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_第1页
循环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_第2页
循环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_第3页
循环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_第4页
循环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循环经济试验区工业园管理委员会西宁市土地利用发展中心二一七年九月目录一、更新评价概述1(一)评价背景1(二)评价范围1(三)评价时点3(四)更新评价任务及内容3二、开发区概况5(一)区位条件6(二)规划建设6(三)经济发展状况7三、更新数据来源说明9(一)上轮开发区评价成果9(二)开发区社会经济数据9(三)土地利用数据10(四)土地供应数据10(五)图件数据10(六)土地规划数据10四、数据处理方法说明12(一)数据剥离删选12(二)叠加对比分析12(三)数据更新12(四)数据计算14(五)其他特殊处理情况14五、土地利用状况变化分析15(一)土地资源特点分析16(二)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分析17(三)土地开发、建设情况分析18(四)土地供应状况分析21(五)规划用地结构及规划实施情况分析23(六)工程建筑状况情况分析24(七)经济社会数据变化情况分析25(八)突变性数据的变化原因分析26六、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变化分析26(一)上轮评价成果介绍26(二)更新评价变化地块情况26(三)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变化情况26(五)扩展潜力变化情况28(六)管理潜力变化情况29(七)更新评价结果分析29七、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管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32(一)主区工矿仓储用地比例相对较低32(二)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和地均税收有待提高32八、土地集约利用建议33(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严把项目准入关33(二)立体化集约用地,适度提高开发区用地强度33(三)深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33(四)强化土地利用全程监管34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0一、更新评价概述(一)评价背景开发区土地集约运用是相对于土地粗放运用而言的一种土地运用的方式。它具体是指在土地上投入更多的劳动、技术、资本等,从而在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回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空间过度扩张和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十分突出,如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健全集约用地长效机制,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43号)及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7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工作的通知(青国土资办201732号)文件要求,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开展了2017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主要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基本信息、用地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和供应状况等信息进行更新调查,计算指标现状值和测算部分潜力。(二)评价范围1、更新评价范围根据国土资源部相关公告,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批准面积为4276公顷。由于备案时缺乏坐标等相关资料,面积准确性较差,2014年度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全面评价时,开发区管理部门委托了专业的测绘机构对开发区范围重新进行勘测定界,最终确定的开发区评价范围为373592公顷。本次更新评价范围沿用2014年度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1开发区全面评价范围。开发区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大华工业园、硼化工业园、锡铁山工业园、饮马峡工业园。2、更新评价对象2015年度更新评价后范围、用途、工程建筑状况、权属、开发状况、供应状况、建设状况、规划用途等属性发生调整变化的所有土地。3、更新评价地块说明本次开发区发生变化区块位于饮马峡工业园内,新供应交通运输用地46533公顷,其中07131公顷为采矿用地,39402公顷为沙地,位于饮马峡工业园内部面积为27公顷。图11饮马峡工业园更新地块(三)评价时点统一为2016年12月31日。(四)更新评价任务及内容变化地块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2本轮更新评价主要包括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基本信息、用地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和供应状况等信息进行更新调查,计算指标现状值和测算部分潜力。1、开展土地利用状况更新调查(1)基本信息更新调查本轮更新时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名称、级别、审批类型、设立时间、审批单位、管理机构和地址、主导产业、开发区面积等信息与上轮保持一致。(2)用地状况更新调查依建设状况分类,对更新评价工作底图标示的调整变化地块进行调查,明确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涉及范围、面积、用途、建筑基底面积、建筑面积以及工矿仓储用地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地、露天堆场和露天操作场地的总面积等,已建成农村建设用地涉及范围、面积、用途等,其他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涉及范围、面积、权属、开发状况等。核实标示调整变化地块外的各类用地建设状况信息,对经核实发生变化的地块进行建设状况信息的更新。