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含义、特点和目标。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含义。信息技术与中学实验课程整合。三、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 次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概念 1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理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Tag内容描述:<p>1、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个人研修计划 研修主题 通过对信息技术、学习方式转变和师德故事的自主学 习,进一步对“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校本 课程进行研修。 研修目标 1、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实现对“打造高效课堂,构建 新型师生关系”校本研究的技术支持。 2、通过研读学习方式的转变案例,实现对“打造高 效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校本研究的理论支撑。 3、通过对身边师德故事的学习以及自我的反思实现 对“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校本研究的情感 支撑。 学习内容 1、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主要学习 Word 文档的编辑、 图。</p><p>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 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信息技术 的发展, 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 为人类能力的提 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 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 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 教育, 同时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 21 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 联系和。</p><p>3、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 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董文君 【摘要】当今的信息化社会要求学校培养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创新人才,将信息技 术与课程相整合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拟从实际中找 到这些问题,并从理论和实际上对其所反映的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予以纠正,以期对信息技 术与课程整合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新型教学结构 信息素养 一、整合观念提出的背景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也已成为拓展人。</p><p>4、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多巴镇丹麻寺小学: 张雪莲 跨学科的整合教育使教育更接近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及人才 培养的需要。整合学习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 中不仅看到“部分”,也能看到“整体”;不仅看到问题的各种表 现形式,也能看到问题的实质所在,避免局限及各个部分连接产生 的缺口,能使学生用综合性解决问题的方式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 信息技术可以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使 客观事物的形、色、声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能眼见其形,耳闻其 声,感官性极强。它以其直观的形。</p><p>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丰台二中教科研方案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策略 一 问题的提出 社会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以多媒体和电脑网络技术为依托的 信息时代。电脑和网络技术的产生,不同以往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 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冲击远大于以前所有技术革命的总和,在军事、 医学、工业、农业、航天等各个领域都产了巨大的变化。 当然,多媒体和电脑网络技术的产生对于教育的冲击也是巨大 的。以计算机和电脑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形象、化静 为动,使我们有可能为学生创设理想化的情境; 计算机网络极大地 丰富。</p><p>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拟试卷(十五套) 第一套 一. 单项选择题: 1英语课程标准(二级)中的内容标准分为( )部分。 A、语言技能、听说技能、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和文化意识 B、语言技能、读写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历史文化 C、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D、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正确答案:D 2新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观念之间存在三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其中,新内容包 含原有观念属于( ) 。 A、上位关系 B、下位关系 C、组合关系 D、并列关系 正确答案:A 3 WebQuest 是。</p><p>7、1在教学目标表述中,“使用知识并进行理解”的要求属于认 知领域的( d )层次。 a、领会 b、综合 c、分析 d、应用 4在授新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演示文稿呈现重要单词和句型, 单词可以配上图片和建立热连接,这是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中 (d)的表现。 a、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b、扩大和紧密英语学习共同体 c、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的英语学习 d、为教师的演示教学提供新方式 5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对各内容领域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巨 大的变革,其具体体现包括新课标中的四个(c)领域。 a、数与代数;平面几何;导数和微分;综合应用 b、数与代数;。</p><p>8、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柴桑小学 黄炼 信息技术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它的发展冲击着传统的“ 以 教室为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的封闭式、单向传输的课程教学 模式。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 突破口”,愈来愈受 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 技术、信息 资源、信息方法、人力 资源和课程有机结 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 。</p><p>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 李克东 (华南师范大学 510631 E-mail:likdscnu.edu.cn) 摘要:本文讨论了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和目标,并围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探讨了实现整合的几 种策略和在多媒体课堂环境、校园网络环境、因特网环境和网站开发环境下,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 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特别强调。</p><p>10、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的课程整合 白云新村小学 王含芳 人类迈入了 21 世纪,迈入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曰新月异,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 会的一切领域。我们的教育领域当然也包括在内。因此,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 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问题,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我国教学改 革的重要方向,完全可以说,以电脑化,网络化,教学化为重要内容的“信息 化”不仅是知识经济到来的标志,也将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要标志,离开 了教育信息化,教育创新失去了载体;。</p><p>11、新课改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电子计算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此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在教育领域里的研究、应用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与应用也开始向深入发展。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教育信息传递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学生借助这有利的媒体可以获得更大范围的学习。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p><p>12、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当前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并指出了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基本途径。【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层次整合理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跨越式试验一、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但迄今为止,在广大中小学教师中(乃至整个教育界)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种种片。</p><p>1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科研课题申报书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在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模式和规律。因而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p><p>14、信息技术与初中课程有机融合的实践研究下半年工作总结课题编号:JXKT-ZH-04-025课题自开题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课题组领导小组的督导下,在课题组试验教师的努力下,按照课题实施方案,稳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通过研讨交流,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听取并采纳实验教师们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各阶段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案,努力把课题研究工作做细做实,课题组核心成员带领全体实验教师深入到教学实际中进行研究,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和付出,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研究工作的进展 (一)加强学习培训。</p><p>1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罗秋耘 泸州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 信息技术的概念 所谓信息技术就是主要用于管理和 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 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 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课程整合是指在学术性知识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利 用技术来支持、加强学和教的过程。 美国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适时 适用 适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依据 依据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内容 依据教学。</p><p>16、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 和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004. 3) 何克抗 Email:hekkbnu.edu.cn http:/www.etc.edu.cn/学者专访/何克抗 1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 和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国 际教育界非常关注、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其英 文名称是Integrating IT (or ICT) into the Curriculum.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 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建构一种理想学习环境,以实现 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 。</p><p>17、扬州市第一中学“新教学理念”培训材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体现更完整意义的目标价值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是逐渐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理论上讲,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量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p><p>18、从一个案例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周洪妹 内容摘要:本文从美国教师和学生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案例“挑战2000”多媒体项目入手,结合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的弊端:1、话说教学时间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实质上已经突破了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框架。2、话说网上交流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课堂教学有利也有弊。3、话说教师备课前的大量准备工作,教师难以负重。4、话说学生学生喜欢上网络课,可教学效果并不显著。通过对比分析,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启示:1、打破学科的界限,寻。</p><p>19、英语栏目篇目期号中国教育技术标准专栏 教育改革酝酿新突破专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 2004年第4期把技术转化为能力访中国学生教育技术素养标准课题组负责人李龙2004年第4期中国教育技术标准推荐案例: 2004年第4期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演示性教学的课例 2004年第4期附件: 2004年第4期中国教育技术标准(CAET版 讨论稿)2004年第4期中美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比较研究2004年第4期整合案例演示性环境下的英语写作教学Write a Concise Passage 2004年第4期实验探索 试验报告 2004年第4期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与学生能力培养 2004年第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