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和基本程序 基本方法。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预测物质的性质 实验和观察 解释及结论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研究物质性质的内容包括研究物质性质的内容包括。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Tag内容描述:<p>1、复习: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和基本程序 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 基本程序: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预测物质的性质 实验和观察 解释及结论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分类等科学方法对 化学研究的作用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 质进行分类 3、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从本质上看,元素是物质的组成 部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根据物质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可 把物质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单质化合物 单质:由同一种元素自身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之间组。</p><p>2、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导学案(教师版)一、研究物质基本性质的四种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常用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二、利用观察法探究钠的物理性质及钠与水的反应1钠的物理性质观察记录结果常温状态颜色密度相对大小硬度熔点相对高低____色,有金属光泽(煤油)__(钠)__(水)2.钠与水的反应观察记录结果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1)钠浮在水面上(1)钠的密度比水___(2)与水反应发出“____”响声(2)钠与水反应生成气体(3)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3)钠熔点__,反应____(4)。</p><p>3、1.2.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钠跟水、氯气的反应),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2)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氯气跟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水的反应)。(3)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体会到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3.情感。</p><p>4、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钠跟水、氯气的反应),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2)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氯气跟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水的反应)。(3)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2.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他们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p><p>5、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钠跟水、氯气的反应),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2)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氯气跟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水的反应)。(3)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2.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他们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p><p>6、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研究物质性质的内容包括研究物质性质的内容包括: : 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的通性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的通性 和特性。和特性。 那么我们是按怎样的程序去研究物质的性那么我们是按怎样的程序去研究物质的性 质的呢?质的呢? 1 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P P 1111 第一、要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第一、要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 第二、要对物质的性质进行预测第二、要对物质的性质进行预测; ; 第三、实验和观察:设计并实施实验来验证所第。</p><p>7、课题1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1下面有关苯酚的叙述正确的是()是有机化工原料,可以制电木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醇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酸性比甲酸、乙酸、碳酸均弱可以和硝酸发生酯化反应常温下易被空气氧化既可以和H2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A B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有关苯酚的性质与用途。苯酚在化工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制电木;虽然苯酚具有酸性,但却比甲酸、乙酸、碳酸弱,而且在空气中会被空气氧化成粉红色的物质。其结构简式为且有不饱和度,故可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2欲从溶有苯酚的乙醇中回收。</p><p>8、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基本方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钠与水、氧气的反应)。 2、通过引导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 3、通过对金属钠的性质研究,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重、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研究你的化学性质,水可灭火,也可纵火?!,网上信息摘录: 若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 2002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飘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突然,从飘在水面上的一个金属桶内冒起一股白烟,窜起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p><p>9、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氯气是有毒的,曾被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当这种毒气弹顺风爆炸时,通常可用的防御方法是()A人、畜应躲到低洼的地方B人、畜应到较高的地方去C人、畜应多饮豆浆和牛乳D带上口罩【解析】本题考查Cl2的密度和毒性。【答案】B2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 ()A氯化铝B硝酸银C碳酸钠 D石蕊【解析】用该自来水配制AgNO3时会有AgCl沉淀产生;配制Na2CO3会混入NaCl;配制石蕊试液会将其氧化使其变质。【答案】A3饱和氯水久置后。</p><p>10、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物质,我们是通过哪些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的?,观察颜色和状态; 将化合物分为酸、碱、盐;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观察法,分类法,实验法,交流研讨,观察和实验法,分类、比较法,例如,观察,实验,分类,比较,1、观察法:利用感官(看、闻、听、摸),能借助仪 器,提高灵敏度,有计划有目的进行观察。,2、实验法:验证预测,或探究未知,注意条件,明确 步骤。,条件不同 结论不同,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3、分类法:分类研究,总结通性和特性。 金属的通性:银白色金属光泽,良。</p><p>1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我们在初中学习过一些物质,了解了一些物质的性质,那么请同学们回答,我们在这过程中使用了什么方法呢?,氧气,无色,无味,难溶于水,这都是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氢气,可燃性,还原性,实验法: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性质的方法。,HCl、H2SO4、HNO3,NaOH、KOH、Ca(OH)2,NaCl、CaCO3、NH4Cl,CO2、Fe2O3、H2O,酸,碱,盐,氧化物,分类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Fe+CuSO4=,Cu+FeSO4,Cu+2AgNO3=,2Ag+Cu(NO3)2,质疑。</p><p>12、第1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1.