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浅析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训练 学生姓名: 弭兆财 学 号 : 201215010306 专 业 : 体育教育 指导教师: 郑兆瑞 学 院: 体育学院 年 月 日目录摘要 .1Abstract.11 引言 .1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2 研究现状 .3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专家访谈法 .42.3 逻辑分析法 .43 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定义及内涵 .43.1 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定义 .43.2 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内涵 .54 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变化及体现 .64.1 查拳动静在套路中的变化 .64.2 查拳动静在套路中的体现 .75 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训练方法 .85.1 站桩活气 .85.2 打桩增力 .85.3 肌肉收缩-伸展训练法 .96 结语 .9参考文献: .100浅析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训练弭兆财摘要:传统武术文化中的查拳讲究“动静相间,节奏分明”的特点。现代长拳主要是以查、滑、炮、洪等拳术来编入套路的。节奏的变化,深刻地反映在查拳各种技术特点之中。因此,将套路中“动与静”巧妙的结合,归纳到传统查拳的练习风格中去,并分析出人身心动与静的变化,从而使得人的身体和心灵达到一种更优的和谐状态,更使得传统查拳的练习者掌握其中的奥妙。The Boxing Routine Movement Rhythm TrainingAbstract: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ulture in boxing about “move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hythm“. Is mainly to check, modern Changquan slip, guns, and other martial arts routines to incorporate hong. The pace of change, reflected in a variety of technical features in boxing. Therefore, the routine of “dynamic and static“ clever combination, summed up to the traditional boxing style of practice to analyze and personal heart changes and quiet, which makes peoples body and mind to reach a harmonious state better, more traditional boxing exercises to master the secret.1 引言1.1 选题依据及意义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交替的根本动力都存在着矛盾,而存在这些矛盾的变化体现了节奏的本质。既然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那么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也体现了节奏规律,不同事物的发展就会体现出不同节奏的变化形式。查拳是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武术长拳项目中的一个重要拳种,它是由弹(腿)、查、滑、炮、洪等所组成的,具有舒展大方、造型优美、快速多变、节奏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刚柔并济、攻守清晰等特点 4。其中,本文主要是分析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训练,而在拳术训练中,有素者对于动静别有韵味:动中有1静、静中有动,静时神清气爽,真正做到静而如钉,全身无处不含力,动时如风袭来,全身上下精神抖擞,处处含力,运动气势非同一般,运动路线点点力足,一动一静,动静完美结合,展现出一种整体的和谐。图 3-1 查拳的弹腿查拳中较为重视的就是弹腿,它的拳套共有十路,这十路中每路就有 3060 个动作。前两路都各自有一套副拳,对于正套路和副套路的技术要求就是既要有刚又要有柔。当然,查拳还分单双器械、长短器械和对练;对练又有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等等。查拳的体系构成是基本动作和技击方法的步法、步型,手法、手型,腿法、平衡、跳跃旋转,击、刺、劈、砍等。查拳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姿势舒展,动作紧凑;第二,动迅静定,动的时候要迅速,腰部像蛇爬行一般,脚似钻一般锋芒,行动如风一般迅速,站就如钢钉一般稳而有力,体现出动静之和谐;第三。动静相间,节奏鲜明,出力的时候要做到位,当然还要有一定的节奏,快的时候快,慢的时候慢;第四,协调完整,动作要协调,体现出动静之韵律,结构要完整,不要一瓶不满半瓶咣当。查拳所独具的训练方法和套路以及它的特点就为我们研究查拳的动与静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查拳套路的演练节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要想真正的掌握好查拳套路的动静节奏变化,我们必须把握好动与静的衔接,即该快的地方要快,该慢的地方要慢。掌握好查拳套路的“拳打寸劲”这一要点,处理好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主要矛盾,从而在以2后的查拳练习中领会动静节奏的规律。