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目录.doc

按钮注塑模具设计[3D-PROE]【3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按钮注塑模具设计[3D-PROE]【3张CAD图纸和说明书】.rar
答辩目录.doc---(点击预览)
毕业论文.DOC---(点击预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标准模版.DOC---(点击预览)
按钮注射模具设计.ppt---(点击预览)
外文翻译.doc---(点击预览)
中期检查报告.doc---(点击预览)
proe
daotao.prt.1
daozhu.prt.1
diankuai.prt.3
dingmo1.prt.10
dingmo1.prt.4
dingmoban.prt.4
dizuo.prt.2
dongmo1.prt.8
mojian.asm.6
std.err
std.out
trail.txt.1
trail.txt.10
trail.txt.11
trail.txt.12
trail.txt.2
trail.txt.3
trail.txt.4
trail.txt.5
trail.txt.6
trail.txt.7
trail.txt.8
trail.txt.9
凸模.dwg
凹模.dwg
装配图.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1008640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68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8-05-11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按钮 注塑 模具设计 proe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摘要:

在按钮注塑模结构被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针对产品材料性能、结构特点进行工艺分析;通过分析,确定该模具的型腔建数模、分型面、初选了注塑机。然后在PRO-e环境下进行该模具的成型零件设计、模架结构系统设计,最后模具总成,生成二维总装图和非标准零件零件图,并在PRO-e中对按钮的型腔进行数控加工。

整套模具设计都基于CAD进行模具总装图和零件图从CAD中生成。本设计实现了模具CAD,对今后从事模具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塑料   注塑模  设计  pro/E



The Design of Injection Mold 

Abstract:

The press-button is designed of the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the designer for the product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process analysis; through analysis, determine the mould cavity is built modular and parting surfaces, a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of the primaries. And then make the PRO-e dies parts design, mold frame system design, and finally die Assembly, generate two-dimensional General Assembly drawings and non-standard parts diagrams, and for the press –button in the PRO-e bottom cover of cavity for CNC machining. Tooling design are based on CAD for mould General Assembly drawings and parts diagrams generated from CAD. This design enables mould CAD, engaged in the design of the die in the future with some practical guidance. 


  

Key words: Plastic   Injection mold   Design   pro/E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2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1.3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第二章   分析制品及材料工艺性 3

2.1 塑件材料的选择 3

2.2 ABS材料分析 3

2.2.1使用性能及用途 3

2.2.2 成型性能 3

2.2.3 ABS的主要技术指标 4

2.2.4  ABS成型塑件的主要缺陷及消除措施 4

2.3注射成型工艺过程 4

2.4模架结构示意图 5

第三章  注塑机选择 6

3.1 注塑机型号的初步确定 6

3.2按射机的最大注射量进行校核 6

3.3锁模力的校 7

3.4最大注射压力校核 7

3.5模具与注射机安装部分的校核 7

第四章 分型面的确定 8

4.1分型面基本形式 8

4.2选择分型面的基本原则 8

4.3 分型面的确定 9

第五章 浇注系统设计 10

5.1浇注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0

5.2主流道的尺寸 10

5.3主流道衬套的形式 12

5.4分流道的布局形式 12

5.5冷料井的设计 13

5.5.1主流道冷料井的设计 13

第六章   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14

6.1定模固定板 14

6.2定模板 14

6.3动模固定板 14

6.4动模板 14

6.5动模垫板 15

6.6垫块 15

6.7其他零件 15

第七章  成型零部件设计 16

7.1凹模结构 16

7.2成型零件工作部分的尺寸计算 16

7.3计算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要考虑的因素 16

7.3.1塑件的收缩波动 16

7.3.2模具成型零件的制造误差 17

7.3.3模具成型零件的磨损 17

7.3.4模具安装配合误差 17

7.4凹模径向尺寸计算 18

7.4.1凹模径向尺寸的计算 18

7.4.2凹模深度尺寸计算 18

7.5定模板及凹模部分的结构确定 19

7.5.1凸模径向尺寸的计算 19

7.5.2凸模深度尺寸计算 19

第八章 导向与定位机构设计 21

8.1 导向结构的总体设计 21

8.2  导柱的设计 22

8.3 导向孔 22

8.4定位圈设计 23

第九章 塑件脱模的机构设计 24

9.1 脱模机构的组成 24

9.2 推出机构的设计设计原则 24

9.3 脱模机构的分类 24

第十章 排气槽的设计 26

第十一章 模具的试模与修模 27

11.1 注射机选定 27

11.2 试模用注塑料 27

11.3 试模工艺 27

11.4 试模 27

结束语 29

致 谢 30

附录 32

附录一 塑件动模三维视图 32

附录二 塑件定模三维视图 33

附录三  模架三维视图 34

附录四  零件装配CAD视图 35

附录五  英文文献: 36

附录六  中文翻译 39




第一章 绪论

1.1引言

现今我国模具工业呈现新的发展特点与趋势,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进程,模具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快速方面发展。伴随着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具生产向着信息化、数字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方面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

随着汽车、IT电子、航空等相关行业领域高速发展,我国模具行业日新月异、高技术含量模具成为“十一五”发展重点。未来中国将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模具,模具产品向轻巧、精美、快速高效生产、低成本与高质量方向发展。

中国的塑料模具发展迅速。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比重约为30%,所以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的发展速度将高于其它模具,在模具行业中的比例将逐步提高。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客户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产速度要求越来越快。这些要求推动人们不断设计技术更加先进,生产效率更加高的注塑机,同时设计结构更加合理,性能更加稳定的注塑模具,并寻求更为合理的注塑工艺,以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中国塑料模具在高技术驱动和支柱产业应用需求的推动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条,从上游的原辅材料工业和加工、检测设备到下游的机械、汽车、摩托车、家电、电子通信、建筑建材等几大应用产业,塑料模具发展一片生机。

为了能够使我们在毕业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四年的学习将要结束的时候,学校安排了“毕业设计”这个实践环节。本设计题目为“按钮注塑模具设计”。


