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练习与答案_第1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练习与答案_第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练习与答案_第3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练习与答案_第4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练习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集第1章练习题1单项选择11按照系统的观点,可将生产定义为使生产()转变为生产财富并创造效益的输入输出系统。对象资料要素信息12度量生产过程效率的标准是()。产量产值利润生产率13制造从广义上可理解为()生产。连续型离散型间断型密集型14精良生产是对()公司生产方式的一种描述。波音通用三菱丰田15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约()来自制造业。2040608016在机械产品中,相似件约占零件总数的()。3050709017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是用()对零件有关特征进行描述和识别的一套特定的规则和依据。文字数字字符字母18成组技术按()组织生产。产品部件零件零件组19CIM是()和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率和响应能力。高新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管理技术110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零件设备工艺装备相关过程111实行并行工程的企业多采用()的组织形式。直线式职能式矩阵式自由式112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影响竞争力的诸要素中()将变得越来越突出。时间质量成本服务2多项选择21生产要素包括()和生产信息。生产对象生产资料能源劳动力2221世纪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向是()智能化和清洁化。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批量化23专业化协作与扩散生产的形式有()等。组织各种专业化基础零部件生产厂组织专业化毛坯生产厂实行工艺性协作实行主机装配协作24机械零件之间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等几方面。零件名称相似性零件结构特征相似性零件材料特征相似性零件制造工艺相似性25采用生产流程分析法划分零件组的优点是()。无须编制零件工艺规程可保证同一零件组内的零件的工艺相似性可由零件编码直接划分零件组可在划分零件组的同时形成机床组26成组生产单元按其规模、自动化程度和机床布置形式,可分为()和成组柔性制造系统等几种类型。成组单机成组单元成组流水线成组刚性自动线27产品、部件、零件标准化的内容包括()。名称标准化结构标准化材料标准化零部件标准化28CIMS功能模型中质量信息系统包括()等。CAICATCAECAQC29实施并行工程可以()等。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减少制造工作量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减少工程变更次数210并行工程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下游的()过程。制造支持销售使用211敏捷制造的通讯基础结构包括()等。建立大范围的信息传输网络建立统一的产品信息模型建立企业信息模型和管理信息模型制定信息传输标准212敏捷制造的特征有()。快捷的需求响应动态的组织形式集成的制造资源稳定的人员编制3判断题31制造系统是一个将生产要素转变成离散型产品的输入输出系统。32“大批量生产”(MASSPRODUCTION)生产方式形成于19世纪。33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日渐成为制造业的主流生产方式。34“批量法则”当今已不适用。35全能工厂模式不符合“批量法则”。36在产品设计中应用成组技术可以大大减小新设计的工作量。37设计标准化是工艺标准化的前提。38采用成组技术后,工装系数可以大大提高。39CIMS是一种制造哲理。310网络与数据库是CIMS功能模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311实现CIMS的技术方案中,开放系指选用标准化设备。312实施并行工程必须具备由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组成的通讯基础设施。313CIM着重信息集成与信息共享,CE则强调产品设计及其相关过程设计的集成。314敏捷制造只能在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实施。315虚拟企业是指已采用虚拟制造技术的企业。4分析题41试说明在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批量法则”是否还适用42用JLBM1编码系统对习图1X41所示法兰套零件进行编码(材料40CR,毛坯锻件,热处理高频淬火)。习图14243有人讲“成组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如何理解这句话44有人讲“CIM不适合中国国情”,这种观点是否正确45试说明CIM与CE的关系。第2章练习题1单项选择11构成工序的要素之一是()。同一台机床同一套夹具同一把刀具同一个加工表面12目前机械零件的主要制造方法是()。材料成形法材料去除法材料累加法材料复合法13快速原型制造技术采用()方法生成零件。仿形浇注分层制造晶粒生长14在数控铣床上用球头立铣刀铣削一凹球面型腔,属于()。轨迹法成型法相切法范成法15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最多的运动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的运动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使工件或刀具进入正确加工位置的运动16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表面,其主运动是()。