其中,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涉及范围、面积、用途、建筑基底面积、建筑面积以及工矿仓储用地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地、露天堆场和露天操作场地的总面积等,已建成农村建设用地涉及范围、面积、用途等,其他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涉及范围、面积、权属、开发状况等。依供应状况分类和土地供应资料,对更新评价工作底图标示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3调整变化地块进行调查,明确已供应土地的位置、范围、面积、用途、供应时间、供应方式、使用年限、土地使用者、规划用途等;明确尚可供应土地的位置、范围、面积、权属、规划用途等;明确不可供应土地的位置、范围、权属等。核实标示调整变化地块的各类用地信息。其中,已供应土地涉及范围、面积、用途、供应时间、供应方式、使用年限、土地使用者、规划用途等;尚可供应土地涉及范围、面积、权属、规划用途等。核实主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分类,明确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的位置、范围、面积、类型。2、计算开发区更新评价指标现状值根据更新调查结果,计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指标现状值。3、测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和管理潜力,并在扩展潜力的基础上,推算开发区尚可供地年数。4、更新评价矢量数据在上轮评价矢量数据的基础上对2017年度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基本信息要素矢量数据和土地利用状况要素矢量数据进行更新。5、开发区基本情况截止2016年12月31日,循环经济工业园基本情况如下表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4表11循环经济工业园基本情况表项目主区开发区评价面积(HM2)主区开发区评价类型工业主导型土地开发率()1598开发区常住人口(人)15300开发区工业(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1446800开发区二、三产业税收总额(万元)287690开发区工业(物流)企业总收入(万元)1205400开发区工业(物流)企业税收总额(万元)275400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万元)0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总额(万元)0二、开发区概况循环经济工业园位于海西州行委,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于2013年3月审批设立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产业为采矿业,依法审批土地总面积为4276公顷,由于备案时缺乏坐标等相关资料,面积准确性较差,2014年度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全面评价时,开发区管理部门委托了专业的测绘机构对开发区范围重新进行勘测定界,最终确定的开发区面积为373592公顷;该工业园是循环经济试验区重点循环经济工业园之一,主要以能源、煤炭综合利用、盐湖化工一体化发展为特色,依托、冷湖、茫崖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盐湖、油气、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以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着力发展能源、煤化工、盐湖化工、有色金属产业,辐射带动、冷湖、茫崖等地的发展,构建国家重要的盐湖化工、能源、碳一化工、铅锌产业基地。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5(一)区位条件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盆地北缘,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辖区。是盆地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东与德令哈相连,南与格尔木市接壤,西与冷湖行委相邻,北与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族自治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二)规划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立足于本地及周边资源优势和已有工业基础,以盐湖资源、煤炭和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以“资源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永续发展”为指导,根据“围绕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一园四区”的总体工作思路,构建结构合理、组合优化、配置高效的循环经济产业群,实现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约、效益集聚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园区将建设成为海西州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主要基地之一。工业园区按“一园四区(工业区)模式分阶段进行规划和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6设。四个工业区(锡铁山工业区、饮马峡工业区、工业区、马海工业区)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但总体产业布局注重产业链之间的纵向连接和横向融合,在区内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产业链体系,以资源最大化综合循环利用为原则,物料基本平衡。(三)经济发展状况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9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029亿元,增长136;第二产业完成2472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完成49亿元,增长12。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05、893和102,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05、1018和11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2797191转变为0988262164。