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
导出课题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提出问题1蜡烛有哪些性质2蜡烛燃烧前后发生什么变化生成物是什么怎样检验3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研究1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Tag内容描述:<p>1、原子的结构导学目标1、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2、计算相对原子质量,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学习重点建立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习难点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教 学 过 程环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对策备习知识性准备:质量的概念。物质性准备:多媒体课件。技能性准备:简单计算的能力。复习提出问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物理变化?2、举例说明什么是化学变化?引导学生回顾物质的变化的相关知识。积极思考,并回答提出的问题,可质疑。学生对。</p><p>2、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习题答案第10页: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例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是物理变化;木柴燃烧、铁的生锈是化学变化。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铜绿生成。(3)纸张燃烧。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4)瓷碗破碎。答:是物。</p><p>3、1.3“走进化学实验室”竞赛辅导题一、选择题1.同学们在做实验时发现,将镁条放入某CuCl2溶液中,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对于这一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探究方案进行讨论。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A.甲同学推测该气体可能是H2 ,并收集气体用点燃法检验。B.乙同学猜想该CuCl2溶液呈酸性,并用pH试纸检测。C.丙同学用锌粒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D.丁同学用镁粉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2.请你判断下面所列举的生活事实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是()(1)节日庆典燃放礼花;(2)汽车为人们交通提供便利条。</p><p>4、课 题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 (共2课时)课 型新 授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器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过程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情感态度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2.知。</p><p>5、第一二章点燃点燃化合反应为1 分解反应为2 1.4P+5O2 P2O5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1点燃点燃现象: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2.S+O2 SO2硫+氧气 二氧化硫 1点燃点燃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3Fe+2O2 Fe3O4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1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的固体点燃点燃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4.C+O2 CO2碳+氧气 二氧化碳 1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二氧化锰MnO2制取氧气5. 2H2O2 2H2O+O2 过氧化氢 水+。</p><p>6、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三)【学习目标】1能进行常用仪器的简单连接,知道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2掌握仪器的洗涤方法及洗净标准【活动方案】活动一、能进行常用仪器的简单连接1阅读课本P153,完成下列仪器连接方法:左手拿口径___的,右手拿口径___的,可以沾 (目的: )。2实验练习:使用所给仪器连接如图装置活动二、掌握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1阅读课本P40,完成气密性检查方法:先将______放入水中,再用_______握住试管外壁或用__________微热,导管口有______冒出后,移开_______或熄灭__________,若导管中水面_________,并形成一。</p><p>7、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第一讲:化学及化学实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1、板书设计: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 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3化学学习方法。(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2)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2、播放视频:人与化学视频,根据视频的内容进行讲解,并。</p><p>8、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绪 言【教学目的】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方法】实。</p><p>9、3第一讲:化学及化学实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1、板书设计: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 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3化学学习方法。(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2)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2、播放视频:人与化学视频,根据视频的内容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完成上述提问。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重点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难点1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p><p>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绪言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课题分析。</p><p>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绪 言【教学目的】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总结、应用【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用具】试管,。</p><p>12、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化学上册 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教案 新人教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知识要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分子之间存在间隔。物质呈三态变化的原因: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发生变化的缘故。“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减小也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原因。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说明:单个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此定义只适用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概念:。</p><p>13、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化学上册 2 我们周围的空气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重点: O2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题目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习目标1、记住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能说出氮气和稀有气体的重要用途及空气的污染物。2、能说出 O2的主要物理性质,结合木炭、铁丝等在O2中燃烧的现象,记住O2的化学性质,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掌握实验室制备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能用实验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知识检测:(北京密县)8截。</p><p>14、201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 知识巧学升华 一 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CaCO3 2HClCaCl2 H2CO3 碳酸不稳定 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H2CO3CO2 H2O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aCO3 2HClCaCl2 CO2 H2O 误区警示 不能选用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