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绿色储粮技术研究进展_第1页
国外绿色储粮技术研究进展_第2页
国外绿色储粮技术研究进展_第3页
国外绿色储粮技术研究进展_第4页
国外绿色储粮技术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外绿色储粮技术研究进展陶 诚 汪海鹏 方 茜(国家粮食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 610031)摘 要 简要介绍了近 10 年来国外在低温、密闭与气调、智能通风等储粮技术研究,物理与生物方法防治储粮害虫技术研究,天然植物源农药在储 粮害虫防治中的开发应用研究, 环境友好的熏蒸剂研究与开发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今后一段 时期绿色储粮技术的发展方向。关键词 国外 绿色 储粮 害虫 防治 技术 进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在第 19 个专题 “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中提出,要重点研究开发“ 粮油产后减损及绿色储运技术与设施 ”1。在“国家农业领域拓展战略研究” 中提出:未来二十年,我国将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粮食储藏指导方针,重视发展绿色储藏技术,在农产品储运保鲜方面实施“农产品绿色储运战略”和“最佳效益食物安全战略” 2。在十一五粮食流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专题报告 的“粮食储藏科技发展问题研究专题报告” 中靳祖训教授又提出 “实现保质减损、绿色安全、节能增效、和谐发展”的战略目标 3。由此可见,研究开发绿色储粮技术,既符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需要,又符合行业发展要求,更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绿色食品的需求,这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粮食储藏技术的发展重点。近些年来,国际社会对食物安全的重视提高到了空前的程度,在绿色储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低温、密闭与气调储粮、智能通风、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防治储粮害虫、天然植物源农药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开发应用研究、环境友好的熏蒸剂研究与开发等方面。1 低温储粮技术 由于人类面临着生存与环境的严峻挑战,低温储粮技术将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低温储粮作为一种先进、科学、可优先考虑的绿色储藏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普遍认同。世界各国专家普遍认为低温储粮将成为 21 世纪主要的粮食储藏方式之一 413,19,30 。低温储粮是指粮食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虫霉不能正常发育、粮食呼吸缓慢、保鲜粮食品质和避免虫霉危害的一种储藏方式。低温储藏可借助自然低温空气或机械制冷冷却空气,与粮食温度进行热交换,降低储粮温度,使粮食保持在低温条件下。也可完全借助于机械制冷,利用制冷机产生的冷量对自然空气进行冷却降温、除湿,经风机及粮仓内的通风管道使冷却后的空气穿过粮堆,使粮食自身温度降到陶诚,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成都市花牌坊街 95 号,610031粮油储藏科技信息、粮油仓储标准研究等,e-mail: lscctc126com。