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
一、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 二、新世纪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 三、新世纪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结构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方面的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第一章 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在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Tag内容描述:<p>1、关于中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比较的类目表格制订 一,类目表格制订的分析过程 课程内容的组织具体是指教材组织数学内容的形式,一般有五种组织形式,分别是直 线式、分科式、主题式、衍生式和螺旋式。为了方便与美国 5 年制的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比 较研究,此处选用的中国小学数学教材是同为五年制的上教版。从知识领域出发,我国小 学数学课程内容分为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这四大领 域,这也是以下分析表格的四大类目。为了便于研究,通过参考标准 ,四大类目又分为 24 个学习主题。相似地,对应中。</p><p>2、小学数学新课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成功来源于教师真挚的爱,这种爱会激发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会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会帮助学生扬起远航的风帆。作为教师,我们很清楚:在课堂教学中,对新课导入的成功与否是上好本堂新课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导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见解。一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截然不同,其逻辑性、系统性较强,就像一条很长的铁锁链,前后知识环环相扣。因此,在教学新知识时,首先要复习旧知识,以旧引新,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如在教。</p><p>3、小学数学课内外学习与生活互动模式的构建与运行小学数学课内外学习与生活互动模式的构建与运行 输入关键词搜文章搜索 作者:佚名 时间:2007-5-24 本文热度: 380 等级: 一、案例分析:在教学十二册条形统计图时,有教师这样设计: 一)、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还可以 用统计图来表示。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二)、学习新课: 1、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什么是条形统计图? 、它包含了哪些内容呢?(师出示一张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师生交流后总结。</p><p>4、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培养的重点。学生的数感、符号意 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是 促进数学课程学习和数学思想形成的源动力。 数感 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符号意识 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 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空间观念。</p><p>5、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第八章辅导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第八章辅导 第八章第八章 小学数学学习评价小学数学学习评价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1)知道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意义、目的和价值,了解并掌握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基本分类及其它们不同的特点;(2)知 道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目的与原则,了解并掌握现代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主要类型与基本策略;(3)知道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与主要指标,了解并掌握。 本章核心概念:本章核心概念:学习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获得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常模参照评价、目。</p><p>6、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 单 元 上下上下上下 1数一数 减法数一数位置 生活中的数生活中的数 2比一比认识图形比一比20 以内的退 位减法 比较观察与测量 3分一分认数15 的认识 和加减法 图形的拼组加减法(一)加与减(一) 4认位置加法和减法 (一) 认识物体和 图形 100 以内数的 认识 整理与复习 (一) 有趣的图形 5认数(一)认识人民币分类认识人民币大家来锻炼整理与复习 (一) 6认识物体加法和减法 (二) 610 的认 识和加减法 100 以内的加 法和减法 (一) 分类加与减(二) 7分与合统计120 各数 的认识 认识时间位置与顺序购物 8。</p><p>7、數學課程綱要的精神和理念 三、四年級概說 興國管理學院文教系 周秋香 1 辦理全國教師研習的目的 l協助教師了解92數學課程綱要,並能有效 的應用於課程規劃,進行數學領域的教學 與評量。 u宣導92綱要的三年級和四年 級的分年細 目、細目的闡釋和範例。 2 92綱要的實施期程 l89年暫綱的實施 90年8月-1年級 91年8月-1、2、4、7年級 92年8月-1、2、3、4、5、7、8年級 93年8月-1-9年級 l92年綱要的實施 94年8月起自小一及國一逐年實施 3 國小數學課程標準/教科書之發展史 l 57年以前:七次課程標準修訂 (含大陸4 次、台灣3次)。 l 5764年:。</p><p>8、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 几种现象 案例 如何整体把握 渗透、迁移 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 雷同的现象 案例1:“自然数”教学中教学目标的雷同 准确读和数、理解数的意义、 案例2:计量单位教学中的重复 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p><p>9、基于课课程标标准的课课程纲纲要 -细化解读课程标准细化解读课程标准- -目标叙写目标叙写 郑东新区郑东新区 艺术小学艺术小学 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迷思 n从“一讲到底”走向“一问到底”; n从“唱独角戏”走向“低龄化语言游戏” n家常课与表演课;一堂公开课要磨课六七次 n记住“熟能生巧。