砂轮的回转运动工件的回转运动砂轮的直线运动工件的直线运动17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均由工件来完成均由刀具来完成分别由工件和刀具来完成分别由刀具和工件来完成18背吃刀量是指主刀刃与工件切削表面接触长度()。PA在切削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正交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在基面上的投影值在主运动及进给运动方向所组成的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19在背吃刀量和进给量F一定的条件下,切削厚度与切削宽度的比值取决于(PA)。刀具前角刀具后角刀具主偏角刀具副偏角110垂直于过渡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称为()。切削深度切削长度切削厚度切削宽度111锥度心轴限制()个自由度。2345112小锥度心轴限制()个自由度。2345113在球体上铣平面,要求保证尺寸H(习图2113),必须限制()个自由度。1234114在球体上铣平面,若采用习图2114所示方法定位,则实际限制()个自由度。1234115过正方体工件中心垂直于某一表面打一通孔,必须限制()个自由度。H习图2113习图21142345116普通车床的主参数是()。车床最大轮廓尺寸主轴与尾座之间最大距离中心高床身上工件最大回转直径117大批大量生产中广泛采用()。通用夹具专用夹具成组夹具组合夹具118通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称为()。切削平面进给平面基面主剖面119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为()。前角后角主偏角刃倾角120刃倾角是主切削刃与()之间的夹角。切削平面基面主运动方向进给方向121车削加工时,车刀的工作前角()车刀标注前角。(对应知识点264)大于等于小于有时大于、有时小于122用硬质合金刀具对碳素钢工件进行精加工时,应选择刀具材料的牌号为()。YT30YT5YG3YG82多项选择21同一工步要求()不变。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深度进给量22大批大量生产的工艺特点包括()。广泛采用高效专用设备和工具设备通常布置成流水线形式广泛采用互换装配方法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23支持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关键技术包括()等。CAD技术计算机数控技术生物技术材料科学24实现切削加工的基本运动是()。主运动进给运动调整运动分度运动25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可以()来完成。单独由工件单独由刀具分别由工件和刀具分别由刀具和工件26在切削加工中主运动可以是()。工件的转动工件的平动刀具的转动刀具的平动27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切削厚度28机床型号中必然包括机床()。类别代号特性代号组别和型别代号主要性能参数代号29机床几何精度包括()等。工作台面的平面度导轨的直线度溜板运动对主轴轴线的平行度低速运动时速度的均匀性210机床夹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定位元件及定位装置夹紧元件及夹紧装置对刀及导向元件夹具体211在正交平面PO中测量的角度有()。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212目前在切削加工中最常用的刀具材料是()。碳素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金刚石3判断题31采用复合工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32大批量生产中机床多采用“机群式”排列方式。33材料成形法目前多用于毛坯制造。34在加工工序中用作工件定位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35精基准是指在精加工工序中使用的定位基准。36附加基准是起辅助定位作用的基准。37直接找正装夹可以获得较高的找正精度。38划线找正装夹多用于铸件的精加工工序。39夹具装夹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类型。310欠定位是不允许的。311过定位系指工件实际被限制的自由度数多于工件加工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数。312定位误差是由于夹具定位元件制造不准确所造成的加工误差。313组合夹具特别适用于新产品试制。314正交平面是垂直于主切削刃的平面。315精加工时通常采用负的刃倾角。4分析题41试分析习图241所示各零件加工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A)在球上打盲孔B,保证尺寸H;B)在套筒零件上加工B孔,要求与D孔垂直相交,且保证尺寸L;C)在轴上铣横槽,保证槽宽B以及尺寸H和L;D)在支座零件上铣槽,保证槽宽B和槽深H及与4分布孔的位置度。42试分析习图242所示各定位方案中各定位元件限制的自由度;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对不合理的定位方案提出改进意见。A)车阶梯轴小外圆及台阶端面;B)车外圆,保证外圆与内孔同轴;C)钻、铰连杆小头孔,要求保证与大头孔轴线的距离及平行度,并与毛坯外圆同轴;D)在圆盘零件上钻、铰孔,要求与外圆同轴。YXZB)A)YXZ习图242C)YXXZD)XZYX习图241D)HZYBZXYXZC)HLZBYXZA)HHBBL(D)B)YXZ43在习图243所示工件上加工键槽,要求保证尺寸和对称度003。现有3种定0145位方案,分别如图B,C,D所示。试分别计算3种方案的定位误差,并选择最佳方案。44某工厂在齿轮加工中,安排了一道以小锥度心轴安装齿轮坯精车齿轮坯两大端面的工序,试从定位角度分析其原因。45习图245所示为在车床上车孔示意图,试在图中标出刀具前角、后角、主角、副偏角和刃倾角。46习图246所示零件,外圆及两端面已加工好(外圆直径)。现加工槽015DB,要求保证位置尺寸L和H。