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_第1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_第2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_第3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_第4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习语文,离不开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离不开文质兼美的文章、课例,更离不开触景生情的写作。叶圣陶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张志公的“带着写的问题上阅读课”都精辟地阐述了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在本次小课题的学习研讨过程中,我对语文读写方面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探讨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一、阅读要到位。1、阅读教学中重视语言品味,更好地运用语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不到位,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领悟语言在特定语境中是怎样被具体运用,品味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所在,有助于深化理解文本的内容、思想和情感。所以品味语言能将理解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融为一体,一箭双雕,实质是“工具”与“人文”共舞,“语文形式”与“语文内容”兼得。(语文形式两个层面一是语言学层面,包括词汇、句式、句群、修辞等,因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居于既是基础又是核心的地位;二是文章学层面,包括表达方式、表面手法、篇章结构等)。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尾,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他还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2、阅读教学中启发指导学生通过模仿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仿写”是指导学生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作文的目的,顺利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指导学生仿写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一是通过仿写范句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二是通过仿写范段提高学生构段的能力。3、阅读教学中引导体会文本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阅读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在表达方法(技巧)方面的特点、作用和效果,既有利于让学生逐步积累一些表达方面的知识,又能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虽然主要要靠增加读写实践,但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在阅读课,适时巧妙地渗透作文常识教学,能够使学生的习作少走弯路。根据新课标精神和新教材特征,从中年级开始应该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逐步领悟掌握的作文常识有先总写后分写、先概括后具体、先具体后归纳等常见的构段方式;按时间顺序写、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按观察顺序写等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顺叙、倒叙、插斜等常用的叙事顺序;记事要从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等方面交待清楚;表现人物品质要通过行动、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的描写;写景、状物应该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进行静态、动态描写;文章常见的开头、结尾、过渡和照应等。同时还应结合阅读和习作实践,使学生感悟、掌握作文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如习作前如何搜集、整理材料;如何确定要表达的意思;如何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和拟定习作提纲;如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等。4、阅读教学中启发指导学生向课文借“生花妙笔”。一是启发学生向课文借“题目”,教会他们自主命题。二是启发学生向课文借“选材”,擦亮学生发现素材的眼睛。学生的生活五彩缤纷,平时也有不少的积累,可一习作时就感到“无米下锅”,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还缺乏发现素材的眼睛。教材中很多课文的选材很有特点,引导得法对学生有启发作用。是启发学生向课文借“语言”,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一方面要引导他们通过品读感悟、摘记积累等方式进行内化,一方面又要及时地给学生创设活用语言的情境,让他们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语言驾驭能力。5、阅读教学中启发指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学以致用迁移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从内容看,写人、记事、绘景、状物、描写活动等不同类别的资源(素材)都有反映;从形式看,有文字素材(分词语、句子、段落和全文素材)、音像素材和实体素材。因此,“读写沟通、从读学写”的方式,除前面假设的向课文借“生花妙笔”,通过模仿由读到写迁移外,还有很多的途径和方式值得研究。二、练笔要有效。读与写的结合,要有机结合,切不可分割开来。读是写的基础,而写则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表达方法。这样,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有效地设计写的训练,不能为写而写。在阅读课上,写的训练有好多种,续写、补白、改写、扩写等,只要行之有效,好多形式都可以用。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深入思考,用心琢磨,争取让“读写”的结合达到最高境界。从以下几各方面进行训练1、小练笔激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怕写作文,一见作文就头疼,也很难写出令自己满意、老师满意的作文。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觉得没内容可写,无从下笔。长此以往,他们必然会产生害怕写作的心理,久而久之,也就得了严重的“作文恐惧症”,并且这种恐惧写作的心理在长期的积累下,得不到渲泄与释放,越积越深,最终导致学生不想写作文,不善写作文,甚至是不敢写作文。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兴趣挖掘出了学生无限的潜能。学生只要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了,他就能把这件事情做得很好,写作文也是一样。因此,要消除学生的“恐文”心理,就要找到适合学生写作的基点,让学生在恰当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这样,学生写作的兴趣有了,自然就敢于去写、乐于去写、勤于去写,最终达到善于去写的佳境。阅读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范句、范段、范文,如果教师能适时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及时地练笔,既降低了写作的要求,又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再加上阅读课文教学后的小练笔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对文本的理解就不会觉得小练笔难以入手,没内容可写。而且小练笔注重一个“小”字,它一般都只是让学生写几句话,或者一段,没有让学生进行长篇大论,学生可以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写下来,也可以把课堂上积累的语言运用起来进行佳句佳段的仿写,如此这般,学生就容易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写作任务,轻松地体验到喜人的收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练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经过长时间的练笔,学生的语言材料得到积累,学生会逐渐发现平时难以下笔的作文有内容可写了,而且平时积累的语言也得到了运用。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会发现,作文再也不是那么可怕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消失了,写作的束缚挣脱了,写作的兴趣也浓厚了。当然了,学生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小练笔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了收获的学生自然会更乐于写作,继而勤于写作,最终达到善于写作。2、小练笔促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最重视的就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我们教师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而展开的。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及时地练笔就能最快地了解到学生对文本的掌握情况,以此作为借鉴而及时地进行调整。同时,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的理解有时候是短暂的,教师如果在这时候安排练笔,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写下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会加深。所以,小练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在语文课中,有许许多多充溢着炽烈感情的文章,这些都是进行练笔的好材料。难忘的八个字正是这样一篇有个丰富感情的文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饱含深情的教态,一次次地让学生交流“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学生心中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想法。而这时,教师安排了写话的环节“如果你是文中的小女孩,你想对伦纳德老师或其他人说些什么”学生心中积压已久的情感和体验正好可以得到宣泄,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写出自己真实、深切的感受。在学生情感得到宣泄的同时,对文本的感悟又提升了。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加工,重新组合,重新表达,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或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又创造了语言运用的训练机会,强化了语言的训练力度,最重要的是在课后小练笔中,运用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有了对文本的再一次理解与感悟,加深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真是一举多得。3、小练笔提能力。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了我们实验教师所经常谈论的话题。而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单元一次习作,想要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很难达到的。学生只有多写多练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安排小练笔就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通过多次练笔,时时接触写作,才能在不断地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表达语言的能力、重组语言的能力、创造语言的能力,即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模仿练笔,积累经验。现代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儿童学习语言,都是从模仿大人而开始的。”儿童有着非常强的模仿能力。可见模仿在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因此,在小学生学习作文的过程中,模仿练笔即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小学生正处于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当他们学完课文后,动手进行练笔,既能巩固课文,又能轻易地达到写作的要求,较为容易地实现语言训练的目的,并帮助学生在模仿的同时,积累一定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以慢慢提高学生总体的写作水平。如在学习课文假如后,让学生仿照课文来写。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且对课文的句式也有了认识,所以学生写出来的非常生动。从学生的写作中我们发现,学生写得很好,学生进行仿写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运用了一定的语言材料,积累了语言素材,在运用和重组语言中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既而提高了写作能力。想象创新,开拓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而我们的江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我们的小练笔也就应从培养创新人才这一视角去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去考虑问题,写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如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在课文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课堂练笔“如果铁罐当时知道自己经过许多年代后,会无影无踪的话,它会这样奚落陶罐吗那么,它们俩会怎样相处呢如果经过许多年代后,铁罐依然存在,那么,它们俩又会怎样相处呢请同学们为铁罐和陶罐设计几组对话内容。”从学生设计的对话中不难看出,学生已经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想了。这样的练笔既提升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