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第七课 个人收入分配 第二框《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效率和公平。1、理解什么是公平、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2、懂得效率的含义、效。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Tag内容描述:<p>1、1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学习目标要点晨背 1.了解效率与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2.理解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理 解提高“两个比重” 、实现“两个同 步”的内涵及意义。 3.理解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措施。 4.理解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理解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正确措施。 1.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收入 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 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增加 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p><p>2、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理解我国当前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二)能力目标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p><p>3、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理解如何坚持效率和公平原则。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收入分配如何实现公平。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 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p><p>4、多年来我校工会工作在市教育工会和学校行政办公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认真贯彻实施和修改的高中政治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讲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本框分两个目,第一目“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的重心是帮助学生理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第二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介绍效率的含义和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我国为处理好好效率与公平。</p><p>5、第七课第七课第七课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学习目标 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意义。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3、效率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关 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措施 4、通过学习,了解国家相关的政 策、制度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 育和发展理性精神,增强制度自信、 道路自信。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收入分配公平含义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 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 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不能。</p><p>6、第七课 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温故】-你掌握了吗?1、我国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3、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性、意义)4、比较多种分配方式5、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知新】-你知道了吗?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 平等,既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_________,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 ,实现 、 。 3、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在收入分配方面的措施制度保证:坚持 为主体,。</p><p>7、全面深化哪几方面的改革?哪些体现了本节课所学内容?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公平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包括: 起点公平(机会公平)、 过程公平(规则公平、程序公平)、 结果公平。 我们这里讲的公平仅仅是指“结果公平 ”。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p><p>8、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公有制条件下),资本,劳动,管理,技术,知识、信息、土地等,多种 分配 方式 并存,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工资所得,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生产要素中劳动要素取得的分配,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效率,公平,2010年公布的企业高管年薪中,金融业高管年薪连创新高。16家上市金融国企中,年薪最高的前三名高管平均年薪为2097.3万元,均已跻身千万富豪行列。尤其是中国平安董事长兼CEO去年的税前年薪达到了令人咋舌的8616万元,刷新了内地高管薪酬的纪录。。</p><p>9、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 P60 观点一VS 观点二 公平不在于有没有差距,而在于差距是否合 理,能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公平平均主义 明确: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 相对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不能过于悬殊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求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需 要。要。 1、公平的含义 2、效率的含义: 效率。</p><p>10、课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单位唐山市第十六中学授课人秦友刚教材分析本课地位作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的内容。该框在本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教材第一框题所介绍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介绍在分配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同时,本框题内容涉及到国家收入的再分配,为第八课财。</p><p>11、www.gkstk.com【学习目标】1.背默出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意义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2.比较说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3.简述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学习过程】一、精华回放(组内互查)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 2.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和要求?3.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二、合作自学:(通读课本,搞好勾画,初步掌握重点内容;虚心求教,善于质疑,学会交流)1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2.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及意义。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一个制度保证、两个重要举措)(重点)制度保证:两。</p><p>12、效率 公平 在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原则会充分调动 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如 果一味的只追求效率,结果会怎么样? 思考:什么是公平?公平是平均主义吗?公平允许 差异存在吗?坚持公平的收入分配有何意义? 会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扩大,如果这种差距进一 步扩大,将会导致两极分化,反而会挫伤劳动者的 积极性,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分配中还 要兼顾公平。 讨 论 : 一、公平 、公平是什么 ? 公平是否等于平均主义? 公平是否允许有差异? 观点一:公平就 是消灭差别,有 差别就不公平。 人人平均、不存 在差别才是公。</p><p>13、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重点】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2、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教学难点】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2、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这种分配制度中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即我们下面要学的内容新授:招聘启示1:现在电脑城A店和B店均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我们来看看他们各自的招聘要求和报酬。电脑城A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p><p>14、高一年级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七课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江西省上饶县中学 娄永红指导思想基于情景、案例的探究、生成与预设的关系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与旧教材相比有较大变化,涉及的内容较多,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也多。所以要把握好教学的度。教学重点、难点为1、收入分配公平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学生分析(1)本课的内容学生有一些生活的积累,但很容易流于表明和片面(2)本班学生大多来自于本县各乡、部分为城镇居民,家庭条件有一点差异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2、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p><p>15、第七课 第二框 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课题: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 第 课时 时间: 课标要求:解析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理解为什么要坚持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效率和公平原则的涵义;如何坚持效率和公平原则。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坚持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的意义。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选择。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p><p>16、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的内容。该框在本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教材第一框题所介绍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介绍在分配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同时,本框题内容涉及到国家收入的再分配,为第八课第二框财政与税收的内容起到了铺垫作用。2、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收入分配的公平依据:收入分配上注重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重要体现,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把握好这。</p><p>17、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理解如何坚持效率和公平原则。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收入分配如何实现公平。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 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p><p>18、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理解如何坚持效率和公平原则。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收入分配如何实现公平。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教学重难点1、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2、理。</p><p>19、专题三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2015届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强化激励,用好人才,使发明者、创新者合理分享创新收益,打破阻碍技术成果转化的瓶颈,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为此,需要( )A.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B.弱化按劳分配,强化按生产要素分配C.强化非公有制经济,消除收入差距D.增加发明者、创新者的劳动报酬A 解析:B中的“弱化按劳分配”的表述错误,排除;C中的“消除收入差距”的表述错误,排除;此处发明者的报酬不是劳动报酬,而是按生产要素中的按技术要求分析,故D错误、A正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