试1)定加工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2)选择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并在图中示意画出;3)计算所选定位方法的定位误差。47习图247所示齿轮坯,内孔及外圆已加工合格(MM,MM),现在插床上以0253D018DBADC硸粀簠葴聼İA0A习图243F图245习图247ADH90DZBL(D)YHZX习图246调整法加工键槽,要求保证尺寸MM。试计算图示定位方法的定位误差(忽20538H略外圆与内孔同轴度误差)。(对应知识点244)48在车床上,切断工件时,切到最后时工件常常被挤断。试分析其原因。49试分析习图249所示零件在结构工艺性上有哪些缺陷如何改进第3章练习题1填空题11直角自由切削,是指没有参加切削,并且刃倾角的切削方式。12在一般速度范围内,第变形区的宽度仅为00202MM。切削速度,宽度愈小,因此可以近似视为一个平面,称为剪切面。13靠前刀面处的变形区域称为变形区,这个变形区主要集中在和前刀面接触的切屑底面一薄层金属内。14在已加工表面处形成的显著变形层(晶格发生了纤维化),是已加工表面受到切削刃和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所造成的,这一变形层称为变形区。15从形态上看,切屑可以分为带状切屑、和崩碎切屑四种类型。16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17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加大刀具前角,提高切削速度,减小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18经过塑性变形后形成的切屑,其厚度HCH通常都要工件上切削层的厚度HD,而切屑长度LCH通常切削层长度LC。19切削过程中金属的变形主要是剪切滑移,所以用的大小来衡量变形程度要比变形系数精确些。110相对滑移是根据纯剪切变形推出的,所以它主要反映变形区的变形情况,而变形系数则反映切屑变形的综合结果,特别是包含有变形区变形的影响。111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与一般金属接触面间的摩擦不同,因为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压力很大(可达196294GPA以上),再加上几百度的高温,致使切屑底面与前刀面发余习图249生现象。112在粘结情况下,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是切屑粘结部分和上层金属之间的摩擦,即切屑的。113根据摩擦情况不同,切屑与前刀面接触部分可分为两个摩擦区,即和滑动区。114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变形区变形的重要成因。115硬脆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切除过程有所不同,其切除过程以为主。116磨削时砂轮表面的微小磨粒切削刃的几何形状是不确定的,通常有较大的负(6085)和刃口楔角(80145),以及较大的半径。117砂轮磨粒切削刃的排列(刃距、高低)是分布的,且随着砂轮的磨损不断变化。118切削时作用在刀具上的力,由两个方面组成1)三个变形区内产生的变形抗力和塑性变形抗力;2)切屑、工件与刀具间的。119由于切削变形复杂,用材料力学、弹性、塑性变形理论推导的计算切削力的理论公式与实际差距较大,故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经验公式计算切削力的大小。120切削热的直接来源是切削层的变形以及切屑与刀具、工件与刀具之间的,因而三个变形区是产生切削热的三个热源区。121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是在前刀面上处。122切削脆性材料时,由于形成崩碎切屑,故最高温度区,位于靠近刀尖的的小区域内。123目前比较成熟的测量切削温度的方法有自然热电偶法、热电偶法和红外测温法。124利用自然热电偶法可测得的温度是切削区的,红外测温法可测刀具及切屑侧面。125工件平均温度指磨削热传入工件而引起的,它影响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126积屑瘤是在切削速度加工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127积屑瘤是变形区在特定条件下金属变形摩擦的产物。128残余应力是在未施加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在材料内部保持而存在的应力。129刀具正常磨损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磨损。130刀具的非正常磨损是指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突然或过早产生损坏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和卷刃。131一次磨刀之后,刀具进行切削,后刀面允许的最大磨损量(VBB),称为,或者叫做磨损限度。132形成刀具磨损的原因非常复杂,它既有磨损,又有、化学作用的磨损,还有由于金相组织的相变使刀具硬度改变所造成的磨损。133刀具耐用度是指刀具从开始切削至达到为止所使用的切削时间,用T表示。134切削用量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视优化目标不同,可以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按最高生产率标准评定的目标函数,按标准评定的目标函数和按最大利润率标准评定的目标函数。2判断题21在一般速度范围内,第变形区的宽度仅为00202MM。切削速度愈高,宽度愈小。22切削时出现的积屑瘤、前刀面磨损等现象,都是第变形区的变形所造成的。23第变形区的变形是造成已加工表面硬化和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24由于大部分塑性变形集中于第变形区,因而切削变形的大小,主要由第变形区来衡量。25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崩碎切屑。26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加大刀具前角,提高切削速度,减小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带状切屑。27切屑形态的变化反映了切削变形程度的不同,如带状切屑是切削层沿剪切面滑移变形尚未达到断裂程度而形成的。