人均生产总值为199443元,比上年增长114。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03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46;其中行属工业实现增加值1496亿元,增长918。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551亿元,其中行属工业实现总产值4447亿元;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463亿元,增长1019,其中行属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59亿元,增长1311。全区产品销售率达80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33亿元,同比增长4651,其中,工业投资完成4937亿元,同比增长5071。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7图12开发区地区生长总值及增速变化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构建了以有色金属、盐湖化工、煤炭、电力为主的工业框架,形成了黄金、铅锌、钾肥、硫酸、硼酸、硼化产品,煤炭、电力、石油等产品系列。经济结构向突出优势、打造特色转变,总体效益上升,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明显加快,逐步形成了股份、集体、民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发展格局。近几年来,经济发展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积极实施资源转换战略的方针,大力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推进了全区工业化进程。根据海西州政府关于“一区四园”的定位,已基本形成了以铅锌、黄金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以硼酸、硫酸、钾肥为主的盐湖化工业;以煤炭采掘、火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1)有色金属产业锡铁山已形成150万吨/年矿石处理能力;滩涧山10万盎司/年黄金项目建成生产。(2)煤炭能源产业青海煤业鱼卡90万吨/年矿井建成投入生产;大煤沟90万吨/年煤炭开发能力已经形成;大头羊、高泉、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8草沟等矿区的煤矿已初具生产规模。(3)盐湖化工产业硼工业园区已形成35万吨/年硼酸装配能力;万吨/年硫酸项目建成投产;10万吨/年硫酸钾镁肥的生产线已建成试生产。三、更新数据来源说明本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需要收集的主要资料如下2015年度更新评价形成的表格、矢量数据;反映截止2016年底或2016年全年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状况的统计年鉴或报表、经济社会普查、土地利用调查、土地供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成果资料。具体来源情况详见表21。(一)上轮开发区评价成果上轮开发区评价成果是本轮成果更新的基础,省级技术汇总单位青海省国土规划研究院向各地市国土资源局下发了上轮评价成果。本次更新评价所使用的上轮评价成果来源于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管委会;另外,上轮开发区评价技术协作任务由我单位承揽,在经得开发区主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了上轮更新评价时的部分中间成果。(二)开发区社会经济数据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内所有企业下发企业调查表,汇总所有类型工业(物流)企业的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016年度的企业总收入、税收、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和高新技术产业税收等数据。通过与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管委会掌握的经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9与企业填报的经济数据基本一致。(三)土地利用数据本轮更新数据更新工作,涉及到各地类变化的数据均来源于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管委会。涉及到建设、工程建筑状况的来源于以下两方面数据一是新增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逐宗由土地使用者填报,项目组根据影像内业初步判读,再进行现场核查,确保数据准确。二是对原有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先对比两轮影像图,对有明显变化的宗地进行初步筛选,由企业填报后进行现场核实;另外对照影像图,对原有数据存在明显与实际不符的实地核实和修改。(四)土地供应数据土地供应数据是通过土地供应统计台帐资料获得,来源于行委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地块坐标信息由土地“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导出,确保数据精度及同供应信息的一致性。(五)图件数据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影像图、地籍图均来源于行委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林业局,为截止至2016年底最新数据。(六)土地规划数据规划数据来源于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文本说明及图件。