。2 5 写出两个比值是 3 的比,再组成比例是( ) 。 如果 a4b6,那么 a :b( ):( ) 。 6 在一幅地图上标有右图所示,把它写成数值比。</p><p>15、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人教版2019年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六一、想一想,填一填。(21分)0 8 16 24 ( )40 ( )( )641、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2、3、1只6条腿,3只( )条腿,6只( )条腿。4、1米-20厘米=( )厘米 20米+16米=( )米5、82比9多( ),9的5倍是( )。6、一个因数是7,一个因数是6,积是( )。7、3和7相乘得( ),所用的乘法口诀是( )。8、一个角有( )个顶点,有( )条边。9。</p><p>16、六年级下数学复习资料 导语:在考试之前做好每一个资料的复习是非常重要 的。 (一)整数 1. 正整数、零与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 既不是正数也 不是负数。 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叫做自然数。一个 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 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由 若干个“1”组成,所以“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自然 数不仅表示事物的多少,还表示事物的次序。 4、 “0”的含义: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但 并不是说“0”只表示没有物体,它还有。</p><p>17、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设计 1、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 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3、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 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1、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尺,知道比例尺表示的是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按一定的比把实际距离进行 放大或缩小。请同学们观察教科书 P55 的图。 2、说说图中反映的的是什么现象?哪些是将。</p><p>18、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案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 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1出示图景:看下面的图片,你们能说一说,图中反 映的是什么现象?哪些是将物体放大?哪些是将物体缩小?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谈话导入:生活中存在许多放 大与缩小的现象,现在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出示例 4:按 2:1 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组。</p><p>19、六年级下学期计划数学 六年级下学期计划数学一 一、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 计,比例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其中还 安排了“球”和“扇形统计图”作为选学内容。本册教材 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 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 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 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 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 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p><p>20、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答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答案 一、填空:(一、填空:(20 分)分) 1、在 0.36、2、+3.5、 、0、1.2、 、2 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0、2 3 1 2 5 ) ,正数有(0.36、+3.5、 、2 ) ,负数有(2、1.2、 ) ,其中最大数的 3 1 2 5 是( +3.5 ) ,最小的数是(2 ) 。 2、一圆柱的底面周长是 12.56 厘米,高是 5 厘米,则底面积为(12.56 平方厘 米) ,侧面积是( 62.8 )平方厘米,体积是( 62.8 立方厘米 ) 。 3、一圆锥的体积是 6.28 立方分米,高为 3.14 分米,则圆锥的底面积是( 6 平方分米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