内容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题目按钮注塑模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名称指导教师检查时间2012414班级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已完成内容如下1塑件的成形工艺分析。包括塑件材料的选择及其结构分析、注射成型工艺过程、ABS性能分析、ABS成型塑件的主要缺陷及消除措施。2注塑机型号的确定。包括注塑机型号的初步确定、注塑机及型腔数量的校核、注射机及参数的校核、最大注射压力校核、模具与注射机暗装部分的校核。3分型面位置的确定。包括分型面的形式、分型面的设计原则、分型面的确定。4浇注系统的形式和浇口的设计。包括主流道的设计、冷料井的设计、浇口的设计。指导教师意见“中期检查”主要检查毕业设计进度,主要检查以下内容A学生是否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技术路线B能否按进度完成设计任务C能否与指导教师保持正常的师生指导关系签字年月日教研室意见签字年月日英文文献THEDEVELOPMENTOFTHEMOULDDESIGNMANUFACTUREPLASTICINDUSTRYISTHEWORLDONEOFTHEFASTESTGROWINGINDUSTRIESSINCE1909REALIZECHEMICALSYNTHESISMETHODWITHPUREPRODUCTIONOFPLASTIC,STARTINGWITHPLASTICINDUSTRYMORETHAN90YEARSOFHISTORYHASIN1927,PVCPLASTICPOLYMERCHEMISTRYSINCETHEADVENT,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TECHNOLOGY,VARIOUSPERFORMANCEPLASTIC,ESPECIALLYPOLYAMIDE,POLYFORMALDEHYDE,ABS,POLYCARBONATE,POLYPSF,POLYSTYRENEETHER,FLUORINEPLASTICENGINEERINGPLASTICDEVELOPMENTISRAPID,ITSSPEEDEXCEEDEDPOLYETHYLENE,POLYPROPYLENE,PVCANDPOLYSTYRENEFOURGENERALPLASTIC,PLASTICPIECESININDUSTRIALPRODUCTSANDSUPPLIESFROMAWIDERANGEOFAPPLICATIONS,PLASTICINSTEADOFMETALEXAMPLES,EVERYWHEREPLASTICHASTHEADVANTAGESOFASERIESOFMETAL,SUCHASLESSWEIGHT,CORROSIONRESISTANCE,ELECTRICALINSULATIONGOOD,EASILYMODELLING,HIGHEFFICIENCYANDLOWCOST,ETCBUTTHEREAREALSOMANYITSDEFECTS,SUCHASANTIAGINGSEX,HEATRESISTANT,ANTISTATIC,RESISTANCETOFLAMMABILITYANDMECHANICALSTRENGTHBELOWTHANMETALBUTASTHEPOLYMERSYNTHESISTECHNOLOGY,MATERIALMODIFICATIONTECHNOLOGYANDFORMINGTECHNOLOGYPROGRESS,MOREANDMOREEXCELLENTPERFORMANCEPLASTICPOLYMERMATERIALSARECONSTANTLYEMERGING,WHICHPROMPTEDPLASTICINDUSTRYTHELEAPDEVELOPMENTPLASTICSPECIESINCREASED,NEWENGINEERINGPLASTICVARIETIESOFPLASTICMOLDINGEQUIPMENT,INCREASED,FORMINGTECHNOLOGYANDMOULDTECHNOLOGYLEVELOFDEVELOPMENTFORTHEAPPLICATIONOFPLASTICPARTS,DEVELOPEDTHEWIDEFIELDATPRESENT,THEPLASTICPARTSOFTHENATIONALECONOMYALREADYDEEPINTOEACHDEPARTMENTESPECIALLYINOFFICEMACHINES,CAMERA,AUTOMOBILE,INSTRUMENTANDAPPARATUS,MACHINERYMANUFACTURING,AVIATION,TRANSPORTATION,COMMUNICATION,LIGHTINDUSTRY,BUILDINGMATERIALSPRODUCTS,DAILYNECESSITIESANDHOUSEHOLDAPPLIANCESINDUSTRYTRENDOFTHEPARTSPLASTICCONTINUOUSLYSTRENGTHENED,ANDHAVESOLDPRODUCTSACCORDINGTOREPORTS,THEUNITEDSTATESHASBECOMETHECOUNTRYSFIRSTPLASTICINDUSTRYFOURLARGESTINDUSTRIALANNUALLY,PLASTICCONSUMPTIONHASMORETHANSTEELINTHEWORLDACCORDINGTOTHESIZEANDWEIGHTCOMPUTATIONOFTHECONSUMPTIONOFPLASTICPARTSALSOEXCEEDEDSTEELTHEPLASTICSINDUSTRYINCHINAISEXPANDINGRAPIDLY,ESPECIALLYINTHELAST20YEARS,YIELDANDVARIETYAREGREATLYINCREASED,MANYNOVELTYENGINEERINGPLASTICALSOHASALREADYPUTINBATCHPRODUCTIONPLASTICSIN1990,THEHIGHESTINTHEWORLD5368TONSTOFOURTHPLACENOWADAYS,CHINAPLASTICSINDUSTRYHASFORMEDAFAIRLYLARGECOMPLETESYSTEM,ITINCLUDESPLASTICPRODUCTION,FORMING,PLASTICMACHINERYEQUIPMENT,TOOLINGANDSCIENTIFICRESEARCH,PERSONNELTRAINING,ETCPLASTICINDUSTRYINTHENATIONALECONOMYINEACHDEPARTMENTPLAYSAMOREANDBIGGERROLEALONGWITHTHESCIENCEANDTECHNOLOGYPROGRESSANDTHENATIONALECONOMYDEVELOPMENTTOEXTENSIVEPLASTICPARTS,PLASTICMOULDINGTECHNOLOGYNEEDSTOHIGHPRECISION,HIGHEFFICIENCYANDBEINGLONGLIFETIMEINTHATDIRECTIONBECAUSEITISACOMPREHENSIVETECHNOLOGY,SOITSDEVELOPMENTWILLINEVITABLYINVOLVEMANYAREASOFMUTUALCOOPERATION1THEPROGRESSOFPLASTICMOLDINGTHEORYOFPLASTICINALLKINDSOFMOLDFILLINGPROCESSTHERHEOLOGICALBEHAVIORRESEARCHUNCEASINGLYTHOROUGHRELEVANTEXTRUSIONRHEOLOGICALTHEORYANDMATHEMATICALMODELHASBEENSETUP,BASICALLYINACTUALPRODUCTIONANDHASBEENUSEDINTHERHEOLOGICALTHEORYABOUTINJECTIONMOLDINGISDISCUSSEDINTHEPLASTICINJECTIONMOLDINGMELTINAPEACEKEEPINGTWODIMENSIONALSIMPLECAVITYOFMOLDFILLINGFLOWTHEORYANDMATHEMATICALMODELHASSOLVEDSOMEWHAT,THEFUTUREWORKISTOCOMBINETHEORYWITHPRACTICALPRODUCTIONTOFURTHERENHANCETHEPLASTICMELTIN3DCAVITYFLOWBEHAVIOROFTHERESEARCHFURTHERDEEPENTHETHEORETICALBASISANDTHEPLASTICMOLDINGTECHNOLOGYPRINCIPLEOFSTUDYSOASTOIMPROVEMOLDINGPROCESSMETHODS,MOLDINGANDSHAPINGEQUIPMENTS2THEPLASTICMOLDINGMETHODINNOVATIONFORSOMENEWPLASTICANDSOMEHAVESPECIALREQUIREMENTS,THEOLDPLASTICPARTSMOLDINGMETHODHASNOLONGERAPPLYTHEREFORE,INRECENTYEARSAPPEAREDALOTOFNEWMETHODS,SUCHASTHEPLASTICMOLDINGMATERIALSWITHOUTPORTCOAGULATIONTHERMOSETTINGPLASTICINJECTIONMOLDING,THEINJECTIONMOLDING,LOWFOAMINJECTIONMOLDING,EXHAUSTINJECTIONMOLDING,FLOWINJECTIONMOLDING,POWERMOLTENINJECTIONMOLDING,GASASSISTEDINJECTIONMOLDINGANDMANYVARIETIESOFPLASTICINJECTIONMOLDING,CASTINGOFPLASTICMOLDING,PLASTICPOWDERSINTERINGMOLDINGETC3PLASTICPIECESOFPRECISION,MINIATURIZATIONANDSUPERLARGECHANGEINORDERTOMEETVARIOUSDEPARTMENTSOFNATIONALECONOMYOFPLASTICPARTSOFPRECISION,MINIATURIZATIONANDSUPEROPERATINGREQUIREMENTSOFHIGHPRECISIONMOULD,MINIATUREANDLARGEMOLDDEVELOPED,SMALLSIZEANDTYPEOFPLASTICMOLDINGEQUIPMENTALSOCONSTANTLYEMERGING,FOREXAMPLE,GERMANYINJECTIONQUANTITYDEVELOPEDONLY01GMINIATUREINJECTIONMACHINECANPRODUCE005GAMINIATUREPLASTICPRODUCTSAROUNDDOMESTICMANUFACTURINGOF05GRAMSINJECTIONMACHINEANDCANPRODUCEABOUT01GAMINIATUREPLASTICPRODUCTSSUCHASWATCHSHAFT,ETCMOLDISMOLDEDPARTSOFONEOFIMPORTANTTECHNICALEQUIPMENTPRODUCTIONMOULDWITHITSPARTICULARSHAPETHROUGHCERTAINWAYMAKESRAWMATERIALMOLDINGDIFFERENTPLASTICFORMINGMETHODSUSINGDIFFERENTMOLDINGTECHNOLOGYANDPRINCIPLEANDSTRUCTURECHARACTERISTICSANDNOTTHESAMEPLASTICMOULDPLASTICSQUALITYFITANDUNFITQUALITYANDPRODUCTIONEFFICIENCY,MOULDFACTORSACCOUNTFOR80APAIROFGOODQUALITYINJECTIONMOULDCANMOLDINGMILLIONSOFTIMES,COMPRESSIONMODULUSCANPRODUCEABOUT250,000,THESEALLMADEWITHMOLDDESIGNANDHASAGREATRELATIONSHIPINTHEMODERNPLASTICSPRODUCTION,REASONABLEMOULDINGTECHNOLOGY,EFFICIENTMOLDINGEQUIPMENT,ADVANCEDPLASTICMOULDANDMANUFACTURINGTECHNOLOGYISINDISPENSABLEFACTORS,ESPECIALLYPLASTICMOULDTOREALIZEPLASTICPROCESSINGTECHNOLOGYREQUIREMENTS,THEUSEOFPLASTICPARTSREQUIREMENTANDMODELLINGDESIGNPLAYSANIMPORTANTROLEEFFICIENTAUTOMATICEQUIPMENTALSOONLYLOADEDONTOAUTOMATEPRODUCTIONMOLDJUSTMAYEXERTITSEFFECTIVENESS,THEPRODUCTIONANDTHEUPDATEISMOLDDESIGNANDMANUFACTURINGANDUPDATEDASTHEPREREQUISITEASTHENATIONALECONOMYINALLAREASOFTHEDEPARTMENTOFPLASTICPARTSDEMANDVARIETIESANDYIELDINCREASING,PRODUCTSRENEWALCYCLEINCREASINGLYSHORT,USERSTOTHEREQUIREMENTSOFTHEQUALITYOFPLASTICPARTSINCREASINGLYHIGH,SOFORMOULDDESIGNANDMANUFACTURINGCYCLEANDQUALITYPUTFORWARDHIGHERREQUEST,PROMPTINGPLASTICMOLDDESIGNANDMANUFACTURINGTECHNOLOGYEVOLVINGDEVELOPMENT,THUSPUSHINGTHEPLASTICINDUSTRIALPRODUCTIONANDHIGHSPEEDDEVELOPMENT,SAY,MOULDDESIGNANDMANUFACTURELEVELMARKSANATIONALINDUSTRIALIZATIONDEVELOPMENTDEGREE中文翻译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塑料工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之一。自1909年实现以纯粹化学合成方法生产塑料算起,塑料工业已有90余年的历史。1927年聚氯乙烯塑料问世以来,随着高分子化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性能的塑料,特别是聚酰胺、聚甲醛、ABS、聚碳酸酯、聚砜、聚苯醚、氟塑料等工程塑料发展迅速,其速度超过了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与聚苯乙烯等四种通用塑料,使塑件在工业产品与生活用品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以塑料代替金属的实例,比比皆是。塑料有着一系列金属所不及的优点,诸如重量轻、耐腐蚀、电气绝缘性好、易于造型、生产效率高与成本低廉等。但也存在许多自身的缺陷,诸如抗老化性、耐热性、抗静电性、耐燃性及比机械强度低于金属。但随着高分子合成技术、材料改性技术及成型工艺的进步,愈来愈多的具有优异性能的塑料高分子材料不断涌现,从而促使塑料工业飞跃发展。塑料的种类增多,新的工程塑料品种的增加,塑料成型设备、成型工艺技术和模具技术水平的发展,为塑件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领域。目前,塑件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特别是在办公机器、照相机、汽车、仪器仪表、机械制造、航空、交通、通信、轻工、建材业产品、日用品以及家用电器行业中的零件塑料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并且陆续出现全塑产品。据报道,美国塑料工业已变为全美第四个最大的工业,每年的塑料消耗量已经超过钢材。在全世界按照体积和重量计算塑件的消耗量也超过了钢材。我国的塑料工业发展也很快,特别是近20年,产量和品种都大大增加,许多新颖的工程塑料也已投入批量生产。塑件1990年达到5368万吨,居世界第四位。如今,我国塑料工业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完整体系,它包括塑料的生产,成型加工,塑料机械设备,模具加工以及科研、人才培养等。塑料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发挥了愈来愈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国民经济发展对塑件的广泛需求,塑料模塑成型技术正在向高精度、高效率与长寿命的方向迈进。由于它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所以它的发展必然涉及许多领域的共同配合。1塑料成型理论的进展塑料在充模过程中的各种流变行为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关挤出成型的流变理论和数学模型已经基本上建立,并且已在生产实际中得到应用;有关注射成型的流变理论尚在进行探讨;注射成型的塑料熔体在一维和二维简单模腔中的充模流动理论和数学模型已经有所解决,今后的工作是如何将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对塑料熔体在三维模腔中流动行为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塑料成型理论基础和工艺原理的研究借以改进成型工艺方法、成型模具和成型设备。2塑料成型方法的革新对于一些新型塑料和一些具有特殊要求的塑件,旧的成型方法已不再适用。因此,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塑料成型方法,如无流道凝料的注射成型、热固性塑料的注射成型、低发泡注射成型、排气注射成型、流动注射成型、动力熔融注射成型、气体辅助注射成型以及多品种塑料的共注射成型、铸塑成型、塑料粉末烧结成型等。3塑件的精密化、微型化和超大型化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对塑件的精密化、微型化和超大型化的使用要求,高精度模具、微型和大型模具得到发展,小型和新型的塑料成型设备亦不断涌现,例如,德国研制的注射量只有01G的微型注射机。可以生产005G左右的微型塑料产品。国内制造的05G的注射机,可以生产01G左右的微型塑料产品(如手表轴等)。模具是塑件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之一。模具以其特定的形状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原料成型。不同的塑料成型方法使用着不同的模塑工艺和原理及结构特点及不相同的塑料模具。塑件质量的优劣及生产效率的高低,模具因素占80。一副质量好的注射模可以成型上百万次,压缩模大约可以生产25万件,这些都同模具设计和制造有很大的关系。在现代塑件生产中,合理的模塑工艺、高效的模塑设备、先进的塑料模具和制造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塑料模具对实现塑料加工工艺要求、塑件的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全自动设备也只有装上能自动化生产的模具才可能发挥其效能,产品的生产和更新都是以模具的设计制造和更新为前提。随着国民经济领域的各个部门对塑件的品种和产量需求愈来愈大、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愈来愈短、用户对塑件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因而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周期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塑料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从而也推动了塑料工业生产高速发展,可以说,模具设计与制造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的程度。,按钮注塑模具设计,姓名: 班级: 学号:,指导老师:,注塑模具原理,注塑模具是在成型中赋予塑料以形状和尺寸的部件。