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10表31资料收集情况表序号资料类别资料内容资料类型资料来源1规划数据行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062020年)图件及文本数据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林业局2规划数据行委城市总体规划图(20052020年)图件及文本数据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林业局3规划数据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02030年)图件及文本数据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林业局4土地利用数据2015年行委土地利用现状图(2016年变更调查数据)数据库数据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林业局5土地利用数据行委2016年遥感影像图影像矢量数据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林业局6土地利用数据行委城镇地籍图数据库数据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林业局7土地利用数据开发区2016年度土地供应情况供应土地台账、供应地块勘测定界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林业局8土地利用数据开发区2016年度土地收储情况收储土地台账、收储地块勘测定界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林业局9土地利用数据开发区2016年度土地征收情况征地台账、征地批次勘测定界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林业局10土地利用数据开发区2016年度土地转让情况转让土地台账、转让地块勘测定界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林业局11土地利用数据企业新增、改建、扩建、拆除厂房、办公楼、堆场等建构筑物情况图件、表格数据企业申报、现场核实12基本信息数据最新高新技术企业名单表格数据经济发展和统计局13社会经济数据开发区全部企业2016年纳税额、企业总收入表格数据经济发展和统计局14社会经济数据2016年行委统计年鉴图件及表格数据经济发展和统计局15上轮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成果图件、文本及数据库数据经济发展和统计局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11四、数据处理方法说明(一)数据剥离删选为了资料收集工作更加全面、便利,本轮评价更新工作的大部分基础资料是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整体进行收集的,其中包含了本轮评价范围外的数据,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剥离,删除评价范围外的数据。然后对剩余的资料数据进行分离、汇总。(二)叠加对比分析将上轮更新的数据库,以及本轮收集到的最新的影像图、地籍图、土地规划图、土地供应、变更登记等资料进行叠加,勾绘出发生调整变化的地块边界。分别确定出2016年新开发建设地块和2015年度更新评价后范围、用途、工程建筑状况、权属、开发状况、供应状况、建设状况、规划用途等属性发生调整变化的地块。进行调整变化地块标示,形成更新评价工作底图。(三)数据更新根据筛选汇总后的数据,以及叠加对比分析后的工作底图,进行本轮更新评价的数据更新工作。1、土地利用状况更新(1)按照规程附录B表B1(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分类表按建设状况划分)的要求,对更新评价工作底图标示的调整变化地块进行调查。明确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位置、范围、面积、用途、建筑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12底面积、建筑面积以及工矿仓储用地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底、露天堆场和露天操作场地的总面积等;明确已建成农村建设用地的位置、范围、面积、用途等;明确其他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位置、范围、面积、权属、开发状况等;结合规划等,明确不可建设土地的位置、范围、面积、权属等,填写矢量数据对应属性信息。(2)应用地籍资料或地形图等,结合外业调查,核实标示调整变化地块外的各类用地建设状况信息,对经核实发生调整变化的地块信息进行更新,填写矢量数据对应属性信息。(3)按照附录B表B2(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分类表按供应状况划分)的要求,对工作底图标示的调整变化地块进行调查。明确已供应土地的位置、范围、面积、用途、供应时间、供应方式、招标拍卖挂牌情况、使用年限、土地使用者、规划用途等;依据城乡规划,明确尚可供应土地的位置、范围、面积、权属、规划用途等;明确不可供应土地的位置、范围、面积、权属等,填写矢量数据对应属性信息。(4)结合土地供应和城乡规划资料,核实标示调整变化地块外的各类用地信息,对经核实发生调整变化的地块信息进行更新,填写矢量数据对应属性信息。(5)按照附录B表B3(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分类表)的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13求,明确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的位置、范围、面积、类型等,填写矢量数据对应属性信息。2、用地效益更新根据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年鉴或报表、经济社会普查等资料,对附表F2的相关信息进行更新。3、管理绩效更新对评价范围内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的闲置情况开展更新调查,明确闲置土地的位置、范围、面积、使用者、用途、获得使用权时间、认定为闲置土地的时间等。4、土地供应状况更新对评价范围内2016年供应土地面积、供应工矿仓储用地面积进行调查,在2015年度基础上增加2016年土地供应信息,更新合计信息,形成附表F10。(四)数据计算1、计算开发区更新评价指标现状值根据2014年度评价时确定的开发区评价类型(工业主导型和产城融合型),确定对应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2、测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根据规程规定的方法和公式,测算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和管理潜力,并在扩展潜力的基础上,推算开发区尚可供地年数。(五)其他特殊处理情况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141、将收集到的土地供应、收储、转入的勘测图等与上轮成果叠加发现有些会出现与相邻图斑交叉、留有裂隙的情况,考虑到实际,以及为了便于衔接,对新收集到的勘测界线进行了处理,去除了与相邻地块相交部分,扣除了现状道路部分,并对微小的裂隙进行了补全。2、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43号)文件的要求,为了更加准确的反映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开发区评价扩大了评价范围,划定“发展方向区”。