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下科学实验活动练习册答案2018

收藏

预览图
编号:1004457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0MB    格式:PDF    上传时间:2018-04-19 上传人:今天 IP属地:浙江
6
积分
关 键 词:
师大 版七下 科学实验 活动 练习 答案 2018
资源描述:
参考答案/147参考答案活动1模拟海水淡化【问题与讨论】1.我国是淡水资源匮乏的国家,研究海水淡化能供给饮用水和农业用水,食用盐也会作为副产品被生产出来2.略【巩固与反馈】1D2C3A435KG活动2大气中有水吗【问题与讨论】1室外的排水管内有水排出,这说明了室内的空气中有水的存在2冰箱里取出的矿泉水过了一会儿外壁上有水珠出现;深秋早晨小草叶片上有露水等(合理即可,实验报告略)3.略【巩固与反馈】1C2下雨前,大气中水蒸气含量丰富,水蒸气接触缸壁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水缸外表面上,于是水缸便穿上了“裙子”。可见“水缸穿裙子”说明大气中的水汽多,湿度大,而这是下雨的条件和下雨天的天气特征活动3种子里含有水分吗【问题与讨论】1种子里含有水分2一般不同准备20~30粒玉米粒,用相同实验方法,计算出玉米粒的含水量,与小麦、水稻籽粒含水量进行比较3.略4.略活动4地球上水的循环【问题与讨论】1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水循环发生的地点不同2①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水的气态、液态、固态相互之间易于转化;②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3促进自然界物质的运动、促进自然界能量的交换、维持地球上水的动态平衡,使自然界的水不断地得到更新148/科学实验活动练习册4.略【巩固与反馈】1C2B3A4D5B6海洋水汽输送7大气蒸发蒸腾气流降低小水滴小冰晶降水地下水河流湖泊水循环活动5观察冰的熔化过程【问题与讨论】1(1)吸收(2)0(3)不发生变化2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3固液共存状态增多了4不一定。冰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5.略【巩固与反馈】1A2C3A4B5(1)固态温度升高(2)B(3)固液共存;不变;是(4)液态;温度升高活动6观察食盐微粒和松香微粒外形的不同【问题与讨论】1.确定的熔点规则的几何外形2.略【巩固与反馈】1甲乙2味精等活动7蒸发对液体温度的影响【问题与讨论】1室温;玻璃泡上包有湿棉花的温度计乙示数下降;液体蒸发吸收热量,使温度计乙的示数降低2会感觉冷。身上的水蒸发吸热使体表温度下降3用风扇吹后,未包湿棉花的温度计示数不变,包湿棉花的温度计示数下降更快;用酒精代替水,由于酒精蒸发比水容易,所以相应的包湿棉花的温度计示数会降得更快更低4.略【巩固与反馈】1D2D3菜窖里的水凝固放热,使菜窖里的温度不至于过低当室内的温度升高时,聚乙烯材料熔化,从室内吸收热量,使室内的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当室内的温度降低时,聚乙烯材料凝固放热,使室内的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所以这种材料有调节室温的作用实验1观察水的沸腾【问题与讨论】1倾斜部分表示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与时间轴平行的水平部分说明加热过程中参考答案/149水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是水的沸腾过程2在100℃左右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时,如果把烧杯从石棉网上移下,沸腾现象不再发生,说明液体沸腾需要吸收热量3沸腾时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气泡上升时体积变大,到达水面破裂,在水面上方有大量的水汽凝结后上升4.略【巩固与反馈】1C2B3C4B5表面内部沸点标准大气压小大升高大小不变沸点吸热622水的温度随时间下降,水温较高时,下降较快,随后逐渐减慢,最后与室温一致(不考虑水的蒸发)活动8水蒸气的液化【问题与讨论】1.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因为壶嘴周围空气温度较高,从壶嘴喷出的高温水蒸气不能放热液化为小水珠,而水蒸气是无色的,所以壶嘴周围看不到“白气”2.