模具主要由浇注系统、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三部分组成。其中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是与塑料直接接触部分,并随塑料和制品而变化,是塑模中最复杂,变化最大,要求加工光洁度和精度最高的部分。,塑件成型工艺过程,模架结构示意图,注射成型工艺过程,.,模具装配完毕之后,模具进入正式工作状态,其基本工作过程如下:(1)对塑料ABS进行烘干,并装入料斗;(2)清理模具型芯、型腔、并涂上脱模剂,进行适当的预热;(3)合模、锁紧模具;(4)对塑料进行预塑化,注射装置准备注射;(5)注射,其过程包括充模、保压、倒流、浇口冻结后的冷却和脱模;(6)脱模过程(7)塑件的后处理:对塑件进行修边或抛光处理。,注射机型号,XS-Z-30 (卧式)型注塑机,道衬套的固定形,选择分型面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分型面应该在塑件外形最 大轮轮廓处 确定有利的留模方式,便于塑件顺利脱模保证塑件的精度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便于模具制造加工注意对分型面积的影响,分型面的选择,浇注系统的形式和浇口的的设计,主流道的位置,主流道的具体尺寸,用一个井穴将主流道延长以接受冷料,防止冷料进入浇注系统的流道和型腔,把这一用来容纳注射间隔所产生的冷料的井穴称为冷料井。,主流道尺寸,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导向机构的功用(1)定位作用;(2)导向作用;(3)承载作用;(4)保持运动平 稳作用。,导柱与导套的配用形式,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脱模机构设计如下 :(1)采用圆推杆,(2)推杆应设在脱模阻力大的地方;(3)推杆应均匀布置;(4)推杆应设在塑件强度、刚度较大处;,成型零件,总装配图,Thank You!,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分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按钮注塑模具设计设计(论文)起止时间2012年1月10日至2012年5月11日评阅教师评语建议成绩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名称答辩时间12年5月18日答辩地点指导教师题目按钮注塑模具设计姓名职称姓名职称答辩小组成员提问及回答情况记录记录人签字年月日答辩成绩答辩小组组长签名年月日毕业论文成绩答辩委员会认定成绩毕业论文等级系(院)答辩委员会意见负责人签名年月日注1、毕业论文成绩指导教师成绩40评阅教师成绩20答辩成绩40;2、答辩委员会认定成绩是根据该生毕业设计期间的表现及该专业整体论文情况的综合评定成绩。3、论文等级分优秀(9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第3页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按钮注塑模具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所在单位2012年5月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按钮注塑模具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称教研室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与要求根据按钮的零件图,制品大批量10万/年,选择注塑机,设计注塑成型模具(一模四腔)。另附塑料制品零件图,材料改性聚苯乙烯;未注公差MT5级精度。设计内容和要求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多篇(其中外文文献资料不少于1篇),了解相关国内外的发展现状;2、写开题报告1份;3、翻译2000单词以上的外文文献;4、绘制总装配图或用三维软件进行建模;5、绘制主要零件工程图;6、用CAE软件对塑料注塑成形进行分析;7、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一份(15000字左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程起止时间工作内容20121102012117201211720122282012229201231220123132012415201241620125420125520125102012510接受任务书,了解课题内容。查阅资料,收集有关信息,对材料进行分析完成开题报告,完善外文翻译。分析与计算,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建模、绘制装配图及主要零件图,借助CAE软件最注塑成型质量作必要分析撰写论文,交审阅,修订稿。打印论文及图纸,提交终稿。答辩。开始日期2012110完成日期2012511教研室主任(签字)系主任(签字)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按钮注塑模具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名称指导教师班级一、选题目的和意义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模具生产水品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水品高低的重要标志。模具有“工业之”之称,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模具工业是机械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费,是其它加工制造方法不能比拟的。在欧美日及西方等制造业、工业发达国家,其模具工业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我国已成为模具生产和消费大国,世界模具生产中心也正在向我国转移。这几年我国每年要进口7亿美元左右的模具。2009年,全国塑料制品总产量4,475万吨,总产值超一万亿元,这些产品都要经过塑料模具成型。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现状(1)广泛应用CAD/CAE/CAM技术(2)普遍采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3)普遍应用快速成型技术与快速制模技术发展趋势(1)粗加工向高速加工发展(2)成形表面的加工向精密、自动化发展(3)光整加工向自动化发展(4)快速成型加工模具技术将得到发展(5)模具CAD/CAE/CAM正向集成化、三维画、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6)模具检测、加工设备向精密、高效和多功能方向发展(7)模具标准化程度将不断提高(8)优质模具材料和新型材料将得到推广(9)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10)压铸模、挤压模及粉末锻模比例增加模具工业应广泛应用现代化先进制造技术三、主要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是通过三维建模对按钮注塑模的设计,分析按钮注塑模的制造工艺,精度,质量等。在导师指下引查阅相关资料,并在导师讲解下认识其工艺流程,计算出相关有效尺寸,然后绘制出装配图及零件图。通过计算设计出性价比较高的方案,从而达到要求的效果。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签字年月日教研室审核意见签字年月日注此表前三项由学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经教研室审批后,才能开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题目按钮注塑模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名称指导教师检查时间2012414班级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已完成内容如下1塑件的成形工艺分析。包括塑件材料的选择及其结构分析、注射成型工艺过程、ABS性能分析、ABS成型塑件的主要缺陷及消除措施。2注塑机型号的确定。包括注塑机型号的初步确定、注塑机及型腔数量的校核、注射机及参数的校核、最大注射压力校核、模具与注射机暗装部分的校核。3分型面位置的确定。包括分型面的形式、分型面的设计原则、分型面的确定。4浇注系统的形式和浇口的设计。包括主流道的设计、冷料井的设计、浇口的设计。指导教师意见“签字年月日教研室意见签字年月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分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按钮注塑模具设计设计(论文)起止时间2012年1月10日至2012年5月11日指导教师评语建议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分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按钮注塑模具设计设计(论文)起止时间2012年1月10日至2012年5月11日评阅教师评语建议成绩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名称答辩时间2012518答辩地点指导教师题目姓名职称姓名职称答辩小组成员提问及回答情况记录记录人签字年月日答辩成绩答辩小组组长签名年月日毕业论文成绩答辩委员会认定成绩毕业论文等级系(院)答辩委员会意见负责人签名年月日注1、毕业论文成绩指导教师成绩40评阅教师成绩20答辩成绩40;2、答辩委员会认定成绩是根据该生毕业设计期间的表现及该专业整体论文情况的综合评定成绩。