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滴定分析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滴定分析时产生的误差被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第二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 理 1 2.1 有关误差的一些基本概念 2.1.1 准确度和精密度 1. 准确度 测定结果与。附录Ⅱ 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第六章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Tag内容描述:<p>1、滴定分析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滴定分析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然后根据所加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包括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滴定分析时产生的误差被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系统误差是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对象进行多次测量,有一种绝对值和符号不变,或按某一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由分析测量过程中确定性的影响因素所产生的,具有重复性、单向性和可测性。产生系统。</p><p>2、误差及数据分析的 统计处理 误差及数据分析的统计处理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误差(Error)与准确度(Accuracy) 1. 误差测定值xi与真实值之差 误差的大小可用绝对误差 E(Absolute Error)和相对误 差 RE (Relative Error)表示。 E = xi 相对误差表示误差占真值的百分率或千分率。 误差及数据分析的统计处理 2. 准确度 (1) 测定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2) 准确度高低常用误差大小表示, 误差小,准确度高。 例1: 分析天平称量两物体的质量各为1.6380 g 和0.1637 g,假 定两者的真实质量分别为1.6381 g 和0.1638 g,则两者称量的 绝对误差分别为:。</p><p>3、第2章 化学分析、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Chemical Analysis, Measurement Error and Data Processing) 主要内容: 2.1 分析化学概述 2.2 测量误差 2.3 少量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2.4 有效数字 1.分析过程的基本步骤(取样、预处理、测量、结果计 算) 2.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减免方法,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3.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滴定结果的计算方法 4.有效数据的应用,可疑数据的取舍和分析结果的正确 表达 重点: 难点: 1.可疑数据的取舍和分析结果的正确表达 2.置信度与置信区间 3.滴定结果的计算方法 2.1 分析化学概述 2.1.1 分析化学的分类。</p><p>4、第二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 理 1 2.1 有关误差的一些基本概念 2.1.1 准确度和精密度 1. 准确度 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 相对误差 Er = 绝对误差Ea = -Tx 2 例: 滴定的体积误差 VEaEr 20.00 mL0.02 mL0.1% 2.00 mL0.02 mL1.0% 3 例:测定含铁样品中w(Fe), 比较结果的准确度 。 A.铁矿中, T=62.38%, = 62.32% Ea = T= - 0.06% B. Li2CO3试样中, T=0.042%, =0.044% Ea = T=0.002% =0.06/62.38= - 0.1% =0.002/0.042=5% 4 2.精密度 平行测定的结果互相靠近的程 度, 用偏差表示。 偏差即各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 差。 5 3.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p><p>5、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附录 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被测量的真值和试验所得的给出值总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是测量误差。而误差的存在使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不同程度的歪曲,因此就必须进行误差分析。,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是判断科学实验和科学测试结果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一般原始的测试技术都是参差不齐的,需运用数学方法加以精选、加工,以求获得可靠、真正反映事物内在本质的结论,这就是要进行数据处理。,附录 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1 误差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是指被测量的实测值与其真值的差别。,(一)误差定义:,。</p><p>6、分析化学,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分析化学教研室,2.4 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 (有限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偶然误差的特点:服从统计规律,大偶然误差出现的 概率小,小偶然误差出动的概率 大,绝对值相同的正负偶然误差出 现的概率大体相等 无限多次测量值的偶然误差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有限测量值的偶然误差分布服从t分布,2.4.1 无限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一、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和 标准正态分布 二、偶然误差的区间概率,一、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式:,Ax 表示测量值,y 为测量值出现的概率密度 B正态。</p><p>7、2019/5/17,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一、频率分布,若对一样品的含量进行多次测定,因偶然误差的影响,测定值将不完全相同(见P49表)。 其中,xmax=1.74%,xmin=1.49%,故R=0.25%。 将所有数据由小到大排列后分为9组,则每组宽度为0.25%/9=0.03%。 分组时为避免“骑墙”现象,每组界线的取值应较测定值多取一位小数。如第一组的取值本该为(1.491.52) %,可细调为(1.4851.515)%。 分组后的结果见P49表。,2019/5/17,在P49表中,频数指相应该组内测定值的数目;频率指每组内的频数占总测定次数的分数。 【如第一组:频。</p><p>8、1,第六章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6.1 测量的误差及分类,1、误差的概念及产生误差的来源,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被测参数都有一个客观存在的量值,通常称为真值。测量的任务就是要测量出此参数的真值。但是我们用某一设备(仪器)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此参数进行测量时,由于各种因数的影响,所得到的值总是与真值不相等,不论所用的测量方法多么完善,所用的测量设备多么精确,测量工作多么仔细,只能使得到的值更接近真值,而不能得到真值,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就是测量误差。,既 :,式中: 测量误差; 测量值; 真值,(61),2,一般情况下,上式(61)。</p><p>9、2019年7月4日5时21分,第三章 化学反应计量基础 3-1 化学中的计量 一、物理量、单位及测量方法 、体积 单位:,。 测量:量筒,滴定管,移液管 、质量 单位:g,kg; 测量:台称,天平。 、温度 单位: , K 测量:温度计,热电偶。,2019年7月4日5时21分,二、溶液的浓度 1、物质的量的浓度的定义 单位体积(V)溶液中所含物质(B)的量为(n),以(C)表示物质的量的浓度,即有:,2、单位 物质的量n的单位用mol,体积的单位用L,则物质的量的浓度C的单位用molL-1。,2019年7月4日5时21分,三、 有效数字及其应用 1、有效数字的意义及位数 (1。</p><p>10、项目二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技术,药分教研室 赵丽,知识目标 1.了解定量分析误差的来源、分类和减免方法。 2.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掌握误差和偏差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3.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掌握其修约和运算规则,以及可疑值的取舍方法。 技能目标 学会对误差的种类进行判断,掌握对定量分析结果进行处理的方法。,模块一 定量分析结果的衡量 模块二 误差的判断与减免方法 模块三 有效数字与数据处理技术,模块一 定量分析结果的衡量,误差的表征准确度与精密度,一、准确度与误差,准确度表示测定值(x)与真实值(xT)接近的程度。,EaxxT,相对误。</p><p>11、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误差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第一节 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误差的主要来源 系统误差指由分析过程中某些确定的、 经常性的因素而引起的误差。影响准确度,不 影响精密度。 系统误差的特点:重现性、单向性、可测性,1,2,二、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或不可测误差),随机误差指由于一些难于控制 的随机因素引起的误差。不仅影响准确 度,而且影响精密度。 特点:1)不确定性;2)不可测性 3)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大小相等的正 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小误差 出现的概率大,大误。</p><p>12、1,第二章,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2,2.1 有关误差的一些基本概念,2.1.1 准确度和精密度 1. 准确度 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相对误差 Er =,绝对误差,3,例: 滴定的体积误差,4,例:测定含铁样品中w(Fe), 比较结果的准确度。,A.铁矿中, T=62.38%, = 62.32%,Ea = T= - 0.06%,B. Li2CO3试样中, T=0.042%, =0.044%,Ea = T=0.002%,=0.06/62.38= - 0.1%,=0.002/0.042=5%,5,2.精密度,平行测定的结果互相靠近的程度, 用偏差表示。 偏差即各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6,3.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p22):,7,结 论,1.精密度好是准确度好的前提; 2.精密度。</p><p>13、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一 选择题 1 以下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指示剂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 B 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测不准 C 称样时砝码数值记错 D 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2 下列表述中 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