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考试技巧干货_第1页
司法考试考试技巧干货_第2页
司法考试考试技巧干货_第3页
司法考试考试技巧干货_第4页
司法考试考试技巧干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年司法考试(卷四)高分答题技巧一论述题要显得你很有法学知识。比如说凯尔森的什么什么著作中有一句话,你自己便也无所谓,因为阅卷老师不可能知道,但显得你很有法力底蕴,这种句子要在头和尾各出现一句。二爱国文字不可省略。最好用排比的气势在头和尾。中间条理清楚,一二三表达论述观点呼应就好。语言不要太白话文,用点专业术语。三案例要相信第一感觉。不要想太多,不然思路会混淆,节奏会乱掉。若答案很明确,直接先回答答案,然后列出法条,所以是什么什么罪,这种简单的三段论。若答案不明确,第一感觉后,论述条理一定清楚,把你思考的都写在上面,感觉和另一个答案也有关系,反正多谢不扣分。记住:这个时候中间论述一定很重要,因为若你答案猜错了,这就是采分点。纠错题:纠一个是一个,感觉不对的也写上去,速度要快,用本能去做题,若一而再再而三想太多,反而不利于答题。2011 年司法考试 7 大出题方式及方法解析掌握出题方法,有针对性地练习做题,提高备考效率,对考试很重要。1.前言不答后语或前提与结论没有必然联系如 08 年司考真题一选项:C.从实证的角度看,一切法律都是自由的法律 ;09 年真题选项:B.摩奴法典规定苦修可以免于处罚,说明法典缺乏强制性;09 年真题 B.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活动,法律推理完全独立于法律解释 .摘取的上述几个司考历年真题的选项,细读之读者就会发现其语句上的逻辑问题。2.偷梁换柱这种方法在法制史中特别为命题者青睐 如 08 年真题,晋律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并将法典篇章数定为二十篇 ;09 年真题 C.宋仁宗朝敕、例地位提高,“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例”;09 年真题 B.唐代的典当契约称为“质剂”C.唐代的典当称为“活卖”;09 真题 A.德国统一前普鲁士曾制定过禁止组织新党法B.德国 1877 年民事诉讼法确认了司法独立原则 D.希特勒统治时期颁布了以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为指导的加洛林纳法典 .上述的真题选项在命题中就进行了偷梁换柱,以此来迷惑考生。3.常识性干扰08 年真题 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4.逻辑遗漏和逻辑多余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09 中央军事委员会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本国法律和外国法律是法律推理的前提和制约法律推理的条件 .5.尺度大小如该国立法机关为此制定法律,则制定出的法律必然是该国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法的移植不反映时间关系,仅体现空间关系; 任何时代,法只要以社会为基础,就可以脱离立法、法学和司法判决而独立发展。6.关键词把握列席;补偿性制度;积极受益权、可以、应当7.题干和选项没有必然联系如 09 年真题第二题题干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D 选项是“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2011 年国家司法考试论述题的三个解答步骤司法考试论述答题分为三步,平时多这样练习,为考试答题做好准备!第一步,找出“矛盾”材料说了什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于阅卷老师要面对成千上万的试卷,如何在文章的一开始就抓住老师的眼球,对于论述题的答题来说尤为重要。论述题的出题思路就是希望考生就材料中体现出来的问题进行阐述,而这个问题必定体现为辩证法原理上的“矛盾”。一般而言,阅卷老师对于能够一下子抓住材料中的“主要矛盾”的文章都有比较好的印象分。然而如何才能找出材料中的主要矛盾,需要有一定归纳和概括能力。第二步,分析“矛盾”体现了什么原理?该原理含义如何、理论依据何在?在找到材料中的矛盾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对该矛盾中反映出来的法律原理进行分析。前面已经说过,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此,需要考生在大脑中搜索有关法理和宪法的一些基本概念、范畴和理论,以及各大部门法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并把这些高度理论化的知识与材料反映的问题结合起来。第三步,解决“矛盾”如何解决问题?在论述题的作答过程中,矛盾的解决往往需要考生对矛盾的双方进行必要的“取舍”,或者在没有办法进行“取舍”的情况下,考生也要通过设定条件的方法进行取舍,这样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才体现论述的价值。2011 年司法考试第一卷黄金复习思路司法考试第一卷知识点多,门类复杂,不少考生有畏难心理。这部分知识点包括法理学、宪法、法制史、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法律职业道德等科目,知识点琐碎易混淆。下面是我的复习思路,供大家参考。法理学 精学教材不少考生感到法理教材较难理解,试题难以琢磨。建议考生先学好教材,把握基本概念、原理以及法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法理学是以法律整体和部分及其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考生不妨将法理学分为对法律的内部视角和对法律的外部视角。内部视角包括法的现象、本质、价值和特征;外部视角包括法与社会的关联、以及法律职业和法律思维等等。做题时,考生要尝试理解题目考核视角和考核的知识点,做题前要分析,做题后要总结。宪法 准确记忆法条除稍显简单的宪法原理之外,考核点还包括具体的宪法性法律,如立法法、选举法等。从历届试题看,对法条精确度要求较高,时效性较强。建议考生掌握宪法修正、选举方案、立法程序、法律位阶等方面的内容。国际法 优先掌握理论和制度国际法考查内容大都围绕国家所形成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制度,包括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对外关系等内容,主要是原则性和理论性问题。这部分内容多而杂。对没学习过的考生而言,有一定困难,大家要学好理论性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国际私法 深刻理解主干内容这部分内容较难,如国际私法中的法律冲突适用、冲突规范及准据法的确定、识别,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术语,海上货物运输与保险等内容,都不是短期内能掌握并运用。考生要重点复习:国际私法基本制度,其中着重掌握自然人与法人国籍住所的确定,冲突规范以及规范类型,准据法的适用、识别,反致和法律规避等;国际民商事法律适用,重点掌握我国民法通则第八章及民通意见中的规定;国际民商事争议的解决,主要体现在民诉涉外篇和民诉意见的解释,以及仲裁法中;区际法律问题,大家应掌握内地与港澳台所签订的一些司法协助协定。国际经济法 关注多部法律制度重点内容包括国际贸易交易法:货物买卖法、货物运输及保险法、国际贸易支付法;国际贸易管理法:世贸组织法、国内贸易管制法。建议大家从两方面掌握:一是国际贸易法中的私人交易法,包括交易(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贸易术语 2000)、运输(班轮运输、租船运输)和保险(三个基本险: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和除外责任)、支付(汇付、托收、信用证和保理)四个重要部分,二是国际贸易管制,建议大家重点复习:我国国内的贸易管制,主要由我国的对外贸易法和“两反一保”条例(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所构成;国际的贸易管制:世界贸易组织所确立的规则,主要是确立了基本原则,针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作出了具体规定,并且针对以上问题的争议创设了争端解决机制。国际经济法的其他法律制度中要复习的是,国际投资法中的两个公约(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和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 端的公约),国际税法中的国际重复与重叠征税等内容。