略【巩固与反馈】1A2B3D4③④①②5先汽化,后液化活动9物质在水中溶解【巩固与反馈】1(1)烧杯玻璃棒(2)搅拌,加快蔗糖的溶解2溶液体的棕红色变浅(或消失)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3(1)是为了便于观察乙醇与水是否有分层(2)应该用胶头滴管将乙醇轻轻滴入水中,防止有振荡而直接混合(3)振荡试管后静置一会儿;混合后液体不再分层,保持稳定状态活动10固体药品的取用【巩固与反馈】1(1)药匙盖满试管底部的量(2)量筒最低处(3)药匙或纸槽镊子滴管量筒2(1)试管没有平放;可能会打破容器(2)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没有对手心;可能会腐蚀、模糊标签字样(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会导致反应生成的水或药品中含有的水蒸发后在试管口冷凝回流,试管爆裂(4)用鼻直接闻化学药品;有毒或者刺激性气味气体会损害呼吸系统和身体健康150/科学实验活动练习册活动11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与讨论】1不相同2当溶液已经不能再溶解该物质时,说明此时的溶液已经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3不一定4.略【巩固与反馈】1C2D3B4D5B6C7正确一定条件下,水溶解食盐能力是有限的,食盐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且不变,密度不变活动12比较温度对不同物质溶解能力的影响【问题与讨论】1增强不同2不是有些物质(如硫酸铈、熟石灰)在水中溶解能力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3.略【巩固与反馈】1B2D3A4C5(1)等于(2)160活动13比较不同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问题与讨论】1当两者混合时,硝酸铵溶解吸热,冰袋温度下降2制作敷热袋,可利用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3.略【巩固与反馈】1D2C3升高氢氧化钠溶于水中放热,瓶内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将水向外压4(1)D(2)蒸发结晶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5(1)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2)用温度计搅拌,应改为用玻璃棒搅拌(3)不能。未测定加氢氧化钠前水的温度活动14观察在水中加入不易溶解物质后的现象【问题与讨论】1混合后是否均一稳定,溶液均一稳定,而浊液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2洗涤剂作为分散剂能提高浊液的稳定性3.略参考答案/151【巩固与反馈】1B2C3B4D5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在水里的粒子固体小颗粒小液滴粒子大小主要特征静置后不分层,主要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静置后沉降分层,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不均一、不稳定实例酒精和水混合泥土和水混合食用油和水混合活动15其他常用的溶剂【问题与讨论】1.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液体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物质在不同液体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即溶质对溶剂是有选择性的2.略【巩固与反馈】1C2D3面粉植物油醋、蔗糖、味精活动16配置不同浓度的水溶液【问题与讨论】1.根据菜的咸味来判断同样数量的菜,感觉到咸,说明放的食用盐偏多2.略实验2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问题与讨论】1一般需要用量筒。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既简便又准确2会有误差将称取的氯化钠转移到烧杯时,可能会有残留物在纸上,使溶液浓度偏小。称取的水在转移时可能会有残留,导致溶液浓度偏大等3.略【巩固与反馈】1(1)C(2)称量(或量取)溶解(3)40213.3%31∶44B5(犪-犫)犿/犫活动17水的电解【问题与讨论】1氢和氧152/科学实验活动练习册2蒸发纯净水,收集两瓶蒸发的气体。一瓶用带火星的木条实验,复燃则为氧气,如果没有此现象,表明没氧气。另一瓶用点燃的火柴靠近,如果产生淡蓝色火焰且有爆鸣声则表明有氢气,否则,不含氢气3将水蒸气加热到3000℃以上,或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等4.略【巩固与反馈】1试管图略(左右试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2(1)氧气淡蓝氢气(2)负(3)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3(1)部分氧气溶于水中(2)44(1)20(2)氧气(O2)用带火星的木条移到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的尖嘴口上方,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活动18调查当地水体污染和治理的情况【巩固与反馈】1A③B①C②D④2(1)农业污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淡水资源的污染(2)节约用水,合理控制污水排放3(1)农业农药、化肥使用后径流入河流工业污水排放(2)几种蒸馏4.