3、论文等级分优秀(9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注塑模具设计摘要在按钮注塑模结构被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针对产品材料性能、结构特点进行工艺分析;通过分析,确定该模具的型腔建数模、分型面、初选了注塑机。然后在PROE环境下进行该模具的成型零件设计、模架结构系统设计,最后模具总成,生成二维总装图和非标准零件零件图,并在PROE中对按钮的型腔进行数控加工。整套模具设计都基于CAD进行模具总装图和零件图从CAD中生成。本设计实现了模具CAD,对今后从事模具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关键词塑料注塑模设计PRO/ETHEDESIGNOFINJECTIONMOLDABSTRACTTHEPRESSBUTTONISDESIGNEDOFTHEINJECTIONMOLDINGPROCESS,THEDESIGNERFORTHEPRODUCTSTRUCTUREOFTHEMATERIALPROPERTIES,PROCESSANALYSISTHROUGHANALYSIS,DETERMINETHEMOULDCAVITYISBUILTMODULARANDPARTINGSURFACES,APLASTICINJECTIONMOLDINGMACHINEOFTHEPRIMARIESANDTHENMAKETHEPROEDIESPARTSDESIGN,MOLDFRAMESYSTEMDESIGN,ANDFINALLYDIEASSEMBLY,GENERATETWODIMENSIONALGENERALASSEMBLYDRAWINGSANDNONSTANDARDPARTSDIAGRAMS,ANDFORTHEPRESSBUTTONINTHEPROEBOTTOMCOVEROFCAVITYFORCNCMACHININGTOOLINGDESIGNAREBASEDONCADFORMOULDGENERALASSEMBLYDRAWINGSANDPARTSDIAGRAMSGENERATEDFROMCADTHISDESIGNENABLESMOULDCAD,ENGAGEDINTHEDESIGNOFTHEDIEINTHEFUTUREWITHSOMEPRACTICALGUIDANCEKEYWORDSPLASTICINJECTIONMOLDDESIGNPRO/E目录第0页目录第一章绪论112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13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2第二章分析制品及材料工艺性321塑件材料的选择322ABS材料分析3221使用性能及用途3222成型性能3223ABS的主要技术指标4224ABS成型塑件的主要缺陷及消除措施423注射成型工艺过程424模架结构示意图5第三章注塑机选择631注塑机型号的初步确定632按射机的最大注射量进行校核633锁模力的校734最大注射压力校核735模具与注射机安装部分的校核7第四章分型面的确定841分型面基本形式842选择分型面的基本原则843分型面的确定9第五章浇注系统设计1051浇注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052主流道的尺寸1053主流道衬套的形式1254分流道的布局形式1255冷料井的设计13551主流道冷料井的设计13第六章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14目录第1页61定模固定板1462定模板1463动模固定板1464动模板1465动模垫板1566垫块1567其他零件15第七章成型零部件设计1671凹模结构1672成型零件工作部分的尺寸计算1673计算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要考虑的因素16731塑件的收缩波动16732模具成型零件的制造误差17733模具成型零件的磨损17734模具安装配合误差1774凹模径向尺寸计算18741凹模径向尺寸的计算18742凹模深度尺寸计算1875定模板及凹模部分的结构确定19751凸模径向尺寸的计算19752凸模深度尺寸计算19第八章导向与定位机构设计2181导向结构的总体设计2182导柱的设计2283导向孔2284定位圈设计23第九章塑件脱模的机构设计2491脱模机构的组成2492推出机构的设计设计原则2493脱模机构的分类24第十章排气槽的设计26第十一章模具的试模与修模27111注射机选定27目录第2页112试模用注塑料27113试模工艺27114试模27结束语29致谢30附录32附录一塑件动模三维视图32附录二塑件定模三维视图33附录三模架三维视图34附录四零件装配CAD视图35附录五英文文献36附录六中文翻译39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0页第一章绪论11引言现今我国模具工业呈现新的发展特点与趋势,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进程,模具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快速方面发展。伴随着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具生产向着信息化、数字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方面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随着汽车、IT电子、航空等相关行业领域高速发展,我国模具行业日新月异、高技术含量模具成为“十一五”发展重点。未来中国将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模具,模具产品向轻巧、精美、快速高效生产、低成本与高质量方向发展。中国的塑料模具发展迅速。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比重约为30,所以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的发展速度将高于其它模具,在模具行业中的比例将逐步提高。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客户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产速度要求越来越快。这些要求推动人们不断设计技术更加先进,生产效率更加高的注塑机,同时设计结构更加合理,性能更加稳定的注塑模具,并寻求更为合理的注塑工艺,以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中国塑料模具在高技术驱动和支柱产业应用需求的推动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条,从上游的原辅材料工业和加工、检测设备到下游的机械、汽车、摩托车、家电、电子通信、建筑建材等几大应用产业,塑料模具发展一片生机。为了能够使我们在毕业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四年的学习将要结束的时候,学校安排了“毕业设计”这个实践环节。本设计题目为“按钮注塑模具设计”。在设计中经过分析选用了“一模四腔”的型腔排列方式,能够满足大批量的生产任务;浇口的设计过程中根据模具结构选择了侧浇口,在开模过程中能够自动切断浇口凝料,提高了生产效率;在顶出机构的设计中,考虑到制件成型后由于收缩将包紧在型芯上,造成脱模力较大,为保证塑件的质量,采用了顶杆脱模;在合模时顶管必须在侧型芯滑块复位时提前退回复位,为避免侧型芯与顶杆在合模过程中发生干涉,设置了弹簧式优先复位机构,需要注意的是选用的弹簧要有迫使顶出机构复位的足够力矩。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页12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塑料模具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随之而来的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WTO后,外国模具厂家进入国内市场,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发展模具标准件实施模具的专业化生产至关重要。现代产品生产中,模具由于其加工效率高,互换性好,节约原材料,所以得到很广泛的应用。模具的用途广泛,模具的种类繁多,科学地进行模具分类,对有计划地发展模具工业,系统地研究、开发模具生产技术,促进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的现代化,充分发挥模具的功能和作用;对研究、制订模具技术标准,提高模具标准化水平和专业化协作生产水平,提高模具生产效率,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3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是旋钮帽注塑模的设计,分析旋钮帽注塑模的制造工艺,分流道、注塑量等工艺的计算。(1)按钮注塑模设计的初步方案尽可能利用校内外所有的条件,并有指导老师讲解,对其工艺流程的认识,计算出有效尺寸,然后绘制出旋钮帽注塑模的装配图和零件图。(2)按钮注塑模各部件的初步设计方案该模具包含浇注系统、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以及脱模顶出等机构的设计,要使得设计的价格低廉、成型性能较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页第二章分析制品及材料工艺性21塑件材料的选择(1)塑件(按钮)如图示图21按钮塑件图(2)塑件材料的选择改性聚苯乙烯(即ABS)22ABS材料分析221使用性能及用途性能综合性能较好,冲击性、机械强度较高,尺寸稳定,耐化学性、(水无机盐、碱、酸对ABS几乎无影响)、电性能良好;易于成型和机械加工,与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可做双色成型塑件,且表面可镀铬等装饰性颜色。用途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各类外壳、汽车配件、日用品、管材及文具等。