28切屑形态的变化反映了切削变形程度的不同,如挤裂切屑是切削层沿剪切面滑移变形完全达到断裂程度而形成的。29切屑形态的变化反映了切削变形程度的不同,如单元切屑是切削层沿剪切面滑移变形完全达到断裂程度而形成的。210经过塑性变形后形成的切屑,其厚度HCH通常都要小于工件上切削层的厚度HD,而切屑长度LCH通常大于切削层长度LC。211用相对滑移的大小来衡量变形程度要比变形系数精确些。212相对滑移反映切屑变形的综合结果,特别是包含有第二变形区变形的影响。213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与一般金属接触面间的摩擦不同,不是一般的外摩擦,而是切屑粘结部分和上层金属之间的摩擦,即切屑的内摩擦。214内摩擦实际就是金属内部的滑移剪切,同粘结面积和法向力有关。215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第变形区变形的重要成因。216硬脆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切除过程有所不同,其切除过程以断裂破坏为主。217磨削是利用砂轮表面上由结合剂刚性支承着的极多微小磨粒切削刃进行的切削加工。218磨削时砂轮表面的微小磨粒切削刃的几何形状是不确定的,且通常有较大的前角和刃口楔角,以及较大的刃口钝圆半径。219主切削力FC是计算机床功率及设计夹具、刀具的主要依据。220吃刀抗力可能引起工件的弯曲与振动,影响加工质量。221进给抗力FF是设计和校验机床进给机构强度的重要依据。222由于切削变形复杂,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理论公式计算切削力的大小。223切削功率主要是主运动和主切削力所消耗的功率。224影响切削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刀具材料、刀具磨损、冷却润滑液。225切削温度是切削过程的一个重要物理量,主要影响刀具磨损和积屑瘤的产生,但对表面质量没有影响。226切削热由切屑、工件、刀具和周围介质(如空气、切削液)传散出去。不同的加工方法其切削热传散的比例是相同。227切削温度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热源区产生热量的多少,而且还取决于散热条件的好坏。228凡影响切削变形、切削抗力及功率消耗的因素,都对生热有影响。229切削用量增加,功率消耗加大,切削热的生成加多,切削温度升高。230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是在刀刃处。231切削脆性材料时,由于形成崩碎切屑,故最高温度区位于靠近刀尖的后刀面上的小区域内。232人工热电偶法可用于测量切削区的平均温度,红外测温法可用于测量刀具及切屑侧面温度场。233控制与降低磨削温度,是保证磨削质量的重要措施。234工件平均温度与磨削烧伤和磨削裂纹的产生有密切关系。235磨粒磨削点温度是引起磨削刃的热损伤、砂轮的磨损、破碎和粘附等现象的重要因素。236磨削区温度影响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237工件表面层的温度分布与加工表面变质层的生成机理、磨削裂纹的产生以及工件的使用性能等有关。238积屑瘤是在中等切速加工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239在精加工时,积屑瘤对切削过程是有利的,应设法利用这一点提高已加工表面质量。240积屑瘤的形成与摩擦条件有关,而影响摩擦条件的主要因素是接触面压力。241当切削塑性材料、切削速度V较高、切削厚度HD较大时易发生前刀面磨损。242当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若切削速度较低,切削厚度较薄,则易发生后刀面磨损。243当切削脆性金属时,由于形成崩碎切屑,会出现后刀面磨损。244当切削塑性金属,采用中等切速及中等进给量时,常出现前后刀面同时磨损。245刀具磨损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期磨损阶段和正常磨损阶段。246磨粒磨损只在低速切削条件下都存在,对低速切削的刀具而言,磨粒磨损往往是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247粘结磨损一般在中等偏低的切削速度下比较严重。248扩散磨损在高温作用下发生。扩散磨损其实质是一种物理性质磨损。249切削用量中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切削深度,而进给量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最小。250传统上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刀具一定耐用度的前提下,优先考虑采用最大的切削深度AP,其次考虑采用大的进给量F,最后根据刀具耐用度的要求选定(计算或查表)合理的切削速度V。3单项选择题31直角自由切削,是指没有副刃参加切削,并且刃倾角()的切削方式。S0S0S032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塑性变形大部分集中于()。第变形区第变形区第变形区已加工表面33切屑类型不但与工件材料有关,而且受切削条件的影响。如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或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带状切屑单元切屑崩碎切屑34切屑类型不但与工件材料有关,而且受切削条件的影响。如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加大前角,提高切削速度,减小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带状切屑单元切屑崩碎切屑35内摩擦实际就是金属内部的滑移剪切,同粘结面积有关。这部分的摩擦力FFI约占切屑与前刀面总摩擦力的()。5565758536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变形的重要成因。第变形区第变形区第变形区37切削用量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量38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小的是()。