略探究课题1家庭和学校的用水【问题与讨论】略活动19空气有质量【问题与讨论】1提示可以在饮料瓶的瓶盖上打孔,装上废弃的自行车胎气嘴,用瓶盖代替橡皮塞2放气后的排球质量比充足气的排球质量小说明空气有质量3如冲足气的车胎会变得更重;低温下空气能液化,液化的空气有质量,说明空气有质量等4.略【巩固与反馈】1C2C3ABCDF活动20大气压的存在【问题与讨论】1塑料饮料瓶变瘪;当塑料饮料瓶浸在热水中时,瓶内空气受热膨胀,有一部分逸出。盖上瓶盖参考答案/153取出后,瓶内气体逐渐冷却收缩,使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瓶外的大气压将瓶子压瘪2不能;因为瓶子竖直倒立,瓶口被流出的水堵住,外界空气不能进入瓶内,使水流出一部分后,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瓶内外压力差会阻碍水流出瓶子。将瓶子倾斜一定角度,更有利于瓶内水的流出3提示体内压强与体外气压大小基本相等;房子外空气对房子向内的压强和房内空气对房子向外的压强大小相等4.略【巩固与反馈】1马德堡半球大气压2空气受到重力作用3A4D5慢慢进入瓶内棉花燃烧时,高温的燃气使瓶内部分气体被排出。当瓶内温度降低时,瓶内气压收缩,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把蛋压入瓶内活动21探究空气的成分【问题与讨论】1不能因为木炭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气体,造成广口瓶内虽然消耗掉氧气,但无法准确测出原来瓶内氧气的体积2原因一红磷不足量,不能耗尽瓶中的氧气;原因二装置漏气或点燃红磷后没有立即把它放入瓶内;原因三装置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原因氧气含量低到一定程度,就不能燃烧了3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少量剩余氧气、其他气体和杂质4.①往广口瓶中注满水,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犞(即广口瓶的容积)。②用量筒量取15犞的水,倒入广口瓶内,在水面处标上刻度线。③重复步骤②三次,这样就用4条刻度线将广口瓶按体积等分成五份5.略【巩固与反馈】1C2B3A4B5A6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7钟罩内的氧气被消耗,使钟罩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把汞压入钟罩内氧气8(1)使注射器内的氧气与铜充分反应,消耗完全(2)<①②③(3)先测出混合物的质量(或体积),再在通过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后,测量剩余的混合物反应前后的体积或质量,从而得出该种成分的含量活动22推测氧气的物理性质【问题与讨论】1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常温下呈气态的气体依据略2不正确;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如果倒置集气瓶,氧气更容易从瓶口逸出3夏天雨前大气压降低,导致水里溶解的氧气减少,鱼浮出水面呼吸4.略154/科学实验活动练习册【巩固与反馈】1C2D3①③4甲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在空气中下沉;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在空气中上浮5(1)低先(2)液氧汽化从杯口逸出,支持木条燃烧(3)液化空气6198人活动23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问题与讨论】1可能是铁丝生锈;可以用砂纸磨去铁丝表面的铁锈再进行实验2防止铁丝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熔渣物质落下时使瓶子破裂3氧气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可供人类呼吸,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是很多物质燃烧的助燃物。其有害的一面表现在使大多数金属制品生锈;如果氧气浓度过高会造成生物中毒,燃烧太过剧烈等4提示大多数生物无法生存5.略【巩固与反馈】1B2B3B4A5(1)C(2)A(3)B6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7(1)氧气(2)使木材能与空气充分接触(3)用水浇灭8大量的热铁等金属生锈、各种食物在体内消化放出能量、动植物呼吸等都是缓慢氧化活动24燃烧的条件【问题与讨论】1提示例如控制物质种类不同,棉花为可燃物,石子不可燃,而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2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灭火后液态二氧化碳立即汽化,减少书集、档案等资料的污损3一支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风一吹就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蜡烛就熄灭了;而烧锅炉时,燃料燃烧多放出的热量也多,吹风不会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鼓进的风反而起到供给充足氧气的作用,所以炉火更旺4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加氧气和可燃物的浓度都可使燃烧更旺5甲同学的观点不正确,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着火点一般不变,灭火时浇水只能降低可燃物温度,无法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6.