因此开发区评价范围应该包括“主区”和“发展方向区,但由于2014年评价循环工业园区未划定“发展方向区”,因此上轮评价仅进行了主区范围内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未对发展方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在本次数据更新中,同样仅对主区数据进行更新,未添加发展方向区内容。五、土地利用状况变化分析根据图斑属性调查结果,区分不同建设状况划分,形成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统计表,见表51。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15表51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表()主区合计类别编码面积(HM2)比例()面积(HM2)比例()开发区土地Z37359210000373592100001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A59705100005970510000住宅用地A1000000000000工矿仓储用地A2545919144545919144交通运输用地A347978034797803其中街巷用地A3137196233719623商服用地A4231039231039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5086014086014其中公园与绿地A51000000000000其他城镇建设用地A60000000000002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B3138871000031388710000已建成农村建设用地B1000000000000其中已建成农村工矿仓储用地B11000000000000其他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B23138871000031388710000其中已达到供地条件的其他土地B21000000000000未达到供地条件的其他土地B2231388710000313887100003不可建设土地C000000000000河湖及其蓄滞洪区土地C1000000000000自然、生态保护区土地C2000000000000其他不可建设土地C3000000000000(一)土地资源特点分析1、开发区评价整体土地资源特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16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评价区域总面积为373592公顷。本次评价时点,整体评价范围内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59705公顷,占开发区评价整体面积的1598;未建成城建建设用地313887公顷,占开发区评价整体面积的8402;无不可建设土地。据测算,评价区域内已建成城镇用地占评价区总面积的比重达1598,建成区面积比例较低。评价范围内地势平坦,高差较低,地质承载力高,适合作为建设用地。2、土地资源特点图51开发区土地资源结构图综上,开发区内土地资源结构基本特点是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比重大,土地开发率较高;不可建设用地和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比重较低。(二)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分析(1)开发区整体土地利用结构分析评价区整体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中工矿仓储用地54591公顷,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17占评价区域整体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9144;交通运输用地4797公顷,占评价区域整体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803;商服用地231公顷,占评价区域整体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规模039;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6公顷,占评价区域整体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014。图52开发区整体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结构示意图1)工业主导发展,工矿仓储用地比例最高评价区域整体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中绝大多数为工矿仓储用地,体现了工业主导发展的思路。2)交通运输用地比例适中,路网配套完善、密度适中区域交通运输用地(含行道树及绿化带用地)总面积4797公顷,占区域总面积的803,已基本完成规划路网建设,路网密度适中,为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3)住宅、商服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比重较小评价区域住宅、商服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分别达0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18公顷、231公顷、086公顷,比重较低。(三)土地开发、建设情况分析1、开发区整体土地开发、建设情况分析截至评价时点,开发区评价整体总面积为373592公顷,其中,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面积59705公顷,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313887公顷,不可建设土地0公顷。根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对土地开发率的定义,计算得到开发区评价整体区域土地开发率为1598,土地建成率100,土地供应率100。根据2014年评价成果,开发区整体土地开发率为1591,土地建成率100,土地供应率为10000。两轮变化情况见图53,表52、53。从数据上分析,土地开发率增长007。