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
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1、生物药剂学的定义 (Biopharmaceutics) 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
生物药剂学Tag内容描述:<p>1、生物药剂学 Biopharmaceutics 北京大学药学院 2007.8-9 授课内容 第一章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二章 药物吸收 Absorption of Drug 第三章 药物分布 Distribution of Drug 第四章 药物的代谢 Metabolism of Drug 第五章 药物排泄 Excretion of Drug 第六章 药物相互作用 Drug Interaction 第一章 概述 Introduction 本章要求: 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 掌握吸收、分布、代谢、生物转化、排泄 、处置、消除等概念 熟悉剂型因素及生物因素分别包括那些内 容 了解目前已开展的生物药剂学研究所涉及 的方面 理解生物药剂学研究的意义 一。</p><p>2、主管药师辅导精华:生物药剂学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间关系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生物因素、剂型因素、体内吸收机理。胃肠道吸收吸收: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血管内给药无吸收,其他都有吸收。一、吸肠道吸收:小肠吸收最为重要(一)胃肠道上皮细胞膜的构造和性质:决定药物被吸收的难易。(二)药物的吸收机理:1、被动扩散:被动转运,药物由高浓度一侧通过生物膜扩散到低浓度一侧的转运过程。属一级速度过程,即吸收速率随胃肠液中药物。</p><p>3、生物药剂学模拟题A型题1 药物的灭活和消除速度主要决定A起效的快慢B作用持续时间C最大效应D后遗效应的大小E不良反应的大小正确答案:B2 药物消除半衰期(t1/2)指的是下列哪一条A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B进入血液循环所需要的时间C与血浆蛋白结合一半所需要的时间D血药浓度消失一半所需要的时间E药效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正确答案:D3 关于生物利用度的描述,哪一条是正确的A所有制剂,必须进行生物利用度检查B生物利用度越高越好C生物利用度越低越好D生物利用度应相对固定,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医疗应用E生物利用度与疗效无关正确答案:D4 下列。</p><p>4、生物药剂学 课程教案单元标题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单元学时 4 教学目标1、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2、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3、了解生物药剂学发展和生物药剂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教学重点第一节 生物药剂学的定义。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第三节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第四节 生物药剂学的发展。第五节 生物药剂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教学难点1、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2、药物的体内过程。3、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p><p>5、第二十二章 生物药剂学及药物动力学,第一节 概述,一、生物药剂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 含义: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 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内容: 剂型因素与药效的关系 生物因素与药效关系 体内过程机制与药效关系,二、药物动力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 含义:应用动力学的原理和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即关于药物体内过程的量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内容: 建立药物动力学模型 研究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应用。</p><p>6、第三节 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药物代谢反应通常分为两大类: 一相反应(引入官能团反应) 包括氧化、还原、水解 脂溶性物质 生成极性基团 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极性基团+体内内源性物质 结合物,体内代谢,在上述的代谢反应中由P450酶所催化的相反应是药物在体内代谢转化的关键性步骤 因为这一步反应常常是药物从体内消除的限速步骤,它可以影响到药物的许多重要的药动学特性,如药物的半衰期、清除率和生物利用度等。,一 氧化反应,微粒体酶系参与的氧化反应,(1)侧链烷基的氧化 (2)连接在杂原子上烷基的氧化 (3)杂原子本身的氧化,S-氧。</p><p>7、第四章 药物分布(一)是非题 1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的过程。分布速度往往比消除慢。( )2由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理因素的差异,不同药物在体内具有不同的分布特性,但药物在体内分布是均匀的。( )3. 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取决于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速度和药物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 )4.连续应用某药物,当。</p><p>8、参考指南,WHO Working Document Multisource (Generic)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Guidelines on Registration Requirements to Establish Interchangeability November 2005 EU “Note for Guidance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Bioavailability and Bioequivalence” CPMP/EWP/QWP/1401/98 and related guidances and documents (www.emea.eu.int/pdfs/human/ewp ) FDA - Guidance for Industry: “Bioavailability and Bioequivalence Studies for Orally Administered Drug Products General Considerations” (Oct. 2000) Canadian Guid。</p><p>9、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内容概要: 一 生物药剂学的定义 二 药物的体内过程 三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四 生物药剂学的发展 五 生物药剂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生物药剂学的定义,1、生物药剂学的定义 (Biopharmaceutics) 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 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正确评价药剂质量 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生产工艺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近年随着化学工业原料及制药工艺技术的迅速发展,药剂学家。</p><p>10、生物药剂学 一 概述 生物药剂学的内容及其发展 生物药剂 Biopharmacy或Biopamaceutics 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分支 它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 代谢与排泄过程 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和人体生物因素与药。</p><p>11、第四章 药物分布 一 是非题 1 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 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的过程 分布速度往往比消除慢 2 由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理因素的差异 不同药物在体内具有不同的分布特性 但药物在体内分布是均匀的 3 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取决于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速度和药物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 4 连续应用某药物 当药物从组织解脱入血的速度比进入组织的速度快时 组织中。</p><p>12、生物药剂学 Biopharmaceutics 孙进沈阳药科大学生物药剂教研室新科研楼327室Tel 23842651 ThegoalofresearchintheDepartmentofPharmacyistounderstandtheregulatorymechanismsofdrug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andexcretioninordertop。</p><p>13、第三章非口服给药的吸收 1 第三章非口服给药的吸收 目的与要求 掌握 注射给药 口腔黏膜给药 鼻黏膜给药 肺部给药 皮肤给药 直肠黏膜给药 眼部给药的吸收特点 吸收途径 熟悉 影响非口服给药吸收的因素 了解 肌肉 口腔 鼻腔 肺部 皮肤 眼部黏膜的结构和生理特征 2 黏膜给药的药物吸收 第三节 第二节 第一节 注射给药的药物吸收 皮肤给药的药物吸收 第四节 眼部给药 口腔给药鼻腔给药肺部给药阴道给。</p><p>14、执业药师执业药师考考试辅导试辅导 药药学学专业专业知知识识一一 第 1 页 第六章第六章 生物药剂学生物药剂学 第一节第一节 药物体内过程基础知识药物体内过程基础知识 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药物的吸收 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转运 而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 代谢与排泄过程合称 为消除 吸收过程决定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速度与量 分布过程影响药物是否能及时到达与疾病。</p><p>15、第三节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 药物代谢反应通常分为两大类 一相反应 引入官能团反应 包括氧化 还原 水解脂溶性物质生成极性基团二相反应 结合反应 极性基团 体内内源性物质结合物 体内代谢 菲魁尧催雄超肉虎响魂唐树伞川方拦衙钓党把眯凯祁性氯菊煮岭屯抉樱卵生物药剂学药物代谢反应生物药剂学药物代谢反应 在上述的代谢反应中由P450酶所催化的 相反应是药物在体内代谢转化的关键性步骤因为这一步反应常常是药物从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