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和一块铁分别放在表面皿中,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该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是(D)假说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A.B.C.D.2.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B.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C.钠有很强的还原性D.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3.金属钠着火时,采用的灭火物质是(B)A.煤油B.沙子C.水D.泡沫灭火器4.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白色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D)A.BaCl2溶液B.K2SO4溶液C.FeCl3溶液D.饱和Ca(OH)2溶液5.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生成NaOH。</p><p>13、研究物质性质 的基本程序,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研究物质性质的内容包括: 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的通性和特性。 那么我们是按怎样的程序去研究物质的性质的呢? 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P11,第一、要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第二、要对物质的性质进行预测; 第三、实验和观察:设计并实施实验来验证所做的预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与预测相一致的性质,并对实验中所出现的特殊现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第四、解释和结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物质的通性和特性。 第五、整和实验结论。,观察 。</p><p>14、考纲下载】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了解氯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了解Cl2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4.掌握Cl2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 理和收集方法).,【考情上线】 1.从氧化还原角度认识Cl2的性质. 2.新制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3.氯气的制法.,一、氯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味 道: , 溶解性: ;毒性: .,黄绿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可溶(体积比12),有毒,2.化学性质,【注意】 金属与氯气反应时,一般生成高价金属对应的氯化物.,二、含氯化合物 1.次氯酸,2.漂白粉,【注意。</p><p>15、第2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1.2010年7月27日四川广元发生氯气泄漏,导致多人中毒,作为消防干警,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B)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肥皂水打湿的口罩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A.B.C.D.2.用自来水(以Cl2为杀菌消毒剂)配制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会出现明显的药品变。</p><p>16、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象山中学 孙永杰,第三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复习,1、你是按照什么程序、运用哪些方法研究氯气的性质的? 2、氯气有哪些重要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活动探究,建议实验方案: 1、将干燥的红纸条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 2、将干燥的红纸条上滴上新制的氯水。 3、在新制的氯水中加入镁条。 4、在新制的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5、在新制的氯水中加入石蕊试液。,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氯气能与水反应吗?,交流与讨论: 1、氯气可以使湿润的红纸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褪 色,这个事实。</p><p>17、课时分层作业(三)(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基础练1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B红热的铜丝可以在氯气中燃烧,产生CuCl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向田鼠洞里通入氯气杀灭田鼠,利用了氯气有毒和密度较大的性质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NaCl固体小颗粒,形成白烟,没有雾出现(雾为小液滴),A项错误;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B项错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C项错误;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的大,可杀灭田鼠,D项正确。2下列现象不属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是()A苍白色火。</p><p>18、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1.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和一块铁分别放在表面皿中,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该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A.B.C.D.【解析】选D。此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实验法和比较法。2.(教材P11改编)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中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金属钠先熔化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燃烧后得白色固体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A.B.C.D.【解析】选D。钠的熔点较低,故加热时先熔化,再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3.(2019北京朝阳区高一检测) 2019年2月20日23时左右,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老城。</p><p>19、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1.(教材改编题)消灭地鼠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方法是将氯气通入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的哪些性质()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能溶于水有毒A.B.C.D.【解析】选A。氯气密度比空气大,有毒,可用来消灭地鼠,没有用到其易液化和能溶于水的性质。2.(2019湛江高一检测)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白色烟雾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p>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相关PPT文档
高二化学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ppt
高一化学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课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ppt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1.2.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ppt
高一必修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ppt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ppt
鲁科版化学高考一轮:第一章第2讲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ppt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ppt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相关DOC文档
高中化学 12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导学案 鲁科版必修1.doc
高中化学 12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导学案 鲁科版必修1.doc
高中化学 12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 鲁科版必修1.doc
高中化学 12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教学设计 鲁科版必修1.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