略【巩固与反馈】1A2B3B4B5可燃物助燃物着火点6移除可燃物和使可燃物温度无法达到着火点7不必要;因为地壳内部缺少氧气,燃烧没有助燃物质,无法进行参考答案/155活动25公共场所灭火设施(或消防设施)的调查【问题与讨论】1常用灭火器有三种类型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其中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一般物质着火,如纸张、棉布、木材、塑料等;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扑灭一般物质的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类物质和电器的火灾;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2略3略4.略【巩固与反馈】1A2A3C4(1)隔绝空气(2)降低可燃物温度(3)隔绝空气(4)撤除可燃物活动26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问题与讨论】1纸桶中原来盛的气体是空气2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瓶内装的是氢气,木棍仍将水平静止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还有易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会快速升华吸收大量热等;实际生活中可以用二氧化碳制作碳酸饮料,用干冰人工降雨4用火把照明;洞内空气不流通,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能在近地面附近积聚高浓度二氧化碳,人步入其中会因缺氧而窒息,用火把照明可以在照明的同时,检验二氧化碳的浓度,若火把燃烧不旺或熄灭,则应立即退出山洞5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要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方面可以减少煤、石油等含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另一方面,可以多植树造林6.略【巩固与反馈】1B2D3D4略5小于温度6(1)装有空气的蓝色气球会浮起来,另一只气球仍浮不起来(2)可能是他使用的气球太重或充入的空气太少;使用比较轻的气球,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多充入空气活动27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问题与讨论】1使两个实验组通过不同的变量形成对照2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3提示取适量待测溶液于试管,滴入紫色石蕊试剂。若溶液变红则待测溶液呈酸性;若溶液变蓝则待测溶液呈碱性;若溶液不变色,则待测溶液呈中性4提示石灰石、大理石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就会变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随水流动;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在受热或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变成碳酸钙沉积下来156/科学实验活动练习册5.略【巩固与反馈】1C2D3D4B5碳酸钙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6(1)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烧杯内的水被压入锥形瓶小气球胀大烧杯内的水通过导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2)气压差7(1)不变色变红色(2)分别与Ⅰ、Ⅳ形成对照(3)水+→二氧化碳碳酸(4)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二氧化碳不呈酸性活动28寻找污染源【问题与讨论】1.略2.略探究课题2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与讨论】1略2略3.