“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一日空”,所以,查拳动静的节奏,只有通过练习者坚持不断地在练习中体会、研究、心领神会,才能真正掌握动静节奏的变化技巧,从而才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内心的震撼。运动中永远前、后、左、右不忘不失,永不失中,以应无穷。动、静学奥妙无穷,学理深刻,它充分证明中国武术家的聪明和智慧 3。浅析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训练,有利于查拳在武术中的发展,更有利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延伸,对中国拳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2 研究现状在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网站的电子资源搜索和整理中,在目前所能检索到的文献中,关于查拳套路节奏的研究实属不少,但是对于查拳套路动静节奏却并不多见的。现在,就我所能查阅到的文献中发现:贾亮在浅析武术表演的节奏中指出武术表演中的动与静,并且他还说明了武术表演节奏的变化是贯穿于整个演练过程的灵魂,他强调了在武术演练中,不仅要注意身体表面的动静变化,而且还要注意人的身体和心灵这一整体内在和外在的动静变化,他认为在武术的演练中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这样才能形成生动、鲜明、引人入胜的节奏之韵味。张永虎在论武术套路运动的韵味和美感一文中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问调查法对武术套路运动的韵味和美感进行了阐述,认为演练节奏在武术套路运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分析武术套路运动韵味和美感的基本特征及表现形式,提出了使套路运动富于韵味和美感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深化了武术套路练习中对美学的认识。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点问题:大多数的文章及著作都谈了武术套路动作的节奏,但是对于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训练还没有独立的、完整的系统;有的文章对动作节奏的特征进行了说明,有的只是谈到了训练方法,也有的个别文章仅仅谈了节奏的问题,较为肤浅。但是那些文章都对武术套路的发展水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但是,这样有一定的局限性:理论不系统、不完善,对节奏的训练没有自己的见解,有待进一步提高。32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2.1 文献资料法查阅和收集山东师大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中的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部分网站中的查拳著作三十余部还有关于查拳套路动静节奏训练的论文四十余篇,借此来了解和掌握有关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相关资料,通过对这些著作论文的阅读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找到提取其创新点,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研究。2.2 专家访谈法通过访问多年从事查拳教学与训练的高校教师、教授、民间拳师,听取他们的见解和看法,从中总结出他们多年以来的经验以及心得,希望能够给论文带来价值。2.3 逻辑分析法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探讨武术套路创编中继承与发展武术的问题,找出动作节奏变化的规律,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得出结论,形成对武术套路动作节奏训练的新认识。3 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定义及内涵3.1 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定义动,生于静。静,生于动。无静则无动,无动也无静。一味的静,那不叫静,不如不静;一味的动,那不叫动,不如不动。动静结合,威力无穷。在传统查拳中最讲究的就是动静结合,如果静中无动,那就如一潭死水,没有活力,同样,动中无静,那就如狂风一般,群魔乱飞,没有韵味。动静训练有素者刚柔并济,身心得到很好的协调。4静态节奏是动态节奏在空间的移位和联想的结果,这种效果是来自欣赏的时间性所造成的积极的、开放的艺术思维 8。 查拳套路动静节奏指的是在查拳套路演练中,练习者合理运用同一矛盾下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展现查拳套路动静美的运动秩序。图 3-1 查拳3.2 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内涵武术套路变换无穷,其中查拳具有“规范”的特征。有秩序、有规律、有节奏;纵观查拳的套路,从一路到十路基本上都能体现出“规范”的特征。查拳和长拳属于同一种类型,查拳的内容很丰富,结构很复杂,技术很全面,在完成套路的一组动静互换动作时,需要的力量、耐力、柔韧等全都能体现出来。在查拳的演练过程中,还要掌握“动讯静定”的规律和“快慢相间”的节奏。查拳套路的练习中必要的时候还是得抓住动与静这两个元素,分析整个套路中的动显神韵,以节奏为切入点来看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节奏”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就像国外许多音乐家掌握音乐的节奏一样,享受自然界的这种神韵,赋予节奏展现内容,突显出查拳套路的动静节奏是客观而真实的存在。 