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液态乳中蛋白质的测定

实验原理二、...DeterminationofproteinandaminoacidinFood第九章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测定第一节概述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Theelementsofprotein)C。掌握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和鉴定理。

液态乳中蛋白质的测定Tag内容描述:<p>1、牛乳理化指标检测,蛋白质检测,概述,(1)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及测定意义,(2)蛋白质系数,(3)蛋白质测定方法,(1)蛋白质的测定意义 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对于评价食品的营养价值、合理开发利用食品资源、提高产品质量、优化食品配方、指导经济核算及生产过程控制均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蛋白质是复杂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所含的主要化学元素为C、H、O、N,在某些蛋白质中还含有。</p><p>2、实验八 豆乳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1、 实验内容用凯式定氮法测定豆乳饮料中蛋白质含量。二、实验目的与要求1、理解定氮装置的原理及操作要点。2、掌握凯式定氮法中样品的消化、蒸馏、吸收等基本操作技能。3、进一步熟练掌握滴定操作。三、实验原理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p><p>3、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掌握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标准曲线的绘制熟练使用分光光度计,实验目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较多基本上都是根据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建立起来的。,实验原理,二、比色法:利用蛋白质与不同试剂的呈色反应,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如双缩尿法和酚试剂法(lowrysmethod)。三、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蛋白质对280nm紫外光有最大的吸光度而采用,一、凯氏。</p><p>4、Determination of protein and amino acid in Food,第九章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测定,第一节 概述,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The elements of protein) C:50-55% N:15-18% O:20-23% H:6-8% S:0-4% 微量元素:P、Fe、Zn、Cu 2、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 3、蛋白质的变性作用。,4、蛋白质分析的重要性。</p><p>5、实验四、牛乳蛋白质的 提取与鉴定,一、实验目的:,了解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掌握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和鉴定理。,二、实验原理:,牛乳中含丰富的蛋白质(水分87.8%、脂肪3.5%、蛋白质3.1%、乳糖4.9%、灰分0.7%、能量29.kg/100kg),其中主要是酪蛋白。酪蛋白在牛乳中约占总蛋白量的5/6。,1、酪蛋白提取的原理,蛋白质是含羧基和氨基的两性电解质,在某一pH值溶液中,蛋白质分子所带的正电。</p><p>6、蛋白质的测定方法pro 的测定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 pro 的共性,即含氮量,肽链和折射率测定pro 含量,另一类是利用蛋白质中特定氨基酸残基、酸、碱性基团和芳香基团测定 pro 含量。但是食品种类很多,食品中 pro 含量又不同,特别是其他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的干扰成分很多,因此 pro 的测定通常利用经典的剀氏定氮法是由样品消化成铵盐蒸馏,用标准酸液吸收,用标准酸或碱液滴定,由样品中含氮量计算出 pro 的含量。由于食品中 pro 含量不同又分为凯氏定氮常量法、半微量法和微量法,但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一 。</p><p>7、张少敏03081028,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目前常用的有四种古老的经典方法:定氮法,双缩脲法(Biuret法)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和紫外吸收法.另外还有一种近十年才普遍使用起来的新测定方法,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其中Bradford法和Lowry法灵敏度高,比紫外吸收法高10-20倍,比Biuret法高100倍以上.凯氏定氮法比较复杂,但较准确,往往以定氮法测定的蛋。</p><p>8、DeterminationofproteinandaminoacidinFood,第九章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测定,第一节概述,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Theelementsofprotein)C:50-55%N:15-18%O:20-23%H:6-8%S:0-4%微量元素:P、Fe、Zn、Cu2、基本结构单位。</p><p>9、蛋白质的化学反应及与食品成分的相互作用 1 蛋白质与水的相互作用 蛋白质的水溶性 蛋白质与水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蛋白质中的肽键 偶极 偶极相互作用或氢键 或氨基酸的侧链 解离的 极性甚至非极性基团 同水分子之间发。</p><p>10、蛋白质的测定 凯氏定氮 原理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消化 使蛋白质分解 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出 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的硫酸铵 然后加碱蒸馏 使氨蒸出 用硼酸吸收后再以标准盐酸滴定。