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与止血检验
正常人体的止血、抗凝血功能包括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纤溶系统等几种因素。血栓与止血的检验(包括凝血和抗凝机制。2.了解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止血、凝血、纤溶的各种作用。血栓与止血检测的临床应用。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 Thrombosis and Hemastasis。
血栓与止血检验Tag内容描述:<p>1、P285 血栓与止血检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血管壁检测 第二节 血小板检测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测 第四节 抗凝系统检测 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测 第八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 2学时) 掌握内容: 掌握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系统、纤溶活性检 测项目的临床意义。 熟悉内容: 各检测项目的原理、方法及参考值。 止凝血与抗凝血机理。 DIC检查的项目及临床意义。 了解内容: 抗凝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生理状态下 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为什么 不凝固 ? 破损的血管为什么能 止血 ? 问 题 凝血系统 抗凝系统 机体内存在着复杂的 止 /。</p><p>2、南浔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 黄小华 血 栓 与 止 血 的 检 验 在生理状态下,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内呈流 体状态进行循环,既不发生出血,也不形成血 栓,主要是由于机体具有正常止血和凝血功能 与抗凝血机制处于动态平衡之故。 当某些因素使机体的正常止血和凝血功能 发生障碍或抗凝机制增强, 则可导致易出血倾 向,临床上统称为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 反之,如果凝血机制增强可引起血栓形 成,称为血栓性疾病血栓性疾病。本节主要介绍出血性疾 病。 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特征为皮肤、粘膜或内皮肤、粘膜或内 脏自发性出血脏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创伤。</p><p>3、血栓与止血检测 1 1 一、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 (一)血管壁的作用 (二)血小板的作用 (三)凝血因子的作用 (四)抗凝血系统的作用 (五)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的作用 (六)血液流变学改变 2 2 二、血管壁检测 (一)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原理】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apillary resistance test,CRT) 又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或束臂试验。CRP是在手臂局部加压,使 静脉血流受阻,给毛细血管以负荷,检查一定范围内新出现的出 血点数目来估计血管壁的完整性及其脆性。血管壁的完整性和脆 性与其结构和功能、血小板的量和质以及血浆v。</p><p>4、实验诊断课件教学 第三章第三章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 生理状态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它 既不会溢出血管外引起出血,也不会 在血管内凝固形成血栓,这主要是由 于机体内存在着完善的止凝血与抗凝 血机制,这种机制呈动态平衡状态。 机体的止血机制包括,血管壁和血 小板的止血作用凝血因子和抗凝血 因子的止血作用纤维蛋白溶解因子 和抗纤溶因子的溶栓作用等。 病理状态下,止凝血和抗凝血机制 的动态平衡失调,若止凝血机制亢进 或抗凝血机制减退便会形成血栓,临 床上出现血栓性疾病。反之,若止凝 血机制减退,或。</p><p>5、项目七 血 栓 与 止 血 检 验,任务一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任务二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任务三 纤维蛋白原含量 任务四 血栓与止血帅选检查,项目七 血栓与止血常用筛查试验,血栓与止血基本理论,生理情况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不会溢出血管外引起出血,也不会在血管内凝固引起血栓。,与人体具有完善的止凝血和抗凝血功能有关,微血管损伤后止血机理,9,血管壁的止血作用,血小板的止血作用,凝血因子的作用,抗血液凝固系统,第一节 血管壁的止血作用,内膜层:内皮细胞、基底膜 中膜层:平滑肌 外膜层:结缔组织,一、血管壁的结构,二 、血管壁的止血功。</p><p>6、第一章 血液学一般检验,第五节 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第五节 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内 容 概述 一、出血时间测定 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三、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四、血浆凝血酶时间 五、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六、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 七、血浆D-二聚体测定 八、出凝血检查的临床应用,概述,凝血机制,4,概述,凝血与纤溶的关系,2019/3/11,概述,出凝血障碍的因素,定义,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皮肤小血管被刺破后,血液自行流出到自然停止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一、出血时间测定,(一)TBT法,1TBT (temp。</p><p>7、1,2,实验诊断学,3,第二章 骨髓细胞学检查 一、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适应症 诊断造血系统疾病 如对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对各种贫血的鉴别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和血小板增多或减少性疾病的诊断。,4,骨髓检查对临床疾病诊断、疗效的观察、预后的判断起着重要作用。 对血液病的诊断首推骨髓涂片检查,这是其他检验方法所不能替代的。,5,助诊某些感染性疾病 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时的骨髓培养有助于提高该病诊断的阳性率,在疟原虫和黑热病原虫感染时,骨髓检查有助于发现原虫并明确诊断。,6,助诊转移癌 骨髓是许多恶性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肺癌、乳腺癌、。