222成型性能(1)无定性料,流动性中等,比聚苯乙烯、AS差,但比聚碳酸酯、聚砜好。(2)吸湿性强,必须充分干燥,表面要求光泽的塑件须经长时间的预热干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3页(3)成型时宜取高料温、高模温,但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50)。对精度较高的塑件,模温宜取5060。对光泽、耐热塑件,模温宜取6080,注塑压力应比加工聚苯乙烯稍高,一般用柱塞式注塑机时料温为,180230注射压力为100140MPA,螺杆式注塑机则取160220,70100MPA为宜。(4)易产生熔接痕,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尽量减小浇注系统对斜流的阻力,模具设计时要注意浇注系统,选择好进料口位置、形式。推出力过大或机械加工时塑件表面呈“白色”痕迹(但在热水中加热可消失)。(5)ABS在升温时粘度增高,塑料上的脱模斜度宜稍大,宜取1以上。6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壁厚、熔料温度及收缩率影响极小。223ABS的主要技术指标表21ABS的主要技术指标密度()/3105抗拉屈服强度(MPA)50比容()3/092拉伸弹性模量(MPA)18103吸水率24H()03无缺口261收缩率()0308冲击强度/2缺口11熔点()130160弯曲强度(MPA)80045MPA90108强度(HB)97热变形温度()18MPA83103体积电阻率()69103224ABS成型塑件的主要缺陷及消除措施主要缺陷缺料、气孔、飞边、出现熔接痕、塑件耐热性不高(连续工作温度为70左右热变形温度约为93)、耐气候性差(在紫外线作用下易变硬变脆)。消除措施加大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加大喷嘴、增大注射压力、提高模具预热温度。23注射成型工艺过程预烘干装入料斗预塑化注射装置准备注射注射保压冷却脱模塑件送下工序清理模具涂脱模剂合模注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4页模具装配完毕之后,模具进入正式工作状态,其基本工作过程如下(1)对塑料ABS进行烘干,并装入料斗;(2)清理模具型芯、型腔、并涂上脱模剂,进行适当的预热;(3)合模、锁紧模具;(4)对塑料进行预塑化,注射装置准备注射;(5)注射,其过程包括充模、保压、倒流、浇口冻结后的冷却和脱模;(6)脱模过程开模时,开合模系统带动动模部分后移,主流道凝料在定模拉料杆作用下,与主流道衬套分离;继续开模到一定距离,塑件分型面分型,之后推出机构动作,推板在注射机顶杆的作用下,带动塑件推杆动作,于是塑件在塑件推杆的作用下,脱离型芯,从而完成塑件与模具的分离;最后将塑件取出。(7)塑件的后处理对塑件进行修边或抛光处理。24模架结构示意图图22注塑模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5页第三章注塑机选择31注塑机型号的初步确定该塑件的体积借助PRO/E画出三维零件图,再查询其体积为。3692VM件根据塑件的体积初步选定用XSZ30卧式型注塑机。XSZ30卧式型注塑机的主要技术规格如下表表31注塑机的主要技术规格理论注射容积()330螺杆直径(MM)28注射压力(MPA)119注射行程/MM130螺杆转速注射时间/S07锁模力(KN)250拉杆间距(MM)235移模行程(MM)160模具最大厚度(MM)180模具最小厚度(MM)60注射方式柱塞式模具定位孔直径(MM)636喷嘴球半径(MM)R12喷嘴口孔径(MM)2模板尺寸(MM)25028032按射机的最大注射量进行校核(式1PNMK31)(式137PG32)选取的机台型号XSZ30注射机的额定注塑量为30G,因此该注射机注射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6页是符合要求的。式中K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一般取08;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注射量PMM1浇注系统所需材料质量或体积,G/CM3M单个塑件的质量或体积,G/CM3N型腔的数量。33锁模力的校核塑件的投影面积31414307(式22675234)由锁模力N10CKPAF(式35)式中F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N型腔数,N4K安全系数,取K1融料在型腔中平均压力,ABS为30MPAA塑件投影面积;得KNF(式412304720636)34最大注射压力校核注射机的额定注射压力即为它的最高压力应该大于注射机成型时所调用的注射压力,即K(式037)很明显上式成立,符合要求。35模具与注射机安装部分的校核喷嘴尺寸注射机头为球面,其球面半径与相应接触的模具主流道始端凹下的球面半径相适应。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7页模具厚度模具厚度H又称闭合高度必须满足H(式38)式中注射机允许的最小厚度,即动、定模之间的最小开距;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模后。注射机允许厚度150H250(式39)第四章分型面的确定41分型面基本形式该塑件只有一个分型面,所以选择垂直式分型面(它是与开模方向垂直的平面)42选择分型面的基本原则由于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浇注系统的设计、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精度、形状以及推出方法、模具的制造、排气、操作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综合分析。选择分型面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分型面应该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1)确定有利的留模方式,尽量把塑件开模式留在动模一边,便于塑件顺利脱模(2)有利于保证塑件的精度的要求(3)不影响外观的条件下,尽量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4)便于模具的加工制造,尽量选择平直分型面。(5)尽量减少塑件在合模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6)对排气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8页(7)对侧抽芯的影响43分型面的确定图41注塑零件分型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9页第五章浇注系统设计51浇注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浇注系统的尺寸是否合理不仅对塑件性能、结构、尺寸、内外在质量等影响较大,而且还在与塑件所用的塑料的利用率、成型效率等相关。对浇注系统进行整体设计时,一般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1)设计浇注系统应适用于所用塑料的成型工艺特性要求,以保障塑料之间的质量。(2)在保证塑件的成型质量,满足型腔良好排气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流程,同时还应控制好流道的表面粗糙度,并减少六道的弯折等。(3)应注意与模具的排气方式相适应,使塑件获得良好的成型质量;(4)应尽量避免塑料熔体直冲细小型芯和嵌件,以防止熔体冲击使细小型芯变形或嵌件位移;(5)浇注系统设计时,应该使浇注系统的凝料与塑件易于分离,且浇口痕迹易于清理和休整;(6)设计时应尽可能保证在同一时间内塑料熔体充满各型腔,且使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总重心与注塑机锁模机构的锁模力作用中心相重合;(7)先对注射机成型时的流动距离比或流动面积比进行校核,可以避免充填不足现象的发生。52主流道的尺寸(1)主流道小端直径主流道小端直径D注射机喷嘴直径051则D21取D3(MM)。(式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0页51)(2)主流道的球半径主流道的球半径SR1212取SR14(MM)。(式52)(3)球面配合高度球面配合高度为35取3(MM)。(4)主流道长度主流道长度L,应小于60MM,上标准架及该模具结构,取L46(MM)(式53)(5)主流道锥度主流道锥角一般应在26,取4,所以流道锥度为/22(式54)(6)主流道大端直径主流道大端直径DD2LTAN/2443(MM)(式55)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1页图51主流道53主流道衬套的形式主流道部分在成型过程中,其小端入口处与注射机喷嘴及一定温度、压力的熔料要冷热交换地反复接触,属易损件,对材料要求较高,因而模具的主流道部分常设计成可拆卸更换的衬套式(俗称浇口套),以便有效地选用优质钢材单独进行加工和热处理。一般采用碳素工具钢如T8A、T10A等,热处理要求淬火5357HRC。主流道衬套应设置在模具对称中心位置上,并尽可能保证与相连接的注射机喷嘴同一轴心线。主流道衬套的形式有两种一是主流道衬套与定位圈设计成整体式,一般用于小型模具;二是主流道衬套与定位圈设计成两个零件,然后配合固定在模板上。该模具尺寸较小,主流道衬套可以选用整体式。54分流道的布局形式分布的特点是从主流道到各个型腔的分流道,其长度、断面尺寸及其形状都完全相同,以保证各个型腔同时均衡进料,同时进料完毕。由于课题为一模四腔,所以选择X形,X形是以四个腔为一组,分流道呈交叉的X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2页图52分流道55冷料井的设计在完成一次注射循环的间隔,考虑到注射机喷嘴和主流道入口这一段熔体因辐射散热而低于所要求的塑料熔体的温度,从喷嘴端部到注射机料筒以内约1025MM的深度有个温度逐渐升高的区域,这时才达到正常的塑料熔体温度。位于这一区域的塑料的流动性能及成型性能不佳,如果这里相对较低的冷料进入型腔,便会产生次品。