主要是2016年开发区新供应地块27公顷,为街巷用地,开发区建设情况基本也没有变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19图53开发区整体土地开发、建设及供应情况变化示意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20表52开发区整体两轮土地利用状况统计对比表按建设状况划分本轮上轮差值类别编码面积(HM2)比例()面积(HM2)比例()面积(HM2)比例()开发区土地Z37359210000373592100000000001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A59705100005943510000270000住宅用地A1000000000000000000工矿仓储用地A2545919144545919185000041交通运输用地A347978034527762270041其中街巷用地A3137196233449580270043商服用地A4231039231039000000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5086014086014000000其中公园与绿地A51000000000000000000其他城镇建设用地A60000000000000000002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B3138871000031415710000270000已建成农村建设用地B1000000000000000000其中已建成农村工矿仓储用地B11000000000000000000其他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B23138871000031415710000270000其中已达到供地条件的其他土地B21000000000000000000未达到供地条件的其他土地B2231388710000314157100002700003不可建设土地C000000000000000000河湖及其蓄滞洪区土地C1000000000000000000自然、生态保护区土地C2000000000000000000其他不可建设土地C3000000000000000000表53开发区整体两轮土地利用状况统计对比表按供应状况划分本轮上轮差值类别编码面积(HM2)比例()面积(HM2)比例()面积(HM2)比例()开发区土地Z37359210000373592100000000001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D59705100005943510000270000划拨土地D148838184613776270042有偿使用土地D2548229182548229224000042其中有偿使用且未到期土地D21548229182548229224000042有偿使用且已到期但未处置土地D220000000000000000002尚可供应土地E3138871000031415710000270000尚可划拨土地E1000000000000000000尚可有偿使用土地E23138871000031415710000270000其中尚可供应工矿仓储用地E213138871000031415710000270000其他尚可有偿使用土地E220000000000000000003不可供应土地F000000000000000000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21(四)土地供应状况分析经对图斑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开发区评价区域内土地供应情况如下,详见表54。表54开发区土地供应状况统计表单位公顷、主区合计类别编码面积比例面积比例开发区土地Z37359210000373592100001、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D59705100005970510000划拨土地D148838184883818有偿使用土地D2548229182548229182其中有偿使用且未到期土地D21548229182548229182有偿使用且已到期但未处置土地D220000000000002尚可供应土地E3138871000031388710000尚可划拨土地E1000000000000尚可有偿使用土地E23138871000031388710000其中尚可供应工矿仓储用地E213138871000031388710000其他尚可有偿使用土地E220000000000003不可供应土地F000000000000(1)土地供应结构分析截至评价时点,评价区域内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面积59705公顷,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面积59705公顷。计算得到开发区评价整体区域土地开发率为1598,土地建成率100,土地供应率100。从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结构看,划拨土地面积为4883公顷,有偿使用土地面积54822公顷划拨用地占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为818,有偿使用土地占9182;有偿使用土地占比较高,主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22要因为区域内包大部分为工矿仓储用地,供应方式为有偿使用。可供应土地面积中,尚可划拨土地0公顷,尚可有偿使用土地面积为313887公顷,尚可有偿使用土地中尚可供应工矿仓储用地面积为313887公顷,土地供应保障能力良好。(2)土地供应情况分析自上轮评价时点至本次评价时点,开发区共供应土地27公顷,未供应工矿仓储用地。具体供应情况详见表55。表55开发区土地供应情况统计表主区发展方向区合计年份供应土地面积(HM2)供应工矿仓储用地面积(HM2)供应土地面积(HM2)供应工矿仓储用地面积(HM2)供应土地面积(HM2)供应工矿仓储用地面积(HM2)备注2000年18665186650018665186652001年0000002002年0000002003年0000002004年22283177560022283177562005年065065000650652006年1564150900156415092007年0000002008年0000002009年8499849900849984992010年4424433800442443382011年0000002012年318318003183182013年3617344100361734412014年0000002015年0000002016年27000270合计59705005459100000000000059705005459100注数据为历年数据,应包括已供应土地收回后二次(或多次)供应的土地面积。从开发区土地供应数据来看,近年来新供应地块较少,2016年新供应街巷用地27公顷。(五)规划用地结构及规划实施情况分析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231、评价区域整体规划用地结构及规划实施情况分析(1)现状用地结构与规划用地结构对比依据开发区的评价范围,对照开发区整体评价范围所在区域的规划资料,然后将开发区现状用地结构与规划用地结构进行对比,从对比可以看出,开发区评价整体范围内除商服用地面积超过规划面积,交通运输用地、其他城镇建设用地与规划面积相同以外,其他多数用地类型与规划用地面积有一定差距,其中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与规划面积相差最小,住宅用地与规划面积相差最大。从规划的实施情况来看,交通运输用地的规划实现率达100,说明区域道路基础设施配套已按规划得到了较好的实施;工业用地规划实现率最低,说明未来工矿仓储用地仍是开发区供地的重点。2)尚可供地情况根据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评价整体范围内相应规划指标数据,开发区内尚可供应土地313887公顷,其中尚可供应的工矿仓储用地313887公顷。