2010 年司法考试必考法律法规汇总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年 12 月 4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 年 12 月 4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8 年 4 月 12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1988 年 4 月 12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 年 3 月 29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1993 年 3 月 29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 年 3 月 15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99 年 3 月 15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 年 3 月 14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2004 年 3 月 14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反分裂国家法(2005 年 3 月 14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05 年 3 月 1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4 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 年 3 月 15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00 年 3 月 1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 号公布 自 2000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1979 年 7 月 1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 1982 年 12 月 10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若干规定的决议第一次修正 根据 l986 年 12 月 2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 1995 年 2 月 28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 2004 年 10 月 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根据 2010 年 3 月 14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1989 年 10 月 31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1989 年 10 月 3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20 号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1982 年 12 月 10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 年 12 月 10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1982 年 12 月 10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 年 12 月 10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 14 号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1979 年 7 月 1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 1982 年 12 月 10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若干规定的决议第一次修正 根据 l986 年 12 月 2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 1995 年 2 月 28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 2004 年 10 月 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 年 5 月 31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 2001 年 2 月 2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0 年 4 月 4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0 年 4 月 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26号公布 自 1997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3 年 3 月 31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1993 年 3 月 3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 号公布 自 1999 年 l2 月 20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 年 11 月 4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98 年 11 月 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9 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89 年 12 月 26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1989 年 12 月 26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21 号公布 自 199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2006 年 8 月 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2006 年 8 月 2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53 号公布 自 2007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国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1990 年 12 月 28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1990 年 12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7 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1992 年 2 月 25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1992 年 2 月 2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55 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1998 年 6 月 26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8 年 6 月 26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 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1980 年 9 月 10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80 年 9 月 10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 8 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1985 年 11 月 22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1985 年 11 月 22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2 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人境出境管理法(1985 年 11 月 22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1985 年 11 月 22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1 号公布 自 1986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2000 年 12 月 2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0 年 12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12 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际私法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1999 年 5 月 12 日国务院批准 1999 年 5 月 25 日民政部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2001 年 12 月 25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203 次会议通过 2002 年 2 月 25 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告公布 自 2002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法释 20025 号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1965 年 11 月 15 日订于海牙 1969 年 2 月 10 日生效)关于从国外调取民事或商事证据公约(1970 年 3 月 18 日订于海牙 1972 年 10 月 7 日生效)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司法部关于执行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有关程序的通知(1992 年 3 月 4 日) 外发19928 