略【巩固与反馈】1A2A3C4(1)③④(2)炭不完全(3)③5(1)①②(2)①盖上瓶盖,集中处理尾气(或在瓶内放入适量氢氧化钠浓溶液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等)②点燃尾气,可使未反应的一氧化碳转变成二氧化碳活动29探究表面颜色不同的物体与吸热的关系【问题与讨论】1将两个球一起放在太阳下,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两球,较热的球是黑球2表面是黑色的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本领更强,所以冰面上洒煤渣后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能,使冰吸热而熔化3相同的量瓶子的形状和大小、水的质量和初始温度,放置的地点和照射阳光的时间等;不同的量瓶子表面的颜色4.略【巩固与反馈】1B2A3D4黑粗糙白表面光滑5表面颜色较深的物体向外辐射热的本领比表面颜色较浅的物体强(合理即可)活动30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问题与讨论】1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缝隙产生的小孔成像现象,这些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参考答案/157太阳是球状体,通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就是圆形的图略2皮影戏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日食、月食、灯光下的影子等(合理即可)4.略【巩固与反馈】1A2D3B4A5不正确无影灯是由多个灯组合而成的,一个灯发出的光产生的影区被其他灯发出的光照明,所以才能产生“无影”的效果活动31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问题与讨论】1“凿壁偷光”不是小孔成像。因为凿出的孔太大,无法成像2略【巩固与反馈】1A2A3C4墨经5无关物体6图略活动32观察阳光的色散【问题与讨论】1可以用功率较大的白炽灯、投影仪射出的光束等代替太阳光(只要是强度足够的白光即可)2光带较暗可能是因为墙面离三棱镜太远;可以用白纸板代替墙面作光屏,不断改变三棱镜和光屏之间的距离,寻找最合适观察的位置3.会有影响,色散后在彩色纸上显现的颜色只有纸的颜色4.略【巩固与反馈】1A2D3单色两种或两种以上4复色红、橙、黄、绿、蓝、靛、紫5.紫红6.让红光斜射入三棱镜的一个棱面,并不断调节三棱镜位置,看会不会发生色散。若不能色散,则证明红光是一种单色光活动33制作色陀螺【问题与讨论】1由于人看物体时有视觉暂留现象,当色陀螺匀速转动时,色陀螺上反射的各种单色光会在人的视觉中重叠,不再呈现原来的七种颜色。3略【巩固与反馈】1红、橙、黄、绿、蓝、靛、紫2白三原色3(1)透过的色光颜色(2)反射的色光颜色(3)红色半透明遮阳伞只让红光透过,照在西瓜瓤上,使西瓜看起来更红158/科学实验活动练习册活动34自制彩虹【问题与讨论】1.紫光红2.略探究课题3调查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与使用【问题与讨论】1太阳能热水器通过黑色的集热管吸收太阳热辐射给管内的水加热,从而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2太阳能热水器中减少热损失的方法有使用双层真空集热管;水箱壁设置隔热层等方法3略4.略活动35观察土壤的组成【问题与讨论】1土壤肥力越强,土壤中生物越多2略3.略【巩固与反馈】1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组成矿物质和腐殖质2B3C4B5A活动36凭手感判别土壤质地【问题与讨论】1不一样,有些植物耐干旱如沙漠中的仙人掌、仙人球等,有些植物需较多水分,如水稻等,大多数植物适宜不太黏也不太疏松的土壤。2A砂粒的透水性能比黏土粒好砂粒和黏土粒流入小烧杯3(A)土壤试样细而黏,能搓成球状或条状,挤压后不破碎且无裂缝(B)土壤试样不易搓成球状或条状,挤压后破碎4.略【巩固与反馈】1砂土黏土壤土2C3B4D5黏土活动37调查本地的土壤【问题与讨论】1.略2.略【巩固与反馈】1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2水土流失荒漠化3617参考答案/159活动38模拟草地和裸地的水土流失【问题与讨论】1植被根基坚固,对土壤具有很强的抓力,以防雨水冲刷导致流失,具有很好的保持水土的作用。2植物对水土流失具有很强保护作用,今后应加强对植被的保护、不乱砍滥伐、多植树造林、加大宣传力度等。(其他合理的感悟和想法也可以)3.略【巩固与反馈】1黄土2封山育林植树种草修筑梯田活动39测量树林内外的温度和湿度【问题与讨论】1阳光直接射到温度计后,会使温度计的示数比实际气温高,遮光是为了避免这一点。2裸地上测得的数据起对照作用。3测量的仪器、天气等。【巩固与反馈】略活动40观察和调查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问题与讨论】1略2生产者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没有生产者,所有的生物将死亡;没有分解者,动植物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生产者也不会长久地生存下去。