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编号:1273270]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1、学习本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学习目标。学习本课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学习文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三、引导学生学会用美的语言来表现秋天的美。单元学习目标。十二章》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2、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Tag内容描述:<p>1、精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共5套第三单元测试卷(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3分)A攒成(zn)倜傥诅咒(z)人声鼎沸B笃志(d) 鉴赏倘若(shng) 浑为一谈C惭愧(ku) 曲肱蝉蜕(tu) 废寝忘食D秕谷(b) 浸满模仿(m。</p><p>2、1 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人要抓住特点 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人要抓住特点 学案设计学案设计 学习目 标 1学会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2.初步掌握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学习重 点 学会观察人物特点 学习方 法 思考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课堂训练法 一、独学: 猜猜他是谁? 通过展示学生喜闻乐见的名著片段,激起学习兴趣,师生共同分析: 我们为什么这么轻易的猜出任务,引出作者抓住任务鲜明的特征,写出人物个性。 但是反映到同学们的作文中却几乎是一描写小孩肖像,就用“像苹果一样红”来形 容脸,就用“小酒窝”来标明特征,。</p><p>3、1 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来写景的方法。 2、领会文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 3、通过朗读揣摩,品味文章生动的写景语言。 4、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景物的写法;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运用形象化语言抓住景物特征描绘美景的方法写片断作文。 一、检查积累一、检查积累 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画面?你能借用古人描写冬天的诗句来描 绘吗? 一提起冬。</p><p>4、1 10.10.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的人 一、基础知识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绽开(zhn) 搓捻(ni) 疲倦(p) 小心冀冀(y) B惭槐(ku) 觅食(m) 繁衍(yn) 花团锦簇(c) C预兆(zho) 迁徙(x) 企盼(q) 落英缤纷(bn) D穿梭(su) 煎熬(o) 冥思(mng) 不可明状(mng)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率,把它率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 错字: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 一阵陈寂之后,树叶哗啦啦齐声作响,强风似乎要将大树连根拨起。 错字。</p><p>5、1 七年级上学期诗歌阅读题七年级上学期诗歌阅读题 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阅读题阅读题 阅读诗歌,完成习题。 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_________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_________诗,内容上属_________之作。 2解释加点词语。 次北固山下 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路青山下 客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 乡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依次每。</p><p>6、1 9.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菜 q( ) 皂 ji( )树 斑 mo( ) 急 zo( ) 和 i( ) 蝉 tu( ) 确凿( ) 脑髓( ) 倜傥( ) 2.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 )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 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 3.文学常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 ,作者原名 。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p><p>7、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鸟儿将cho 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cu 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h 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o 亮地响着。2 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写在横线上。(3分)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 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 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p><p>8、1 写春的诗句写春的诗句 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1、春风又绿江。</p><p>9、1 春春 课题课型课时使用者上课时间 春预习展示二课时 学 习 目 标 1、积累文中部分字词。 2、反复朗读,试有感情朗读展示。 3、感知内容,理清思路。 4、体会主题 教学 重点 1、反复朗读,试有感情朗读展示。2、感知内容,理清思路。 教学 难点 1、感知内容,理清思路。 2、体会主题 第 1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古人笔下描写春天的诗句吗?(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朱自清写春的精美 散文。 二、作者链接 朱自清(19891948 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 家、诗人、学者。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 、 匆匆 、 背影 。</p><p>10、1 第三单元补偿题第三单元补偿题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 1、仔细读下面的语段,正确书写汉字(4 分) 记得窃读记最后有一句话“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我也是一 个像林海音一样酷爱读书的孩子,自然我也成了图书馆和书店的常客。有一次,我发现了一本畅 xio 书,迫不及待地跑到书店,老板风趣地对我说:欢迎 l 临指导!我顾不得跟 他搭话,一头一头砸进书海,贪 ln 地吸收精神的营养。