号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司法部关于我国法院和外国法院通过外交途径相互委托送达法律文书若干问题的通知(1986 年 8 月 14 日) 外发198647 号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关于印发关于执行海牙送达公约的实施办法的通知(1992 年 9 月 19 日) 司发通1992093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向外国公司送达司法文书能否向其驻华代表机构送达并适用留置送达问题的批复(2002 年 6 月 11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225 次会议通过 2002 年 6 月 18 日公布 自 2002 年 6 月22 日起施行) 法释200215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问题若干规定(2006 年 7 月 17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394 次会议通过 2006 年 8 月 10 日公布 自 2006 年 8 月22 日起施行) 法释2006 5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国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效力问题的批复(1990 年 8 月 28 日) 法(民)复199012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国公民申请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程序问题的规定(1991 年 7 月 5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503 次会议讨论通过) 法(民)发199121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外司法协助协定的通知(1988 年 2 月 1 日) 法(办)发19883 号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1958 年 6 月 10 日订于纽约 1959 年 6 月 7 日生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我国加入的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通知(1987-年 4 月 10 日) 法(经)发19875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处理与涉外仲裁及外国仲裁事项有关问题的通知(1995 年 8 月 28 日) 法发1995)18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裁定撤销仲裁裁决或驳回当事人申请后当事人能否上诉问题的批复(1997 年 4 月 23 日) 法复19975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撤销涉外仲裁裁决有关事项的通知(1998 年 4 月 23 日) 法199840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5 年 12 月 26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375 次会议通过 2006 年 8 月 23 日公布 自 2006 年 9 月8 日起施行) 法释20067 号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 2005 年 1 月 11 日修订并通过 自 2005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委托送达民商事司法文书的安排(1998 年 12 月 30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038 次会议通过 自 1999 年 3 月 30 日起施行) 法释19999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1999 年 6 月 18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069 次会议通过 自 2000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 法释20003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2006 年 6 月 12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390 次会议通过 2008 年 7 月 3 日公布 自 2008 年 8 月 1日起施行) 法释20089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就民商事案件相互委托送达司法文书和调取证据的安排(2001 年 8 月 7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186 次会议通过 自 2001 年 9 月 15 日起施行) 法释200126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港澳民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问题若干规定(2009 年 2 月 16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463 次会议通过 自 2009 年 3 月 16 日起施行) 法释20092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关于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安排(2006 年 2 月 13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378 次会议通过 2006 年 3 月 21 日公布 自 2006 年 4 月 1日起施行) 法释20062 号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相互认可和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2007 年 9 月 17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437 次会议通过 2007 年 12 月 12 日公布 自 2008 年 1 月1 日起施行) 法释200717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规定(1998 年 1 月 15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957 次会议通过 自 1998 年 5 月 26 日起施行) 法释199811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补充规定(2009 年 3 月 30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465 次会议通过) 法释 20094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台民事诉讼文书送达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421 次会议通过 2008 年 4 月 17 日公布 自 2008 年 4 月 23 日起施行) 法释20084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受理涉及特权与豁免的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2007 年 5 月 22 日) 法释200769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2007 年 6 月 11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429 次会议通过 自 2007 年 8 月 8 日起施行) 法释200714 号国际经济法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1980 年 4 月 11 日订于维也纳 1988 年 1 月 1 日生效)200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1999 年 7 月国际商会第六次修订 2000 年 1 月 1 日生效)ICC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2006 年国际商会修订 2007 年 7 月 1 日生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05 年 10 月 24 日最高人民法惋审判委员会第 1368 次会议通过 2005 年 11 月 14 日公布 自 2006 年 1月 1 日起施行) 法释200513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09 年 2 月 16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463 次会议通过 2009 年 2 月 26 日公布 自 2009 年 3 月 5日起施行) 法释20091 号国际商会托收统一规则(1995 年修订 1996 年 1 月 1 日生效 国际商会(1CC)出版物第 522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994 年 5 月 12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2004 年 4 月 6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2001 年 11 月 26 日国务院令第 328 号公布 根据 