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量39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是在()。刀尖处前刀面上靠近刀刃处后刀面上靠近刀尖处主刀刃处310磨削区温度是砂轮与工件接触区的平均温度,一般约有500800,它影响()。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磨削刃的热损伤、砂轮的磨损、破碎和粘附等磨削烧伤和磨削裂纹的产生加工表面变质层、磨削裂纹以及工件的使用性能311积屑瘤是在()切削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低速中低速中速高速312切削用量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量4多项选择题41主切削力FC垂直于基面,与切削速度方向一致,作用于工件切线方向,是()的主要依据。计算机床功率设计夹具设计刀具设计和校验机床进给机构强度42影响切削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件材料切削用量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形状与几何角度43切削过程中影响散热的因素有()。工件材料的导热系数刀具材料的导热系数冷却润滑液刀具主刀刃与工件接触长度44磨削是工件表面温度可达1000以上,在工件表层形成极大的温度梯度(6001000/MM),并会出现()等缺陷。尺寸形状偏差表面烧伤加工硬化残余应力45合理地控制切削条件、调整切削参数,尽量不形成中温区就能较有效地抑制或避免积屑瘤形成。一般可采用的措施包括()控制切削速度减小刀具前角使用高效切削液当工件材料塑性过高,硬度很低时,可进行适当热处理,提高其硬度,降低其塑性46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有()。塑性变形效应里层金属弹性恢复表层金属的相变热变形47当()时易发生前刀面磨损。切削塑性材料切削速度较高切削厚度较大切削深度较大48当()时易发生后刀面磨损。当()时,由于形成崩碎切屑,也会出现后刀面磨损。切削脆性金属切削塑性材料切削速度较低切削厚度较薄49决定粘结磨损程度的因素主要有()。接触面间分子活动能量刀具材料与工件材料的硬度比中等偏低的切削速度刀具材料与工件的亲和能力410视优化目标不同,常见的切削用量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有()。按最高生产率标准评定的目标函数按最大刀具耐用度标准评定的目标函数按最大利润率标准评定的目标函数按最低成本标准评定的目标函数5问答题51如何表示切屑变形程度52影响切削变形有哪些因素各因素如何影响切削变形53三个切削分力是如何定义的各分力对加工有何影响54刀具磨损过程有哪几个阶段为何出现这种规律55刀具破损的主要形式有哪些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刀具的破损形式有何不同56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衡量指标有哪些57说明最大生产效率刀具使用寿命和经济刀具使用寿命的含义及计算公式。58切削液有何功用如何选用59磨粒粒度是如何规定的试说明不同粒度砂轮的应用。510试述高速磨削、强力磨削和砂带磨削的特点和应用。第4章练习题1单项选择11表面粗糙度的波长与波高比值一般()。小于50等于50200等于2001000大于100012表面层加工硬化程度是指()。表面层的硬度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度之比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度之差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度之差与基体硬度之比13原始误差是指产生加工误差的“源误差”,即()。机床误差夹具误差刀具误差工艺系统误差14误差的敏感方向是()。主运动方向进给运动方向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法向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切向15试切N个工件,由于判断不准而引起的刀具调整误差为()。36N3616精加工夹具的有关尺寸公差常取工件相应尺寸公差的()。1/101/51/51/31/31/21/2117镗床主轴采用滑动轴承时,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最主要因素是()。轴承孔的圆度误差主轴轴径的圆度误差轴径与轴承孔的间隙切削力的大小18在普通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工件外圆车内孔,车后发现内孔与外圆不同轴,其最可能原因是()。车床主轴径向跳动卡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刀尖与主轴轴线不等高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19在车床上就地车削(或磨削)三爪卡盘的卡爪是为了()。提高主轴回转精度降低三爪卡盘卡爪面的表面粗糙度提高装夹稳定性保证三爪卡盘卡爪面与主轴回转轴线同轴110为减小传动元件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应采用()传动。升速降速等速变速111通常机床传动链的()元件误差对加工误差影响最大。首端末端中间两端112工艺系统刚度等于工艺系统各组成环节刚度()。之和倒数之和之和的倒数倒数之和的倒数113机床部件的实际刚度()按实体所估算的刚度。大于等于小于远小于114接触变形与接触表面名义压强成()。正比反比指数关系对数关系115误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刚度成()。正比反比指数关系对数关系116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工件传给刀具传给机床被切屑所带走117磨削加工中,大部分磨削热()。传给工件传给刀具传给机床被磨屑所带走118为了减小机床零部件的热变形,在零部件设计上应注意()。加大截面积减小长径比采用开式结构采用热对称结构119工艺能力系数与零件公差()。成正比成反比无关关系不大120外圆磨床上采用死顶尖是为了()。消除顶尖孔不圆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消除导轨不直度对加工精度的消除工件主轴运动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提高工艺系统刚度121加工塑性材料时,()切削容易产生积屑瘤和鳞刺。