15以下(有专家认为应降到 12以下) ,以此实现粮食低温储藏。低温储粮具有以下的优点: 能有效抑制霉菌的发生发展,使储粮害虫活动大为减弱,繁殖基本停止,有效防止虫霉危害。 由于避免使用化学药物杀虫,既减少了保粮人员的工作量,保障保粮人员的身体健康,节省药剂开支,又避免了对粮食和生态环境的污染。 可降低粮食 80%90%的呼吸量,使粮食生物体处于极其微弱的代谢过程。 有效抑制高水分粮食品质的陈化,延长储存期。 可储存水分相对较高的粮食,与烘干机配合使用时,可减少烘干机脱水量,从而提高烘干机处理能力,节省能源消耗。 可减少或避免储藏过程中粮食的倒仓,节省费用。由于低温储粮的诸多特点,对于保持粮食质量,延缓粮食陈化,防止虫霉危害所造成储粮数量损失,保障粮食安全将起到重要而极其有益的作用。世界上已有 50 多个国家应用了低温储粮技术,大大降低了储粮化学药剂的用量和使用范围。特别是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低温储粮技术发展具有代表性。20世纪初,德国首次提出机械制冷低温储粮的概念,于 1958 年成功开发了机械制冷低温储粮专用设备谷物冷却机,并投入工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而今,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被德国粮食仓储业普遍采用,完全替代了化学药剂的使用。在英、法、西班牙等西欧国家,该技术也在广泛地应用。美国从 1989 年开始针对粮食主产区气候等条件,对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进行了大量试验和计算机模拟。分析研究表明,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在技术上,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美国国会在 1989 年一份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低温储藏作为防止粮食发生霉变和虫害的主要方法。美国农业部 1994 年出版的“溴甲烷的替代:研究发展规划” 中提出,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是淘汰溴甲烷的四种替代技术之一。日本是进行低温储藏研究最早的国家,上世纪 50 年代,日本人均 GDP 首次突破 1000 美元后的 4 年内(到 1959 年) ,就正式建造了低温储粮仓库,在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隔热材料后,低温仓得以迅速发展,到 70 年代,日本有 200 余万吨低温仓容,70%的糙米采用低温储藏,包括 5以下、15以下的低温仓和 20以下的准低温仓,能调温调湿,糙米用纸袋包装,每袋 3060 kg。日本还研究了利用海底低温水下储藏粮食的技术,20 年后成功地用于实仓储粮,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1969 年 8 月,日本开始研究地下储粮技术并进行了实仓试验,证明水中储藏和地下储藏稻米的品质变化极为缓慢,效果与低温储藏差不多。到 1990 年代,世界上采用了机械低温制冷储粮技术的粮食仓储量已达 2 千多万吨。到目前为止,实现低温的主要途径仍然是谷冷机等机械制冷、通风、地下低温、水下低温和太阳能吸附制冷等几种。低温储粮作为一种技术先进、经济实用的储粮保鲜方法,从我国粮食仓储发展趋势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可以肯定,在本世纪上半叶,低温储粮必将成为一种重点普及推广的绿色粮食储藏技术。其技术创新的关键是有效利用自然低温、地下低温和太阳能制冷等绿色低温能源。2 密闭与气调储粮技术气调储粮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变空气中的 O2、 N2 和 CO2 的浓度来杀死害虫。