此时我的心情就像叫天子(云 雀)直窜到云 xio 里去那么惬意!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p><p>11、1 12.12.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 一、基础知识 1.解释句中的加点字词: 学而时习之( ) 有朋自远方来( ) 人不知而不愠( ) ( ) 不亦君子乎( ) 吾日三省吾身(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2. 解释下列通假字。 不亦说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3.文学常识: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 并称“四书” 。 二、语言运用 4. 根据文章的思路,排列下面的句子的顺序。 A、深情地回忆莫泊桑的文学生涯,对其文学天才予以热情礼赞。 B、充分肯定莫泊桑的光荣所在,预言并。</p><p>12、1 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来写景的方法。 2、领会文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 3、通过朗读揣摩,品味文章生动的写景语言。 4、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景物的写法;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运用形象化语言抓住景物特征描绘美景的方法写片断作文。 一、吟诵诗句,导入课文一、吟诵诗句,导入课文 同学们,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画面?你能借用古人描写冬。</p><p>13、1 秋天秋天 课题课型使用者上课时间个性化设计 秋天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学习重点:揣摩、品味优美的词语。 活动一: 基础 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肥硕(shu)栖息(q)乌桕 ( ji ) 梦寐( mi ) 清洌(li ) 枯涸( h ) 镰刀 ( lin ) 蟋蟀 (xshui) 寥阔(lioku ) 2、词语积累 丁丁 肥硕 栖息 寥阔 枯涸 清洌 幽谷 3 3、文学常识、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预言 ,作者 何其芳 ,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 家。 活动二 朗读 诗歌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 ,体会诗歌的。</p><p>14、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第10课论语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内容。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语,了解文章内容。预习: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6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殆: ) (4)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 )(6)其恕乎,己所不欲。</p><p>15、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12课论语十二章【学习目标】1.掌握孔子及论语的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实词“说”、“温”“吾”“省”等;文言虚词“而”“其”“之”等。2.背诵、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勤学好问、永不满足的学习态度,借鉴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重点】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学。</p><p>16、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测试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语文知识的积累运用(29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8分)应和 ( ) 肥硕 ( ) 枯涸( ) 栖息( )Zh蓄( ) 酝ning( ) 匍f( ) 梦mi( )2. 按要求填空(12分)(1)商女不知亡国恨, 。(2) ,却话巴山夜雨时。(3)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4)草野在蟋蟀声中更辽阔了, 。(5)天净沙秋思画龙点睛地将景中之意达到高潮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____ ____。</p><p>17、第三单元 本单元教学大纲教学导航【主题分析】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这一切都值得即将告别童年的同学们好好体会领悟。每个人都从成长中走来,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但每个人的经历并不相同,因而拥有不同的成长体验,本单元的课文给正漫步在成长道路上的我们以莫大的鼓舞、激励、启迪和警示。【教学目标】1. 了解本单元的几位作家,积累有关文学常识。2. 准确读写本单元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义,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3. 。</p><p>18、2016年秋改版最新修订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9-12课)教学课时计划(教案)学校 班级 级( )学科 语文 教师 课题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间 年 月 日课堂教学目标知 识 点学 习 水 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1、积累字词;了解鲁迅及朝花夕拾2、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境的写法;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3、学习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精神思想教育内容学习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精神教学重点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教学难点从整体与。</p><p>19、第三单元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选出加点宇注音有误的一项()A、酝酿(yn)山岚(ln)B黄晕(yn)榛树(zhn)C、贮蓄(zh)静默(m)D应和(h)穹苍(qing)2选出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A、澄清潦亮名副其实海底隧道B烘托空灵束手无策呼朋引伴C酝酿宛转花枝招展抖擞精神D肌肤水藻繁花嫩叶柳暗花明3选出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山麓:山脚。B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C、响晴:(天空)晴朗无云。D舒活:舒服地活动。4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拟人、排比)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p>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相关PPT文档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