(六)工程建筑状况情况分析1、开发区建筑工程状况情况截止到2016年底,开发区整体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内的总建筑面积4093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内的建筑基底总面积2777万平方米,工矿仓储用地上的总建筑面积4045万平方米,工矿仓储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底、露天堆场和露天操作场地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24总面积6320万平方米。开发区主区建筑工程状况统计情况见表56。表56开发区建筑工程状况统计表项目主区合计总建筑面积40934093建筑基底总面积27772777工矿仓储用地上的总建筑面积40454045工矿仓储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底、露天堆场和露天操作场地的总面积632063202、开发区建筑工程状况变化情况分析与上轮评价比较开发区整体总建筑面积无变化,建筑基底面积无变化,工矿仓储用地上的总建筑面积无变化,工矿仓储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底、露天堆场和露天操作场地的总面积无变化。开发区整体建筑工程状况变化情况见表57。表57开发区建筑工程状况变化情况统计表项目本轮上轮差值总建筑面积40934093000建筑基底总面积27772777000工矿仓储用地上的总建筑面积40454045000工矿仓储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底、露天堆场和露天操作场地的总面积63206320000从开发区建筑工程状况变化情况来看,总体建筑面积和工矿仓储用地上的总建筑面积无变化,建筑基底面积和工矿仓储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底、露天堆场和露天操作场地的总面积无变化。(七)经济社会数据变化情况分析1、开发区社会经济数据概况截止至2016年底,开发区总常住人口15300人;工业(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46800万元;二、三产业税收总额287690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25万元;工业(物流)企业总收入1205400万元;工业(物流)企业税收总额275400万元;开发区无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和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总额。具体数据详见表58。表58开发区经济社会情况统计表项目主区开发区常住人口(人)15300开发区工业(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144680000开发区二、三产业税收总额(万元)28769000开发区工业(物流)企业总收入(万元)120540000开发区工业(物流)企业税收总额(万元)27540000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万元)000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总额(万元)0002、开发区社会经济数据变化情况分析开发区整体常住人口增加300人,增长幅度196。固定资产投资增加84400万元,增加幅度583,增加主要来源于原有企业增加机械设备、追加投资。二、三产业税收总额,工业(物流)企业总收入,工业(物流)企业税收总额均有小幅度提升,总体变化幅度较小,这也和近年来经济形势下行,增长速度放缓的大形势基本一致。具体变化情况见表59。表59开发区经济社会状况变化情况统计表项目主区本轮上轮差值百分比开发区常住人口(人)1530015000300196开发区工业(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1446800136240084400583开发区二、三产业税收总额(万元)28769027486012830446开发区工业(物流)企业总收入(万元)1205400112140084000697开发区工业(物流)企业税收总额(万元)2754002699005500200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万元)000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总额(万元)000(八)突变性数据的变化原因分析对照更新数据与上轮成果,数据总体变化平稳,无突变性数据。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26六、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变化分析(一)上轮评价成果介绍根据2016年度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更新评价成果,2015年开发区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未发生变化,工程建设状况同样未发生变化。(二)更新评价变化地块情况本次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评价区内共更新1宗地块,位于饮马峡产业区内,地类类型为街巷用地,面积为27公顷,采用划拨方式供应。(三)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变化情况1、开发区整体变化情况截至评价时点,开发区评价整体总面积为373592公顷,其中,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面积59705公顷,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313887公顷,不可建设土地0公顷。根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对土地开发率的定义,计算得到开发区评价整体区域土地开发率为1598,土地建成率100,土地供应率100。根据2014年评价成果,开发区整体土地开发率为1591,土地建成率100,土地供应率为10000。两轮变化情况见图53,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27表52、53。从数据上分析,土地开发率增长007。主要是2016年开发区新供应地块27公顷,为街巷用地,开发区建设情况基本保持不变。2、开发区指标现状值变化情况根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体系调整总体方案确定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各指标的定义,结合本轮的更新数据,对各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操作进行了研究和梳理,明确各指标分子分母的取值口径,计算得到主区各指标现状值见下表61,图61。