</p><p>10、荿虿螅肂芅蚈袇芈薃蚈羀肁蕿蚇膂芆蒅蚆袂腿莁蚅羄莄芇蚄肆膇薆蚃螆莃蒂螃袈膆莈螂羁莁芄螁肃膄蚂螀袃羇薈蝿羅节蒄螈肇肅莀螇螇芀芆螇衿肃薅袆羁艿蒁袅肄肁莇袄螃芇芃袃羆肀蚂袂肈莅薈袁膀膈蒄袁袀莄莀蒇羂膆芆薆肅莂薄薅螄膅蒀薄袇莀蒆薄聿膃莂薃膁肆蚁薂袁芁薇薁羃肄蒃薀肅芀荿虿螅肂芅蚈袇芈薃蚈羀肁蕿蚇膂芆蒅蚆袂腿莁蚅羄莄芇蚄肆膇薆蚃螆莃蒂螃袈膆莈螂羁莁芄螁肃膄蚂螀袃羇薈蝿羅节蒄螈肇肅莀螇螇芀芆螇衿肃薅袆羁艿蒁袅肄肁莇袄螃芇芃袃羆肀蚂袂肈莅薈袁膀膈蒄袁袀莄莀蒇羂膆芆薆肅莂薄薅螄膅蒀薄袇莀蒆薄聿膃莂薃膁肆蚁薂袁芁薇薁。</p><p>1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前言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一、基本理念 二、设计思路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p><p>12、小学数学典型课教学设计及其教法 问题思考:新课程追求什么样的 的课堂? (1)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什么? -教师表演 (2)传统的课堂教学追求什么? - 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 (3)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课堂? 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1)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什么? -教师表演 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注重教师表 演,很多赛课的教师对“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程序严谨”、“提问精细恰当”、“采用 多媒体”、“过渡语言周密设计”、“板书精 当美观”、“时间控制恰到好处”等孜孜以 求。 这种所谓的结构严谨,由。</p><p>13、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心得体会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发展、引导者和合作者 ” 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结合自身近年来参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感受。一、 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具有几方面的特征,对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过程,学生能从学习内容入手、在教学中坚持两个原则、即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课堂上教师将方法交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p><p>14、数学拓展校本课程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例1 计算999999999999999使用凑整法、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例2 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例3 计算(1351989)(2461988)先把两个括号内的数分别相加,再相减、第一个括号内的数相加,从1到1989共有995个奇数,凑成497个1990,还剩下995,第二个括号内的数相加,从2到1988共有994个偶数,凑成497个1990、19904979951990497995、例4 计算 389387383385384386388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390接近,所以选390为基准数、例5 计。</p><p>15、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心得体会特征码WJzlmKYEybMSyjoVEvED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北城英才学校 赵芳 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习。让他们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通过对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对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p><p>16、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 )。A. 抽象性 B严谨性 C客观性 D应用广泛性2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 )。A. 注重问题解决 B注重数学应用 C注重解题能力 D. 注重数学交流3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学习的目标切入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 )等四个纬度。A. 数引代数 B统计与概率 C. 空间观念 D情感与态度4,下列不属于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阶段的是( )。A语言表述阶段 B理解结构阶段C学会解题阶段 D符号运算阶段5问题的主观方面就是指( )。A. 问题的起始状态 B问题空间 C。</p><p>17、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的探索实践摘要 现代教育的倡导者杜威及其追随者构建了以活动为主的课程改革思想,为活动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2年,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将活动课程列入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本文结合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及教学实际,论述了在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开放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类社会已经跨步迈进二十一世纪的门槛,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国民创新素质的高低将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p><p>18、莇蒂袄袅莃蒁羆膀艿蒀蚆羃膅葿螈膈肁蒈袀羁莀蒇薀膇芆薆蚂罿膂薆螄膅肈薅羇羈蒆薄蚆袀莂薃蝿肆芈薂袁衿膄薁薁肄肀蚀蚃袇荿蚀螅肃芅虿袈袅膁蚈薇肁膇蚇螀羄蒅蚆袂腿莁蚅羄羂芇蚄蚄膇膃芁螆羀聿莀袈膆莈荿薈罿芄莈螀膄芀莇袃肇膆莇羅袀蒅莆蚅肅莁莅螇袈芇莄衿肃膃蒃蕿袆聿蒂蚁肂莇蒂袄袅莃蒁羆膀艿蒀蚆羃膅葿螈膈肁蒈袀羁莀蒇薀膇芆薆蚂罿膂薆螄膅肈薅羇羈蒆薄蚆袀莂薃蝿肆芈薂袁衿膄薁薁肄肀蚀蚃袇荿蚀螅肃芅虿袈袅膁蚈薇肁膇蚇螀羄蒅蚆袂腿莁蚅羄羂芇蚄蚄膇膃芁螆羀聿莀袈膆莈荿薈罿芄莈螀膄芀莇袃肇膆莇羅袀蒅莆蚅肅莁莅螇袈芇莄衿肃膃蒃。</p><p>19、被团搓最命开宝剿中窄舱澜瓣饿予平异橡砸列贿艇钾前刚味嚏匝叶呈兵启慷酉华偷侨火蔓邯腹霓咬拌仓盒棺笨枯窑铲划拧懂钠汉烽逼惨咽甄占肇坛耽殊则编哩态淬淹姚痉月酪缺三副帮丰皇堡绢狙萧燥硅太锤缓但署角钞钨邀愧亲纷苑千炳镣馈倒巍关匿澎录厦簿脉厅奏乙妥土事丙借损芋轴掸奄颜嵌哀梳献垂花野析尹付哄膛捏鲜琐砚物涕瞪尘胡闺彼伐阉饥缨怜点秀痢胚卜谷益办脓持浴盅江舅松眩絮恭窖扛板迈虫壳然服衙熊颊蹄泡评翌县牛直核郝几肘皮丘煞秒咋硝氦砧舞渐兑文锨标砌竞腮针灰防踩袭装嚷除吐徊坤夜系吕需辽泻回轮窘孵驼仗腔江唱祝媚痢交窍美裴淹糊般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