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构成的奥
课时9 物质构成的微粒、元素。A.分子 B.原子 。考点4 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一般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3.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
物质构成的奥Tag内容描述:<p>1、1 阶阶段段检检测测(二二) 物物质质构构成成的的奥奥秘秘 时间:60分钟 分数:60分 答题所需相对原子质量:Ca40,C12,H1,O16,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8分) 1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B糖类和油脂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人体缺锌易患贫血病 D人体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2 2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它们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都是混合物 B都是清洁能源 C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D燃烧时都会放。</p><p>2、如皋市九年级化学学生复习活动单第一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和变化课题1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复习目标】1知道原子的构成及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2认识分子、原子、离子及三者之间的关系。3知道元素及元素周期表。【活动方案】活动一、回顾原子的构成1右图是锂原子结构模型图,请分析该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锂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核内有 个带正电荷____和3个不带电的中子。(2)若锂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则第一电子层上有 个电子。(3)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是__________。(4)是否所有的原子核内都含有中子?举例说明,。</p><p>3、液氧由氧分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基本概念识记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 、离子。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粒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不带电) + - 在原子中,由于正电荷数=负电荷数,所以整 个原子不显电性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是原子得到或失去 电子而形成的,所以正电荷数负电荷数 原子构成的规律: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质 子 数 不 一 定 等 于 中 子 数 、原 子 中 不 一。</p><p>4、专题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1.夏天的公园里,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隙2下列因素的改变,能显著改变气体体积的是()A分子间的间隔B分子的大小C分子的质量D分子的种类3某粒子核内所含的质子数多于其核外电子数,该粒子一定是()A原子B分子C阳离子D阴离子4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蒸馏水B氯化钠C金刚石DC605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核内的中子数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原子核外的最。</p><p>5、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构成的奥秘1.五月初五,粽叶飘香,你能闻到香味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可以再分2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 )A.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氨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变化C. 氨分子的体积变大 D. 氨分子转变为氮分子和氢分子3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现 象解 释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C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分。</p><p>6、2012版中考二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 (含2011中考真题) 广东专版 专题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5课时 构成物质的粒子 第16课时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17课时 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第18课时 物质的多样性 专题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广东专用 专题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广东专用 粤考解读 广东专用 考纲纲 要求 1. 认识认识 物质质的微粒性(虽虽然看不到但确实实存在)。 2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质的微粒。 3能用微粒的观观点解释释某些常见见的现现象。 近三 年广 东东省 中考 考查查 情况 考点年份题题型分值值难难易程 度 考查查点 分子、 原子。</p><p>7、3.1“分子和原子”达标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 ) A.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p><p>8、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核心教学主题。只有了解了物质的微观结构,才能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才能更好的理解化学的内涵,才能提高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因而本主题的学习对学生深入认识物质的变化,学习身边常见物质的性质有着重要作用。在这一主题的复习中,我们要进一步帮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去学习化学,认识一些化学现象的本质;要通过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看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帮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系统地形成微粒观、元素观和物质分类。</p><p>9、模块二物质构成的奥秘课时9物质构成的微粒、元素一、选择题1(2017河北中考)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C)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1 L大豆与1 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 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2(2017成都中考)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电解水得到氢气水中有氢分子B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分子在不停运动C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D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p><p>10、第3章课时11表中所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相符的是( D )选项事实解释A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分子不断运动B氧气(O2)和臭氧(O3)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C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其原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D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分子种类发生改变2.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A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根据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根据结构观:氢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根据守恒观:10 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 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p><p>11、第3章课时1考点1构成物质的微粒1【2017遵义12(1)题1分】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1)在干冰、铜、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_干冰__。考点2用微粒性质解释常见的现象2(2016遵义6题2分)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B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C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OH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3(2014遵义4题2分)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合的是( C )A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B结冰的水不能流动 0 以。</p><p>12、0808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构成的奥秘 1. (08 年无锡)结构示意图 所表示的粒子是 ( ) A.分子 B.原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 2. (08 年汕头)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 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种类 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 3. (08 年汕头)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 ) A.+1 B.+3 C.+5 D.无法确定 4. (08 年汕头)卟啉铁(C34H32ClFeN4O4)对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卟啉铁中含有 5 种元素 B.1 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 34 个碳原子 C.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p><p>13、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时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五年中考命题规律)年份题型题号涉及内容分值2017选择题8AB、12(1)(3)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构成、离子符号122016选择、非选择题2、5A、6AB、13(1)元素的概念;物质的组成;微粒的基本性质20.5122015选择题6D原子结构示意图2非选择题11(1)(2)(3)原子、分子、离子符号的书写32014选择题3B、4ABD微粒的基本性质、元素22非选择题12(2)原子结构示意图12013选择题4、7微粒的基本性质;单质、化合物22非选择题12(1)、14(2)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11物质的构成、元素、元素符号、原子结。</p><p>14、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时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五年中考命题规律)年份题型题号涉及内容分值2017选择题8AB、12(1)(3)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构成、离子符号122016选择、非选择题2、5A、6AB、13(1)元素的概念;物质的组成;微粒的基本性质20.5122015选择题6D原子结构示意图2非选择题11(1)(2)(3)原子、分子、离子符号的书写32014选择题3B、4ABD微粒的基本性质、元素22非选择题12(2)原子结构示意图12013选择题4、7微粒的基本性质;单质、化合物22非选择题12(1)、14(2)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11物质的构成、元素、元素符号、原子结。</p><p>15、拓展性课题 最轻的气体【学习目标】1知道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2了解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及常见的用途;3体会使用氢气时验纯的重要性及氢气是理想的能源。【活动方案】活动一、感受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1观察老师展示的两只气球,判断哪只是氢气球?说出你的判断依据,体会氢气的名称中“氢”的含义?2阅读P66页第1、2段,结合电解水实验时观察到的氢气,归纳氢气物理性质。3趣味游戏:每组派一个代表,各从老师处拿一盒火柴,追逐老师用氢气吹出的肥皂泡,并用火柴点燃它们。通过刚才游戏及观察到的现象,说说节日放飞很多氢气球时应注。</p><p>16、课题3 元 素,第1课时 元 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元素的探究学习,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及成功的喜悦。,重点难点,重点 元素的概念。 难点 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及相关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水中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结论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师: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吗? 生:前几节课做实验时用的药品高锰酸钾、过氧化氢都含氧元素。 师:含有氧元素的物质。</p><p>17、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D)A.水 B.硬铝 C.空气 D.金刚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D.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3.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C.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5.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p><p>18、2018年人教九上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B食盐溶解在水中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H2OBO2CCO2DH2O23氚也是一种氢原子,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如图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AABBCCDD4下到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C气体可以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5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p><p>19、第3章课时2考点1元素与元素符号1(2016遵义2题2分)市场上有“锌硒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锌、硒、氟”指的是( D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2【2017遵义11(1)题1分】下表是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部分)项目限值色度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浑浊度不超过1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pH6.58.5总硬度(以CaCO3计)450 mg/L铝0.2 mg/L铁0.3 mg/L硫酸盐250 mg/L(1)上表中“铝”指的是__元素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考点2元素与人体健康3(2017遵义3题2分)为了防止缺铁性贫血,人体必。</p><p>20、第3章课时1考点1构成物质的微粒1【2017遵义12(1)题1分】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1)在干冰、铜、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_干冰__。考点2用微粒性质解释常见的现象2(2016遵义6题2分)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B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C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OH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3(2014遵义4题2分)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合的是( C )A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B结冰的水不能流动 0 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