低速中速高速超高速122强迫振动的频率与外界干扰力的频率()。无关相近相同相同或成整倍数关系123削扁镗杆的减振原理是()。镗杆横截面积加大镗杆截面矩加大基于再生自激振动原理基于振型偶合自激振动原理124自激振动的频率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大于小于等于等于或接近于2多项选择21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有()。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自动控制法22零件加工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有重要影响。耐磨性耐蚀性抗疲劳强度配合质量23主轴回转误差可以分解为()等几种基本形式。径向跳动轴向窜动倾角摆动偏心运动24影响零件接触表面接触变形的因素有()。零件材料表面粗糙度名义压强名义面积25如习图425所示,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车孔(内孔车刀安装在刀架上)。加工后发现被加工孔出现外大里小的锥度误差。产生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有()。主轴径向跳动三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刀杆刚性不足26在车床上以两顶尖定位车削光轴,车后发现工件中部直径偏大,两头直径偏小,其可能的原因有()。工件刚度不足前后顶尖刚度不足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导轨扭曲27在车床上车削光轴(习图427),车后发现工件A处直径比B处直径大,其可能的原因有()。刀架刚度不足尾顶尖刚度不足导轨扭曲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28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内部热源主要有()。切削热摩擦热辐射热对流热29如习图428所示,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钻孔(钻头安装在尾座上)。加工后测量,发现孔径偏大。造成孔径偏大的可能原因有()。车床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尾座套筒轴线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刀具热变形钻头刃磨不对称210下列误差因素中属于常值系统误差的因素有()。机床几何误差工件定位误差调整误差刀具磨损211下列误差因素中属于随机误差的因素有()。机床热变形工件定位误差夹紧误差毛坯余量不均引起的误差复映212从分布图上可以()。(对应知识点462)确定工序能力估算不合格品率判别常值误差大小判别工艺过BA习图427习图428习图425程是否稳定213通常根据XR图上点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有无不合格品工艺过程是否稳定是否存常值系统误差是否存在变值系统误差214影响切削残留面积高度的因素主要包括()等。切削速度进给量刀具主偏角刀具刃倾角215影响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有()等。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量工件材料性质216影响外圆磨削表面粗糙度的磨削用量有()。砂轮速度工件速度磨削深度纵向进给量217消除或减小加工硬化的措施有等。加大刀具前角改善工件的切削加工性提高刀具刃磨质量降低切削速度218避免磨削烧伤、磨削裂纹的措施有等。选择较软的砂轮选用较小的工件速度选用较小的磨削深度改善冷却条件219消除或减弱铣削过程中自激振动的方法有。提高工艺系统刚度增大工艺系统阻尼加大切削宽度采用变速切削3判断题31零件表面的位置精度可以通过一次装夹或多次装夹加工得到。32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表面磨损越小。33零件表面残余应力为压应力时,可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34粗糙表面易被腐蚀。35在机械加工中不允许有加工原理误差。36工件的内应力不影响加工精度37主轴的径向跳动会引起工件的圆度误差。38普通车床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不大。39采用预加载荷的方法可以提高接触刚度。310磨削机床床身导轨时,由于磨削热会使导轨产生中凸。311只要工序能力系数大于1,就可以保证不出废品。312在中,只要没有点子越出控制限,就表明工艺过程稳定。RX313切削过程中的热效应将使加工表面产生张应力。314在车床上使用切断刀切断工件时的重叠系数等于0。315冲击式减振器特别适于低频振动的减振。4分析题41在铣床上加工一批轴件上的键槽,如习图441所示。已知铣床工作台面与导轨的平行度误差为005/300,夹具两定位V型块夹角,交点A的连线与夹具体底面的O90平行度误差为001/150,阶梯轴工件两端轴颈尺寸为。试分析计算加工后键M52槽底面对工件轴线的平行度误差(只考虑上述因素影响,并忽略两轴颈与外圆的35同轴度误差)。习图44142试分析习图442所示的三种加工情况,加工后工件表面会产生何种形状误差假设工件的刚度很大,且车床床头刚度大于尾座刚度。43横磨一刚度很大的工件(习图443),若径向磨削力为100N,头、尾架刚度分别为50000N/MM和40000N/MM,试分析加工后工件的形状,并计算形状误差。A)B)C)习图44244曾有人提出一种在工作状态下测量工艺系统静刚度的方法,其过程如下如习图444所示,在车床顶尖间装夹一根刚度很大的轴,在轴靠近前、后顶尖及中间位置预先车出三个台阶,尺寸分别为H11、H12、H21、H22、H31、H32。经过一次走刀后,测量加工后的台阶尺寸分别为H11、H12、H21、H22、H31、H32。试1)说明用此方法测量工艺系统静刚度的原理;2)如何由上面的数据确定工艺系统刚度3)说明该方法的优缺点。习图44445磨削CW6140车床床身导轨,若床身长L2240MM,床身高H400MM,磨削后床身上下面温差T5。试计算由于工件热变形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工件材料热胀系数1105)。46在无心磨床上磨削销轴,销轴外径尺寸要求为12001。