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中学 八年级 上学期 期末数学试卷 两套汇编 二 附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 一 本大题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0 分) 1 64 的平方根是 2分式方程 的解为 3如图,已知 交于点 P, P,请增加一个条件,使 能添加辅助线),你增加的条件是 4如图,在直角 ,斜边 的垂直平分线交直角边 D,交 ,若 0 周长为 5已知 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 A: B: C=2: 3: 5,则 B= , C= 6化简: = 7满足不等式 4x 1 x 7 的解集是 8计算 | |+2 的结果是 9如图:在等腰直角 , B, D, 0,则 10观察下列各等式: = , = , = ,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计算: + + + = 二 11使分式 有意义的 x 的取值范围为( ) A x 2 B x 2 C x 2 D x 2 12小明和小张两人练习电脑打字,小明每分钟比小张少打 6 个字,小明打 120个字所用的时间和小张打 180 个字所用的时间相等设小明打字速度为 x 个 /分钟,则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13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32,则另外一个锐角为 68 B如果 ,那么 a=0 C如果 a2=么 a=b D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不能都大于 45 14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 2 5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9 12 9 1275在 35, , , , ,这六个实数中无理数有( )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 16有游客 m 人,如果每 n 个人住一个房间,结果还有一个人无房住,这客房的间数为( ) A B C D 17不等式 x 2 0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8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图中 的度数是( ) A 75 B 90 C 105 D 120 19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7 B( 1) 2016( +1) 2016=1 C = 8 D 3 =3 20若关于 x 的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共有 4 个,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A 6 m 7 B 6 m 7 C 6 m 7 D 3 m 4 三 题满分 50 分,解答需写出必要的解题步骤) 21( 6 分)计算: | 2|+( 2016) 0+ ( ) 2 22( 6 分)解不等式组: 23( 6 分)如图所示, A, 1= 2, C,求证: 24( 6 分)阅读理解:大家知道: 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 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写出来,因为 的整数部分是 1,所以我们可以用 来表示 的小数部分请你解答:已知: x 是 的整数部分,y 是 的小数部分,求 x y+ 的值 25( 8 分)先化简,再求值: ( ) + ,其中 a=2, b= 26( 8 分)某校准备组织 290 名师生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行李共有 100 件学校计划租用甲、乙两型号的汽车共 8 辆,经了解,甲种汽车每辆最多能载 40 人(不含司机)和 10 件行礼,乙种汽车每辆最多能载 30 人(不含司机)和 20 件行礼设租用甲种汽车 x 辆,请你帮助学校设计所有可能的租车方案 27( 10 分)已知某项工程由甲、乙两队合做 12 天可以完成,共需工程费用 27720元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是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的 ,且甲队每天的工程费用比乙队多 250 元 ( 1)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 ( 2)若工程管理部门决定从这两个队中选一个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从节约资金的角度考虑,应选择哪个工程队?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 本大题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0 分) 1 64 的平方根是 8 【考点】 平方根 【分析】 直接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 解: ( 8) 2=64, 64 的平方根是 8 故答案为: 8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0 的平方根是 0;负数没有平方根 2分式方程 的解为 x=4 【考点】 解分式方程 【分析】 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 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解答】 解:去分母得: x+2=6, 解得: x=4, 经检验 x=4 是分式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 x=4 【点评】 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 3如图,已知 交于点 P, P,请增加一个条件,使 能添加辅助线),你增加的条件是 P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 据定理添加一个条件即可 【解答】 解: P, 理由是: 在 故答案为: P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能熟记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 4如图,在直角 ,斜边 的垂直平分线交直角边 D,交 ,若 0 周长为 16 【考点】 勾股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 由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知 D,结合三角形的周长可得答案 【解答】 解: 边 垂直平分线, 0 D, 周长 =C+D+C=C=17 故答案为: 16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几何知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做题中,对线段进行等量代换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已知 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 A: B: C=2: 3: 5,则 B= 54 , C= 90 【考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 A+ B+ C=180,求出 C、 B 即可 【解答】 解: A+ B+ C=180, A: B: C=2: 3: 5, C= 180=90, B= 180=54, 故答案为: 54, 90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正确运用定理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6化简: = 1 【考点】 分式的加减法 【分析】 先将第二项变形,使之分母与第一项分母相同,然后再进行计算 【解答】 解:原式 = 故答案为 1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运算,要注意将结果化为最简分式 7满足不等式 4x 1 x 7 