主要技术途径是往密闭的粮堆中充入 CO2 和 N2 或通过粮食以及粮堆中昆虫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粮堆中的 O2,提高 CO2 浓度,达到杀虫抑菌的目的。往粮堆充入 CO2 和 N2 进行气调储粮的方法使用成本虽比一般熏蒸技术高,但能有效保持粮食品质,对储粮没有任何污染,是一种公认的绿色储粮方法 1443 。早在上个世纪的70 年代末就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兴趣,而且有过很多研究报告;一些发达国家还制订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利用气调技术防治储粮害虫不使用化学杀虫剂,对人的健康也没有影响。多年来,我国的许多专家也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许多应用基础性的问题都已基本解决,符合人们对食品卫生日益提高的要求。因此,可以预计,在今后应用条件逐步改善和处理成本逐步降低的过程中,该技术可用于储藏期较长、有特定要求的粮食和食品(如中央储备粮和优质、绿色粮油等)。气调储粮技术最早在英国进行试验,但在澳大利亚应用比较广泛。澳大利亚的粮食储藏科学家研究认为,气调对粮食生理、生物学、品质保持以及控虫防霉都比常规储藏效果好。澳大利亚粮食储藏研究所(SGRL) 开发的 CO2 气调储粮技术已成功应用在西澳散粮公司 KWINANA 港口库的密封平房仓。相关研究证明:在 20条件下,CO 2 浓度在 60以上至少保持 10 天或 CO2 浓度在 35以上至少保持 14 天就可以杀死粮堆中所有的储粮害虫。为了达到以上要求,必须建造专用的 CO2 气调仓。除了上述 CO2 气调储粮技术,还有以下一些研究成果: 高压 CO2 法高压 CO2 法是一种适用于食品工业中的农产品原料 (如谷物、坚果、干果)在储藏前进行快速杀虫的新的害虫防治法。H.Nakatita 等鉴于采用气调法防治储粮害虫所需时间比熏蒸处理的时间长,在已有报道基础上开发了高压 CO2(3 MPa,15 min)处理与突然降压相结合的办法,使昆虫内部组织遭到破坏而死亡。试验证明,该法对常见害虫的各个发育阶段都有效,包括玉米象和谷蠹的卵,但在防治谷斑皮蠹时,则应与施用小剂量的熏蒸剂相结合。为提高该方法的效率,采用了回转阀,以便可连续处理大量粮食。所设计的这种商品化的回转阀杀虫装置,每小时可处理 6t 粮食(最多每小时可处理 40 t)。作者认为,该法可在检疫处理中替代溴甲烷 31。Sabine Prozell 和 Ch.Pechnuth 以印度谷螟、药材甲、赤拟谷盗、谷象、粉斑螟、锈赤扁谷盗、土耳其扁谷盗、谷斑皮蠹,以及寄生昆虫米象小蜂为试虫,置于虫笼中,在温度 10和 CO2 压力 101.5 MPa 的条件下装入不同包装产品的容积为 10 m3 的小室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完全杀死上述害虫的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时间因产品的表面和包装材料而异。在 CO2 压力 1.5 MPa 和温度 810条件下处理 10 个小时,对某些虫种死亡率未能达到 100。作者认为,要取得完全杀死害虫的结果,应事先了解所处理的虫种;在确定处理时间时,应考虑温度和产品的特点 32。 采用液态 N2、PSA 系统、膜过滤系统进行气调 在澳大利亚新城港口粮库采用的液态 N2 气调储藏中,所用的气体比例是 0.5 O2,用 N2 来平衡。20条件下暴露 40 天,充气速度 6 m3/min,3.5 小时可充满。实际效果不错,但要求 99以上的 N2 浓度并保持 40 天,对仓房气密性要求比 CO2 气调高得多,否则需要多次补充 N2,其应用成本比 CO2 气调高很多。其优点是 N2 是通过空气分离获得的,是一种纯天然的气体,因此,充 N2 气调储藏是真正的绿色储粮技术。PAS(Pressure-Swing Absorbance)系统应用在 Kembla 港口库的 1 万吨立筒仓,O2 浓度 0.7时,经过 7 天增加到 1.5,这种气调储藏技术仅看到文献介绍,目前没有见到其它国家和其它粮库应用的报道。膜过滤系统适合农场 50 t 容量以下的立筒仓使用,空气过滤能力为 1 m3/h,当 O2 浓度为 0.9时,经过 3 天增长至 2。