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课题1 分子和原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物质构成的奥妙 课题1 分子和原子。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分子和原子是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
人教版九年级化Tag内容描述:<p>1、1 201520152016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卷九年级化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卷九年级化学 ( 测试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 分 ) 一、选择题:(本题有一、选择题:(本题有 111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22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p><p>2、1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新峪煤矿学校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新峪煤矿学校 2015-20162015-2016 学年九年级(上)月学年九年级(上)月 考化学试卷(考化学试卷(1212 月份)月份)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2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CaCO3+SiO2X+CO2,其中 X 的化学式是( ) ACaSiO4BCa2SiO3CCaSi2O3DCaSiO3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有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 B臭氧(O3)属于。</p><p>3、新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导学案一 溶解的过程【实验探究一】 什么是溶液?定义: 。特征: 、 、 。组成: :被溶解的物质:起溶解作用的物质溶液食盐水碘酒硫酸铜溶液汽水酒精溶液溶质溶剂【实验探究二】 物质溶解时温度的变化实验器材:烧杯 量筒 玻璃棒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 硝酸铵 蒸馏水实验步骤:1 测量水的温度,作好记录。2 两只小烧杯内盛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硝酸铵,分别向其中加入50ml相同温度的水,用玻璃棒搅拌,充分溶解后,分别测量其温度并作好记录。友情提示:注意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哦!【填写实验数据】水氢氧化钠溶。</p><p>4、14中学数理化网站 www.ShuLiHua.Net 精心打造一流新课标资料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A案)教学目标 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掌握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学习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与能力。重点和难点重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难点: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设计活动一 。</p><p>5、新旧教材的变动比较课题新教材页码旧教材页码内容变化绪言2(第三段)2(第三段)“发现和利用了火”变为“学会了使用火和简单工具”(对知识清单有影响)3(第二段)2(第三段)“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变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4(第一段)4(第一段)全变第一单元课题1实验实验实验(2)“胆矾”变为“硫酸铜晶体”,(3)的叙述有变化;加了方法引导;7(第一段)7(第一段)加了实验现象和分析88删去了“1.熔点和沸点”及“2.密度。</p><p>6、元 素,课 题 2,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 素 :,巩固练习二:,物质由元素组成,对于宏观概念, 用 “组成” 物质由分子和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对于微观概念, 用 “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水是由 和 组成。,氢元素,氧元素,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 B、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 C、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 D、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气,小华用凉开水养鱼,不久鱼全死了。下列哪个是合理的解释:,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 B、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 C、凉开水。</p><p>7、0.05,0.10,0.15,0.20,90,70,40,0,10,20,50,60,80,100,30,0.05,0.10,0.15,0.20,90,70,40,0,10,20,50,60,80,100,30,温度/,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1)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 (2)曲线上的点表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多少 (3)曲线的交点表示某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曲线却陡表示物质受温度影响越大,(4)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 硝酸钾等。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食盐。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5)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下方的。</p><p>8、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能够导电、 通电发彩光 化学性质 铁易生锈、食物易在夏天变质、氧气能供给呼吸、氧气能支持燃烧、汽油具有可燃性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 浊、稳定性,红磷过量(否则:小于 ) 气密性好(否则:小于 )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否则:小于 ) 提前在导管内注满水(否则:小于 ) 燃烧匙迅速伸入(否则:大于) 反应时止水夹加紧(否则:大于) 用其它可燃物行吗? (C+02=C02、硫等生成物为气体,压强增大),红磷燃烧(放入灯泡:耗氧气) 。</p><p>9、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思考:,在饭堂为什么能闻到饭菜的香味? 湿衣服掠一段时间后为什么变干了? 经过酱油厂为什么能闻到酱油味?,前人化学家的智慧:原子论和分子学说,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得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证实:,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一、分子的基本性质,性质1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但真实存在,湿衣服为什么能晾干?,思考:,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因此水受热后蒸发会加快,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湿。</p><p>10、3.1 分子和原子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 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2下列符号所表示的粒子中,能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Cl2 BCl CCl DClO33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A、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B、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C、化学变。</p><p>11、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2化学肥料 同步训练题1.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NO3BKNO3CKClDCa(H2PO4)2 2小明家的芹菜茎秆细弱,施钾肥可免其倒伏。他应施加的化肥是( ) AKOH BCa3(PO4)2 CK2CO3 DCO(NH2)2 3. 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 ANH4Cl与KCl观察外观 BNH4HCO3与KCl加水 CK2SO4与Ca3(PO4)2闻气味 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4. 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于(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料5一。</p><p>12、物质构成的奥妙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重点)1、 探究物质的构成(1) 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湿衣服能晾干,走过花圃能闻到花香,糖块放到水里会“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些现象让科学家提出了物质时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设想。(2) 探究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品红在水中逐渐扩散,最终液体颜色均一,由此可知,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笑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能运动。 (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观察到构成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甚至还能够移。</p><p>13、分子和原子教材解读一、 课标内容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3.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4.学习一些类比、模型等科学方法,培养抽象、想象、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二、 地位与作用九年级化学总共分上下两册,分子和原子是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化学课程标准对本课题的要求是: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所以本课题的内容是继前。</p><p>14、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与原子说课稿1、 教材分析 1、 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 本课题为什么放在水的组成这个单元中? 第三单元是讲水的组成,只讲宏观,不讲水的微观构成是不全面的,让学生明白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这样也分散、降低了第四单元的难度。我。</p><p>15、一、二、三单元复习,第一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第二部分:空气 氧,第三部分:水 水的净化,第一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第二部分:空气 氧,第三部分:水 水的净化,1、下列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 ) A、试管 B、集气瓶 C、量筒 D、烧杯 2、下列仪器中,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不能加热的是( );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是( );可用于给液体加热的是( )试管 量筒 烧杯 集气瓶 蒸发皿 3、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 ) 试管烧杯试管夹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 A、 B、 C、 D、 4、下。</p><p>16、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科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成绩:__________ 解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列。</p><p>17、11.2化学肥料(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了解滥施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 2.认识典型的几种氮肥和钾肥的化学式,能根据化学式找出复合肥料中的营养元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