的解集是 x 2 【考点】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 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 1 即可求解 【解答】 解:移项,得 4x x 7+1, 合并同类项,得 3x 6, 系数化成 1 得 x 2 故答案是: x 2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基本操作方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基本相同,都有如下步骤: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化系数为 1 以上步骤中,只有 去分母和 化系数为 1 可能用到性质 3,即可能变不等号方向,其他都不会改变不等号方向 8计算 | |+2 的结果是 + 【考点】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分析】 由于 ,故 | |= 【解答】 解:原式 = +2 = + 【点评】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实际是把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相加,而根指数与被开方数都不变 9如图:在等腰直角 , B, D, 0,则 5 【考点】 等腰直角三角形 【分析】 由已知可得 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 D= ,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 D=5 【解答】 解: 0, B, A= B=45, D= , 0, D=5 故答案为 5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角及边的关系 10观察下列各等式: = , = , = ,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计算: + + + = 【考点】 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分析】 根据等式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 “ = ”,依此规律将原式展开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 = , = , = , , = , + + + =1 + + + =1=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数字的变化类,根据等式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 = ”是解题的关键 二 11使分式 有意义的 x 的取值范围为( ) A x 2 B x 2 C x 2 D x 2 【考点】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 0,故可知 x+2 0,解得x 的取值范围 【解答】 解: x+2 0, x 2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当分母不为 0 时,分式有意义 12小明和小张两人练习电脑打字,小明每分钟比小张少打 6 个字,小明打 120个字所用的时间和小张打 180 个字所用的时间相等设小明打字速度为 x 个 /分钟,则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分析】 有工作总量 180 或 120,求的是工作效率,那么一定是根据工作时间来列等量关系的关键描述语是: “小明打 120 个字所用的时间和小张打 180 个字所用的时间相等 ”等量关系为:小明打 120 个字所用的时间 =小张打 180 个字所用的时间 【解答】 解:小明打字速度为 x 个 /分钟,那么小明打 120 个字所需要的时间为:; 易得小张打字速度为( x+6)个 /分钟,小张打 180 个字所需要的时间为: ; 可列方程为: , 故选 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不同的工作量用的时间相等得到相应的等量关系 13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32,则另外一个锐角为 68 B如果 ,那么 a=0 C如果 a2=么 a=b D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不能都大于 45 【考点】 命题与定理 【分析】 根据命题的正确和错误进行判断解答即可 【解答】 解: A、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32,则另外一个锐角为 58,错误; B、如果 ,那么 a=0 或 b=0,错误; C、如果 a2=么 a=b 或 a= b,错误; D、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不能都大于 45,正确; 故选 D 【点评】 此题考查命题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知真命题与假命题的概念 14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 2 5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9 12 9 127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 根据 2 5分别作等腰三角形的腰,结合三边关系定理,分别讨论求解 【解答】 解:当 2腰时,三边为 225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可知,不能构成三角形, 当 5腰时,三边为 552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周长为:5+5+2=12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关键是根据 2,5,分别作为腰,由三边关系定理,分类讨论 15在 35, , , , ,这六个实数中无理数有( )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 【考点】 无理数 【分析】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 【解答】 解: , 是无理数, 故选: 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 , 2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 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16有游客 m 人,如果每 n 个人住一个房间,结果还有一个人无房住,这客房的间数为( ) A B C D 【考点】 列代数式(分式) 【分析】 房间数 =住进房间人数 每个房间能住的人数;一人无房住,那么住进房间的人数为: m 1 【解答】 解:住进房间的人数为: m 1, 依题意得,客房的间数为 ,故选 A 【点评】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 17不等式 x 2 0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 先求此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方法画出图示即可求得 【解答】 解: x 2 0, 解得 x 2, 故 B 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的方法: “ ”空心圆点向右画折线, “ ”实心圆点向右画折线, “ ”空心圆点向左画折线, “ ”实心圆点向左画折线 18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图中 的度数是( ) A 75 B 90 C 105 D 120 【考点】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 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 E 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对顶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 图中是一副直角三角板, 5, E=30, 80 