为克服这一现象的影响,用一个井穴将主流道延长以接受冷料,防止冷料进入浇注系统的流道和型腔,把这一用来容纳注射间隔所产生的冷料的井穴称为冷料井(冷料穴)。551主流道冷料井的设计主流道冷料井设计成带有推杆的冷料井,底部由一根推杆组成,推杆装于推杆固定板上,与推杆脱模机构连用。冷料井的孔设计成倒锥形,便于将主流道凝料拉出。当其被推出时塑件和流料凝道能自动坠落,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3页第六章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模架已经标准化,型号和大小需要设计者自己确定;模具上所有的螺钉尽量采用内六角螺钉;模具外表面尽量不要有突出部分;模具外表面应光洁,加涂防锈油。61定模固定板定模座板(280X230厚25)一般用45钢或Q235A制成,最好调质230270HB;主流道衬套固定孔与其为H7/M6过渡配合;通过六个10的内六角螺钉与定模固定板连接;定模垫板通常就是模具与注射机连接处得定模板。62定模板(230X230厚25)一般用45钢或Q235A制成,最好调质230270HB;上面的型腔为整体式;有四个型芯固定孔;其导柱固定孔与导柱为H7/M6过渡配合。63动模固定板规格,(280X230厚25用于固定型芯(凸模)、导套。为了保证凸模或其他零件固定稳固,固定板应有一定的厚度,并有足够的强度,一般用45钢或Q235A制成,最好调质230270HB;导套孔与导套为H7/M6或H7/K6配合;型芯孔与其为H7/M6过渡配合。64动模板规格,(230X230厚30)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4页一般用45钢或Q235A制成,最好调质230270HB;其注射机顶杆孔为50MM;其上的推板导柱孔与导柱采用H7/M6配合。65动模垫板垫板是盖在固定板上面或垫在固定板下面的平板,它的作用是防止型腔、型芯、导柱或顶杆等脱出固定板,并承受型腔、型芯或顶杆等压力,因此它要具有较高的平行度和硬度。一般采用45钢,经热处理235HB或50钢、40CR、40MNB等调质235HB,或结构钢Q235Q275。还起到了支承板的作用,其要承受成型压力导致的模板弯曲压力。66垫块(1)主要作用在动模座板与动模垫板之间形成顶出机构的动作空间,或是调节模具的总厚度,以适应注射机的模具安装厚度要求。(2)结构形式可为平行垫块、拐角垫块。(该模具采用平行垫块)。(3)垫块一般用中碳钢制造,也可用Q235A制造,或用HT200,球墨铸铁等。式中顶出行程的余量,一般为510MM,以免顶出板顶到动模垫板。(4)模具组装时,应该注意左右两垫块高度一致,否则由于负荷不均匀会造成动模板损坏。67其他零件(1)定位圈45钢(2)各销35钢热处理后硬度2838HRC(3)各螺钉45钢淬火硬度4348HRC(4)水嘴45钢镀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5页第七章成型零部件设计成型零部件也就是构成塑料模具模腔的零件,是直接与塑料熔体接触,承受熔体料流的高压冲刷、脱模摩擦等,因此,成型零件不仅要求有正确的几何形状、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而且还要求有合理的结构,较高的强度、刚度及较好的耐磨性。71凹模结构(1)整体式凹模。它是有整块钢材加工而成,对于结构复杂的凹模就不太适用这会造成加工困难或者无法加工,而且在局部维修的过程中也是很麻烦。(2)整体嵌入式凹模。在多型腔模具的型腔结构设计中,为了提高加工的效率和保证尺寸精度及形状的一致性,常采用数控加工、电加工等方法加工凹模型腔,然后将每个凹模镶块整体嵌入模板,这种镶拼式模具跟换、维修方便。(3)局部镶拼式凹模镶块。这种适宜凹模局部形状复杂,不易加工,热处理后易开裂、变形,采用这种结构成型塑件时,易产生镶拼痕迹,且对拼块精度要求高。在零件易损坏部位常采用这中结构形式,便于维修和更换。72成型零件工作部分的尺寸计算为了计算简便起见,塑料制品和成型零件均按单向极限将公差带置于零线的一边,以型腔内径成型塑料制品外径时,规定型腔基本尺寸LM为型腔最小尺寸,偏差为正,表示为LM塑料制品基本尺寸LS为塑料制品最大尺寸,偏差为负,表示Z为LS。以型芯外径成型塑料内径时,规定型芯最大尺寸为基本尺寸,表示为LM,Z塑料制品内径最小尺寸为基本尺寸,表示为LS。即凡是孔都是以它的最小尺寸作为基本尺寸,凡是轴都是以它的最大尺寸作为基本尺寸。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6页73计算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要考虑的因素731塑件的收缩波动SSMAXSMINLSS塑件收缩率波动误差SMAX塑件的最大收缩率SMIN塑件的最小收缩率LS塑件的基本尺寸实际收缩与计算收缩率会有差异,按照一般的要求,塑料收缩率波动所引起的误差应小于塑件公差的1/3。732模具成型零件的制造误差一般成型零件工作尺寸制造公差取塑件公差值的1/31/4或取IT7IT8级作为制造公差,组合式型腔或型芯的制造公差应根据尺寸链来确定。733模具成型零件的磨损对于中小型塑件,最大磨损量可取塑件公差的1/6,对于大型塑件应取塑件公差值的1/6以上。734模具安装配合误差模具成型零件装配误差以及在成型过程中成型零件配合间隙的变化,都会引起塑件尺寸的变化。综上所述,塑件在成型过程产生的最大尺寸误差应该是上述各种误差的总和。即ZCSJA塑件的成型误差;模具成型零件制造误差;Z模具成型零件的磨损引起的误差;C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7页塑料收缩率波动引起的误差;S模具成型零件配合间隙变化误差;J模具装配误差。A由此可见,影响因素多,累积误差较大,所以我们在设计时应使累积误差不超过塑件规定的公差值,即式中为塑件公差。因收缩率的波动引起的塑件尺寸误差会随塑件尺寸的怎大而增大,生产大型塑件时,由于收缩率波动对塑件尺寸公差影响较大,仅仅依靠提高模具制造精度等级来提高塑件精度时困难和不经济的,所以选择收缩率波动较少的塑件。因此在设计模具时考虑收缩率时非常重要的。确定ABS塑料的平均收缩率5012308102MINSAS74凹模径向尺寸计算741凹模径向尺寸的计算凹模径向尺寸的计算采用平均尺寸法,公式如下314DDD凹模径向尺寸(MM);塑件的平均收缩率(ABS收缩率为0308,平均收缩率055)D塑件径向公称尺寸(MM);塑件公差值(MM)3/4项系数随塑件精度和尺寸变化,一般在0508之间,取06;凹模制造公差(MM)当尺寸小于50MM时1/4;当塑件的尺寸大于50MM时,1/5凹模的径向尺寸计算为D0151053601547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8页742凹模深度尺寸计算凹模深度尺寸采用平均尺寸法,公式如下213HH式中H凹模深度尺寸(MM);H塑件深度公称尺寸(MM);塑件的平均收缩率(平均收缩率055);项有关资料介绍系数为05;23凹模制造公差(MM)当尺寸小于50MM时,1/4;当塑件的尺寸大于50MM时,1/5;塑件的最小收缩率()。凹模深度尺寸为H0125012510534975定模板及凹模部分的结构确定751凸模径向尺寸的计算凸模径向尺寸的计算采用平均尺寸法,公式如下31D4DD型芯径向尺寸(MM);型芯的制造公差(MM);塑件的平均收缩率(平均收缩率055);D塑件径向公称尺寸(MM);塑件公差值(MM)3/4项系数随塑件精度和尺寸变化,一般在0508之间,取06;凸模径向尺寸计算为D01501510536297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9页752凸模深度尺寸计算凸模深度尺寸采用平均尺寸法,公式如下213HHH凸模深度尺寸(MM);H塑件孔深度尺寸(MM);塑件的平均收缩率(平均收缩率055);项有关资料介绍系数为05;23凸模制造公差(MM)当尺寸小于50MM时,1/4;当塑件的尺寸大于50MM时,1/5;塑件的最小收缩率()凸模深度尺寸为H125012510530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0页第八章导向与定位机构设计合模导向机构对于塑料模具是不可少的部件,因为模具在闭合时要求有一定的方向和位置,必须导向。导柱安装在动模或者定模一边均可。有细长型芯时,以安在细长型芯一侧为宜。通常导柱设在模板四角。导向机构主要有定位、导向、承受一定侧压力三个作用。A定位作用为避免模具装配时方位搞错而损坏模具,并且在模具闭合后使型腔保持正确的形状,不至因为位置的偏移而引起塑件壁厚不均,或者模塑失败。B导向作用动定模合模时,首先导向机构接触,引导动定模正确闭合,避免凸模或型芯先进入型腔以保证不损坏成型零件。C承受一定侧压力塑料注入型腔过程中会产生单向侧压力,或由于注射机精度的限制使导柱在工作中承受一定的侧压力,此时,导柱能承担一部分侧压力。当侧压力很大时,不能单靠导柱来承担,需要增设锥面定位装置。对于三板模、脱模板脱模等,导柱还要承受悬浮模板的质量当采用标准模架时,因模架本身带有导向装置,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只要按模架规格选用即可。若需采用精密导向定位装置,则须由设计人员根据模具结构进行具体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1页81导向结构的总体设计导向零件应合理地均匀分布在模具的周围或靠近边缘的部位,其中心至模具边缘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模具的强度,防止压入导柱和导套后变形。导柱中心至模具外缘应至少有一个导柱直径的厚度;导柱通常设在离中心线1/3处的长边上。1该模具采用4根导柱,其布置为在模板的四个角上。2该模具导柱安装在动模固定板上,导套安装在定模固定板和脱板上。3为了保证分型面很好的接触,导柱和导套在分型面处应制有承屑板,即可削去一个面或在导套的孔口倒角。4各导柱、导套及导向孔的轴线应保证平行。5在合模时,应保证导向零件首先接触,避免凸模先进入型腔,导致成型零件损坏。6当动定模板采用合并加工时,可确保同轴度要求。7导柱导套的配合长度通常取配合直径的152倍,其余部分可以扩空,以减小摩擦,并降低加工精度。82导柱的设计1本设计的模具采用带头导柱,且加油槽。2导柱的长度必须比凸模端面高度高出68MM。3为使导柱能顺利地进入导向孔,导柱的端部常做成圆锥形或球形的先导部分。