3.略【巩固与反馈】1阳光空气水分养分(或土壤)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C3C4D5(1)水、水中溶解氧、阳光、水中养分等(2)①生产者水草、浮萍、栅藻、团藻②消费者虾、草鱼、黑鱼③分解者细菌、真菌等活动41编织食物网【问题与讨论】1例草→蚱蜢→蛙→蛇→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2略3生产者大量被破坏,导致其他同级消费者缺乏食物,生态平衡将受到破坏。160/科学实验活动练习册4.略【巩固与反馈】1B2A3C4A5D6C75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或蛙)→蛇→猫头鹰活动42制作生态瓶谁的生态瓶中的生物生存时间长【交流与评价】1略2略3略4略5最好用清洁的河水(如用自来水则需放置几天),瓶子必须透明,制作完成后必须是密封的,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活力,投放的动物不要过多,水量应是容器的4/5,放在有较强散射光的地方。6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氧气给动物利用,动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7.略【巩固与反馈】1A2C3B4(1)光照(2)光合呼吸细菌等微生物(或分解者)5(1)小鱼(或鱼)(2)生产者(3)A和B(4)缺氧(回答二氧化碳过多,PH太低、小虾被小鱼捕食等合理答案均可)活动43参观生态村【问题与讨论】1略2略3略4略5.略活动44收集环境污染的资料【问题与讨论】1略2略3.略【巩固与反馈】1B2A3A4(1)上升总悬浮微粒(或TSP)(2)B(3)报道不一定真实,因为3月28日空气中的SO2、NO2等都没有超标。活动45观察蛙(或蟾蜍)的变态发育【问题与讨论】1蛙胚胎发育指从受精卵开始,到幼体脱离卵膜的发育时期,蛙的胚后发育指受精卵发育成幼体参考答案/161后,从脱离卵膜开始到性成熟为止这段时期。2蝌蚪用头部两侧的外鳃进行呼吸。3蛙的幼体蝌蚪无四肢,有尾,用鳃呼吸,在水中生活,而蛙的成体有四肢,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在陆地和水中都可活动,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不同,所以是变态发育。4.略【巩固与反馈】1B2A3幼体生长离不开水,对环境污染敏感,要求有良好的生长发育的环境。活动46参观养鸡场(或猪场、奶牛场),关注动物克隆技术【问题与讨论】1鸡卵生、体内受精(猪和牛都是胎生、体内受精)。2小鸡孵化出来后注意温度、湿度的控制,温度一般应达32℃~34℃,以后随着小鸡长大,每周逐渐下降1℃~2℃。湿度的调节第1周相对湿度为70%~75%,第2周下降到65%。注意饮水、食物等。3(1)用新鲜粪便直接做饲料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鸡粪。(2)干燥法干燥法是处理鸡粪常用的方法。(3)分解法分解法是利用优良品种的蝇、蚯蚓和蜗牛等低等动物分解畜禽粪便,达到既提供动物蛋白质又能处理畜禽粪便的目的。(4)肥料化技术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及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5)能源化技术采用以厌氧发酵为核心的能源环保工程,是畜禽粪便能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4动物的克隆是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将动物的乳腺细胞中细胞核取出,移入已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再将该卵细胞植入子宫中便发育成一个新个体。5.略【巩固与反馈】1B2B3A4有性无性B活动47绘制自己的身高和体重生长曲线【问题与讨论】1婴儿期青春期2身高、体重迅速地增长主要受到各种激素的作用3女生进入青春期前,男女生的身高和体重曲线差不多。进入青春期后,男女生的身高和体重曲线都迅速上升。女孩从9岁开始,就进入身高突增阶段,11~12岁达到突增高峰,这时每年身高要增长5~10CM;男孩身高发育比女孩晚两年,从12岁左右开始明显长高,在13岁前后超过女孩,每年可增长7~12CM。在青春期,男女孩的体重每年可增加5~6KG,有的可达8~10KG。在身高和体重曲线上看,曲线第二次突然上升是女生早于男生,但最后的身高和体重是男生高于女生。【巩固与反馈】1A2C162/科学实验活动练习册活动48了解人类的生殖【过程和记录】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功能结构功能睾丸分泌雄性激素和产生精子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和产生卵细胞输精管输送精子到阴茎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到子宫、受精场所阴茎排出精液和尿液阴道精子进入和婴儿出生的通道附睾促使精子成熟和贮存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问题与讨论】1输卵管。