E=105, =105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19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7 B( 1) 2016( +1) 2016=1 C = 8 D 3 =3 【考点】 立方根;算术平方根 【分析】 根据立方根和二次根式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 解: A,原式 =7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原式 =( 1)( +1) 2016=( 2 1) 2016=1,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原式 = 8,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原式 =2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0若关于 x 的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共有 4 个,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A 6 m 7 B 6 m 7 C 6 m 7 D 3 m 4 【考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分析】 首先解不等式组,利用 m 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根据不等式组只有 1 个整数解即可求得 m 的范围 【解答】 解: , 解 得 x m, 解 得 x 3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3 x m 不等式组有 4 个整数解,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 3, 4, 5, 6 6 m 7 【点评】 本题考查不等式组的解法及整数解的确定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三 题满分 50 分,解答需写出必要的解题步骤) 21计算: | 2|+( 2016) 0+ ( ) 2 【考点】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分析】 根据实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依次计算可得 【解答】 解:原式 =2 +1+3 4=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实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实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2解不等式组: 【考点】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分析】 首先解每个不等式,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 【解答】 解: x 1 0 得: x 1; 解 4 2x 0 得: x 2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1 x 2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确定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 23如图所示, A, 1= 2, C,求证: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由已知先证 根据 证 【解答】 证明: 1= 2, 在 , ,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 意: 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结合图形做题,由 1= 2 得 解决本题的关键 24阅读理解:大家知道: 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 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写出来,因为 的整数部分是 1,所以我们可以用来表示 的小数部分请你解答:已知: x 是 的整数部分, y 是的小数部分,求 x y+ 的值 【考点】 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分析】 根据 11 10+ 12,可得 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再进一步求x y+ 的值即可 【解答】 解: 11 10+ 12, x=11, y= , 所以可得 x y+ =11 =12 【点评】 此题考查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估算出 10+ 的大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5先化简,再求值: ( ) + ,其中 a=2, b= 【考点】 分式的化简求值 【分析】 先对所求式子进行化简,然后根据 a=2, b= 可以求得化简后式子的值,本题得以解决 【解答】 解: ( ) + = = = , 当 a=2, b= 时,原式 = 【点评】 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会对所求的式子化简并求值 26某校准备组织 290 名师生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行李共有 100 件学校计划租用甲、乙两型号的汽车共 8 辆,经了解,甲种汽车每辆最多能载 40 人(不含司机)和 10 件行礼,乙种汽车每辆最多能载 30 人(不含司机)和 20 件行礼设租用甲种汽车 x 辆,请你帮助学校设计所有可能的租车方案 【考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分析】 设租用甲种汽车 x 辆,则租用乙种汽车( 8 x)辆,根据有 290 名老师和 100 件行李,以及甲种汽车每辆最多能载 40 人(不含司机)和 10 件行李,乙种汽车每辆最多能载 30 人(不含司机)和 20 件行李可列方程求解 【解答】 解:( 1)由租用甲种汽车 x 辆,则租用乙种汽车( 8 x)辆 由题意得: 解得: 5 x 6 即共有 2 种租车方案: 第一种是租用甲种汽车 5 辆,乙种汽车 3 辆; 第二种是租用甲种汽车 6 辆,乙种汽车 2 辆 【点评】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关键是根据人数和行李数作为不等量关系列不等式组求解 27( 10 分)( 2016 秋 湘潭期末)已知某项工程由甲、乙两队合做 12 天可以完成,共需工程费用 27720 元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是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的 ,且甲队每天的工程费用比乙队多 250 元 ( 1)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 ( 2)若工程管理部门决定从这两个队中选一个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从节约资金的角度考虑,应选择哪个工程队?