2004 年 3 月 31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决定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2001 年 11 月 26 日国务院令第 329 号公布 根据 2004 年 3 月 31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的决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2001 年 11 月 26 日国务院令第 330 号公布 根据 2004 年 3 月 31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的决定修订)关于解决各国和其他国家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1965 年 3 月 18 日订于华盛顿 1966 年 10 月 14 日生效)经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07 年 8 月 30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7 年 8 月 3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8 号公布 自 2008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 年 9 月 2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3 年 9 月 2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10 号公布 自 1993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 年 10 月 31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1993 年 10 月 3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11 号公布 自 199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1993 年 2 月 22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根据 2000 年 7 月 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 年 2 月 28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2009 年 2 月 28 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9 号公布 自 2009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1995 年 5 月 10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根据 2003 年 12 月 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2003 年 12 月 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根据 2006 年 10 月 31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1992 年 9 月 4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根据 1995 年 2 月 28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决定修正 2001 年 4 月 2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 2001 年 4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9 号公布 自 2001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2002 年 9 月 7 日国务院令第 362 号公布 自 2002 年 10 月 15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0 年 9 月 10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根据 1993 年 10 月 31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 1999 年 8月 30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 2005 年 10 月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年 10 月 2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2007 年 10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4 号公布 自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12 月 26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1989 年 12 月 26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22 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 年 10 月 2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2002 年 10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7 号公布 自 2003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3 年 12 月 29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 1999 年 12 月 25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 2004 年 8 月 2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2005 年 10 月 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1997 年 2 月 23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2006 年 8 月 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1999 年 8 月 30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1999 年 8 月 3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20 号公布 自 200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79 年 7 月 1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 1990 年 4 月 4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正 根据 2001 年 3 月 15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第二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1988 年 4 月 13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根据 2000 年 10 月 31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1986 年 4 月 12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 2000 年 10 月 31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2006 年 8 月 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2006 年 8 月 2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54 号公布 自 2007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1995 年 5 月 10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根据 2004 年 8 月 2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1998 年 12 月 29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根据 2004 年 8 月 2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正 2005 年 10 月 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2003 年 10 月 2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03 年 10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9 号公布 自 2004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1995 年 6 月 30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