54 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变化及体现4.1 查拳动静在套路中的变化查拳套路动与静的变化是在传统武术中以刚柔相济,动静结合,阴阳调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查拳的练习者大多数为回族,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动与静”的变化是一切事物的根源,真正让查拳练习者掌握其中的奥妙,必须认识到动静观的变化。在传统查拳的练习中动与静的变化还常常表现出“内、外”的区别。一般来讲,有“外动”和“内静”的形式,外动表现为“手、眼、身、法、步”的变化,就是在招招运动中变化不已;而内静表现为“心、神、意、气”的含蓄和沉稳不表现于外在的一种特征。另外,“内动”与“外静”的形式,“内动”表现为内在的气血的充盈性和流畅性,“心、神、意、气”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从而构成内在的一种心理安舒、沉稳、庄重的内在素质;“外静”表现为身体姿势暂时处于安静不动的稳定状态,不论传统查拳的外动而内静,还是内动而外静,都是身体运动变化所处的动与静的相对状态。查拳练习者们对动与静节奏的追求,再加上他们不断地练习,使得他们对传统查拳的审美追求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在这个传统查拳的套路演练中,他们在对“审美”的追求过程中往往就忽视了对演练技巧的掌握,使得传统查拳的动与静的节奏不分明,并且使得传统查拳本身原有的神韵丢失,从总体来讲,这种忽视在某种程度上就会阻碍传统查拳在我国的发展,所以,研究传统查拳套路演练中的动与静的节奏对传统查拳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也是需要查拳练习者解决的重要问题。正如柏拉图在他的著作习惯当中谈到:“节奏是运动的秩序” 1,传统查拳演练中的动静节奏指的是已经定了的姿势和连贯性的动作,它们在实践和空间上的转换变化,从而表现出的运动和秩序的关系。练习过程中,从动静节奏的变化就可以演化成动作快慢、虚实结合的节奏变化,所以说动静节奏的变化才是传统查拳节奏变化的根本所在。6传统查拳动与静的变化若要处理的恰当,往往就能产生“石儡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静媚”的一种美学效果。而此时的静态节奏就是在练习中的动态节奏的空间上的移位和联想上的结果,产生这种效果,则在于一种积极的、开放的艺术思维,而这种思维在欣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例如,在练习传统查拳的过程中,一段快速而激烈的动作后紧跟着一个旋风脚接马步的动作,像这种动作就能给人一种戛然而止并且非常鲜明的节奏感,并且还会使人的上体稍微往前探。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寓动于静,动静均势”,使审美主体有“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辩千山之峻”之感,表现出了“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的独特意境! 24.2 查拳动静在套路中的体现“动静相间,节奏分明”,在练习查拳的过程中,要做到欲动则动,欲静则静,无静则动,无动则静,动静分明,节奏紧凑,不得有半点含糊。动的时候,分为这几种:疾动,如飞剑一般;缓动,如清风飘动下的柳枝;大动,这就要求动作到位;小动,体现出动静之韵律。慢的时候如翱翔的老鹰在空中盘旋,静的时候虎视眈眈。快的时候是有秩序的,不是随意而乱糟糟的,动的时候动作做的快而不变形。大动的时候如猛虎扑向它的猎物一般,小动的时候如屈伸中的愧虫一般,高低起伏的时候很明显,快慢变换的时候很醒目。刚柔结合要密切相连,动静变换要交代的很明确;顺逆的时候要运用的自如,呼吸的时候要控制的得当。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要做到手法不要变形,身法不要走样,步法不要散乱,眼神不要迷茫。如传统查拳中的四路查(杨氏),分析“顺水推舟”这一动作:从虚步站架开始,迅速转身跳(逆时针转身),立即呈现弓步推掌,就像推顺着河流方向的船一样,顺其自然,注意在速度快的同时,还要明白借力打力,使练习者要掌握这一原理。从“顺水推舟”这一动作中体现出动静相间,虚虚实实,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四路查中动作都是以每一小段的结尾为定式,也就是“静”,小段中的动作为“动”,动静分明,从而让外行或内行看得很清晰。故才有了:“学会了四路查,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美称。传统查拳中分正、副各十路,他们都是从整体上来论述动与静,从下列的查拳诗歌中能够展现出来。7一路归门二路旋,三路凤踅雁盘环。四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餐饮供应协议书
- 合资公司经营协议书
- 学生放假留校协议书
- 园林景观资质协议书
- 基本医疗定点协议书
- 大棚空调租用协议书
- 学生医疗赔偿协议书
- 安徽购房定金协议书
- 二年级数学下册跨学科项目学习计划
- 三年级下学期课程拓展实践计划
- LY/T 1675-2006马尾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 GB/T 8237-2005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
- GB/T 7307-200155°非密封管螺纹
- GB/T 14337-2008化学纤维短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 社团课数独入门(课件)
- 全国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雷雨》 课件
- L4-《采购与供应策略》-讲义课件
- 软件测试 教学大纲
- 合欢树史铁生课件
- 机房工程系统调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光伏项目试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