请说明理由 【考点】 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析】 ( 1)设甲需要 x 天,则乙需要 ,根据甲、乙两队合做 12 天可以完成整个工作任务列出方程求解可得; ( 2)设甲每天的费用是 y 元;乙每天的费用是( y 250)元,根据总工程费用为 27720 元列出方程求解可得 y 的值,再分别计算可得 【解答】 解:( 1)设甲需要 x 天,则乙需要 , 根据题意可得: , 解得: x=20, 经检验 x=20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则 0, 答:甲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 20 天,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 30 天; ( 2)设甲每天的费用是 y 元;乙每天的费用是( y 250)元 根据题意可得: 12y+12( y 250) =27720 解得: y=1280 元 1280 250=1030 元 甲单独完成共需要费用: 1280 20=25600 元 乙单独完成共需要费用: 1030 30=30900 元 因此甲单独完成需要的费用低选甲工程队单独完成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理解题意找到题目蕴含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式解题的关键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 64 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8 B 8 C 8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3a2=( 3= x5+x5=( 5 ( 2= 计算( x 1)( x 2)的结果为( ) A x 2 B 3x 2 C x+2 D 3x+2 4如图,已知 1= 2,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 ) A 3= 4 B A= B C O D C 5如图, 10,则 度数为( ) A 30 B 40 C 50 D 60 6以下列各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2, 3, 4 B 4, 6, 5 C 14, 13, 12 D 7, 25, 24 7如图, , C, E, F,若 A=50,则 度数是( ) A 75 B 70 C 65 D 60 8如图,直线 L 上有三个正方形 a, b, c,若 a, c 的面积分别为 1 和 9,则 ) A 8 B 9 C 10 D 11 二、填空题 (每题 3 分,共 18 分 ) 9计算:( 2) 2+ = 10计算:( 8) 11 ( 10= 11已知 2 是一个整式的平方,则 a= 12已知数据: , , , , 2,其中无理数出现的频率是 13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 a、 b,且满足 ,则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14如图,已知: 平分线与 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 D, 足分别为 E、 F, , ,则 三、解答题 (共 78 分 ) 15计算: ( 2x)( 42x+1) ( 64a) 2a 16( 1)因式分解: 3126 2)先化简,再求值:( 2a+b)( 2a b) +b( 2a+b) 4b,其中 a= ,b=2 17( 1)如图 1, E, 1= 2, C= E求证: E ( 2)如图 2,在 , C, D 为 点, 0,求 C 的度数 18如图,为了测量池塘的宽度 池塘周围的平地上选择了 A、 B、 C 三点,且 A、 D、 E、 C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C=90,已测得 00m, 0m, 0m,0m,求池塘的宽度 19在等边三角形 ,点 P 在 ,点 Q 在 ,且 P= ( 1)求证: ( 2)请判断 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说明你的结论 20某校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欲增购一些课外书,为此对该校一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 “你最喜欢的书籍 ”问卷调查(每人只选一项)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如下统计图(不完整):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 1)在这次问卷调查中,一共抽查了 名学生; ( 2)请将上面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 3)如果全校共有学生 1500 名,请估计该校最喜欢 “科普 ”书籍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21设正方形网格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格点 , 边的长分别为 、 、 ( 1)请在正方形网格中画出格点 ( 2)这个三角形 面积为 22如图,在 , 别垂直平分 M、 N 两点, 交于点 F ( 1)若 周长为 15 长; ( 2)若 0,求 度数 23如图,已知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0,点 E 的中点,过点 E 与 行的直线交射线 点 N ( 1)当 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 1),求证: M 为 中点; ( 2)将图 1 中的 点 B 旋转,当 A, B,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 2),求证: 等腰直角三角形; ( 3)将图 1 中 点 B 旋转到图 3 位置时,( 2)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试证明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4如图,长方形 , 有一动点 P 从 A 出发以 2的速度,沿矩形的边 A B C D 回到点 A,设点 P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 1)当 t=3 秒时,求 面积; ( 2)当 t 为何值时,点 P 与点 A 的距离为 5 ( 3)当 t 为何值时( 2 t 5),以线段 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 斜边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 64 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8 B 8 C 8 D 【考点】 算术平方根 【分析】 依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 解: 64 的算术平方根是 8 故选: B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3a2=( 3= x5+x5=( 5 ( 2= 考点】 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 根据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与乘法等知识点进行作答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 解: A、 a3a2= A 错误; B、( 3= B 错误; C、 x5+ C 错误; D、( 5 ( 2= D 正确 故选: D 3计算( x 1)( x 2)的结果为( ) A x 2 B 3x 2 C x+2 D 3x+2 【考点】 多项式乘多项式 【分析】 原式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 解:原式 =2x x+2=3x+2, 故选 D 4如图,已知 1= 2,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 ) A 3= 4 B A= B C O D C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 判定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四种: 得到 已有 1= 2,还有 公共边,若加 A 选项的条件,就可根据 “判定;若加 B 选项条件,可根据 “判定;若加 C 选项条件,可根据 “判定;若加上 D 选项,不满足上述全等的方法,从而得到正确的选项 【解答】 解:若加上 3= 4, 在 , 1= 2, C, 3= 4, 选项 A 能判定; 若加上 A= B, 在 , 1= 2, A= B, C 选项 B 能判定; 若加上 O, 在 , O, 1= 2, C, 选项 C 能判定; 若加上 C, 则已有的条件为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不满足全等的判定方法, 所以不能判定出 等,故选项 D 不能判定 故选 D 5如图, 10,则 度数为( ) A 30 B 40 C 50 D 60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 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 E,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 