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操作
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 侵入人体的一系列操作技术。无菌技术操作条件(环境、物品)。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无菌技术操作Tag内容描述:<p>1、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 侵入人体的一系列操作技术。无菌技术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医护人员必须正确熟练地掌握,在技术操作中严守操作规程,以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一、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1、进行无菌操作的环境应清洁、宽敞。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扫地、更换床单等工作,空气清新,无尘埃。 2、无菌操作前,操作人员要穿戴整洁,帽子须遮盖全部头发,口罩须盖住口鼻,并认真彻底洗手(七步洗手法)洗手方法:1)手掌对手。</p><p>2、无菌技术操作流程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评估: 操作环境及物品用物准备: 治疗盘(清洁后洗手)、治疗巾、手套、镊子或止血钳或弯盆、棉球、纱布、酒精棉球、治疗碗或弯盆、溶液、无菌持物钳、安尔碘、棉签、清洁盛水容器、小毛巾、开瓶器环境准备: 符合无菌操作要求,物品摆放合理查看治疗巾有效期取治疗巾,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将上层折成扇形,边缘向外查看无菌物品名称、有效期取治疗碗或弯盆2个放在无菌盘内,取血管钳或镊子2把,按需取干棉球、纱布、酒精棉球置于治疗碗或弯盆内检查无菌溶液有效期、药液质量、包装袋(瓶)质。</p><p>3、无菌技术操作与消毒隔离 感染管理科 XXX XX年X月X日 1、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 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2、无菌物品: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 的物品。 3、无菌区:经过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4、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经过灭菌处理但又被 污染的区域。 无 菌 概 念 1、环境清洁、干燥、宽敞,操作前30分钟通风,停止扫地及 更换床单,减少人群走动,以降低空气中的尘埃。治疗室 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 2、工作人员: 仪表:修剪指甲,洗手。</p><p>4、无 菌 技 术 操 作 1 无菌技术操作 aseptic technique 简 介 所 需 用 物 操 作 原 理 操 作 流 程 注 意 事 项 重 点 难 点 思 考 题 2 简介 无菌技术是指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防 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的一系列操 作。它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 技术。 无菌技术操作 aseptic technique 3 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 目的 无菌技术操作 aseptic technique 4 1. 掌握无菌技术的操作方法。 2. 熟悉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 教学要求 无菌技术操作 aseptic technique 5 无菌容器和持物镊、装有无菌纱布的无 菌容器、75。</p><p>5、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环境要清洁、宽敞、定期消毒。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并修剪指甲,洗手。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p><p>6、无菌技术操作培训 1、解释:无菌技术、无菌区、无菌物品的概念。 2、阐述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3、正确判断有菌、无菌区域。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明确认识无菌技术操作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前 言 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 目 录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 l无菌技术 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无 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1、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 2、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 即:保持原有的无菌状态 l目的 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 无菌区 。</p><p>7、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一、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 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2. 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3.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4. 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p><p>8、无菌技术操作及评分标准科室: 姓名: 评分: 监考者: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分目的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无菌区域及无菌伤口,保持绝对无菌,防止感染或交叉感染。5讲不全用物治疗盘、无菌持物钳一套、无菌罐、无菌包(包内物品根据需要准备)无菌溶液、无菌手套5少一件扣1分操作步骤1.环境清洁,戴好帽子、口罩【2】,修剪指甲、洗手【3】。5未戴口罩未修洗2.无菌持物钳(镊)的使用:(1)持物钳(镊)灭菌后,放在无菌泡镊筒内,每个容器只能放一把持物钳(镊)【2】。2不符合(2)取放无菌持物钳(镊)时,钳(镊)端要闭合【2】,不可。</p><p>9、无菌技术操作,授课内容,1、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各种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演示,3、注射操作要求,4、吸取药液法,5、常用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法,无菌技术操作法,概念,无菌技术: 专门用于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技术,无菌物品: 经过灭菌且未被污染的物品,无菌区域: 经过灭菌且未被污染的区域,有菌区域: 未经灭菌或灭菌后 被污染的区域,有菌物品: 未经灭菌或灭菌后被污染的物品,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环境:清洁无尘,尽量减少人员流动,1,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衣帽整齐,洗手(六步)、戴口罩,2,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3,无菌物品区,。</p><p>10、第四章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田桂兰 2014-9,目录: 第一节 清洁、消毒和灭菌的概念 第二节 无菌技术的概念与原则 第三节 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法,教学的目的与要求:,1掌握消毒灭菌的方法 2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与原则 3掌握常用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法,第一节 清洁、消毒、和灭菌的概念 清洁 是指清除物体上的一切污秽,如尘埃、分泌物、油脂等。 消毒 是指消除或杀灭物体上除细菌芽孢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 灭菌 指消除或杀灭物体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无菌技术操作前的个人准备,戴工作帽法 戴口罩法 六步洗手法,手指交错 掌心与手背互。</p><p>11、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www.themegallery.com,Company Logo,无菌技术概念 六步洗手法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戴无菌手套法 取用无菌溶液法 无菌容器使用法 铺无菌盘法,www.themegallery.com,Company Logo,概念,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 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 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www.themegallery.com,Company Logo,www.themegallery.com,Company Logo,【评估】 1、环境评估:环境是否清洁、宽敞、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 2、用物评估: (1)护士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查看指示胶带是否变色:查对手套号。</p><p>12、无菌技术操作流程,学习内容,1、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2、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3、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面向无菌区。,、进行无菌操作时,应首先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 区,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20cm), 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 不可跨越无菌区域,不可触及无菌物品;,(三)操作中保持无菌:,、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个病人使用。,、无菌物品已被污染或疑有污染,。</p><p>13、微专题突破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一、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微生物的分离方法有很多种,本专题中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涂抹平板法、微生物的选择培养等。针对不同微生物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对目的微生物进行筛选。以下是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鉴定比较。项目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鉴定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鉴定分离选择条件利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利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鉴定方法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变红色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利用刚果红染色法,出现透明圈鉴定原理细菌等微生物合成脲酶,将尿素分解产生NH3,使pH升高,。</p><p>14、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评估】无菌技术操作条件(环境、物品)【准备】1、护士:着装整洁、剪短指曱、取手表、卷袖过肘、洗手并擦干,戴口罩。2、物品:根据操作要求准备用物。3、环境:清洁、干燥。【方法】擦桌面翻转毛巾擦治疗盘手消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检查无菌包名称、有效期、有无破损、潮湿开无菌持物钳容器包用手取出无菌持物钳缸夹取化学指示条开市否变色取下包外3M消毒条书写开启时间及责任者贴于无菌缸外壁。(有效期4h)铺无菌盘法(单层铺巾法)检查无菌包用手打开无菌包外层包布用无菌持物钳打开内层包布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块治疗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