2受精、受精卵着床、怀孕8周形成胎儿、怀孕40周胎儿发育成熟、分娩形成新生儿。3受精卵和胚胎发育初期营养由卵细胞中的卵黄提供。以后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内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4.略【巩固与反馈】1C2D3B4C5B6略实验3观察和解剖花【问题与讨论】1相同。2花的基本结构花柄、花托、花被(花萼、花冠)、雄蕊(花药、花丝)、雌蕊(柱头、花柱、子房);主要结构雄蕊和雌蕊。3略4.略【巩固与反馈】1A2A3D4C5A6D7C8D9(1)花药花粉花丝雄蕊(2)花瓣5花冠萼片5花萼花被(3)花托柱头花柱子房胚珠雌蕊(4)雄蕊雌蕊活动49解剖并粘贴花【问题与讨论】1略2由外到内3.略参考答案/163【巩固与反馈】1D2B3B4B活动50调查植物的开花期【问题与讨论】1光照长短、气温、湿度、土壤营养等。2以气温为例取21盆大小、长势一样的同种开花植物,分成7组,每组3盆,分别放入正常环境温度,比环境低3℃、6℃、9℃,比环境高3℃、6℃、9℃,其他条件相同。观察花期。3略活动51观察和比较虫媒花和风媒花【问题与讨论】1虫媒花多具特殊的气味以吸引昆虫,大多数能产蜜汁,花大而显著,并有各种鲜艳色彩,结构上也常和传粉的昆虫间形成互为适应的关系。2风媒花柱头大,分叉似羽,粗糙具毛,常暴露在外,适于借风传粉;有些植物花丝很长,将花药高高撑起,这样花粉容易为风所带走;花粉量多,光滑不黏,一般颗粒较小,易于被气流带到很远的地方,这些花粉能生存几天到几周。上述事例都说明了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统一的。3虫媒花的花粉粒一般比风媒花的要大,花粉数量比风媒花少;虫媒花具有特殊的气味,风媒花没有;虫媒花大而鲜艳,风媒花较小无鲜艳的色彩;虫媒花能产蜜,风媒花不产蜜。4.略【巩固与反馈】1D2D3B4A活动52农作物的人工辅助授粉【问题与讨论】1由于开花时传粉不足,没有受精,不能产生种子。2人工授粉能改变自然状态下传授不足的状态,也能人为干预传粉,改良品种3略【巩固与反馈】1A2.C3B4A5C活动53解剖果实【问题与讨论】1略164/科学实验活动练习册2花粉落到柱头上形成花粉管,花粉管内形成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子房不断膨大形成果实,胚珠形成种子。3.略【巩固与反馈】1C2C3D4C实验4观察和解剖大豆和玉米的种子【问题与讨论】1.一粒种子能够成长成一株植物的奥秘在于种子中含有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其中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胚根发育成根、子叶转运营养物质或储存营养物质。2.略【巩固与反馈】1胚乳2B3D4略活动54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问题与讨论】1避免实验偶然性对实验的干扰2(1)是否有水分水分(2)是否有氧气(空气)氧气(3)温度3略4.略【巩固与反馈】1C2A3B4B5保持种子萌发时适宜的温度。活动55用孢子培养出葫芦藓的原丝体【问题与讨论】1略2略3.略【巩固与反馈】1孢子2温暖潮湿分枝假根活动56扦插【问题与讨论】1月季、石榴、菊花、杜鹃、木槿、夹竹桃、迎春花、天竺葵、米兰、栀子花、常春藤、金银花、扶桑、葡萄等植物适合用扦插方式繁殖2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等。3不定根等愈合组织的形成。4.略参考答案/165【巩固与反馈】1营养2枝条容易月季、石榴、菊花、杜鹃活动57用块茎繁殖马铃薯水培苗【问题与讨论】1不能,因为芽合成生长素旺盛;生长素不仅促进植株生长,也使植株的抗病能力增强,这也是繁殖成功的前提。2荸荠、慈菇、芋的球茎、大蒜的鳞茎等都可以进行地下茎的营养繁殖。3略4.略【巩固与反馈】1块茎2无性保持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活动58观察青霉菌或蘑菇的孢子【问题与讨论】1真菌2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青霉菌的生长。3.略【巩固与反馈】1孢子无性2无色或淡青3C活动59探究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条件【问题与讨论】1正常情况下有小孔;这些小孔是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面团体积的增大与小孔有关系;有温热感;有弹性;有酒香味。2略3略4.略【巩固与反馈】1真菌单2出芽无性探究课题4探究某种外界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问题与讨论】1略2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不施化肥为对照组3.略【巩固与反馈】(1)浇水的多少(2)③(3)④(4)水和光照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华师大版七下科学实验活动练习册答案2018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004457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