4导柱的直径应根据模具尺寸来确定,应保证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该导柱直径由标准模架知为20)。5导柱的安装形式,导柱固定部分与模板按H7/M6过渡配合,导柱滑动部分按H7/F7或H8/F7间隙配合。6导套的端面应倒圆角,一般倒角半径为12MM。导柱孔最好做成通孔,利于排出孔内剩余空气。7导套孔的滑动部分按H7/F7或H8/F7的间隙配合,表面粗糙度为RA04UM。导套外径按H7/M6或H7/K6配合镶入模板。8导套材料可用淬火钢或铜(青铜合金)等耐磨材料制造,但其硬度应低于导柱的硬度,这样可以改善摩擦,以防止导柱或导套拉毛。多用20钢渗碳后淬火或T8A、T10A淬火。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2页83导向孔导向孔可以直接开设在模板上,且设计为通孔,这种形式的孔加工简单,适用于生产批量小,精度要求较高的模具。对导向孔的结构主要有四点要求,分述如下1、形状为了使导柱进入导套比较顺利,在导套的前端倒圆角,导柱孔最好打通,否则导柱进入未打通的导柱孔时,孔内空气无法逸出而产生压力,给导柱的进入造成阻力。2材料可用淬火铜或铜等耐磨材料制造,但其硬度应低于导柱硬度,这样可以改善磨擦,以防止导柱或导套拉毛。3导套的精度与配合一般A型用二级精度过度配合,B型用二级精度静配合。4光洁度配合部分光洁度要求七级。5导套的选择应根据模板的厚度来确定,材料为T8A硬到HRC5055,或采用20钢渗碳0508厚,淬硬到HRC5660本设计导套装在公模板。84定位圈设计为了便于模具在注射机上安装以及模具浇口套与注射机的喷嘴孔精定位,应在模具上安装定位圈,用于与注射机定位孔匹配,定位圈除完成浇口套与喷嘴孔的精确定位外,还可以防止浇口套从模内滑出。无论是采用标准型定位圈还是特殊型定位圈,其外径D都应比注射机上的定位圈配合孔径小0203MM,以便顺利安装模具。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3页第九章塑件脱模的机构设计在注射成型的每一循环中,塑件必须由模具型腔中脱出,脱出塑件的机构称为脱模机构或顶出机。91脱模机构的组成脱模机构由顶杆、顶杆固定板、顶出板、回程杆、勾料杆、回程弹簧组成,其中,勾料杆的作用是勾着浇注系统冷料,使其随同塑件一起留在动模一侧,顶杆用来顶制品,顶出固定板,用来固定顶杆,回程杆,利用回程弹簧起复位导向作用。本模具的脱模机构由推板和复位杆组成。92推出机构的设计设计原则1塑件滞留于动模边,以便借助于开模力驱动脱模装置,完成脱模动作,致使模具结构简单。2防止塑件变形或损坏,正确分析塑件对模腔的粘附力的大小及其所在部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脱模装置,使推出重心与脱模阻力中心相重合。由于塑料收缩时包紧型芯,因此推车力作用点应尽量靠近型芯,同时推出力应施于塑件刚性和强度最大的部位,作用面积也应尽课能大一些,以防塑件变形或损坏。3力求良好的塑件外观,在选择顶处位置时,应尽量设在塑件内部或对塑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4页外观影响不大的部位。在采用推杆脱模时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4结构合理可靠,脱模机构应工作可靠,运动灵活,制造方便,更换容易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93脱模机构的分类脱模机构可按动力来源分类也可按模具结构分类1按动力来源分类。分为手动脱模、机支脱模、液压脱模、气动脱模,本设计采用液压脱模。即在注射机上设有专用的顶出油缸,并开模到一定距离后,活塞的动作实现脱模。2按模具结构分类。分为简单脱模机构、双脱模机构、顺序脱模机构、二级脱模机构、浇注系统脱模机构等。本设计采用的顶出机构是顶杆顶出机构。顶杆的机构特点顶杆加工简单,更换方便,脱模效果好,顶杆设计的注意事项1顶出位置顶杆。2数量不保证塑件质量,能够顺利脱模的情况下,顶杆的数量不宜过多。当塑件不许可有顶出痕迹,可用顶出耳的形式脱模后将顶出耳剪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5页第十章排气槽的设计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模具内除了型腔和浇注系统中有的气体外,还有塑件受热或凝固产生的低分子挥发气体,这些气体若不能顺利排出,则可能因充填时气体被压缩而产生高温,引起塑件局部炭化烧焦,使塑件产生气泡,或使塑料熔接面不良而引起缺陷,因而须进行排气设置,排气深度(或间隙)0025MM。1排溢设计排溢是指排出充模熔料中的前锋冷料和模具内的气体等。2引气设计对于一些大型腔壳形塑件,注射成型后,整个型腔由塑料填满,型腔内气体被排出,此时塑件的包容面与型芯的被包容面基本上构成真空,当塑件脱模时,由于受到大气压的作用,造成脱模困难,如采用强行脱模,势必使塑件发生变形或损坏,因此必须加引气装置。3排气系统有以下几种方式利用排气槽;利用型芯、镶件、推杆等配合间隙;有时为了防止制品在顶出时造成真空而变形,必须设置进气装置。4该套模具的排气方式有1利用模具的分型面排气;2对于组合式型芯可利用其拼和的缝隙、零件配合的间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6页第十一章模具的试模与修模试模是根据塑料制品所设计制造的模具在相应塑料注射机上进行试模的过程,它是模具制造过程的重要环节,用以检验模具的可生产型、注射的制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以及合格品率,并依据试模结构对模具提出修改意见,同时也为模具投入正常生产运行摸索最佳工艺参数。111注射机选定原则上试模必须在模具设计时选定的同型号规格的注射机上进行,以保证试模与模具最终应用的一致性。在实际生产中,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允许先用注射量稍大的注射机,但顶出方式和注射机类型必须一致,注射螺杆与注射机控制水平应尽可能接近。对于壁厚特别厚、特别薄、透明的注塑件,以及表观质量、重量、力学性能要求高的注塑件,应特别注意,试模用注射机与最终使用的注射机差别应尽可能小。112试模用注塑料试模用料应力求于制品一致,但对于新开发产品,其原料配方往往尚未确定,此时可用同一类型原料中选取类似产品用途,想同原料特点(如保压、玻纤增强等)的原料,但须特别关注原料的熔点、熔体指数、力学性能、收缩率应与制品要求相适应。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7页113试模工艺首先烘干原料,然后参照上述的注射工艺条件,之后预热模具。对于小模具不须加热,注射几次模温即可升高,对于大型制品注塑模,为节省原料,提高试模效率,需设法将模具加热,有条件者可采用全自动模温控制器,也可采用活动电热板夹在模具上临时加温,模具温度一般应小于50。114试模在多数情况下,试模是一个需多次、反复进行的过程,试模过程中可能出现任何问题,对出现的问题应作详细地记录和仔细分析,查找问题原因,提出调整措施,逐渐调整修改直到制品合格。查找原因的次序为注射工艺条件、注射机、原料,最后是模具,即出现问题后首先从工艺、设备、原料方面找原因,先逐步调整工艺条件、调整设备、处理或更换原料,最后无法解决时才从模具考虑,准备修模。135修模注塑模的修整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模具修改主要为结构和尺寸修改,如顶出和脱模方向的修改、滑块修改、轴孔位置与尺寸修改、型腔修改、壁厚修改、排气修改、浇道与浇口修改、加强筋修改、粗糙度修改等。模具修改后再进行试模,如果还不行,则再修改,直到试模合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8页结束语模具生产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为了能更好的把握模具生产的各个环节,本次设计从头到尾始终严格按照分析题目、收集资料、总体设计、具体设计、完善设计的步骤逐步进行设计,其中主要包括注塑机的选用、浇注系统的设计、凹模凸模的设计、成形零件的推出方式的确定以及排溢系统等的设计。在这期间遇到过许多专业问题,最后都在周老师的细心指导帮助下一一攻克,最重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模具生产在现在以及将来都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模具设计发挥的作用将是不可替代的。当然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模具兴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模具行业将会出现更多新的设计、生产、管理理念与模式,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学习。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9页致谢毕业设计就这样在自己的忙碌中结束了,开始的时候真不知道如何做起,但是在周老师细心的指引下我一步一步步入了正轨。如果不是老师的大力支持,我想我会走很多的弯路。通过这次设计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实力,相对于来说我所掌握的知识还是很少,在做设计的时候,要串联很多方面的知识,而我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该从何做起,遇到难处就去查看资料或者去请教老师和同学。至此,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帮助。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有你们的陪伴,让我充实的渡过了这四年的宝贵时光。最后,在此,我再次的感谢周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按钮注塑模具设计[3D-PROE]【3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008640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