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除法的初步认识 五间小学 吕林莲 把8个 平均分给4只猴子。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2.学习平均分物体的一些方法。授课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平均分。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Tag内容描述:<p>1、除法的初步认识 五间小学 吕林莲 把8个 平均分给4只猴子,每只猴子分( )个? 用除法算:8 4 = 2(个) 除 号 2 有12个 ,每3个 放一盘,可以放几 盘? 有12个苹果,每3个放 一盘,可以放几盘? 用除法算:12 3 = 4(盘) 被除数 除数 商 把8个 平均分给4只猴子,每只猴子分(2)个? 有12个 ,每3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8 4 = 2 ( 个 ) 12 3 = 4(盘) 把24支铅笔,每6支装 一盒,可以装( )盒 。 24 6 = 4 (盒) 4 圈一圈,填一填。 每次圈3个,( )次圈完 。 再想一想:怎 么算呢? 153=5(次) 5 看算式圈一圈 ,说一说。 248=3 。</p><p>2、年、月、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掌握相应的天数;能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2.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闰年的判别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年份的年历卡两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猜谜语。2.提问:今天是几月几日?你是怎么知道的?3.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更多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p><p>3、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练习题1. 小猴看到的是图( ),小鹿看到的是图(),小兔看到的是图()。2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3下面的四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到括号里。4从上面看是( )形。 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上面看都是( )形。5. 如图:小红看到的是( )。A B C6如图:看到的是( )A B C7从不同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不可能是。</p><p>4、分一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获得分物体的经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2学习平均分物体的一些方法,培养数感和动手操作能力。3. 培养同学们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教师:同学们,美丽的秋天到了,大家想出去秋游吗?今天,老师也想带大家去秋游,大家想一想,秋游前要准备什么?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演示:准备的6袋食物)。教师:怎么来分这些东西?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分一分。(板书课题:分一分)二、动手操作,引出平均分教师:如果把这几袋。</p><p>5、练习二教学内容:15页例1例3,课堂活动1、2练习二1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实际,感悟加法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加法意义。2认识加号,加法算式,初步感受数学的作用与数学的形式美,简洁美。3探索5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会方法的多样性,学会5以内的加法。教学重难点:探索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小朋友已经认识了15。1. 谁说说,15可以表示什么?2. 从1到5,谁会用手指表示?二、合作探索1. 体会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请5个学生上台,发给每个学生一只笔,问:现在是几个?又发。</p><p>6、数一数学 校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次课 题数一数目 标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难点: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学情分析及教法选择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学具教学设计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讲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p><p>7、分一分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概念。2、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会平均分。寻找“平均分”的方法,为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作准备。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教师:老师请了三位朋友,慢羊羊、喜羊羊、美羊羊(课件展示),慢羊羊遇到了问题,慢羊羊有六个苹果,他想把这六个苹果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该怎么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分一分。二、 理解平均分(一)、初步感受平均分学生。</p><p>8、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第七题 第八题 总分 得分 一 直接写出得数。(8分) 二 括号里最。</p><p>9、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六单元课时3 用乘法口诀求商 C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小朋友 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 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 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六单元课时3 用乘法口诀求商 共13题 共50分 1 1分 405 2 1分 跳绳 3 4分 笔算 9 69 80 12 98 58 46 54 4 1分 学校里有9个教室 每个教室要安装4个电风扇 一共要。</p><p>10、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p><p>11、课件PPT,第三单元 表内乘法(二),1 6,7的乘法口诀,课件PPT,3.能运用6,7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1.经历编制6,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2. 掌握6,7的乘法口诀。,学习目标,2.能运用1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复习导入,1.掌握15的乘法口诀。,计算。,解答:,9 16 28,根据15的乘法口诀计算。,33= 28= 47=,复习导入,课件PPT,填一填,编一编。,情景。</p><p>12、课件PPT,第一单元 表内乘法(一),3 3的乘法口诀,课件PPT,3.能运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1.经历编制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2. 掌握3的乘法口诀。,学习目标,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一五得五,一六得六,一七得七,一八得八,一九得九。 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你知道1和2的乘法口诀有哪些吗?,复习导入。</p><p>13、课件PPT,第六单元 表内除法,7 问题解决(二),课件PPT,1.能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2.会用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目标,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复习导入,例 计算。,解答:,5 9,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复习导入,255= 728=,课件PPT,王老师用24元买下面的一种布娃娃。</p><p>14、课件PPT,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观察物体,课件PPT,2.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1.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学习目标,2.对观察角度的简单了解。,复习导入,1.对方向的简单了解。,同一只小猴,看到的形状不同是因为 ( )。,解答:,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复习导入,课件PPT,桌上放着一个茶壶,4位同学从各自的方。</p><p>15、课件PPT,第六单元 表内除法,4 用乘法口诀求商(二),课件PPT,1.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2.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目标,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你知道怎么用乘法口诀求商吗?,复习导入,例 计算。,解答:,8 9,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复习导入,243= 455=,课件PPT,小朋友就餐。,情景导入,课件PPT,探究新。</p><p>16、课件PPT,第五单元 测量长度,2 认识分米,课件PPT,3.知道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2.知道1分米大约有多长。,学习目标,直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厘米可以用cm表示。,你对长度单位厘米有哪些了解?,复习导入,3厘米写作( ),读作( )。,解答:,3cm 3厘米,厘米可以用cm表示。,复习导入,课件PPT,1分米有多长?,情景导入1,分。</p><p>17、课件PPT,第一单元 表内乘法(一),7 整理与复习,课件PPT,3.理解乘加、乘减,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1.初步认识乘法。,2. 掌握15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到计算中。,学习目标,(1)先将前两个数相加;(2)再将加得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3)按此顺序,依次计算。,你知道怎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吗?,复习导入,课件PPT,先将前两个数相加,例 计算。,解答:,和与第三个数相加。</p><p>18、复习导入,知识梳理,课后作业,巩固练习,表内乘法,总复习,7,复习导入,知识梳理,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例: 加法:4+4+4=12 乘法:43=12 或 34=12,2.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所得的结果叫做积。,例:4 8 = 32 读作:4乘8等于32。 因数 因数 积 口诀:四八三十二,3.背诵乘法口诀表。,4.乘加、乘减 乘加:把相同的用乘法计算,再。</p><p>19、除法的初步认识,表内除法,6,课前导入,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掌握了数的除法运算。最早使用是在先秦时期,或更早一些。形成于那个年代的筭数书中,关于除法的表示方式共有7类19种,涉及55条。,除法的由来,自公元前春秋战国时代之前,我国出现了用“九九”表计算乘法以后,人们也总结了用口诀来计算除法的方法。,孙子算经上说:“凡除之法,与乘正异。”当时我国主要是用算筹和口诀来计算除法的。,把8个桃平均放在4。</p><p>20、角的初步认识,复习导入,知识梳理,课后作业,巩固练习,总复习,7,复习导入,下图中有几个角? 请指出图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4个角,知识梳理,1.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边,角,边,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两条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 两条边张得越小,角就越小。,例:这两个角是不是一样大?,3.三角板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 要用三角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