这种技术目前报道也很少。 应用真空技术和气调技术的可变形储藏装具S. Navarro 等研究了以真空储藏防治储藏害虫的效果 1417 。试验表明,在温度为 30,相对湿度 55,真空处理的气压为 6700 Pa 时,谷斑皮蠹、烟草甲、锯谷盗、赤拟谷盗、粉斑螟和印度谷螟达到 99的死亡率需要的处理时间分别为46,91,32,22,45,49 h。此外,还发现当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高时,所需处理时间也越长。将这种真空处理技术应用到商业化产品:Coccons TM 和 Volcani CubesTM(这两种产品均是由 PVC 垫子焊接而成的可变形装具), 在真空作用力下,实验装具的内壁发生皱缩,紧紧包围住装具内的粮食,可实现绝对气压为 6700Pa 的真空水平。美国俄克拉马荷州立大学的 T.W.Phillips 教授等的试验表明,在 25下,利用可变形的 PVC CocconsTM 装具进行试验,在 6700Pa 真空处理的同时添加甲酸乙酯,可使处理时间减少至 4 小时。但是要进一步将该项技术产品推广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尤其是对某些易碎的储藏产品,必须考虑到真空处理时外力可能对产品造成的破坏。此外,S. Navarro 等还研究了在这种储藏装具中运用气调储藏技术,包括 CO2和 N2 储藏。应用气调储藏的装具,储藏期间也无需再施用任何杀虫剂,液态 CO2或 N2 通过进气阀注入一个 Coccon 的底部,并将其内的空气从装具顶部置换出来,CO2 或 N2 的流量及浓度通过流量计控制和保持。S. Navarro 等在土耳其研究了用高浓度 CO2 在可移动装置(约 36m3)中处理干果的效果。结果发现,当 CO2 浓度为 95以上, O2 浓度低于 1时,处理 5 天以后,供试害虫全部死亡。采用这种方法的成本与用溴甲烷相当。这种装具是根据昆虫呼吸降氧的原理设计的,既可用于大量粮食的储存,也可以用于可可豆等的快速熏蒸,还能在无需低温储藏的情况下保持种子的发芽率。这种可变形的便携式密闭储藏装具于 20 世纪 90 年代投入应用。对于一些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的储藏物,如米糠和糙米,也能保证其储藏安全。目前已在大约 20 个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最大的 Coccons 可以储藏 300 t 储藏物一年以上。在斯里兰卡,大约有 90 个粮库使用这种装具,所储藏粮食的品质稳定。CocconsTM 和 Volcani CubesTM用于 CocconsTM 和 Volcani CubesTM 的移动式充气装置 高度密闭的超级粮袋国际稻米研究所((IRRI)JF Rickman and M Gummert研制了一种用于粮食密闭储藏的超级粮袋(Super grain bag),这种超级粮袋装入害虫密度为1头/kg的粮食后,可以在10天内将氧气含量从21降到5,有效地杀死害虫 21。从我国粮食储藏发展趋势看,作为一种成熟的绿色储粮技术,能有效保持粮食品质,对储粮没有任何污染;使用的 CO2 大多是工业副产物,符合废物利用和循环经济的要求;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绿色粮食储藏技术。其技术创新的关键是开发经济实用的粮仓气密技术和气密材料,在大幅降低建仓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粮仓气密性,减少 CO2 的泄漏,提高 CO2 有效浓度的保持时间,减少 CO2 的用量,降低储粮成本。3 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机械通风可以有效降低粮温,消除结露,降低储粮水分,降低水分梯度,调质增湿,消除粮堆异味等,是一种国际公认的绿色储粮技术。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这些国家的农场立筒仓,大都配备有机械通风设施。