10, 80 80 110=70, E, 80 2 70=180 140=40 故选 B 6以下列各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2, 3, 4 B 4, 6, 5 C 14, 13, 12 D 7, 25, 24 【考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四个选项中的各组数据分别进行计算,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符合 a2+b2=可判断是直角三角形,否则就不是直角三角形 【解答】 解: 72+242=49+576=625=252 如果这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 D 7如图, , C, E, F,若 A=50,则 度数是( ) A 75 B 70 C 65 D 60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首先证明 而得到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 度数,进而得到 度数,然后可算出 【解答】 解: C, B= C, 在 , , A=50, C= 2=65, 80 65=115, 15, 80 115=65, 故选: C 8如图,直线 L 上有三个正方形 a, b, c,若 a, c 的面积分别为 1 和 9,则 ) A 8 B 9 C 10 D 11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 运用正方形边长相等,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 后证明 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来求解即可 【解答】 解:由于 a、 b、 c 都是正方形,所以 D, 0; 0,即 在 , , E, E; 在 ,由勾股定理得: 即 a+9=10, b 的面积为 10, 故选 C 二、填空题 (每题 3 分,共 18 分 ) 9计算:( 2) 2+ = 1 【考点】 实数的运算;立方根 【分析】 原式第一项利用乘方的意义计算,第二项利用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 【解答】 解:原式 =4 3=1, 故答案为: 1 10计算:( 8) 11 ( 10= 8 【考点】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 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将原式变形,进而求出即可 【解答】 解:( 8) 11 ( 10 =( 8) ( 10 ( 8) =1 ( 8) = 8 故答案为: 8 11已知 2 是一个整式的平方,则 a= 3 【考点】 完全平方式 【分析】 先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二倍项即可确定 a 的值 【解答】 解: 2=2, 2 2x3, 解得 a= 3 故答案为: 3 12已知数据: , , , , 2,其中无理数出现的频率是 【考点】 频数与频率 【分析】 直接利用无理数的定义结合频率的求法得出答案 【解答】 解: 数据: , , , , 2,其中无理数有: , , , 无理数出现的频率是: = 故答案为: 13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 a、 b,且满足 ,则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5 【考点】 勾股定理;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 a、 b 的值,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 【解答】 解: , 6a+9=0, b 4=0, 解得 a=3, b=4, 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 a、 b, 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 = = =5 故答案是: 5 14如图,已知: 平分线与 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 D, 足分别为 E、 F, , ,则 【考点】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 首先连接 平分线与 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 D,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易得 D,E,继而可得 E,易证得 可得 F,继而求得答案 【解答】 解:连接 平分线, E, F= 0, F, 垂直平分线, D, 在 , , F, E+F+C+E= , ,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 (共 78 分 ) 15计算: ( 2x)( 42x+1) ( 64a) 2a 【考点】 整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 按照多项式的乘法进行计算; 按照多项式的除法进行计算 【解答】 解: ( 2x)( 42x+1), = 82x;(注:每化简一项得 2 分) ( 64a) 2a, =32a+1(注:每化简一项得 2 分) 16( 1)因式分解: 3126 2)先化简,再求值:( 2a+b)( 2a b) +b( 2a+b) 4b,其中 a= ,b=2 【考点】 整式的混合运算 化简求值;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 ( 1) 根据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可以分解因式; 先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将 a、 b 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 【解答】 解:( 1) 3123x( 4 =3x( x+2y)( x 2y); 6( a 3b) 2; ( 2)( 2a+b)( 2a b) +b( 2a+b) 4b =4ab+42 当 a= , b=2 时,原式 =2 ( ) 2= 2 17( 1)如图 1, E, 1= 2, C= E求证: E ( 2)如图 2,在 , C, D 为 点, 0,求 C 的度数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 1)利用 “明 而得到 E; ( 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判断 分 0,于是可判定 等边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 C=60 【解答】 ( 1)证明: 1= 2, 在 , E; ( 2)解: D 为 点, D, C, 分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水利水电工程练习资料整合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考试重点趋势分析及试题及答案
- 基因检测技术在2025年遗传性免疫缺陷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报告
- 行政管理学考试复习秘诀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经济行业管理试题及答案
- 施工图审查的重点与难点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经济法实务应用试题及答案
- 医院应急预案火灾(3篇)
- 2025年工程管理考点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的教育与培训体系试题及答案
- 英国电影概况
- 幕墙工程施工讲解
- (整理)中国民族乡镇一览表
- 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上报表
- 大额贷款管理办法
- JJF 1344-2023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
- 煤矿雨季三防安全措施
- 锤片式粉碎机设计解析
- 抖音直播投流合同范本
- 镜头盖注塑模具
- 《公主尝衣贴绣铺翠襦入宫中》2020年江西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