表61主区指标现状值变化情况表评价范围目标子目标指标本轮现状值上轮现状值差值增减幅度土地供应率100100000000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建成率100100000000用地结构状况工业用地率91439185042045综合容积率007007000211建筑密度465467002040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007007000553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强度工业用地建筑系数11581158000000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26502524956515460583用地效益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工业用地地均税收5044849441008200主区管理绩效土地利用监管绩效土地闲置率0000000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28图61主区与上轮指标增减幅度对比示意图从数据对比上来看,大多数指标较上轮变化较小,其中土地供应率、土地建成率、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建筑系数及土地闲置率保持不变,工业用地率及建筑密度有所下降,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及工业用地地均税收有所增加,一方面是由于开发区新供应地块为街巷用地,导致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增加,而工矿仓储用地面积与上轮一致,造成工业用地率、综合容积率及建筑密度减少;另一方面原有企业增加机械设备、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致使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及工业用地地均税收有所增加。(五)扩展潜力变化情况根据规程,经测算得出,主区尚可供应土地、尚可供应工矿仓储用地均为313887公顷;本轮评价主区尚可供应土地面积比上轮减少27公顷。结果如表62所示。表62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表潜力构成主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29上轮314157本轮313887尚可供应土地面积(公顷)增减27上轮314157本轮313887尚可供应工矿仓储用地面积(公顷)增减27(六)管理潜力变化情况上轮评价开发区主区内无到期用地和闲置用地情况;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主区内无到期用地和闲置用地情况,管理潜力无变化。(七)更新评价结果分析1、开发区整体评价结果分析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为9266分,总体来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2、主区评价结果分析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主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为9266,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其中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集约度综合分值为8976、9933、10000。总体而言,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主区在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各方面体现了较强的集约用地思想,各目标、子目标和指标分值如图63、图64、图65。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30图63主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目标分值图64主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子目标分值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31图65主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分值1)土地利用状况评价结果分析土地利用程度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主区的土地供应率为100,理想值100,该指标分值为100分;土地建成率为100,理想值100,该指标分值为100分。从土地利用程度来看,主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土地利用强度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主区的综合容积率为007,低于该指标的理想值008,该指标分值为8569分;建筑密度为465,低于该指标理想值5,该指标分值为9302分。从土地利用强度来看,土地利用强度较低。2)用地效益评价结果分析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主区的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为2650万元/公顷,低于该指标的理想值2500万元/公顷,该指标分值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32为100分;工业用地地均税收为504万元/公顷,低于该指标的理想值500万元/公顷,该指标分值为100分。从用地效益方面来看,主区用地效益较高。3)土地利用监管绩效评价结果分析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主区的土地闲置率为零,该指标需进行负向标准化,指标理想值为零,该指标分值为100分。从土地利用监管绩效方面来看,主区的管理绩效很好。七、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管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一)主区工矿仓储用地开发程度相对较低,土地尚有待开发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主区工矿仓储用地占开发区总面积的比例较低,其比例较低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工业企业仍处于建设施工阶段,尚未竣工投产,待这些企业建设完成并投入生产,开发区内的工业用地率将有大幅上升;二是因为开发区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配套条件有限,再加上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招商引资条件有限,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