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南澳等地的一些房式仓也采用机械通风系统储粮。在南澳,由于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充分利用气温低的特点,采用机械通风自然低温储粮,不仅降低保管费用,而且保持良好的储粮品质,同时也具有防虫、防霉的功效, 澳大 利 亚 对 机 械 通 风 储 粮 技 术 给 予 充 分 肯 定 , 并 广 泛 采 用 。 澳 大 利 亚 还 与 我 国 共 同 研究 开 发 了 粮 食 就 仓 干 燥 控 制 系 统 , 有 效 解 决 了 偏 高 水 分 粮 的 降 水 问 题 , 确 保 了 偏 高水 分 粮 食 的 储 藏 安 全 44 51。作 为 一 种 十 分 成 熟 、 国 际 公 认 的 绿 色 储 粮 技 术 , 我 国 应 用 研 究 也 很 多 , 这 里 不作 详 细 介 绍 。 从 国 际 研 究 与 发 展 动 态 来 看 , 今 后 一 段 时 间 的 技 术 创 新 重 点 是 研 究 开发 具 有 人 工 智 能 的 粮 食 储 藏 通 风 降 温 自 动 控 制 系 统 、 就 仓 干 燥 自 动 控 制 系 统 、 保 水通 风 自 动 控 制 系 统 和 调 质 增 湿 自 动 控 制 系 统 。4 储 粮 害 虫 物 理 防 治 技 术储 粮 害 虫 物 理 防 治 技 术 包括高温闪热杀虫、低温冷冻杀虫、气调(高 CO2 或低O2)杀虫、射线、惰性粉、干燥、撞击、筛理、阻隔等,也包括上述某些技术结合压力突变处理 12,19,42,44,5267 。其中:高温闪热杀虫具有处理时间短、效果好、经济实用的优点,但处理量太小,仅适合农户等少量粮食的杀虫处理;气调杀虫实际上就是前面介绍的气调储藏技术的主要功能,这里不再阐述;通过干燥技术控制储粮害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粮食干燥过程中,通过较高的温度杀死害虫,通常与粮食干燥同步进行;二是粮食水分降低后,在干燥的粮堆生态条件下,储粮害虫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无法完成生命周期或不能形成相应危害水平的种群数量,但在这种条件下,抑制储粮害虫的同时,可能随着储粮水分损失造成储粮重量损失,给储粮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撞击杀虫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机械作用使粮食高速运动,害虫在粮食和机械的双重冲击下死亡。这种杀虫方法的缺点是处理量有限,能耗较高,对粮粒内部害虫无效,同时伴随粮食破损率的大幅增加。筛理除虫原理简单,我国也有应用。缺点是处理量相对较小,除虫不够彻底,不能去除粮粒内部害虫。阻隔技术在我国应用也很普遍,比如布设防虫线、密闭门窗等等。这里不再介绍。射线控制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电子加速器等产生高能射线处理粮食,达到储粮害虫的致死剂量或不育剂量,前者直接杀死害虫,后者导致害虫不育而无法繁殖危害。波兰、伊朗、加拿大、孟加拉专家研究利用辐射杀虫,乌克兰建立有现代化的辐射处理设备,用于进口粮食的杀虫灭菌处理。我国新沙港粮库也建有粮食辐射装置,主要用于进口小麦中 CTK 的灭活处理。美国和巴西专家还报导了辐射方法与化学方法交替或结合使用,热处理方法与化学方法相结合使用的效果。此外,有专家还报导了利用辐射处理银杏种子、核桃仁、脱水蔬菜储藏技术。德国、埃及专家利用微波和其它热处理方法杀虫都有报导。总的来看,射线杀虫灭菌在技术和原理上没有障碍,主要问题是设备笨重,放射源的问题不好解决,处理比较麻烦,一般仅用于港口处理进口粮食。低温冷冻杀虫是由于储粮害虫耐寒性差,在温度低于 15就开始休眠,温度在 10 以下,害虫的新陈代谢缓慢,食量减少,出现冷昏迷状态,不再取食,害虫在此条件下,消耗体内储藏物质的呼吸作用仍在进行,由于储藏物质的消耗过多,又得不到补充,结果由于饥渴衰竭而死亡。在622的低温下,谷蠹成虫的寿命不超过 7 天。