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气候》(第五课时)教案 湘教版.doc_第1页
湖南省茶陵县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气候》(第五课时)教案 湘教版.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中国的气候主 备 人备课时间第 周星期第 5 课时备课组长签名教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多特殊天气,多旱涝灾害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我国多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多旱涝灾害及其对我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气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多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多旱涝灾害及其对我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了解我国多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多旱涝灾害及其对我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过 程一、新课导人:(1分钟)我国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如水旱灾害、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大洪水给任命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带来数千亿元的损失。而华北地区则出现了持续干旱的天气。二、自学自测:(12分钟)自学指导方法:自学教材“多特殊天气”的内容。1、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 、 、 、 等。2、寒潮南下所经过的地区会出现急剧 、 、 ,有时还伴随 天气。3、夏初, 地区常常阴雨连绵,人们习惯称之为“ ”。4、台风的风力 级,主要出现在 季,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 天气。5、沙尘暴多发于 ,近几十年来,我国 地区和 地区的沙尘暴天气又增加的趋势。6、 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7、 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的且分布范围 的一种气候灾害。三、讨论答疑。(15分钟)1、(投影片)1998年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洪水造成了哪些损失,军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别感动的事情是什么?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思考洪水形成的气候原因、人为原因?对长江洪涝灾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你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学生活动)下面我么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上面的问题一起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发表意见,然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现在给大家10分钟讨论。六个代表发言之后,由全班一起进行评议。(教师归纳):(1)气候原因是夏季东南季风势力的强弱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那等条件的影响。(2)人为原因是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中游的围湖造田等。(3)使人感动的是1998年全体军民团结誓死保卫常见大堤的感人事迹。(4)常见上游应植树造林,中游应退耕还湖、疏通河道。2、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你亲身经历过寒潮天气吗?有什么样的体会?观察课本第60页“侵入我国的汉朝路径图”,你能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吗?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思考从那里来的是冷干的?从图中观察,汉朝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冷空气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从图中观察,我国有那些地区不易受汉朝的侵袭,你能说出为什么吗? 3、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4、台风对当地的天气产生哪些影响?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经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特别是学生对中央电视台有关的预报和有关的录象资料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基本明确了台风及其危害。然后请一名同学到前边向全体同学介绍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影响我国的范围、带来的危害和好处。四、当堂达标。(14分钟)完成优化设计中的基础与巩固题。五、课堂小结。(1分钟)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我国的寒潮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和旱涝灾害。这些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损失。因此,联合国将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灾10年。特别是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威胁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