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
了解我国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1)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和降水分布特征。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一、气温和温度带 二、降水和干湿地区 三、气候特征 四、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
中国的气候Tag内容描述:<p>1、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气候知识点 总结湘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2、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 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 藏高原气候区。 3、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注意关于降水分布,有三条界线比较重要:a.800mm 年等 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 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 800mm,为温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 生产为主;此。</p><p>2、精品文档高二地理上学期中国地理复习之中国的气候试题1、下面是“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雨带位置图”(阴影部分表示雨带),读图回答12题。1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2当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时,雨带位于图中的()A B C D在我国,随着人民。</p><p>3、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1 一、气候复杂多样 二、季风气候显著 三、多特殊天气 四、多旱涝灾害 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 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漠 河 海 南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 ,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吐鲁番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 气温差异很大? 读教材P29. 水 稻 小麦 暖 温 带 亚 热 带 热 带 1600 800 400 200 5 0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二 读图回答读图回答 1 1、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 广州广州武。</p><p>4、第2课时 中国的气候特征复习习题一、选择题读“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2题。1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A)A南北气温都较高B南北气温差异大C气温最低区域在北方D东高西低,气温差异大2据图可知,拉萨的气温在(C)A2428之间 B1624之间C816之间 D8以下2017青岛读“中国温度带图”,完成34题。3下列温度带与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B)A甲一年一熟B乙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C丙一年三熟D丁一年两熟到三熟4下列温度带与其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A)A甲水稻、油菜 B乙春小麦、花生C丙冬小麦、棉花 D丁青稞、甘蔗5对下列描述地理规律或景观的句。</p><p>5、中国的气候,复习提问:,天气的概念:短时期的大气状况 (阴晴冷热风雨气压等). 天气变化较快.,气候的概念:长时期的大气综合 状况.气候比较稳定.,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形成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纬 度因素)下垫面(地形.海陆 位置. 洋流) 大气环流. 人类活动.,一.气温和温度带,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漠河一月均温约30. 西沙群岛一月均温约22.9. 南北温差50以上.,1.气温:,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北方纬度高.太 阳高度角比南方小. 且日照时间比南方短. 近冬季风源地:加剧寒冷.,0等温线,0等温线的地理意义:,南北方。</p><p>6、春节时的海南,春节时的黑龙江,冬季北国风光,冬季南国椰林,气候复杂多样,0等温线,中国冬季气温的特点,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1、北方纬度高,气温低;南方纬度低,气温高。2、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得到的太阳光热比南方少。3、冬季,我国北方白昼时间相对南方短,获得的太阳光热少,从而使南北方温差加大。4、北方。</p><p>7、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建议本节课分为四个课时,第3课时达成学习目标3】,前两节我们已经学习了气温和降水,那么你知道在这样的水热条件下,我国的气候有什么特征吗?,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使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读图,说出五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范围。,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结合气温和降水所学知识。</p><p>8、1月的黑龙江漠河,1月的海南岛,为什么我国南北方的景观相差如此之大?,南北气温的差异,第二节,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是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的原因是什么,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影响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因素是什么?,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为什么我国夏季普遍高温 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小结:,南北气温的差异,1、冬季:,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2、夏季:,4、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冬季最冷的地方是。</p><p>9、第三讲 中国的气候,(2012福建)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2)题。,(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C,A,【解析】(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气候生产潜力的概念,并且能够把影响气候生产潜力的因素与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结合起来。从材料中可知,气候生产潜力的大。</p><p>10、一天气预报 1明确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卫星云图和常见天气符号。,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常用天气符号,二气温分布和温度带,(一)冬季气温分布 1特点:南北温差很大,越向北气温越低。 2成因: (1)纬度因素: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H低且昼短。 (2)冬季风:加剧北方严寒。 30等温线分布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4最低气温:漠河(-52.3),(二)夏季气温分布,1特点: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 2成因:纬度因素,北方正午太阳高度低,但白昼长。 3最高气温:吐鲁番(49.6) (“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最低温出现在青藏高原。,(三)温度带。</p><p>11、第15讲 中国的气候,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 2.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4.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对比及其影响。 5.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课标点击,1.识记我国气温及降水的分布特点,会解读我国部分区域的气温或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并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2.理解掌握我国的气候特点,分析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3.理解掌握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分布规律,评价我国气象灾害发生的背景与影响。,考点解读,七、等温。</p><p>12、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1,一、气候复杂多样,二、季风气候显著,三、多特殊天气,四、多旱涝灾害,中国地大物博,气候多样,同一时间,在中国各地所呈现的景观,截然不同,让我们揭开它美妙神秘的面纱吧!,我国气候的特点,我国东濒世界第一大洋,西倚世界最大陆块,复杂的地形及海陆位置,造就了气候的多样性。,漠河,海南,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南北相差多少,我国气温的特点,找出0等温线,相差约30,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南北相差多少,找出0等温线,。</p><p>13、中国的干湿地区课 题中国的干湿地区课型新授授课时间使用者主备课时序数总第 13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2.学会搜集资料和利用相关资料解决地理问题。重 点评价中国的地理位置。难 点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学法指导读图分析、观察对比教具准备多媒体学 习 过 程旁注与补充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搞清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这节课,再来看看我国东西干湿的差异(板书)。(读图)引导学生按照阅读等值线。</p><p>14、中国的气候,教学内容: 一、气温和温度带 二、降水和干湿地区 三、气候特征 四、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2月份时,我国黑龙江省和海南省景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一、气温和温度带,教学目标: 掌握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并初步学会分析成因; 掌握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通过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图、温度带图,培养读图析图能力。,1、气温的分布特点,(1)冬季分布特点: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南北温差大。,成因:南方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温度高;北方纬高,太阳辐射弱,温度低。,0 等温线,(2)夏季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p><p>15、中 国 的 气 候,本节学习目标高考考点,中国的气候,我国的气候千差万别,热的可以在石头上烙大饼,冷的可以呵气成冰,干旱的百年享受不到滴雨之恩,湿润的几乎天天都下雨。,一、天气和气候的区别:,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2、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气温、降水.,太阳辐射(纬度因素) 大气环流 下垫面状况(地形、海陆位置、洋流) 人类活动.,二、气温:,一、天气和气候,大气的温度,等温线: 气温相同点的连线,1、比较等温线的稀密:,等温线密,说明温差大 等温线稀疏,说明温差小,2、走向:(常见的几种) 1)、等温线大体沿东西(纬线)方向延伸,。</p><p>16、专题四 中国的气候(2017年全国卷1)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 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答案】1. B 2. C【解析】2.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图中表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的日变化,表示枯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