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二首
第6课 现代诗歌二首 课件 教学目标 1 诵读诗歌 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作品的情感意蕴 形成自己的理解 2 体会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3 学会运用比较阅读 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 1 理解穆旦诗歌所表达的深沉的爱国情怀 2 理解北方。
现代诗歌二首Tag内容描述:<p>1、1 6.6.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作品的情感意蕴,形成自己的理解。 2、体会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3、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把握世人透露出的悲凉而深沉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诗歌拥有的丰富性和表现力的意象。 难点: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悲凉而深沉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个名字查良镛。他是谁?喜欢武侠小说的人应该知道,这是金庸先 生的原名。再看查良铮,有谁知道? 他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第一人的穆旦。二人皆为清代诗。</p><p>2、我爱这土地教学目标,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体会诗歌的主旨,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感受艾青深沉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特别是个别词语的解析。教学难点对象征手法的理解,特别是对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教师饱含深情的背诵导入。这是一位诗人献给土地最真挚的恋歌。他就是艾青,今。</p><p>3、我爱这土地教学目标,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体会诗歌的主旨,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感受艾青深沉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特别是个别词语的解析。教学难点对象征手法的理解,特别是对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教师饱含深情的背诵导入。这是一位诗人献给土地最真挚的恋歌。他就是艾青,今。</p><p>4、乡愁教案一、作者介绍:余光中(1929) 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去台湾,是当代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p><p>5、四现代诗歌二首作家与作品1.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队,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1972年在部队患精神分裂症。19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1978年重新开始写诗。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相信未来曾被江青点名批判。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他也未停止创作。“好的声望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命运)这种哲学悖论般的诗句对北岛影响很大。我们可以在北岛的回答等诗中找到。</p><p>6、我爱这土地,艾 青,艾青,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调子沉重忧郁;抗战时期的作品多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我爱这土地等。,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年,当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p><p>7、致橡树【学习目标】1,通过对本诗的鉴赏,了解诗歌中比喻的含义,提高读诗的能力。2,理解诗中新颖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细腻的感情。3,感悟诗人提倡的独立平等的爱情观,树立自尊的人格,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重点难点】1,重点:品读诗歌中鲜明又独特的意象,掌握意象的意义和象征作用。2,难点:准确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诗歌的情感、主题。【原文欣赏】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p><p>8、致橡树原文阅读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p><p>9、致橡树读后感(2篇)第一篇:今天下午在言谈之中,忽然想起一首诗舒婷的致橡树。虽然这不是一首纯粹描述爱情的诗句,但是许多人却从中看出了爱情该有的态度。记得以前最喜欢其中的一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正是这种努力成长为树的信念,让我一度动容。自古以来,女性的形象似乎就被设定为了柔情似水、若柳扶风,长久以来受到压迫的旧社会的妇女也习惯了依附男人而生。拥有与失去似乎向来不是由女性向导,而只是被动地承受。也许真的存在那种耐心极好的男人,那就是极品了,不是你我轻易能够遇到的。。</p><p>10、痛苦的吟哦,撼人的信念食指的诗歌相信未来文革期间几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空白期,然而民间的创作却顽强地生存着。食指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民间诗人,一位填补了历史空白的优秀诗人。食指(1948),原名郭路生,著有诗集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食指的诗。 相信未来一诗,作于1968年。该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的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该诗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 诗。</p><p>11、致橡树(时间:45分钟 分值:55分)一、语言运用(20分)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B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C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D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解析:选A。A项正确的划分应为: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A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B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C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祼的情感。D我们是。</p><p>12、3.现代诗两首教学目标1.声情并茂地朗读和背诵。2.体会诗人深沉浓烈的情感。3.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深沉浓烈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曾经为周国平妞妞里可怜的小女孩而难过,她还没来得及感受人间的花草树木,还没来得及在爸爸妈妈面前撒娇,感受人间的挚爱亲情,就匆匆地告别人世。更为那个全身心爱护女儿的父亲,为那位面对女儿的疾病却束手无策的痛苦的父爱而难过。今天,我们可以在也许中再次体会到这种情感。二、诗人简。</p><p>13、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本诗的作者是。2本诗写于1938年,你知道当时的的背景吗?3课文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 。4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写作方法。读课文,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象征意义:土地:河流、风:黎明: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5从诗中选一两句你有感受的东西,谈谈你的感受。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p><p>14、乡愁自主积累一、结合诗意解释下列词语乡愁: 海峡: 一方: 二、填空本诗选自白玉苦瓜作者是著名诗人 ,1928年生于南京,现居台湾。后来啊 我在外头 。抒发对故国思念深情的诗句是: 。三、给下边诗节划分出朗读节奏: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能力训练一、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感情,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怎样实现这一转化的?答:二、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推移而加深、升华的?答:三、对诗中“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与“小小的。</p><p>15、再别康桥 教材分析再别康桥就是一首景与情完美融合的绝唱。它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此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韵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美好回忆,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学习这首诗歌,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赏析意象,丰富诗歌内涵,深刻理解诗歌的情感,陶冶性情,感受美的事物,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有感情地品读课文,品味诗歌语言,感悟徐志。</p><p>16、也许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达标1、适当改动某些词语,使下面这首诗在用韵上更和谐,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 头顶一弯月,脚下万盏灯。新建的火罐上,焊工正夜战。 A.将“一弯月”改为“月一弯”。 B.将“万盏灯”改为“灯万盏”。 C.将“一弯月”、“万盏灯”改为“月一弯”、“灯万盏”。 D.以上都不对。 2、选出下列诗句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 ) A.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B.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C.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D.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3、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从下列画横线的诗句中找出类。</p><p>17、也许 教材分析闻一多1922年与高真结婚。1926年秋,闻一多只身离开家乡湖北浠水县,到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教。不久其妻和女儿立瑛即患重病。他匆匆赶回,女儿却因病情加重,不幸死亡。年轻的父亲心情异常悲痛,他安葬了爱女,就写下了这首诗。爱女的早夭对诗人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是,诗人没有号啕恸哭,而是将探深的悲痛埋进诗里去了。小孩得病,昼啼夜哭,哭累了便昏然睡去,这是常有的现象。而这里的情况是,诗人明明知道爱女此次是永世长眠,却偏偏假想她是“哭得太累”的缘故,又要睡一睡了。后面的诗句全都由此引出,整。</p><p>18、再别康桥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达标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河pn()的柳是“金”色的,软泥上的荇()是“青”色的,沉淀()着的梦是“彩虹”似( )的,一船的星辉是“斑ln(”的。这些景物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色彩鲜明的意境。2、指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方法。(1)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 )(2)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3)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 )(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3、下列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B波。</p><p>19、2现代诗二首词语的理解【答题方向】回答词语含义类题,一般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进行:(1)表层义:词语解释。(2)深层义(答题关键点):即从内容的角度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通常与作品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相联系。因此,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根据文章的思想倾向来推断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分析隐含义。另外可通过分析筛选关键词语,找出隐含信息(双关、象征、潜在、引申)。要树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意识。【答题格式】该词的意思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的主题(或。</p><p>20、再别康桥精品教案一.教材研究1、学情分析学生身处信息时代,他们深受网络和“快餐文化”的影响,使得他们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2、教材地位及作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这又契合了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受到美的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