</p><p>8、医学课件,1,血栓与止血检测 (Laboratory Diagnostics in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Hai-xiao,XI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MC,P296,止血 凝血系统,抗凝血 纤溶系统,前 言,动 态 平 衡,医学课件,3,第一节 基础理论 可做笔记,一、止血机制 二、凝血机制 三、抗凝系统 四、纤溶系统,一. 止血机制: 要素,血管壁结构和功能,血小板质量和数量,凝血因子活性,医学课件,5,1. Hemorrhage (Bleeding),2. Hemostasis (White Thrombus),3. Coagulation (Red Thrombus),Bleeding and Clotting-1,医学课件,6,4. Restoration (endothelial ce。</p><p>9、血栓与止血功能检测与临床,郑州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袁恩武 教授 主任技师 TEL:13838179316 E-mil:yuanenwu126.com,一、凝血与抗凝机制的病理生理基础 二、止凝血障碍的实验室检查,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为什么不凝固 破损的血管为什么能止血,生理状态下,机体内存在着复杂的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凝血 血栓,抗凝 出血,作为一个临床医生,首先应弄清正常的凝血与抗凝机制,如何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如何正确判断检验结果,抗凝机制,正常止血机能,两个方面,四个因素,凝血机制,血管壁,血小板,凝血系统,抗凝及纤溶系统,凝血与抗凝机制的病理生理基础。</p><p>10、血栓与止血检测,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学教研室,一、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一)血管壁的作用 (二)血小板的作用 (三)凝血因子的作用 (四)抗凝血系统的作用 (五)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的作用 (六)血液流变学改变,二、血管壁检测,(一)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原理】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apillary resistance test,CRT)又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或束臂试验。CRP是在手臂局部加压,使静脉血流受阻,给毛细血管以负荷,检查一定范围内新出现的出血点数目来估计血管壁的完整性及其脆性。血管壁的完整性和脆性与其结构和功能、血小。</p><p>11、止血血栓学床旁检验(POCT)的方法学比较与临床应用作者:李健 |时间:2009-11-16 19:05:51床边检验(POCT)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被熟知,而在大型自动化仪器深入普及的今天,POCT并未如期得到广泛应用。实践中POCT似乎没有发挥其“床边”的便利,相当一部分POCT在检验科室使用,导致了同一参数两套参考范围的窘境;即便在临床科室,也因为临床医生疏于方法学认识或缺乏日常维护造成结果偏差。本文结合当前国内POCT的发展特点,讨论止血血栓学常规参数床边检验的可行性以及对部分关键问题的理解。一、POCT在止血血栓学检验中的特殊价值尽管POC。</p><p>12、第二章 血栓与止血的一般检查 第一节 概述 出血、血栓性疾患的发病机制可概括为:血管壁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血小板量的量或质的异常;凝血因子含量与活性;抗凝机制;纤溶机制。,正常止血过程:血管期、血小板期、 血液凝固期、血栓动力学变化期,三、止凝血系统疾病的分类,血栓与止血检验 的基础理论,血液为什么在血管中自由流动 割破血管后血液为什么没有一直外流 实验课时,有的同学伤口愈合慢,有的同学几乎不出血 通过按压不流血了,但扎了旁边皮肤后,原有创口开始流血 小说里常说战争场面浮尸遍野、血流成河,可以吗? 常发的心脑血。</p><p>13、主要内容,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 血管壁检测 血小板检测 凝血因子测定 抗凝血功能检测 纤维蛋白溶解检测 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体内参与凝血与止血的三个系统 一、凝血系统: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 二、抗凝系统:体液抗凝机制、细胞抗凝机制 三、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血管受损 血管收缩 释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血小板释放血栓烷A2、5-羟色胺(5-HT) 促进因子激活和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内、外源凝血系统,一、血管壁的作用,1.粘附功能(adhesion function) 指血小板具有粘附于血管内皮下胶原及其他异物表面的能力 2.聚集功能(aggregat。</p><p>14、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筛查试验的应用,一期止血缺陷常用筛查试验的应用,二期止血缺陷常用筛查试验的应用,纤溶亢进常用筛查试验的应用,重点内容,常用出凝血试验在出血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一、一期止血缺陷的选择 常用筛查试验 血小板计数(PLT)和出血时间(BT) 1.PLT和BT都正常:多见于血管壁异常所致的血管性紫癜,如过敏性紫癜、单纯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胞血管扩张症等。,2.PLT减少,BT延长:多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3.PLT增多,BT延长:多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4.PLT。</p><p>15、如何提高血栓与止血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必要性,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为病人服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 “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结果互认”的要求 “医院管理年” 检查的要求 应对投诉、举证倒置、自我保护 实验室认可(ISO/CAP)的要求 其他:科研、教学等工作的需要,主要内容,人员 设施和环境条件 实验室设备 检验前程序 检验程序 检验程序的质量保证 检验后程序 结果的报告,人员,对专业组长/审核人的要求 对岗位描述、培训内容和计划应有详细的规定 依据岗位特点规定技术能力评估的方法和指标 对工作人员技能的重新培训和评估。</p><p>16、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检查,一、概述,血液的液体状态是保证血液在血管内 正常循环、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血液的液体状是通过止血功能来保持的。正常人体的止血、抗凝血功能包括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纤溶系统等几种因素。它们通过本身的促凝和抗凝作用,组成了血液内功能复杂的对立统一系统,通过机体的生理调节保持着动态平衡,使生理状态下血液在血管中不断流动,既不溢出血管之外,又不凝固于血管中。一旦此种平衡遭到破坏,则可导致各种出血或血栓形成。,出血与血栓形成是机体正常的止血与抗凝血及纤溶功能动态平衡失调所致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