低温冷冻杀虫就是根据上述原理,在寒冬季节,利用强力机械通风、倒仓或室外摊晾,将粮温降到害虫冷昏迷温度以下并保持 12 个月,达到杀灭越冬害虫的目的。这一技术在北欧、北美都有应用。我国青藏高寒干燥储粮区、蒙新干冷储粮区、东北冷湿储粮区、华北干热储粮区都可以在冬季实施低温冷冻杀虫。其技术创新关键是以机械通风降温为依托,将低温冷冻杀虫与低温储藏技术有机结合,做好仓房隔热改造,做好隔离防护工作,防止外界害虫感染,探索不同储粮生态区域的最佳技术优化组合,实现全过程的绿色储粮。国内外用惰性粉作为储粮保护剂的历史都非常悠久。用于储粮保护剂的惰性粉有四种基本类型:粘土、砂及粉尘,在传统储粮中曾用于压盖储藏; 合成的硅氧气凝胶,它是很轻很细的粉末,通过蒸干硅酸钠水溶液而制成,含 100的SiO2,在低剂量时比硅藻土防治储粮害虫效果好,但由于容重特别小,限制了它的单独使用;非氧化硅类粉末,例如被粉碎了的磷酸盐岩石,氢氧化钙等; 硅藻土,国外相关研究很多。近 10 多年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在硅藻土的开发和应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从发展趋势看,硅藻土作为储粮保护剂可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现简要介绍如下:硅藻土是由史前(2000 万8000 万年)生活在水中的细小单细胞硅藻的遗骸沉积而成。这些硅藻含有大量的无定形水合氧化硅。其沉积层分布于世界各地,有厚有薄,从几英寸到几百米厚。硅藻沉积层被开采出时含水量在 50 以上,干物质中含 SiO2 8694,此外,还有少量的铝、氧化铁、石灰、镁和钠。这些开采物经压碎、干燥、研磨制成很细的滑润粉末被称作硅藻土,含水量为 26 ,颗粒为 0.5100m ,主要部分是 1050 m 。目前世界上已有 30 多个国家生产硅藻土。近来的研究表明,硅藻土是一种很好的储粮害虫天然杀虫剂,在天然粉末杀虫剂中,硅藻土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一类。它的主要杀虫原理是:吸附昆虫表皮中的脂类物质,使表皮失去保护体内水分的功能,失水而死;由硅藻土颗粒与昆虫表皮磨擦而损坏表皮而失去保水功能,最后失水而死;硅藻土对个别品种储粮害虫有忌避作用。研究表明,硅藻土的来源、虫种、粮食含水量、湿度、施用方法与接触时间都会影响防治效果。一般来说,淡水硅藻土优于海水硅藻土;体表粗糙的虫种更为敏感,在常见甲虫中,以锈赤扁谷盗最敏感,赤拟谷盗的耐受力最强;粮食含水量越低防效越好;温度对效果的影响因虫种而不同,如对锈赤扁谷盗,防效因湿度降低而降低,但对赤拟谷盗则相反,对米象,较低温度对防效的影响则因硅藻土的来源不同而有的防效降低有的提高。在施用方法上,一般喷粉的方法比喷雾的方法好。害虫接触硅藻土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硅藻土的主要优点是对高等动物的毒性很低,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已有 20 多种硅藻土制剂正式登记作为储粮保护剂。例如,已于 1998 年在我国获准临时登记的加拿大产品 ProtectIt(保粮安 85粉剂 ),其毒性被定为低毒。它在高等动物体内不积累,以硅酸盐状态从尿中排出。食物表面的硅藻土经水洗可去除90( 不会自行降解) 。残留部分可在加工中清除,施用了硅藻土的粮食在输送中因为可粘附粉尘而减少粉尘飞扬。硅藻土又可作杀虫剂的载体,因而使杀虫剂更易被清除。不过,也有些问题限制了它的广泛使用,如使用后粮食的散装密度和流动性降低,一般施用要进行喷粉操作,在粮食含水量高的情况下对某些虫种的防效降低。此外,也有的人担心它附在机器上产生不利影响,不过目前还没有依据,也没有人持相反意见。其使用方式包括以下三种:直接混入粮食。在澳大利亚,借助于一种手动式的振荡机将硅藻土施入螺旋输送机与进仓粮食均匀混合,可以有效地防治所有害虫,但粮食含水量要低。在澳大利亚,硅藻土广泛用于粮食、油料种子和豆类仓库的空仓灭虫。但因其效果受相对湿度的影响很大而限于一般相对湿度低于 70的地区使用。喷粉法:将硅藻土用一种喷粉机使其尽量均匀地按 2 g/m3 的剂量覆盖所有的储粮表面。它的缺点是操作人员必须戴上防尘面罩,当能见度小于 1 m 时要极小心。