现随机抽取100件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其外径尺寸接近正态分布,平均值为X1199,均方根偏差为S0003。试画出销轴外径尺寸误差的分布曲线;计算该工序的工艺能力系数;估计该工序的废品率;分析产生废品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47在车床上加工一批小轴的外圆,尺寸要求为MM。若根据测量工序尺寸接近正012态分布,其标准差为MM,公差带中心小于分布曲线中心,偏差值为003MM。025试计算不合格品率。FP10050300习图443ABCDH11H11H12H12H21H21H22H22H32H32H31H3148在无心磨床上磨削圆柱销,直径要求为MM。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组数据,048共测得200个数据,列于表4X48,表中数据为7960X(M)。试1)画出图;RX2)判断工艺规程是否稳定;3)判断有无变值系统误差;对图进行分析。X表448测量值平均值极差测量值平均值极差组号X1X2X3X4X5IRI组号X1X2X3X4X5IRI12345678910303731353643352120262529304030351818153118283335433825112124213035354530212325252935303835451828192624631831836637838223420220026412955151517171071112131415161718192026222824293828302833272220252835273138402420172823303529323825182834243338312833252225203430314030302542082362622763323183223123483411141181111101049习图449为精镗活塞销孔工序的示意图,工件以止口面及半精镗过的活塞销孔定位,试分析影响工件加工精度的工艺系统的各种原始误差因素。第5章练习题定位误差F设计基准定位基准热变形对刀误差夹紧误差菱形销导轨误差1单项选择11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铸件锻件棒料管材12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铸件锻件焊接件冲压件13基准重合原则是指使用被加工表面的()基准作为精基准。设计工序测量装配14箱体类零件常采用()作为统一精基准。一面一孔一面两孔两面一孔两面两孔15经济加工精度是在()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最不利最佳状态最小成本正常加工16铜合金7级精度外圆表面加工通常采用()的加工路线。粗车粗车半精车粗车半精车精车粗车半精车精磨17淬火钢7级精度外圆表面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粗车半精车精车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粗车半精车粗磨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18铸铁箱体上120H7孔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粗镗半精镗精镗粗镗半精镗铰粗镗半精镗粗磨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19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通常安排在()进行。切削加工之前磨削加工之前切削加工之后粗加工后、精加工前110工序余量公差等于。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111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112直线尺寸链采用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各组成环中公差最大值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各组成环公差之和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113用近似概率算法计算封闭环公差时,K值常取为()。06080811121214114派生式CAPP系统以()为基础。成组技术数控技术运筹学网络技术115工艺路线优化问题实质上是()问题。寻找最短路径寻找最长路径寻找关键路径工序排序2多项选择21选择粗基准最主要的原则是()。保证相互位置关系原则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分配原则基准重合原则自为基准原则22采用统一精基准原则的好处有()。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的形状精度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可以简化夹具设计与制造可以减小加工余量23平面加工方法有()等。车削铣削磨削拉削24研磨加工可以()。提高加工表面尺寸精度提高加工表面形状精度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提高加工表面的硬度25安排加工顺序的原则有()和先粗后精。先基准后其他先主后次先面后孔先难后易26采用工序集中原则的优点是()。易于保证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便于管理可以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可以减小工件装夹时间27最小余量包括和本工序安装误差。上一工序尺寸公差本工序尺寸公差上一工序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厚度上一工序留下的形位误差28CAPP系统按其工作原理可划分为()和综合式。全自动式半自动式派生式创成式29目前CAPP系统的零件信息输入方式主要有()。成组编码法形面描述法图形识别法从CAD系统直接获取零件信息210采用决策树进行决策的优点是()。易于理解易于编程易于修改易于扩展211单件时间(定额)包括()等。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切入、切出时间工作地服务时间212辅助时间包括()等。装卸工件时间开停机床时间测量工件时间更换刀具时间213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有()等。