</p><p>11、毕 业 设 计(论 文)任 务 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系(院) 2011届题 目 液态乳中蛋白质检测技术的研究 学生姓名 刘花花 学 号 200706010059 专 业 食品科学 年级班 07级二班 指导教师 蔡敏 职 称 讲师 填写日期:2011 年2月10日设计(论文)依据课题名称:液态乳中蛋白质检测技术的研究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说明:液态乳是以生鲜牛乳,乳粉等为原料,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制成可供消费者直接饮用的液体状的商品乳。乳及乳制品是人体获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蛋白含量的高低已成为乳品质量的指标之一。特别是由于近几年发生的“大头娃娃”、。</p><p>12、毕 业 设 计(论 文)任 务 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系(院) 2011届题 目 液态乳中蛋白质检测技术的研究 学生姓名 刘花花 学 号 200706010059 专 业 食品科学 年级班 07级二班 指导教师 蔡敏 职 称 讲师 填写日期:2011 年2月10日设计(论文)依据课题名称:液态乳中蛋白质检测技术的研究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说明:液态乳是以生鲜牛乳,乳粉等为原料,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制成可供消费者直接饮用的液体状的商品乳。乳及乳制品是人体获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蛋白含量的高低已成为乳品质量的指标之一。特别是由于近几年发生的“大头娃娃”、。</p><p>13、人乳中蛋白质的组成分析 石磊*刘晓梅程舸王韶 (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长春 130021) 摘要在对人乳样品分离与纯化的基础上, 采用 “Bottom Up” 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 HPLC) 和配有纳米喷雾 ( Nano- spray) 技术的高分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FT- ICR- MS) , 将人乳各部分蛋白质样品酶解成多 肽片段。利用碰撞活化解离( CAD) 和电子捕获解离( ECD) 2 种解离方式断裂机理的互补性规律, 借助 Mascot 软件数据库, 快速分析了人乳样品中乳脂部分、 乳清部分和乳粒部分所含主要蛋白质的组成。人乳样品各部 分的共同物性是均含有多种角。</p><p>14、托普云农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蛋白质测定仪测定食品蛋白质含量的注意事项一、蛋白质测定仪/粗蛋白测定仪/氮磷钙测定仪注意事项: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是评价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食品中含氮化合物以蛋白质占优势,所以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时往往是先测定总氮量,然后乘以蛋白质换算系数即得到蛋白质含量。在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中,蛋白质的测定采用蛋白质测定仪,它是由样品消化成按盐、蒸馏、用硼酸液吸收,再由标准酸液滴定来测定的.此法准确、简明、灵活,是法定的仲裁测定法,但它技巧性强,主、客观影响因素多,要想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p><p>15、蛋白质含量测定法 蛋白质含量测定法,是生物化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目前常用 的有四种古老的经典方法,即定氮法,双缩尿法(Biuret 法)、Folin酚试剂 owry 法)和紫外吸收法。另外还有一种近十年才普遍使用起来的新的测定法,即考马斯亮蓝 法(Bradford 法)。其中 Bradford 法和 Lowry 法灵敏度最高,比紫外吸收法灵敏 10 20 倍,比 Biuret 法。</p><p>16、实验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方法,【实验预习】 1.试比较Folin酚法与考马斯亮蓝染料结合比色法的优缺点。 2 .试比较二喹啉甲酸法与Folin酚法的优缺点。 3.凯氏定氮法中在消化样品时,加入浓硫酸,硫酸钾和硫酸铜粉末的目的是什麽? 4.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是什麽?,一、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实验目的】 1.学习Folin 酚试剂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掌握Folin酚试剂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和操作。【实验原理】 蛋白质中含有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能与Folin酚试剂起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分。</p>
【液态乳中蛋白质的测定】相关PPT文档
牛乳中蛋白质测定.ppt
牛乳中蛋白质测定(ppt 21页)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蛋白质的测定

      蛋白质的测定

    上传时间: 2020-07-05     大小: 954.50KB     页数: 36

四、牛乳中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蛋白质的测定.ppt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方法
【液态乳中蛋白质的测定】相关DOC文档
食品分析实验 豆乳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doc
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蛋白质的测定.docx
蛋白质的测定.doc
液态乳中蛋白质检测技术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doc
液态乳中蛋白质检测技术的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doc
蛋白质测定仪测定食品蛋白质含量的注意事项.docx
【液态乳中蛋白质的测定】相关PDF文档
人乳中蛋白质的组成分析.pdf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