在清洁仓库时也会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在相对湿度高(如潮湿的地面)的情况下,这种方法一般无效。湿浆法:包括喷雾和喷洒。用的器械各异,但其效果相同而且是令人满意的。其用量为 610 g/m 3 的硅藻土硅藻土: 水=l:10(w V),在澳大利亚,一般是用高压淤浆泵喷施。采用常规喷雾器喷施比较容易引起磨损或出现裂缝,一般不用此法。总的来说,湿浆法对施用人员较安全,它可使较多的硅藻土附在处理的表面上,而且比较均匀,并可以更准确地按推荐剂量施用,施用后可在粮堆表面形成比覆盖塑料薄膜还好的顶盖。其缺点是施用量比喷粉法高 45 倍,施用器械比喷粉法贵。和喷粉法一样,也存在清洁时所产生的粉尘问题。如储粮含水量为 12或更低,感染的害虫很少,而且进行了充分的通风降温,在粮堆表层施用了硅藻土,它可以起到防止新的感染的防护作用。若在施用后粮温持续保持在 20以下,可控制虫口密度的增加。如上所述,在粮面施用的主要缺点是影响粮食的流动性,容易引起输送管道的堵塞,不过,采用调节流速的办法仍可解决。另外,因施用硅藻土而产生的工人的安全问题也同样存在。因此,其技术创新重点是研究开发施用技术和设备,减少粉尘对储粮工作人员的危害。5 储粮害虫生物控制技术近 10 年来,国外在储粮害虫生物控制技术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从总体看,从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生物防治研究的活跃程度比前一个 20 年降低很多,除多杀菌素(spinosad)等为数不多的亮点外,研究内容仍然集中在害虫天敌的研究与应用,昆虫病原微生物的研究与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研究与应用,昆虫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等几个方面 6893 。害虫天敌的研究与应用:害虫天敌包括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两大类,前者如寄生蜂类,后者如肉食螨、花蝽类。美国在天敌应用方面研究比较深入,先后研究研究了天敌群体饲养的最佳条件,控制天敌释放的时间、数量、释放频率,各种天敌各自寄生和捕食范围,天敌深入粮堆的深度,天敌与害虫之间的比例及二者对杀虫药剂的抗性等,研究了利用种群关系动态模型并建立了计算机专家咨询系统。萨瓦纳储藏物昆虫研究与开发实验室从上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研究储粮害虫生物防治,利用黄色花椿防治赤拟谷盗,80 年代中期进入中型试验,结果表明,对花生果中的害虫控制总有效率为 85.7%,其中对甲虫的有效率为 87.4。还研究了米象小蜂防治不同包装材料储藏的粮食,防治效果因材料不同有所差异。已逐步形成储粮害虫天敌的商品化生产。几位美国专家评价了一种寄生性天敌昆虫在不同温度、不同品种小麦饲养条件下,对谷蠹的防治效果。美国一位专家提出了较新颖的有关分析粮种、害虫、天敌昆虫三者营养关系模型,用以评价三者相互关系。德国专家系统地研究了仓库中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及其在仓虫防治中的应用,评价广赤眼蜂、麦蛾茧蜂、肿腿蜂对若干储粮害虫种群的抑制作用。伊朗专家调查了伊朗捕食性螨的种类、组成。捷克专家评价了普通肉食螨对几种害螨的捕食作用。丹麦专家研究了跗蠊螨对面粉厂中地中海螟蛾卵的捕食作用。孟加拉国科学家进行了利用象虫金小蜂防治绿豆象的效果研究。在 500 平方英尺的房间里,当释放 510 对象虫金小蜂时,就能抑制 5669的绿豆象种群;当释放 2030 对时,则有 8088的防治效果;当释放 4050 对时,其防治效果高达 98。研究表明,防治储粮害的天敌虫中,以寄生蜂的效果最好。这些小蜂无孔不入,就连钻得很深的粉斑螟幼虫,也逃脱不了它的寄生。美国的研究表明释放天敌不会增加粮堆中害虫的残尸碎片,不会对粮食造成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