缩短基本时间缩短辅助时间缩短休息时间缩短工作地服务时间214参数优化问题数学模型的要素是()。设计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优化方法215工序参数优化问题中的设计变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背吃刀量)刀具耐用度216工序参数优化问题中的优化目标可以是()。最短工序时间最小工序成本最大工序利润最大刀具耐用度3判断题31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的重要依据。32编制工艺规程不需考虑现有生产条件。33编制工艺规程时应先对零件图进行工艺性审查。34粗基准一般不允许重复使用。35轴类零件常使用其外圆表面作统一精基准。36淬硬零件的孔常采用钻(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的工艺路线。37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宜采用磨削方法进行精加工。38抛光加工的目的主要是减小加工表面的粗糙度。39工序余量等于上道工序尺寸与本道工序尺寸之差的绝对值。310中间工序尺寸公差常按各自采用的加工方法所对应的加工经济精度来确定。311直线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和减环。312工艺尺寸链组成环的尺寸一般是由加工直接得到的。313采用CAPP有利于实现工艺过程设计的优化和标准化。314派生式CAPP系统具有较浓厚的企业色彩。315创成式CAPP系统以成组技术为基础。316在CAPP专家系统中广泛采用产生式规则表达知识。317在CAPP专家系统中通常采用正向推理的控制策略。318在工艺成本中可变费用是与年产量无关的费用。4分析计算题41试选择习图541示三个零件的粗精基准。其中A)齿轮,M2,Z37,毛坯为热轧棒料;B)液压油缸,毛坯为铸铁件,孔已铸出。C)飞轮,毛坯为铸件。均为批量生产。图中除了有不加工符号的表面外,均为加工表面。习图54142今加工一批直径为,RA08MM,长度为55MM的光轴,材料为45钢,M2501毛坯为直径2803MM的热轧棒料,试确定其在大批量生产中的工艺路线以及各工序的工序尺寸、工序公差及其偏差。43习图542所示A)为一轴套零件,尺寸和已加工好,B)、C)、M380105D)为钻孔加工时三种定位方案的简图。试计算三种定位方案的工序尺寸A1、A2和A3。44习图544所示轴承座零件,MM孔已加工035A)AATC)CCTB)BBTC)D)A)B)习图542A3A2A11001800053800180005H300030习图544好,现欲测量尺寸75005。由于该尺寸不好直接测量,故改测尺寸H。试确定尺寸H的大小及偏差。45加工习图545所示一轴及其键槽,图纸要求轴径为,键槽深度尺寸为M302,有关的加工过程如下M2601)半精车外圆至;M63012)铣键槽至尺寸A1;3)热处理;4)磨外圆至,加工完毕。302求工序尺寸A146磨削一表面淬火后的外圆面,磨后尺寸要求为。为了保证磨后工件M603表面淬硬层的厚度,要求磨削的单边余量为03005,若不考虑淬火时工件的变形,求淬火前精车的直径工序尺寸。47习图547所示零件,有关轴向尺寸加工过程如下1)精车A面(车平)。2)精车B面,保证A、B面距离尺寸A1。3)自D处切断,保证B、D面距离尺寸A2。4)掉头装夹,精车C面,保证B、C面距离尺寸A324005MM。5)精车D面,保证C、D面距离尺寸MM。01若已知切断时经济加工公差为05MM,精车时最小余量为02MM。试用尺寸链极值法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偏差。48习图548所示为某车间在轴类零件上加工辅助孔时,选用设备的参考图。试将其转换为决策树和决策表的形式。49以最大生产率为为优化目标的目标D习图547ABC64022400520001零件直径DMM01502501235辅助孔直径DMM台钻立钻摇臂钻习图548函数可写为MIN1VFTAQCN式中A与加工和刀具条件有关的耐用度系数;N刀具耐用度速度指数;换刀时间;CT工件加工形状系数;F进给量;V切削速度。试求出在给定进给量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生产率的最佳切削速度。(对应知识点573)5练习题(编制工艺规程)51试编制习图551所示螺母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将有关内容填入习表5X51中。毛坯为铸件,生产批量5000件。习表51工序号工序名称及内容定位基准机床夹具150260312B403A58668余A105R74M8余HT习图55152试编制习图552所示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将有关内容填入习表552中。毛坯为精铸件,生产批量30件。习表52工序号工序名称及内容定位基准机床夹具第6章练习题A120R53840025M90133166余RHT63习图5521单项选择11装配系统图表示了()。装配过程装配系统组成装配系统布局机器装配结构12一个部件可以有()基准零件。一个两个三个多个13汽车、拖拉机装配中广泛采用()。完全互换法大数互换法分组选配法修配法14高精度滚动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的装配常采用()。完全互换法大数互换法分组选配法修配法15机床主轴装配常采用()。完全互换法大数互换法修配法调节法16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原则又称()原则。尺寸链封闭大数互换一件一环平均尺寸最小17修选配法通常按()确定零件公差。经济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可能达到的最高精度封闭环组成环平均精度18装配的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产品重量产品质量产品成本生产规模19牛头刨床总装时,自刨工作台面,以满足滑枕运动方向与工作台面平行度的要求。这属于()。选配法修配法调节法试凑法110据统计,机器装配费用约占机器总成本的()。1/101/51/51/31/31/21/22/32多项选择21机器由()装配而成。零件组件部件标准件22机械装配的基本作业包括清洗、连接、调整、()等。检测平衡加工修配23常见的可拆卸连接有、和()等。螺纹连接铆钉连接销连接键连接24常用的机械装配方法有()和修配法等。完全互换法大数互换法调整法选配法25机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