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本课题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第四单元 课题 1 物质构成的奥秘 原子的构成 1.__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知道温室效应。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
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Tag内容描述:<p>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再设计本课题第一次教学时,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放在首位,很多实验都是教师演示,学生只被动接受。教学思想没跨出老传统的框子,把知识的传授与掌握放在了首位,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单一,没有使用多媒体。结果学生只学了死知识,遇到变形问题就解决了。本课题教学再设计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1、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课题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创设多个学习情境,分组实验,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在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p><p>2、第四单元 课题 1 物质构成的奥秘 原子的构成 1__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 的带________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构成 的。原子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粒子构成。原子不显电 性,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________不同,核外的________ 也不同。 正负电子 质子中子 质子数电子数 2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 12 原子质量的________为标 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 对原子质量,符号为________ 。如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__。 1/12 Ar 1 原子 原子的结构 (1)原子。</p><p>3、课 题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 型新 授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器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过程方法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体会学习化学的方法。情感态度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之情、探究之欲。教学难点如何。</p><p>4、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 吴川市兰石中学 梁庚保,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 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3. 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一、二氧化碳,复习: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________(化学方程式),装置应选____,试说出你选择的理由____。,D,E,根据你对二氧化碳认识和了解,谈谈二氧化碳有什么物理性质?,1.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探究】怎样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下面的蜡烛先熄灭。</p><p>5、5.1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1)一、新课学习【目标一】回顾对化学变化的已有认识,为从质量角度分析化学变化做准备1.判断生活中常见的木炭燃烧属于__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 变化。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从宏观角度看,物质种类______( “改变”或“不变”),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_________ (“改变”或“不变”);从微观角度看,分子种类改变,但原子种类_____。( “改变”或“不变”) 【目标二】通过定量测定探究化学变化,在实验过程中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实验内容操 作 。</p><p>6、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2 水的净化(第二课时)【课堂检测】1硬水和软水(1)硬水是 的水;软水是 的水。可见,水的硬和软是相对的。软水也可以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但其含量应相对少或者没有。(2)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 ,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到产生大量浮渣,泡沫很少的水为 水;观察到泡沫丰富,浮渣很少的为 水。(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麻烦。如,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容易结水垢,结水垢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还可能引起爆炸;用硬水洗涤衣服,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净衣服,时间长了还会使衣服变硬。(4)将硬水软化的方。</p><p>7、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课堂检测】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镁;空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后的残渣;氢气;碳;水;高锰酸钾;三氧化二铝。2我们知道,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改变。化合物A发生分解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化合物中含有的元素是()A只有碳和氢两种元素B只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一定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可能有氧元素D只有碳和氧两种元素3现将某物质在氧气中充。</p><p>8、课题3离子 复习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 在表中填写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 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元素符号 下同 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2 你发现什么规律 碳C氮N氧O氟F。</p><p>9、课题 1 空气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 能记住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能完成对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 能在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能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合理分析 一 复习回顾识记 1 根据。</p><p>10、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化学式的含义 初步掌握并运用化学语言 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 2 知道并熟练记忆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价的特点 3。</p><p>1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拓展延伸 延伸拓展1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Ca OH 2 CO2 CaCO3 H2O 在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 建筑上经常用石灰浆 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 抹墙 一段时间后 墙壁表面先变潮湿 然后再逐渐变硬。</p><p>12、2 1 性质活泼的氧气 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课时 课题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 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 观察和描述木炭 铁丝 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 掌握实验室制备。</p><p>13、第二章 第一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一课时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 观察和描述木炭 铁丝 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 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 氧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